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天馬行空《天下之中-外篇-三代-午-釋周》

作者:由 天下之中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1-12-11

明夷于飛完結了嗎

先夏曆史 齊原

前言

本文《釋周》,和前兩篇《釋商》、《釋豫》的原則一樣,重在從漢字訓詁出發,闡明一個民族、部落、朝代以及文化的本質;

周代建立之後的歷史,是先秦史,本文所寫內容,是先夏史。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周祖后稷,帝堯,商祖契據說同為帝嚳之後代,后稷之母姜嫄還是帝嚳元妃,此時據夏啟稱帝還有一段相當漫長的時間。

目錄

(一)周和豳

(二)釋豳

(三)豳在何處?

(四)天馬行空

(五)結語

(一)周和豳

周人歷史,從傳說中的周祖后稷到完成翦商大業的武王姬發,中間有兩個關鍵人物,分別是公劉和古公亶父。公劉是后稷的曾孫,從祖居地遷徙到

地;古公亶父是文王的爺爺,從豳地遷徙到

周原

文王已降的歷史非常明確,見於《詩》、《書》、《易》等各種互相佐證的典籍,周原之位置,無論是歷來公認的寶雞岐山之陽,還是錢穆主張的秦之東境自朝邑西至於富平,總之皆在陝西境內。

最值得研究的,是先周時期公劉之豳地。

周人和豳的密切關係,見於以下經典:

《詩經。大雅。公劉》:度其夕陽,

豳居允荒

,篤公劉、

於豳斯館.

。。。。。

《史記。周本紀》:公劉雖在戎狄之間,復修后稷之業,務耕種,行地宜,自漆、沮度渭,取材用,行者有資,居者有畜積,民賴其慶。百姓懷之,多徙而保歸焉。周道之興自此始,故詩人歌樂思其德。

公劉卒

,子慶節立,

國於豳

武王伐紂成功,返回關中的路上,專門去了趟老家:

《史記。周本紀》武王徵九牧之君,

登豳之阜

以望商邑

。武王至於周,自夜不寐。

《詩經。豳風》排在《國風》最後

,《

七月》據說是周公教導成王的詩作,主要內容是農業生產、節令等內容。《豳風》之地域似乎跟中原關係密切,其中還包括了記錄周公東征的《東山》、《破斧》等。

豳地,可謂周人的老家,大家都知道的周原,是周人的新家。

(二)釋豳

百度百科:豳,讀作bīn,本意指豳山,又用作古都邑名,也作“邠”。周后稷的曾孫公劉遷居於此,相傳周代祖先即在此立國。在今陝西彬縣、旬邑縣一帶 。古公亶父率眾由豳地所南遷於周原。

錢穆在

《古史地理論叢》

中認為,邠和豳是今古字,豳地就是邠地,汾之於邠,相當於灃之於酆。

天馬行空《天下之中-外篇-三代-午-釋周》

(注:邠字右邊的耳朵部首,其實是邑)

邠是簡化字,丟失了部分資訊。理解豳地,還是要看豳字。《公劉》裡執豕於牢,準確表達了豳的本質,那麼這個複雜的帶著兩頭豬的漢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漢字是一個體系,對某個字不理解,往往可以藉助其他字,正如上篇之商-龍-鳳,理解豳字,可以藉助於家字和周字。

天馬行空《天下之中-外篇-三代-午-釋周》

字,由屋簷下之豕來定義,可能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家庭有

繁衍

的性質,豕在這方面很突出,

家庭有

財產私有

的性質,豕是最常見的私有財產,

家裡都供著商先公

王子亥

的神像,家裡都有

孩子

,豕和亥字型相似,

字,是家字的橫向擴充套件,表示很多個家庭單元住在一起,這是一個村的概念;豳的本質,是家庭小單元之間一種井井有條的秩序,每家都看好自己的豬,不要搶鄰居的豬,豳地管理可謂周到、周密、周詳,下面說周。

字,主要有三種形態,一為田,二為用,三為用口,都體現了分而治之,井井有條的思想。周字是豳字的增強版,更加抽象、簡潔和精細化。

天馬行空《天下之中-外篇-三代-午-釋周》

人,后稷的子孫,源自

地老

的農耕部落,他們依靠精細化的社會管理技術,籠絡人心,推翻了相信天神的商王之粗放統治,在廣大地域封土建侯,實行井田,治禮做樂,建立家天下秩序。周人核心思維方式一以貫之,那就是

分而治之,

井井有條,用熱力學第二定律的說法,周人不斷給系統提供負熵,從而達到一種高度有序的狀態。

結論,豳是從小家庭到家天下的中間狀態,

字所體現的,是

秩序、管理

規則

;從豕到家,從家到豳,從豳到姬周家天下,真是一個完美的勵志故事,可謂天馬行空。

(三)豳在何處?

