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梁山伯與祝英臺》:最美好的愛情,為什麼總是悲劇?|百家故事

作者:由 十點讀書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1-12-01

敢問兄臺何許人也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

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梁山伯與祝英臺》:最美好的愛情,為什麼總是悲劇?|百家故事

《梁山伯與祝英臺》:最美好的愛情,為什麼總是悲劇?|百家故事

文 | 儲楊 · 十點讀書籤約作者

《梁山伯與祝英臺》:最美好的愛情,為什麼總是悲劇?|百家故事

傳聞,南朝宋少帝時,南徐(今鎮江)有一讀書人,偶遇一女子,從此相思成疾、藥石無醫,最後病死。

臨終時,他留下遺言,要葬在與那女子初見的華山旁。

等到喪隊到達山腳之時,拉著棺木的牛兒,卻怎麼也不肯繼續前行了。

原來,所停之處,正是那女子的家門。

女子聞聲走了出來,當她得知棺木裡計程車子,是為自己而死,只思忖了片刻,便轉身回了屋。

她漱洗打扮,她著盛裝,一切完畢之後,徑直走到了棺木前,嘴裡哼唱著:

“華山畿,君既為儂死,獨生為誰施?歡若見憐時,棺木為儂開。”

頃刻間,棺木應聲而開,女子便毫不猶豫地縱身而入,後,一併葬於華山。

《梁山伯與祝英臺》:最美好的愛情,為什麼總是悲劇?|百家故事

世人多稱這則南朝故事為《小梁祝》。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也許,只有成年人才會懂,此生遇見真愛已是難得。

就像李碧華所說:“大概一千萬人之中,才有一雙梁祝,才能夠化蝶,其他的只化為蛾、蟑螂、蚊子、蒼蠅、金龜子……”

於是,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悽美千年,依然不朽。

《梁山伯與祝英臺》:最美好的愛情,為什麼總是悲劇?|百家故事

世間一切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唐朝詩人杜牧說:“大抵南朝皆曠達,可憐東晉最風流。”

故事便發生在那個有著煙水雲氣的東晉時期。

傳說,祝英臺生於會稽上虞的祝家莊,從小美麗聰穎,喜好詩文。

她深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學,也想成為和她們一般的女子,卻奈何家中並無良師。

於是,英臺懇求父親,送自己去杭州求學。

可自古,人們對女子的束縛遠遠多於男子。

拋頭露面不能,登科入仕不能,進書院讀書,自然也是艱難的。

但好在,東晉女子讀書的風氣是有的。

求學心切的英臺,憑著骨子裡的那麼一股勁兒,用女扮男裝的想法,最終,獲得了父親與母親的默許。

年少不識愁滋味,看著滿園燦爛,英臺不顧世俗禮教,爬到屋頂吹著風,心中無限抒懷。

她仿若覺得自己就是滿懷抱負的男兒,有一個清新廣闊的世界正在等著她。

稍作收拾,英臺換了一身男子衣裳,用絲帶束起了烏髮,帶著憧憬便出發了。

《梁山伯與祝英臺》:最美好的愛情,為什麼總是悲劇?|百家故事

陽春三月,江南草長,一路上桃李芬芳。

舟車勞頓的英臺與侍兒,擇在一處風光明媚的小亭中稍作休憩。

未曾料到,她的人生際遇,也由此翻開了新的一頁。

因為,不早不晚,不偏不倚,那個叫做梁山伯的男子出現了。

最是凝眸無限意,似曾相逢在前生。

命中註定的人啊,一相見,便是親切。

英臺看著眼前的白衣少年,幾分痴傻,又有幾分風骨,便壓著嗓子,彬彬有禮地問道:

“敢問兄臺,姓甚名誰?去往何處?”

“在下樑山伯,會稽山陰人士,去往崇綺書院,拜師求學。”

梁山伯一邊作揖,一邊答道。

那天,風和日麗,陽光正好,英臺一言,山伯一語,看似一板一眼的交流,卻暗生出一見如故的情愫。

《梁山伯與祝英臺》:最美好的愛情,為什麼總是悲劇?|百家故事

不久,二人便在草橋亭上,撮土為香,拜為異姓兄弟,並決定結伴同行。

在那個純粹得不能再純粹的年紀,遇上了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彼此。

懵懂、稚氣,世事不曉,卻是他們最真的樣子。

於是,一段曠世的愛情絕唱,也從這裡埋下了動人的伏筆。

《梁山伯與祝英臺》:最美好的愛情,為什麼總是悲劇?|百家故事

同窗三年,暮暮朝朝,無一不是你

梁祝同窗三年,後人無限遐想。

到底是度過了怎樣的時光,在那個講究門第高低,士族貴賤的時代,讓兩個地位不同,家世懸殊的年輕人,惺惺相惜呢?

也許就像徐克導演想象的那樣,竹林婆娑,莘莘學子,朝朝暮暮,於是,炙熱的種子悄然發芽,慢慢生長。

英臺是女兒之身,師母是知曉的,心思細膩如她,便將英臺的住宿,安排在書院的禁地—藏書閣之中。

山伯胸懷志向,雖未生在士族之家,卻依然想要考取功名,為朝廷效力、為百姓謀福。

於是,他白日跟著先生學習,夜裡,就偷偷溜到藏書閣之中,讀經書、寫文章。

他與英臺相處的時間,自然也就更多了。

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光,“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已”。

