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愛上年長29歲的他,張愛玲:遇上他,何其幸運

作者:由 丹心私塾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3-01-31

冥豫在上 何其長也

張愛玲,這朵文壇最豔麗的罌粟花,她的孤傲、清麗、卓爾不群早已為人所熟知。

她的文學作品,以及她與胡蘭成之間的愛恨糾葛,人們都不陌生。

電影《滾滾紅塵》的劇本,就是三毛以張愛玲和胡蘭成為原型創作的。

愛上年長29歲的他,張愛玲:遇上他,何其幸運

電影《滾滾紅塵》

然而,在張愛玲一生中,最重要的人並不是胡蘭成。

對她影響最大的,是個“糟老頭”,美國人賴雅。

相伴11年後,賴雅離世,自此她孤身一人,直至終老。

很多人不解,為何她會看上賴雅,那個比她大了29歲的窮老頭。

人們惋惜她一生無兒無女,晚景淒涼。

事實上,張愛玲人生最幸福的一段時光,就是和賴雅相伴的11年。

這一切,都得從她的童年說起。

1.

蒼涼的童年,奠定她小說的底色

張愛玲的小說,文字裡總透著寂寂的冷、木木的涼。

愛上年長29歲的他,張愛玲:遇上他,何其幸運

她的家世非常顯赫,祖父是清末“清流派”的重要人物,祖母是李鴻章的女兒。

等到了張愛玲父親這一代時,這個曾經顯赫的家庭已走向了沒落。

父親是個典型的晚清遺少式的人物,終日沉迷鴉片,性格暴戾乖張。

而張愛玲的母親,則和父親截然不同。出生於官宦名門,受過西方文化薰陶,是一位新派女性。

愛上年長29歲的他,張愛玲:遇上他,何其幸運

張愛玲的母親黃逸梵

童年的張愛玲,記憶最深刻的,就是父母間的戰爭。

兩個不同世界的人,兩種完全不相融的氣質,他們的結合,註定是一場場無休止的爭吵。

父母離婚後,她孤寂地躲在那個沒落的家庭裡,回憶著母親曾留下的些許氣息。

沒有父愛,也沒有母愛,生活中一片灰濛濛。

不久,繼母進門,她用她惡毒的後母心,對待著張愛玲。

連一件新的棉袍都不給張愛玲添置,甚至為了一點小事誣陷她,使其慘遭父親毒打,被囚禁。滿屋子紅男綠女,沒有一個出來勸阻,眼睜睜地看著她受折磨。

這樣的人情淡薄、世態炎涼,讓張愛玲的文字裡全都是蒼涼。

原生家庭裡的一切,是一個人生命的底色。

很多人,成年後即使再如何成功,再如何榮耀加身,心底始終留有一塊原生家庭的傷疤。

那塊疤看似不大,往往還掩蓋著荒草,然而它卻刻入骨髓,深入肌理。

當一個人童年的創傷太大時,容易在各種親密關係裡尋找彌補,治癒這種創傷的,只有另一個人完整的、毫無保留的愛。

2.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後來的故事所有人都知道。一個浪漫的開頭,卻有著一個最惡俗的結局。

她遇上的那個男人胡蘭成,那個百花叢中的浪子,讓這個傳奇女子,被擊得千瘡百孔。

他在不同的女人間徘徊流連,她終於灰心失望黯然離去。

她寫下訣別信,隨信還附送了30萬元,從此,狠心絕戀再無瓜葛。

35歲時隻身一人去到了遙遠的國度。

到了美國後,她的小說《秧歌》英文版得以發行,雖得到一定的好評,但並沒有給她帶來收益。

為生計發愁,無奈中,張愛玲申請了麥克道威爾文藝營的救助。

正是在那裡,她與生命中的“糟老頭”賴雅相遇了。

愛上年長29歲的他,張愛玲:遇上他,何其幸運

那個文藝營裡,有各式各樣的藝術家,張愛玲東方女子的美,深深吸引了賴雅。

他們談論中國的政治、書法,談論文藝創作,好感日益增多。

兩個月後,這對不同國籍的老少作家戀愛了。

那一年,賴雅65歲,張愛玲36歲。

很多人在分手傷感之時,痛得以為自己永遠不會再愛,其實不然。

時間總會過去,正確的人總會到來。關鍵的是,寂靜的時光中獨自靜守,不因寂寞而放縱,不因痛苦而迷失。

賴雅,真是一無是處的糟老頭子嗎?

絕不是!