錢穆之觀點

公劉之豳地,歷來認為在陝西旬邑,同時,后稷之母姜原之有邰,為武功,古公亶父之周原,在岐山。周人興起的歷史,似乎完全侷限於雍州之關中境內。

《毛詩傳箋。豳譜》:豳者,后稷之曾孫曰公劉者,自邰而出,所徙戎狄之地名,今屬

右扶風旬邑

……修后稷之業……其封域在禹貢

雍州

岐山

之北,原隰之野……至商之末世,大王又避戎狄之難,而入處於岐陽,民又歸之……

錢穆認為,豳地在汾河流域,在冀州境內沿汾水上溯,

豳在太原附近

;有邰在山西聞喜,原為太原。不僅如此,錢穆把一系列雍州的地名都搬到了冀州。

《古史地理論叢》:此兩千年來公認之說,未有疑其為不然者。然吾嘗讀書之《禹貢》,《詩大雅》之《綿》,《公劉》諸篇,及於梁、岐、漆、沮,周初地望,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何其亂而難理也。又嘗會之於《左氏》、《紀年》、《孟子》、《史記》,凡古籍之稱及周初行跡者……亦未見其固可據也。以今考之,

周人蓋起於冀州,在大河之東。后稷之封邰,公劉之居豳,皆今晉地

。及太王避狄居岐山,始渡河而西,然亦在秦之東境,渭洛下游,自朝邑西至於富平。及於王季、文王,廓疆土而南下,則達畢、程、豐、鎬,乃至於谷、洛而止。夫而後《禹貢》……《史記》諸書,乃始可通。

錢老之冀州說旁徵博引、資訊巨大、用典很多、無可辯駁,以下為部分關鍵邏輯:公劉避夏桀亂,從武功遷徙到旬邑說不通,古公亶父避燕京戎,從旬邑到岐山也說不通,把周先公的活動地域從關中挪到河東汾河、太原地域,則一切都有更完美解釋。《淮南子》記載“汾出燕京”,現實中汾出太原,因此太原就是燕京,故《公劉》之豳和原,都在冀州。

錢穆之關鍵邏輯鏈條

:豳-邠-汾-太原-燕京-冀州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把原當成太原,把京當成燕京,可能是想當然。

六字探源:豳原京允泉隰

我們需要仔細分析《公劉》中的地名:

篤公劉、匪居匪康、乃埸乃疆、 乃積乃倉。乃裹餱糧、於橐於囊、 思輯用光 。弓矢斯張、干戈戚揚、爰方啟行。

篤公劉、於胥斯

、既庶既繁、既順乃宣、而無永嘆。陟則在巘、復降在

。何以舟之、維玉及瑤、鞞琫容刀。

篤公劉、逝彼百

、瞻彼溥

。乃陟

南岡

、乃覯於

師之野、於時處處、於時廬旅、於時言言、於時語語。

篤公劉、於

斯依。蹌蹌濟濟、俾筵俾幾。既登乃依。乃造其曹、

執豕於牢

、酌之用匏。食之飲之、君之宗之。

篤公劉、既溥既長、既景乃岡、相其陰陽、觀其流

、其軍三單。度其

隰原

、徹田為糧。度其夕陽、

荒。

篤公劉、於

斯館。涉渭為亂、取厲取鍛。止基乃理、爰眾爰有。夾其皇㵎、遡其過㵎。止旅乃密、芮鞫之即。

全詩中,原出現四次,京出現三次,豳出現兩次,泉出現兩次,允出現一次,隰出現一次。在天干系列中,我們曾分析了天下之中涉及的六個名字,

齊/允/原/懷/王/屋,

《公劉》篇也有六個字,

原/京/豳/泉/允/隰

,以下大象之舞《天下之中-外篇-三代-巳-釋豫》一一簡述。

釋《公劉》地名-原

原,古城名,夏代少康中興,都於原城;

原,特殊地形,高平或者廣平曰原,是

丘陵墳衍邍隰

六種地形之一;

原,一個周代官職,邍師,邍原為古今字;

在《北有帝都》中,已論王屋正北為太嶽,原城正北為太原,其經度均保持驚人的一致性。

釋《公劉》地名-京

京:錢穆認為京原兩字相通,進而燕京和太原相通,淮南子所謂“汾出燕京”,正是現實中的汾出太原。

九原就是九京,皆指晉國大夫之墓地。

《國語·晉語》:“ 趙文子與叔向遊於九京 。” 韋昭 注:“

京當為原

。”

《禮記·檀弓下》:“是全要領以從先大夫於九京也。” 鄭玄注:“ 晉 卿大夫之墓地在九原 。京蓋字之誤。”清胡鳴玉 《訂訛雜錄》卷二:“ 方曰:‘ 九京即九原 。指其冢之高曰京,指其地之廣曰原。’則

