首頁 > 文學

布衣豆腐說水滸:為啥開始花榮位於秦明後,上了梁山卻在秦明前?

作者:由 樂藝會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3-01-22

為什麼叫鼓上蚤時遷

布衣豆腐說水滸

為啥開始花榮位於秦明後,上了梁山卻在秦明前?

3、為什麼開始花榮位在秦明後,到梁山之後卻超越了秦明?

——兼談山寨聚義中的能序原則與齒序原則

水滸中,幾乎所有山寨的大當家二當家三當家,都是結義兄弟

。這是強人行為的基本邏輯。只是有的山寨頭領組合標明瞭結義,有的沒有明說而已。少華山的三位頭領,

朱武、陳達、楊春,書中寫得分明,就是結義兄弟,而且是效仿桃園結義的結拜兄弟,

當時朱武向史進使用苦肉計,哭道:“小人等三個累被官司逼迫,不得已上山落草。

當初發願道:‘不求同日生,只願同日死。’ 雖不及關,張,劉備的義氣,其心則同”

,可以為證。

而芒碭山中的樊瑞、項充、李袞,“

這三個結為兄弟,

佔住芒碭山,打家劫舍”,

他們也正是結拜兄弟。

不僅是少華山,芒碭山,就連飲馬川、二龍山、桃花山、清風山、黃門山,也無不都是結義兄弟的模式。

問題是,山寨組織聚義所涉及的排序,形成的實際結果就是座次,而座次的排序,其內在的要求,可不僅僅是兄弟的情感這麼簡單。所以山寨與專案的聚義,除了齒序之外,還包含有其他的邏輯。

也就是說,普通的市井結義,只管情感恩義,感情到了,誰年長誰做大哥,沒有問題,因為兩個人結義的目的,就是加強彼此的情誼,不需去攀比彼此誰的能力最大,因為一般的哥們結拜並不是兩人合夥做生意開公司,

能力不重要,情義最重要。所以,誰長誰幼,只需要按照實際年紀去比較,就可以了;

但是一旦

你要和人合作去做事,那麼,一定要考量彼此的能力,要考慮組織的系統管理,要把合適的人才放在合理的崗位上。要明確領導的位次,明確上下級管理的秩序。

從這個層面,我們可以理解,晁蓋在自己莊上六人第一次聚義,祭祀天地之後,也正含有八拜之交的含義,

只是這種按照年齡排列的齒序,由於正遇生辰綱的重大專案,所以結義的六人不僅是結義兄弟關係,還有行動統籌在組織管理上的同事關係

所以齒序的基礎含義,被按照組織原則的交椅次序給遮蓋了

,齒序的邏輯依據是情義,而交椅排序的依據則是江湖聲望、各自能力與在組織中的位置。

是除了情義之外,還包含能力的一種新指標。

書中說,“

晁蓋只得坐了第一位。吳用坐了第二位,公孫勝坐了第三位,劉唐坐了第四位,阮小二坐了第五位,阮小五坐第六位,阮小七坐第七位。卻才聚義飲酒。重整杯盤,再備酒餚。

這個座次,不是按照一般意義上的結拜儀式所依據的年齒排序,而是按照各自在組織中的能力,聲望,貢獻以及在專案管理上的上下位置進行的綜合排序。

這種排序,是作為江湖組織的山寨,在實施運營的時候對幹部崗位的一種程式設計。

所以,水滸中好漢的座次,也就等於是一個公司的組織秩序,公司開會,誰坐在第一,誰坐在第二,誰坐在末尾,那都是根據組織的要求,按照各自的資歷,根據各自貢獻與年度業績綜合形成的結果。所以,當宋江帶領新團隊加盟梁山的時候,宋江對於新來頭領的排序,就提出了一個妥善的安排,叫做“休分功勞高下”,舊有頭領都坐在主位,新來頭領都坐在客位,等日後出力多寡再定。

這說明什麼?這鮮明地說明了,梁山上的座次,就是按照功勞高下,出力多寡而定的。

只是這次,新舊頭領各自功勞的淵源與效勞的物件各自不同,不容易考校而已,

你看,梁山的舊頭領所做的貢獻,都是為了梁山為了晁蓋,而宋江率領的清風山系人馬、江州系人馬所做的貢獻都是為了宋江大哥,所以兩邊的功勞不好比較,也不便比較

,現在大家既然都上了梁山,成了梁山的頭領,那麼,日後大家所做的貢獻,就都是為了寬泛的梁山,所以也就容易考校了。這次不按照功勞排座次,只是一次特例,一次從權。

由此可見,按照功勞排座次,就是梁山常態,就是社會慣例,就是山寨主流,就是江湖共識。

布衣豆腐說水滸:為啥開始花榮位於秦明後,上了梁山卻在秦明前?

