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兄弟像虎,外戚像狼,太監像狗,大臣像馬

作者:由 穿越歷史的星空GZH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3-01-28

驅狼引虎是什麼意思

兄弟像虎,外戚像狼,太監像狗,大臣像馬

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中,大權一般是由皇帝掌握,他擁有著對國家的主宰,對臣民生殺予奪的一切大權。正因為國家大權的魔力,從而各勢力集團對大權爭奪的趨之若鶩。總體分析起來,如題。下面就來分別講述一下。

皇帝的兄弟就像虎。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一個國家也不能同時出現兩個皇帝。皇帝在繼位前,各兄弟之間可以說是明爭暗鬥,皇帝繼位之後,如果沒有處理好與眾兄弟之間的關係,下場可悲。有個成語叫做:禍起蕭牆。說的就是這個。我們來看幾個例項。

大家可能都聽說過“燭影斧聲”這個懸案吧。時任皇帝的趙匡胤與他的弟弟晉王趙光義在宮中密談,夜深了,趙匡胤屏退左右,只有他們兄弟二人,良久,只見燭光閃動,聞聽玉斧敲擊作聲。趙匡胤叫道:“好做!好做!”不久趙光義獨自離開,第二天,趙匡胤竟突然駕崩。皇后大驚,在差人去喚長子趙德昭時,突然迎面撞上早已準備好的趙光義。無奈,趙光義繼位成為宋太宗。燭影斧聲遂成懸案,至今無解。

不僅僅只有這一個例子,秦二世胡亥之所以能夠當上皇帝,是他聯合了趙高等人逼死了太子扶蘇。唐代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殺死了兄長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明代的靖難之役,當叔叔的朱棣攻佔南京,皇帝侄兒朱允文在宮殿大火之後不知所蹤。

虎,是必殺器,一旦中招,絕無生還機會,也幾乎沒有再次翻盤的可能。所以古時候皇帝對自己的兄弟都是嚴防,不可給親王較大的權力,有句話叫縱虎容易束虎難。理當如此。

皇帝的外戚好像狼。狼是既狡猾又貪婪的動物。狡猾在於他依託於皇權,依靠著是皇帝的姻親起家。外戚如果有較強能力的,就會迅速被提拔,變得位高權重。但是狼性非常貪婪,喂不熟。

下面看西漢後期的外戚王莽。他是漢元帝皇后王政君的侄子,因此關係得到提拔,隨著他的職位越來越高,王莽24歲居校尉,30歲封侯,光祿大夫,38歲官拜大司馬,隨後聯絡擁立幾位年幼的皇帝,自己獨攬大權,這還不算,他最後逼迫姑姑王政君交出傳國玉璽,逼迫漢帝“禪讓”皇位,王莽從大臣—宰相—假皇帝—真皇帝,歷經八年,開創了中國曆朝除了貴族革命及平民革命之外的第三條篡奪皇位之路。

外戚除了王莽登峰造極做了皇帝之外,也有殺死皇帝的,如東漢質帝劉纘,因不滿外戚梁冀的跋扈與之矛盾加深,最後被外戚梁冀毒死在宮中,年僅9歲。

有時很多皇帝為了奪權或者制約其他利益集團的權勢,不得不和外戚聯合。外戚也很可能成為“棄子”,如新皇繼位,舊的外戚可能就會被拋棄。所以外戚對皇位的威脅程度和頻度上尚不如虎。有個成語叫驅狼引虎,就是這個道理。

宦官就像狗。狗,需要有一個主人才可以得勢,當然,有些惡狗會傷及主人,但他們仍然需要另外再找一個新的主人才可以。

中唐時期的唐憲宗李純是一個很有作為的君主,他削弱和打擊了一些不服從中央號令,擁兵自重的節度使。在名將李愬雪夜襲取蔡州,擒獲蔡州節度使吳元濟之後,大唐皇帝的權威似乎又回到了安史之亂前,正當國家在經歷動盪後起穩向好之際,憲宗皇帝被宦官所殺。原因是唐憲宗脾氣暴躁,對身邊的太監動輒非打即殺,宦官恐懼,又捲入立太子漩渦,趁機殺死憲宗,立太子穆宗繼位。

中唐後,被宦官殺死的皇帝多達四位。後唐時期的唐文宗為了根除宦官,與大臣定下計策,以看“甘露”之名除掉宦官,不想事情敗露,宦官誅殺了參與甘露之變的大臣們,但並沒有廢黜唐文宗,只是把皇帝控制起來。

唐朝皇帝與宦官之間始終保持著相愛相殺的關係,宦官依附與皇帝,但有時也能改變皇帝。不過皇帝一旦成為了真正的孤家寡人,宦官們就成為了喪家之犬。唐昭宗李曄最後被節度使朱溫控制,後來被強行遷都洛陽,離開長安後,朱溫命人焚燬大明宮,盡誅宮中太監。徹底剷除了中唐以來宦官干政勢力。

大臣就像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所以有作為的君王必須要會相認,識人,能夠知人善任。然而馬這種動物也是需要駕馭的,不是每一個千里馬都是非常溫順的。當大臣手握重權或重兵時,往往也會將皇帝玩弄於股掌之間。比如西漢時期的權臣霍光,他作為漢武帝的託孤大臣,導致漢昭帝在位全部時間和漢宣帝在位前期都毫無權力,霍家權傾朝野,隻手遮天。明代的張居正、清代的多爾袞都是這樣的權臣,他們掌權期間,皇帝只是一個象徵和符號存在著。

好在上述幾個人還算是千里馬,還在帶領著國家向前進。可是隋代的宇文化及、唐代的李林甫、南宋的賈似道這樣的害群之馬掌權的時候,國家就會出現災禍。宇文化及在揚州殺死隋煬帝奪傳國玉璽自立,天下大亂;李林甫口蜜腹劍,內心歹毒,排斥異己的手段無所不用其極,也是導致安史之亂爆發的重要誘因;賈似道偷天換日,將前線的潰敗當作捷報欺騙皇帝,導致南宋喪失鄂州等要隘,國家將亡。

使用虎、狼、狗、馬來分別形容了幾組勢力,總體上是如此,但也不可能是完全準確,只是列舉了一些上述權力集團的例子,大家一起品讀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