九京、九原本通用

。”

《爾雅》:

齊楚之郊或曰京

,或曰將;

《公劉》:乃陟

南岡

、乃覯於

京;

《爾雅。釋丘》:

絕高為之京

,非認為之丘;

可見,京在原的南側不遠之南崗上,適合登高望遠,可以透過北京南郊的天壇來理解京的本質。

釋《公劉》地名-豳

原字出現四次之後,開始出現豳字,豳是原的下一個狀態,但是距離原似乎也不太遠,”

度其

隰原

、徹田為糧。度其夕陽、

荒“,

是一氣呵成的感覺,中間的距離絕非從中原到關中,也不像是翻過王屋到山西。

釋《公劉》地名-泉

《公劉地名-釋泉》:

逝彼百

、瞻彼溥

……

相其陰陽、觀其流

泉是原城的泉,從字形上看,原、泉兩字確有相似之處;

原城兩側分別有兩股清泉湧出,至今依然如此,大致位置是的東側濟瀆廟和西側延慶寺。泉水發源於王屋山,上游稱沇水,下游稱濟水。

《禹貢》:導沇水,東流為濟。

釋《公劉》地名-允

允有中的意思,中允,允執厥中,甲骨允字神似肚臍流出兩股水,正對應原城兩側之泉。允字衍生出沇(yan)水, 正如齊字衍生出濟(Ji)水,允字加上六合空間概念,為東方之兗州,兗字從六從允;北方帝都所在方向,燕京之燕,發音同沇,字形屬北,燕似可理解為北兗。

釋《公劉》地名-隰

隰:隰是和原並列的一個地形,但同時跟原一樣,也是一個具體地點,而且就在原的附近。

《戰國策。魏策。魏武侯與諸大夫浮於西河》:夫夏桀之國,左天門之陰,而右

天谿之陽

,廬、睪在其北,伊、洛出其南。有此險也,然為政不善,而湯伐之。

吳起還說了很多其他地方,大多學者認為其所言靠譜。這個夏桀之國的位置,被限制的其實很小,天谿,一般解釋為黃河與濟水,天谿之陽,正在河濟交匯之原城附近。

《禹貢》大野

既豬

東原厎平

……

覃懷厎績

,至於衡漳……

原隰厎績

,至於

豬野

《周禮。夏官司馬》原師:掌四方之地名,辨其丘陵、墳衍、原隰之名物之可以封邑者;

《禹貢》看似說了很多地方,但是翻來覆去主要圍繞著黃河中下游這一小片,豬野、東平、原隰這幾個字,反映的是東部大平原之形成與黃河、濟水治理的相關性,原、隰既為地形,又是具體位置,隰和谿相通,都在天谿之陽、河濟交匯的原城附近。

《公劉》地名總結

以上六個地名,說來說去,都在原城附近。

天馬行空《天下之中-外篇-三代-午-釋周》

在《北有帝都》中我們已經得出結論:原和太原的關係,就是王屋和太嶽的關係,我們可以從中和北兩個陣營之結構中,理解原和太原,京和燕京,原豳和邠豳。想得出的結論是,若太原之豳有合理性,則原城之豳的合理性只會更多。中心地名的擴充套件衍生了北方的地名,如同阿姆斯特丹和新阿姆斯特丹,澤西和新澤西,約克和紐約克。

天馬行空《天下之中-外篇-三代-午-釋周》

用原城而不是太原,用京而不是燕京去理解《公劉》地名,還有以下非文字遊戲類之理由:

甲:《古史地理論叢》

:觀其詠稼事,本夏時,皆近於唐風。《禹貢》雍州不及絲,而《豳風。七月》盛言蠶桑,非雍也。

非雍也是沒錯,但是王屋太行之南的中原,從氣候上看比山西更適合蠶桑;

乙:豳之汾水太原說,對於京/泉二字都有解釋,但是對於

允和隰

,沒有呼應,而原城和允,和隰的關係見於多種典籍;

丙:原城在黃河之北,按照兩河之間為冀州的劃分,也可算在冀州境內,且距離山西汾水入河處、烈山氏之歷山,后稷之稷山都較太原更近;

丁:武王

登豳之阜

以望商邑

,這個豳顯然應在太行、王屋之南,武王視力再好,也不會在山陝去眺望朝歌。

戊:汾出燕京,汾有兩水分流之意,沇水出王屋,潛行入原城,又以兩泉冒出,沇水也有兩水分流之意;從沇到汾,從原京豳到太原燕京邠,這組對應關係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地名自近而遠衍生之規律。