插圖:唐鼎華

再比如,之前所說的桃花山李忠周通的排序,是李忠為兄,周通為弟,李忠是大當家,周通是二當家,但是李忠居長的理由,是否就是因為年長呢?不好說,但是李忠的居長,是因為能力更強,則是明確的,書中借李忠的口敘述道:

李忠道:“小弟自從那日與哥哥在渭州酒樓前同史進三人分散,次日聽得說哥哥打死了鄭屠,我去尋史進商議,他又不知投那裡去了。小弟聽得差人緝捕,慌忙也走了。卻從這山下經過。卻才被哥哥打的那漢,先在這裡桃花山紮寨,喚做小霸王周通。那時引人下山來,

和小弟廝殺,被我贏了他,留小弟在山上為寨主,讓第一把交椅教小弟坐了

,以此在這裡落草。

在水滸中,第一把交椅與結義的居長,是同步的,沒有見過誰,雖然武藝高強,成為大當家,但是在結義中因為年紀小而成為老么的,

二龍山的史進史大郎是個特例,他在山寨上武藝最強,是大當家,但是年紀最小

,那麼,山寨的朱武陳達楊春是否與後來的史進再次結義了呢?結義之後,史進排在什麼位置呢?不得而知,也許也是因為這種矛盾,作者也就含混了之了吧。

同樣的,好在梁山的歷任大當家,從王倫到晁蓋,到宋江,年紀都比較大,大家喊他一聲哥哥並沒問題,只是,梁山大聚義之後,一百單八人中難道就沒有一個好漢比宋江年紀大嗎?這個書中沒有明說,

就算有個別的好漢年紀比宋江大,估計也只能喊宋江為大哥。因為這個時候的大哥,已經與領導是一個意思。

但是,即便能力排序是山寨的普遍狀態,水滸在描寫山寨座次的時候,還是留有年齒排序的邏輯痕跡

。你比如,宋江在與晁蓋互相推讓座次的時候,就明確說道:“

哥哥,論齒序,你還高些,如果我坐了頭把交椅,讓江湖笑話

”。宋江這樣的說辭,與最終晁蓋聽了之後的無語,不再辯解,就說明,在江湖山寨兄弟結義中,齒序邏輯的規則也得到了好漢們極大的尊重,

齒序邏輯就是當時社會中結義兄弟觀念的一種核心觀念、底層邏輯。

布衣豆腐說水滸:為啥開始花榮位於秦明後,上了梁山卻在秦明前?

插圖:唐鼎華

同樣,飲馬川的三籌好漢的座次排序,也是依據的齒序。鄧飛曾經向戴宗楊林介紹說,半年前,裴宣受冤屈被貪官發配沙門島,從飲馬川經過,被鄧飛他們殺了防送公人,救了裴宣在此安身,“

這裴宣極使得好雙劍,讓他年長

,見在山寨中為主。”

可見飲馬川的鄧飛孟康兩位頭領,就是因為新來的裴宣的年長,所以讓裴宣做了大當家。

這種邏輯,在《禪真逸史》中也有表達,書中說:

次日殺牛宰馬,祭賽天地。三人在殿上焚香歃血,拜為兄弟。

薛志義年長為兄,立為寨主,

李秀坐了第二把交椅,苗龍坐了第三把交椅,次序而座。小嘍囉都來參拜了新大王,大吹大擂,飲酒慶賀。

水滸中有一個有趣的情節。有一次,宋江晁蓋派吳用雷橫李逵下山去請被髮配在滄州的朱仝上山聚義,因見朱仝左右不從,李逵就殺死了朱仝照看的小衙內,由此斷了朱仝的後路,朱仝上山之後,就要跟李逵拼命,宋江便叫李逵給朱仝陪話,這個時候,李逵睜著怪眼,叫將起來,說道:

