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何為黨何為錮,帶你瞭解東漢後期的黨錮之爭

作者:由 唐伯虎說歷史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1-06-23

黨錮之禍的黨人是什麼意思

東漢後期.外戚和宦官的鬥爭趨於白熱化的地步。許多大官僚和太學生都站在外戚一邊和當權的宦官進行鬥爭。

何為黨何為錮,帶你瞭解東漢後期的黨錮之爭

漢桓帝時,李膺任司隸校尉,宦官張讓的弟弟和豪強張成的兒子因為胡作非為,受到了李膺嚴厲的處罰。結果宦官們聯合起來,向桓帝上書,誣告李膺等人收買太學生,結成死黨,誹謗朝廷。桓帝大怒,於公元166年(延熹9年)下詔,逮捕了李膺、範滂等200餘人。太尉陳蕃上書勸諫桓帝說,這樣做是“想用高壓手段堵住天下人的嘴,矇蔽全國的老百姓,這和秦朝焚書坑儒是沒有什麼區別的!”一紙奏摺,無異於火上澆油,陳蕃也被罷免了。

李膺等人被關進監獄以後,故意供出許多宦官及其親信的名字,說他們和自己是同黨。因為這些宦官本來就幹了許多壞事,他們也害怕把自己牽連進去,再加上外戚竇武等人也一再上書勸諫桓帝,最後,桓帝下詔把這200多人從獄中放出,但全部罷官歸家並禁錮終身,不許再出來做官。這是東漢的第一次黨錮之禍。

何為黨何為錮,帶你瞭解東漢後期的黨錮之爭

公元169年(建寧2年),小皇帝靈帝在位,外戚竇武和太傅陳蕃掌握了朝廷大極,他們以小皇帝的名義免除了對李膺等黨人的禁錮,秘密聯合起來,準備誅殺有實權的宦官。不料在行動之前卻走漏了風聲,宦官曹節、王甫等人借靈帝之口,下令逮捕安武、陳蕃,二人慘遭殺害。他們又以此為藉口,處死了李膺、杜密、範滂等100多名黨人,並下令今後凡是黨人及其門生、故吏、父子、兄弟和五服以內的親屬,一律罷官禁錮。這是第二次黨錮之鍋。

何為黨何為錮,帶你瞭解東漢後期的黨錮之爭

公元184年(巾平元年),黃巾大起義爆發,東漢政權處於風雨飄搖之中,統治階級重新聯合起來共同對付農民起義,黨錮也隨之解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