20歲以前,賴雅就已發表大量詩作,曾在哈佛大學攻讀碩士,在麻省理工學院當英文教員,任《波士頓郵報》戰地記者。

他曾被預言會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還曾是好萊塢導演和製片人非常欣賞的劇作家。

只是他太追求享樂了,這樣的性格淹沒了他的創作才華。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他寫的大多數作品沒有出版。

張愛玲被賴雅風趣的談吐和博學所吸引,賴雅也深深地愛上了這個獨具東方韻味的女人。

和胡蘭成分手後的張愛玲,本已心如死灰。沒想到,在異國他鄉,愛情之火被另一個男人點燃。

遇到一個能懂得自己的人,是一種多大的幸運。有了這份懂得,再多的過往,也會隨時間淡去,再深的創傷,也會被歲月抹平。

3.

執子之手,卻無法與子偕老

1956年,張愛玲和賴雅在紐約舉行了婚禮。這段愛情,終於讓她有了一種真真切切的踏實感。

愛上年長29歲的他,張愛玲:遇上他,何其幸運

那種有人問你粥可溫,有人與你度黃昏的感覺,叫歸家。

對於賴雅,張愛玲除了愛情,更有一種像父親般的仰慕之情。

童年缺少的父愛,對於在外漂泊多年的她來說,渴望太久了。

為了能讓張愛玲專心寫作,賴雅把所有的家務打理得井井有條;

每天的飯菜準時為她備好;

擔心張愛玲長時間寫作對身體不好,每天晚飯後都帶著她去散步;

偶爾還會像變小魔術似的給她送上一朵玫瑰花;

知道張愛玲喜歡看電影,即使日子不寬裕,他還是會時常帶著她去影院。

和賴雅11年的婚姻生活裡,張愛玲從賴雅那裡得到了她不敢奢望的愛。

在這個陌生的異國他鄉,賴雅成了她需要的避風港,寧靜、溫馨。

就是在這個期間,張愛玲慢慢變了,她不再是那個凌厲的女子,少了她特有的犄角。

她回覆到世間女子最純真的一面。

死生契闊,與子成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賴雅,用類似於父親的溫情,把曾經冰冷的她融化了,所以,她也極盡自己的全力,去減輕賴雅身體的病痛。

然而,人世間最誠摯的愛也改變不了生死輪迴的自然規律,賴雅還是永遠地離開了,留下她一個人。

4.

被治癒的人,無畏孤獨

11年中,賴雅用盡了生命中所有的力氣愛她,這種愛,讓她忘掉了前半生種種痛苦,給了她依靠,給了她歸屬,更給了她一個家。

賴雅用愛,治癒了她心靈的創傷。

賴雅走後,張愛玲變成了一個無牽無掛的人。

那年她剛剛47歲,在接下來的漫漫30年人生長河中,她都是以賴雅夫人的身份自居。

愛上年長29歲的他,張愛玲:遇上他,何其幸運

老年的張愛玲

旁人的示好,再也無法讓她心底泛起漣渏。曾經那個花花公子胡蘭成,也藉著《今生今世》向她暗示什麼,然而她對胡蘭成,僅存的只有木然,那是個早已不相關了的人。

晚年的張愛玲一點也不窮,每個月都能拿到穩定的版稅,死後還留下了35萬美元的遺產。

可是錢財這些身外之物,對她來說已經無需太多。

人們以為的孤單,都是她自己主動而為的。

她花十年時間閱讀各種版本的《紅樓夢》,寫出了學術論著《紅樓夢魘》。

和曾經如膠似膝的好友炎櫻也少了來往,幾乎斷了和其他任何親朋的往來。

當80年代全國掀起張愛玲熱時,很多人給她寫信,請她回國,她都拒絕了。

她說:“我不想湊熱鬧了。”

離世的前幾天,她已感覺到自己大限將至。於是換上了最愛的旗袍,把自己包裹在漂亮的毯子裡,安靜地睡去了。

張愛玲的“晚景淒涼”,完全是她自己心之所向。

給自己的靈魂降噪,給自己的人生做減法。

因為她早已被賴雅的愛治癒,與自己達成了和解。

在她的生命裡,充滿了的歡悅。

這樣的寧靜祥和,這樣的世外桃源,不在別處,只在她自己的內心裡。

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原生家庭的創傷,可以伴隨人一輩子。

幸運的人,如果遇上了那個無私的、毫無保留愛自己的人,會被治癒。

被治癒的人,無畏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