他直恁般做得起!我也多曾在山寨出氣力,他又不曾有半點之功,卻恁地倒教我陪話!”宋江道:“兄弟,卻是你殺了小衙內。雖是軍師嚴令

,論齒序,他也是你哥哥

你且看我面,與他伏個禮,我卻是拜你便了。

這是一段非常有意思的對話,宋江讓李逵給朱仝賠話,李逵斷然拒絕了,李逵拒絕的理由,竟然不是自己佔不佔理,而竟然是:朱仝在山上沒有半點功勞,而自己呢,在山上功勞卓著,

所以有功的自己,是斷斷不可以給沒有功勞的朱仝賠話的,

這句話的言下之意是,萬一朱仝的功勞也很大,或者比自己大,那麼自己心甘情願去給朱仝賠話。哪怕理在自己,而朱仝理屈。

這體現了梁山頭領排序中所遵循的能力為主的核心價值

。但是,宋江的勸說卻有自由另一番邏輯,宋江說,就算你是奉了山寨的軍令,去殺了小衙內,但是朱仝,按照齒序,他畢竟是你哥哥,你給他伏個禮,也不為過。換句話說,你作為弟弟,整天與哥哥鬧情緒,讓哥哥氣憤不已,也是違反江湖情義的喔。

宋江的話語,揭示了梁山之上,除了有功勞能力為主的座次排序,還有齒序為原則的結義邏輯的真實存在。

同樣,就算在晁蓋最初的六人聚義中,除了能力的排序,我們也可以嗅到另一種排序的味道。書中說,“晁蓋只得坐了第一位。吳用坐了第二位,公孫勝坐了第三位,劉唐坐了第四位,阮小二坐了第五位,阮小五坐第六位,阮小七坐第七位。卻才聚義飲酒。重整杯盤,再備酒餚。”這

個座次,固然不是按照一般意義上的兩兩結拜所依據的年齒排序,而是按照能力貢獻進行的排序。但是大家不要忘了,就算在這種交椅的排序中,依然有齒序的底層邏輯

,你比如,晁蓋吳用公孫勝幾個,固然是團隊領袖,直到上了梁山,也是如此排序,連幫助晁蓋他們殺了王倫奪得梁山的林沖,也只能屈居這三大領袖之後。劉唐作為專案首功,排在第四也是合理的,

但是三阮的排序,卻不是按照本事排列,而是按照齒序排列的

,小二、小五、小七的排序,應該是三阮內部的一種排序本能,也是三阮在社會活動、家族活動中向來持有的基本排序,而這種齒序既然體現了一種社會倫理,也被團隊其他成員普遍認同了。就是說,就算假設小七本事最大,也不能僭越在小二小五之前,或者說沒有必要去破壞已經形成的社會性排列,就是因為,山寨聚義的座次活動中,

能序也一直在被齒序的強大引力所牽引。齒序是社會觀念中結義的一種強大的基礎性共識。

布衣豆腐說水滸:為啥開始花榮位於秦明後,上了梁山卻在秦明前?

插圖:唐鼎華

最有意思的一個例子是霹靂火秦明,他在圍剿清風山失利之後,歸順了清風山,秦總管在清風山上的座次是如何呢?書中說:

秦明見眾人如此相敬相愛,方才放心歸順。眾人都讓宋江在居中坐了

秦明上首,花榮肩下,三個好漢依次而坐

大吹大擂飲酒,商議打清風寨一事。”

可見在清風山座次的排序中,宋江之下,便是秦明在尊,花榮在次,燕順、王英、鄭天壽再次

這是因為秦明在這次清風山事件中貢獻最大,同時,他在朝廷體系中,官職也比花榮最貴。所以秦明的交椅在花榮之前

但是,清風山人馬拔營到了梁山之後,秦明的座次又是如何呢?書中說:

“次日,山寨中再備筵席,議定坐次。本是秦明才及花榮,

因為花榮是秦明大舅,眾人推讓花榮在林沖肩下坐了第五位,秦明第六位,

劉唐坐了第七位,黃信坐第八位,三阮之下,便是燕順、王矮虎、呂方、郭盛、鄭天壽、石勇、杜遷、宋萬、朱貴、白勝,一行共是二十一個頭領坐定。慶賀筵宴已畢,義聚梁山泊”

那麼,到了梁山之後,秦明的位置為什麼又位於花榮之後了呢?就是因為兩次排序中,發生了一個變數,那就是秦明娶了花榮的妹子。

明在清風山排序的時候,宋江固然已經在口頭上答應了秦明這樁婚姻,但是那個時節,秦明的未來妻子——也就是花榮的妹子,還在清風寨黃信的控制之中,秦明與花榮妹子的婚姻還沒有舉辦,尚未禮成,

