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八拜之交究竟怎麼拜?拜幾次?

作者:由 任克說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1-07-14

再拜稽首是什麼意思

在《三國演義》中流傳至今的一段經典畫面,劉關張三人桃園意氣相投,遂在桃園裡結拜為異姓兄弟。這一段情節也被視為是友情的一次見證,將三個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人物,用一種儀式來將命運進行捆綁。而這個過程也被稱為“結拜”,《荀子·大略》中認為拜是“平衡”的意思,這也可以被認為是結拜之後,兄弟相稱之意。

八拜之交究竟怎麼拜?拜幾次?

桃園sanj

實際上拜是古老的一種禮儀表現,而且拜分為很多種。古代人的生活習慣多是坐,這裡的坐並非我們現在單純意義上的坐下,而是囊括了“坐”“踞”“跪”“拜”這些,所以拜禮也是古代時常見的一種禮儀姿態。最早的“拜”禮是什麼樣的呢?《書·召誥》記載:“拜手,稽手”,又或者說是“拜首,首至手。”,意思就是拜的時候跪坐在地,雙手疊放在地,腦袋則是要碰到手為止。

古人“拜”的禮儀

那麼話回原處,正如《三國演義》當中所描述的結義場景,結義成功以後則互相被認為是八拜之交。這八拜是從哪裡來的呢?《聞見前錄》中記載了一個典故:“公至北京,李稷謁見,坐客次,久之,公著道服出,語之曰:‘而父吾客也,只八拜。’稷不獲已,如數拜之。”;說的是李稷此人沒有禮貌,面對韓琦非常的傲慢。這時候文彥博則打算親自敲打李稷一番,因此故意怠慢李稷,並且說到李稷之父是自己的門客。所以李稷見到了自己,應該多拜一拜,於是李稷拜了八拜。

八拜之交究竟怎麼拜?拜幾次?

文彥博

由此八拜之初是一種懲戒,和現在我們所瞭解的八個友誼故事全無關係。為什麼拜八拜是一種懲戒呢?因為這是大禮。原本在古代時相互見面以表達尊重,通常都是一拜。只有固定的場合以及禮儀的時候,才會有多拜的現象。正如古代君臣見面,《史記》中多有描述君臣相見的場景,例如“蘇秦見齊王,再拜。”,這裡蘇秦是稱,齊王是君。同樣《孟子·萬章下》裡也記載:“以君命將之,再拜稽首而受。”;可見君臣相見不過兩拜,可想而知八拜要是多大的面子。

八拜之交究竟怎麼拜?拜幾次?

顧炎武

又比如顧炎武在《日知錄》中寫道:“人未有四拜之禮,唐李涪刊誤曰:夫郊天祀地止於再拜,其禮至重,尚不可加”,再拜之禮就非常重了,何況是超過了再拜。當然凡是也會有例外,打破這一記錄的依舊是蘇秦。《戰國策》記載:“妻側目而視,傾耳而聽;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謝。”,這是蘇秦拜相之後,其嫂子的所作所為。不過這只是個例,四拜依舊不是常見禮儀,而且這個典故中的“四拜”,也是蘇秦嫂子的謝罪之舉。

四拜的規定

真正出現四拜禮儀的是在唐朝以後,《大明會典》記載:“四拜者,百官見東宮、親王禮,見其父母亦行四拜。其餘官長及親戚朋友相見,止行兩拜禮。”,在明朝時則是明確規定了拜見禮儀。例如百官見太子、親王則是四拜,等同於見到父母一樣,其餘時候則只需要兩拜即可。所以除了特殊情況以外(例如前文說到的李稷),四拜已經是對等關係拜禮中最高規格的一種。(因為明朝時,臣子拜見皇帝是五拜,故而說對等關係。)

八拜之交究竟怎麼拜?拜幾次?

拜禮

八拜之交的由來

1.拜八方而為八拜

那麼八拜之交究竟從何而來?又是拜了多少次呢?八拜之交的出現,有著兩種不同的看法。其中一種是認為出於儀式的需要,因此要拜八拜。古人對親緣關係的結成非常重視,因此會禱告天地及先祖,同時需要有八方見證。因此朝向八方每方一拜,合稱為八拜。

八拜之交究竟怎麼拜?拜幾次?

《水滸傳》中的武松

2. 互相四拜而為八拜

第二種觀點則更為貼切,認為結拜雙方互相以四拜之禮相對。這麼一來就證明視對方如至親父母一般,有了非血緣以外但又極其重要的關係紐帶。比如在《水滸傳》當中就有很多關於結拜時相互對拜四拜的描述,施恩和武松結拜時就是。《水滸傳·第二十九回》:“當下飲過酒,施恩納頭便拜了四拜。武松連忙答禮,結為兄弟。”。這也能側面表示,當時施耐庵會這樣描述結拜場景,自然也是因為風俗成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