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他因認出這個字獲獎10萬元!——《周易》說文解字系列之三

作者:由 抱雪齋讀易筆記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1-08-01

復歸於樸字怎麼讀

2016年10月,中國文字博物館組織提出了一項“甲骨文釋讀優秀成果獎勵計劃”,擬評選出甲骨文釋讀貢獻突出的人員進行表彰。2018年6月,復旦大學的蔣玉斌以一篇《釋甲骨金文的“蠢”——兼論相關問題》獲評唯一的一等獎,獎金10萬元。

這篇文章獲獎的原因,在於成功地將甲骨文中的一個長久未能釋讀的字首次確認為“屯”,並將其讀為蠢動之“蠢”。

他因認出這個字獲獎10萬元!——《周易》說文解字系列之三

金文中的“屯”字

沒錯,這個價值10萬元的“屯”字,也是《周易》的第三卦之名。這個卦名,無論是通行本還是帛書本或是傳世本《歸藏》,全部都寫作“屯”,秦簡《歸藏》和帛書《易之義》中則作“肫”。清華簡《別卦》應該也屬於《歸藏》系統,但不巧的是缺了本卦的卦名,因此我們暫定認為這個卦名有兩種寫法,一種是“屯”,一種是“肫”。

先來說說“屯”字。《說文》曰:“屯,難也,象草木之初生,屯然而難”,有人望文生義地說,“屯”是艱難的意思。殊不知,“屯”其實一點也不難。《說文》中的這個“難”,應該讀作婀娜的“娜”,是茂盛充盈的意思。《詩經》有云:“其葉有難”,注云:“難然,盛貌”,即“難”是形容草木枝繁葉茂的樣子。因此,《說文》說屯字“象草木之初生,屯然而難”,正是描述草木剛剛冒出大量的新芽新葉,充滿了勃勃生機的樣子。

於省吾說,屯是“春”字的初文,這是極為正確的,春的古文“萅”,又作“旾”,皆從“屯”。獲得10萬大獎的文章中,將“屯”讀作“蠢”,正是由於屯字本身就是春,而春就有蠢蠢欲動之意。《廣韻》曰:“春,蠢也,蠢興也”。《說文解字注》亦云“春之為言蠢也”,《漢書 律曆志》更是明言:“陽氣動物,於時為春。春,蠢也,物蠢生,乃動運”。春天是草木欣欣向榮,萬物蠢蠢欲動的季節,所以《說文》裡形容草木初生之狀的“屯然而難”,應該是“蠢然而盛”、生機盈滿的意思。

《彖》也說:“屯,剛柔始交而難生”,又說“雷雨之動滿盈”,可見也是以屯之“難”為滿盈之意。《序卦》則更是直接說“屯者,盈也”,明確指出了“屯”字其實是盈滿之意。由此可見,“屯”字何難之有!

在其他的解釋中,“屯”字不僅用來形容草木初生之貌,更是用來形容萬物始生之貌。《玉篇》說:“屯,萬物始生也”,《序卦》也說“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故受之以《屯》”。將“屯”字與萬物生聯絡起來,這是將“屯”字當作“春”來解釋了。春天是萬物始生的季節,《尚書大傳》曰:“春,出也,萬物之出也”。《說文》也說:“春,推也,草春時生也”,無形中為“象草木之初生”的“屯”字做了絕佳的註腳。

綜上所述,“屯”字主要有三個義項:第一,作為名詞,它是“春”的意思;第二,作為動詞,它是萬物初生時蠢然而動的意思;第三,作為形容詞,它是春天裡草木生機盈滿茂盛(屯然而難)的意思。由於“屯”字有盈滿之意,還引申出囤聚的意思,(“屯,聚也”《廣雅·釋詁三》)表示因為囤聚而滿盈。

說完了“屯”字,接下來,我們看看“肫”。很顯然,“肫”字也是從“屯”,因此它天然地就包含了“屯”的各種義項,而且還揭示了“屯”字所包含的另外一個極其重要的含義——“誠”!!!

“屯”字有“誠”的含義!

“屯”字有“誠”的含義!

“屯”字有“誠”的含義!

重要的事情必須要說三遍。因為對於《周易》作者來說,這個“屯”字所包含的“誠”意價值何止10萬,完全是無價之寶!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個“屯”字的“誠”意從何而來。

屯是“肫”的本字。《正韻》曰:“肫,懇誠貌”。比如《中庸》裡面有“肫肫其仁”,肫肫就是誠懇之貌。“肫”字又作“忳”。《中庸》注曰:“肫肫,讀如‘誨爾忳忳’之忳”。“忳忳”一詞,老子中也有:“我愚人之心也哉,忳忳兮”。這兩處“忳忳”,又作“諄諄”,《廣韻》曰:“諄,誠懇貌”,“諄諄教誨”這個成語中,“諄諄”二字正是誠懇之意。“諄”與“屯”字系列的很多字都相通,如《集韻》曰“諄,通作訰、肫,或作忳、純。”這些字相通的基礎,應該就在於它們都有共同的一個含義,就是“誠”。

“誠”,這是思孟學派的經典《中庸》裡最為推崇的至高無上的品德,“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在《中庸》裡,誠被認為是“物之終始”,甚至可以說沒有“誠”就沒有“物”。(“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誠者能夠“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象傳》的作者屬於思孟學派,他明顯也是將“屯”字理解成了“誠”字,所以在《象傳》中說:“《屯》,君子以經綸”。這句話歷來沒有人能夠發現其深刻之處,其實作者是化用了《中庸》裡的“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也就是說,《象傳》的這句話其實完整的說起來應該是“君子以屯(誠)經綸天下之大經”。

“屯”字所包含的“誠”意既然可以“知天地之化育”,使得“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那《屯》卦的主題與“萬物生”之間的關係就更加清楚了。《玉篇》說:“屯,萬物始生也”,《序卦》也說“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故受之以《屯》”。

妙的是,描述萬物初生的狀態有一個字,叫做“沌”,也是屯的通假字。《正韻》曰:“沌,混沌,元氣未判也,亦作渾沌”。混沌(渾沌)一詞通常是來形容天地初開和人心未識之時的狀態,《老子》把這種人心的混沌狀態形容成是“愚人之心”(《老子》“我愚人之心也哉,忳忳兮”又作沌沌兮),《莊子》中則有七竅開而渾沌死的寓言。《列子天瑞》又把渾沌稱為渾淪:“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氣形質具而未相離,故曰渾淪,渾淪者,言萬物相渾淪而未相離也”。

“屯”字的混沌之意,揭示出它又可以形容萬物初生的混沌之貌,而道家把這種混沌稱為“樸”。今本《老子》中有“敦兮其若樸”一句,在漢代馬王堆帛書本《老子》中寫作“沌呵其若樸”,在楚簡本《老子》中則寫作“屯乎其若樸”,可見“沌”字又與“敦”、“屯”本通,三字皆有敦樸,混沌之意,都是用來形容“樸”的樣子。

說到“樸”,這是《老子》中多處提到的重要概念。

“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

“常德乃足,復歸於樸。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無名之樸,夫亦將無慾。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我無慾而民自樸。”

《老子》對“樸”的形容是“敦兮”、“屯乎”、“沌呵”,我們自然也就應該聯想到《周易》的作者在將卦名定為“屯”的時候,未必就沒有想到這個萬物初生,混沌未開時的“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