所以,秦明與花榮還沒有郎舅之誼。

所以,在清風山的排序之中,是按照能耐貢獻排的序。結果就是秦明在前,花榮在後。

而一旦秦明花榮上了梁山,那個時候,秦明已經與花榮妹子成了親,

已經是花榮的大舅。所以梁山這次沒有按照能耐貢獻的邏輯,而是按照人倫邏輯進行了排序上的調整。

可見,齒序所代表的人倫邏輯,就算在江湖的非常現實的以能耐貢獻為邏輯的排序中,依然發揮著頑強的作用。

所以,在水滸的世界裡,不僅存在著功勞價值的座次排序,也同時存在著年齒邏輯的結義排序。兩者或明或暗,同時並存。

所以,在水滸中,你既可以看到,在各類山寨中,普遍存在的誰本事大,誰做老大誰做大當家的情形,你也可以看到,在各類江湖中,齒序上誰為長,誰就當老大的結義邏輯

。所以,你既可以看到晁蓋首義時,六人結義的座次,是按照能耐價值排的序,而九紋龍史進,為了防止少華山強人前來薅惱村坊,所以他作為少莊主,“

便叫莊客揀兩頭肥水牛來殺了,莊內自有造下的好酒,先燒了一陌順溜紙,便叫莊客去請這當村裡三四百史家莊戶,都到家中草堂上

”,這些三四百個莊戶到了史進家中草堂上是按照什麼排序坐的呢?書中寫得分明,正是

“序齒坐下”

在江州,宋江結識了李逵張順,一起歡宴,宋江戴宗是當然的大哥二哥,坐尊位沒有問題,那麼,李逵與張順兩個是怎麼坐呢?書中說“

兩個序齒,李逵年長,坐了第三位,張順坐第四位

”。

可見在現實的一般江湖交際排序中,既尊重大家公認的尊者,在不重要的排序或者面目不清楚的排序中,年齒,也是一個重要的解決邏輯。

布衣豆腐說水滸:為啥開始花榮位於秦明後,上了梁山卻在秦明前?

插圖:唐鼎華

其實,齒序與能序,也是寬泛社會交往中的矛盾常態。《歧路燈》第十八回“王隆吉細籌悅富友夏逢若猛上側新盟”中,敘述了結義兄弟在排序中的這種矛盾糾纏:

逢若道:“該打我這嘴!”希僑道:“譚賢弟半日不說一句話,又是怎的了。”紹聞道:“我看戲哩。”希僑道:“我明日通請賢弟們,是要早去哩。”紹聞道:“常在那裡討擾,我心裡過不去。”希僑道:“明日夏兄續盟,賢弟豈能不到?不然者,溯賢弟府上,連戲也送的去。”夏逢若道:“

大哥,這宗稱呼又使不得

。”希僑道:“

你只說你今年多大歲數

?”逢若道:“

二十五歲

。”希僑道:“

你比我長

。”逢若道:“

你三位定盟,排行已定,我只算個第四的罷

。”希僑笑道:

“豈有此理

!”逢若道:“

像和尚、道士家,師兄師弟,只論先來後到,不論年紀。我係續盟,自然該居第四。若算歲數,我就不敢入夥,叫人時時刻刻,心中不安。那是常法麼

?”希僑道:“

也罷

。”

看過本小說的讀者應該知道,在這次非驢非馬的結義中,夏逢若本來就是一個額外的多餘的人,只是因為本來結義的四個名額中空了一個出來,所以才被他佔了空子,他這個閒漢才能高攀了一個貴人、一個財主、一個秀才一起結的義。在結義排序的時候,夏逢若的觀點是,自己是一個計劃外的後補者,所以應該在排序上成為末尾。

而盛希僑卻認為,夏逢若雖然是個後來者,但是按照年齒,應該在自己之前。小說最後,貴公子

盛希僑

最後並沒有怎麼堅持

就同意了夏逢若不按照齒序,而按照先來後的次序排在了結義的最後,

就是因為在內心深處,他其實也是覺得夏逢若應該後來後位,但是在場面上,他還是要按照社會的觀念去客套一下,江湖一下而已,這反而說明了,結義活動中,按照齒序排列,就是一種強大的基礎性的社會共識。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本文已經獲得作者授權釋出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事涉版權,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