《水經注。汾水》:憑

居墉

積石,側枕汾水,俗謂之伏戎城

。今日北京有居庸關,有燕山,有燕京啤酒,這是地名在繼續向遠方延伸,居庸的本質是居中。

(四)天馬行空

最後解釋一下標題天馬行空。

之一

甲:

《詩經。大雅。綿》:古公亶父,

來朝走馬

,率西水滸,至於岐下。

來朝走馬,是去朝歌上貢駿馬,獲取商王信任。

古公-季歷-文王-武王祖孫四代,古公之後,季歷當過商王牧師,有討伐燕京戎的失敗經歷;文王在朝歌當過人質,發明了周易,被封為西伯侯;武王騎馬走函谷關,從大河之南偷襲朝歌;此後,周人作為佩劍騎馬的貴族封土建侯,統治天下。

周原在西部高地,距離天水不遠,適合養馬,秦人祖先給周天子養馬,趙人祖先給周天子駕車,馬,貫穿了周人的奮鬥史。

之二

東邊的商為玄鳥,南邊的豫為大象,西邊的周也必須找一個動物。既然說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是東南西北轉三圈,西對應午,因此以西方釋周,只能選午馬。有人可能會奇怪,子午線怎麼會是東西向?詳情看參考

東有扶桑

,邵雍的一幅圖裡,子午線就是東西向。

在《易經》裡有很多動物,各有其象徵意義,如同《權力的遊戲》中的動物圖騰,出現頻率最高的鳥類代表商族,頻率次之的馬代表周族,龍只出現在《乾》《坤》兩卦,更為抽象。商周之變,是商人

明夷于飛

謝幕,周人龍馬精神登場

,此為天馬行空之二。

天馬行空《天下之中-外篇-三代-午-釋周》

之三

必須探討一個問題,為什麼所有人都認為豳在旬邑,有邰在武功,原在寶雞,周人為什麼讓天下人只知道其滅商前後之地理,而把自己的老家豳和原,隱藏得如此之深?

一個合理的解釋是,公劉豳原時代,周人地位不高,武王周原時代,周人是王者,周人出於某種心理,希望天下人只記住周原,而忘記原。

為此,他們甚至設定了一個官職叫原師(邍師),把原從一個專用地名,變成了一個通用地形,把天下之中從原的附近,挪到了大河之南,上古

東有扶桑,南有朱雀,西有崑崙

北有帝都

的天下之中就此隱沒,只留下成周境內的洛陽中國,嵩山中嶽,登封天地之中,河南三大中被天下重新接受,這個三大中理論,前文大象之舞《天下之中-外篇-三代-巳-釋豫》用一個

字就說清楚了。

第二個問題,為何說豳原時代,周人地位不高?

首先這是個事實,無論是避夏桀亂還是避燕京戎,周人都是被動地離開了熟悉的地方,但是他們也善於找到新的根據地;

其次,從複雜的豳字也能體會。理論上,一個高貴的重要部落,名字就不能太複雜,使用頻率多的字,也必須要簡單。亞美尼亞若是個強國,就應該叫亞國,美國若是個弱國,就應該叫亞美利加國,巴布亞紐幾內亞要是進了安理會,能不改個名字嗎?

因此,得了天下的周人,必然

選擇簡潔抽象的周字,雪藏複雜帶豕的豳字

豳,只能做為老家的符號,留在《詩經》被人長久吟誦,在歷史的長河裡逐漸變得暗淡

,豳和原背後的複雜故事,揭示的是周人高超的文化洗腦專案,此為天馬行空之三。

(五)結語

五千年中華文明史裡,有一個最不可思議的故事:某個從天下之中向西遷徙的農耕部落,苦心經營多年,以一天的決定性戰爭獲取了整個天下,然後他們逐漸發明了一個新版的天下之中,同時把他們年年不忘的老家,長期隱藏了起來,從而不為天下人所知。

子曾經曰過,

殷質而周文

天馬行空《天下之中-外篇-三代-午-釋周》

《豳風。七月》:

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流沙河《就是那一隻蟋蟀》:

就是那一隻蟋蟀/在《豳風·七月》裡唱過/在《唐風·蟋蟀》裡唱過/在《古詩十九首》裡唱過/在花木蘭的織機旁唱過/在姜夔的詞裡唱過。。。。。

據我的老鄉應物兄所言,《豳風》之

斯螽

,就是濟州蟈蟈,簡稱濟哥,是一種獨特的存在,今天的人們若能聽到

濟哥的鳴叫,是非常幸運的事情。

先夏曆史原創作品 齊原 轉載請聯絡後臺shanhaijing2020

天命玄鳥《天下之中-外篇-三代-辰-釋商》

大象之舞《天下之中-外篇-三代-巳-釋豫》

夏之中都《天下之中-內篇-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