《梁山伯與祝英臺》:最美好的愛情,為什麼總是悲劇?|百家故事

有時切磋學問,有時挑燈夜讀,偶爾正襟危坐,偶爾嬉笑玩鬧,那般相惜的模樣,真摯無比。

某一日,英臺感染風寒,在藏書閣裡臥床不起。

山伯像往常一樣,悄悄地潛入藏書閣,卻發現英臺並不在案前等他。

於是,他順著黑暗中的一絲光亮,找到了病中的英臺。

那夜,他為她熬藥,他為她擦汗,只是,木訥如山伯,竟全然不知眼前人並不是男子,而是一妙齡女子。

梁山伯本就是重情重義之人,為了方便照料英臺,他乾脆臥在她身邊,抵足而眠。

也許,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往往就是在小事裡不斷升溫。

當英臺退去高燒,從夢魘中醒來,看見身邊的梁山伯,竟覺得是那樣的美好。

她,終於忍不住,動了小女兒家的心思。

那是梁山伯與祝英臺最好的時光,春來花叢漫步,秋夜暢談理想,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

《梁山伯與祝英臺》:最美好的愛情,為什麼總是悲劇?|百家故事

只可惜,相聚終有離別時,三年後的某一天,英臺收到家書,得知母親生病,她不得不離開書院,啟程歸家。

分別之時,每走一步,英臺便更添一杯心酸,因為,她早已把情根深種:

“山伯呀,我走之後,誰為你夜半挑燈?誰為你八月送風呢?”

山伯也是送了一程又一程,他害怕相聚未有時,害怕知己難覓,他與她終究散落天涯無處尋。

《梁山伯與祝英臺》:最美好的愛情,為什麼總是悲劇?|百家故事

於是,英臺對山伯說:“吾家小妹待嫁閨中,外貌與我相似,性情與我相近,山伯兄若是有意,便來提親罷。”

英臺暗示山伯,卻始終沒有捅破那層窗戶紙,只嘆,此去經年,再相見,便真的物是人非了。

《梁山伯與祝英臺》:最美好的愛情,為什麼總是悲劇?|百家故事

遇見你,我已度完了此生

人生若只如初見多好,因為那時,歡愉多,悲傷少,還未有遺憾,還未有紅塵牽絆。

英臺走後,師母把真相告訴了山伯,原來,那個和他朝夕相處的“男子”,竟是位紅粉佳人。

那一刻,他懂了,哪有什麼待嫁閨中的妹妹,她讓他提親,便是淺淺訴說衷腸:

“你有意,我有情,但願與君,暮暮與朝朝。”

後知後覺的山伯,回想起那些相伴的時光,嘴角不禁上揚。

原來,自己同英臺一樣,早已情深似海。

於是,他心中暗下決心:待到金榜題名時,就去祝家提親。

曾有人說:“最感人的愛情故事,難逃悲劇,因為,彷彿只有悲劇,才能證明它的至真至深。”

《梁山伯與祝英臺》:最美好的愛情,為什麼總是悲劇?|百家故事

梁祝的美好期待,終究開始破碎,從此只有眼前路,沒有身後身。

那一日,祝府上下,喜氣洋洋,原來是貿城馬家,公子馬文才上門提親。

那時士族之風盛行,重門第,講閥閱,祝、馬兩家門當戶對,結為親家,體面且般配。

再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英臺的婚姻,註定半分由不得自己。

不久後,那個考取功名,又恰好被皇帝任命為貿城縣令的梁山伯,終於聞訊而來。

再相見,那個心心念念、朝夕相處過的人,已經許配給了其他男子。

婚約已定,木已成舟,他與她樓臺相敘,淚眼相向,見姻緣無望,山伯不勝悲憤。

“為什麼不多等我幾年?”

“幾年之後,你還是無法與馬家抗衡。”

人世事,幾圓缺,相愛卻不能相守,多情還似無情。

《梁山伯與祝英臺》:最美好的愛情,為什麼總是悲劇?|百家故事

山伯失落而歸,從此相思病起,鬱鬱寡歡。

英臺寫信勸慰,並附上青絲一縷,她說,“咫尺天涯難相會,此身未來心已來”,叫他珍重千萬千萬。

豈料山伯見發如面,睹物思人愈加傷悲,最後竟吐血而亡。

從此,紅塵世間,情恨綿綿,生死茫茫兩相望,曲樂聲聲人斷腸。

英臺聞訊,晴天霹靂,心碎了,淚乾了,卻奈何,不嫁也得嫁。

那便嫁吧,但心裡已經想好了真正的歸宿。

出嫁那日,大吉。

《梁山伯與祝英臺》:最美好的愛情,為什麼總是悲劇?|百家故事

英臺懇請繞道,前去山伯墓前祭奠,雙親阻撓,但好在上天憐憫。

途中狂風大作,黃沙漫天,迎親車隊不知不覺便行至山伯墓前。

一約既定,萬山難阻,英臺立刻脫去紅色嫁衣,露出一身白色喪服,哀慟狂奔,可謂思君不得君,恨是翩翩起。

與此同時,風雨雷電大作,墳前裂開一條一尺多寬的隙縫,英臺見狀,沒做任何思量,便翩然躍入。

棺槨合攏,雨過天晴,鏡頭一轉,兩隻蝴蝶翩翩起舞,再也沒有人能將他們分開。

《梁山伯與祝英臺》:最美好的愛情,為什麼總是悲劇?|百家故事

徐克電影《梁祝》中,有一個鏡頭:

紅日遲暮,那個白衣少年梁山伯正撫琴練習課業。

先生聽後,搖頭訓斥,說他的琴音,唯獨缺情之一字,所謂情,就是發自心肝脾肺腎。

《梁山伯與祝英臺》:最美好的愛情,為什麼總是悲劇?|百家故事

後來,他與英臺相知相許,《梁祝》再響,便是愛情絕唱。

清風為弦,彈不盡百轉情深,流水為琴,吟不斷一世柔腸,就像歌中唱到的那樣:

“無論冤或緣,莫說蝴蝶夢,還你此生此世,今世前世,雙雙飛過,萬世千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