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司馬懿有個名滿天下的親哥哥 你可知道?

作者:由 漢周讀書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1-12-16

司馬朗是什麼官

司馬懿有個名滿天下的親哥哥 你可知道?

漢獻帝建安二十二年,曹操手下大將夏侯惇、臧霸、袞州刺史司馬朗等率大軍進攻東吳,駐軍居巢。

瘟疫流行,將士們染病的非常多。司馬朗親自到部隊巡視,佈置醫療工作,在第一線來回跑動多了,也染上病。

他知道自己不行了,交待下來:“我作為刺史,負責方面之重。沒有為國家做出大貢獻,這次瘟疫又沒處理好,辜負了大家。我死之後,就穿著平常的衣服入殮。一切從簡。”

這是司馬朗的一貫作風,嚴以律已,寬以待人。

1、大塊頭

司馬朗是河內溫縣人,官N代。

老爸司馬防當過首都洛陽市長,舉薦曹操為洛陽北部尉,算是曹操入仕的引路人。所以曹操對司馬家很客氣,投桃報李,自己大權在握時,先後徵召司馬家的幾個兒子入仕。

司馬防有八個兒子,個個聰明能幹,號稱司馬八達。司馬朗字伯達,老大;

老二就是司馬仲達,大名鼎鼎的司馬懿。

司馬朗自幼聰慧早熟。

九歲時候,有個人當著他的面稱呼他父親的字,司馬朗說:“不敬重別人的長輩的人,也不會敬重自己家的長輩!”

那人非常羞愧,鄭重其事地向小司馬道歉。

長到十二歲,他比同齡人高出一個頭,塊頭也大。

放現在就不划算了,只怕門票要多買幾張。

去參加童子考試,考官把他看了又看,懷疑他在年紀上作假,盤問他。司馬朗說:“我司馬朗的身體是一天一天長大的。我雖然年幼,也知道急功近利沒什麼好處。絕對不去做謊報年齡早入仕途的缺德事。”

考官大為詫異,這小子不僅塊頭大,腦袋瓜子也靈光,講出的大人話條理清楚。

大家都知道司馬家的大兒子牛的很。

初平年間,董卓擅權朝政。

關東義軍進攻董卓,司馬朗老家河內郡首當其衝,成為交戰場所。

河內郡溫縣的鄰縣是野王縣,原來的冀州刺史李邵家在野王,想搬到溫縣,以避戰火。

司馬朗勸道:“溫、野王唇齒相依。一個早上出事,一個晚上就免不了。何必?先生您是一縣之望,動一下就引起混亂。這樣做只怕影響不好。”

李邵沒聽。

果然他一動,老百姓也跟著亂遷移,反而被盜賊搶了不少。

年輕的司馬朗對時局和形勢走向的判斷都非常有見地,表現出相當高明的能力。

2、避禍

接著,關東義軍袁紹、曹操、孫堅等率軍猛攻洛陽。

董卓為避開其鋒芒,將皇帝及政府機關西遷往長安,董卓自己留在洛陽。

司馬朗的老爸司馬防時任治書御史,必須跟著西遷。

看到四方戰亂不休,司馬防就叫司馬朗率家人先回溫縣避亂。

有人告發司馬朗要逃跑!

他被抓去見董卓,老董生氣地問:“小子哎!你和我死去的兒子同齡(我從來把你看成子侄輩),幹麼要背叛我?”

司馬朗說:“現在兵亂,人人自危。大家拋棄祖業財產,跑到窮鄉僻壤去躲藏起來。即使派兵設卡攔截也沒有用。所以我才隨大流跑鄉下去。大人您掌握天下的大勢,功德蓋世。現在借鑑往事,從容行事。將和周公一樣和日月同輝,做出一番大事業。”

大帽子送上一頂頂,估計董卓也明白朝中官員的家屬回鄉的很多,也不想太難為年輕人。就坡下驢說:“講得還有點道理,我算省悟了。”

放過司馬朗一馬。

司馬朗花大本錢賄賂董卓的手下,還是老話說的對,閻王好辦,小鬼難纏。

這些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就率家人跑回溫縣了。

到溫縣,他立即和家鄉的父老鄉親分析形勢:河內郡溫縣這一帶靠近洛陽,洛陽東面有成皋關,北靠黃河,易守難攻。如果關東軍進軍不得,就一定屯兵在河內。那麼河內就是四分五裂的戰場了,一定不安全。

他說:“趁著現在道路還走的通,咱們全部往東去黎陽,投靠老鄉趙威孫。他手上有兵,靠的住。往後再看形勢決定怎麼辦。”

司馬懿有個名滿天下的親哥哥 你可知道?

這一通見解的確高明,可惜很多人留戀故土,不想離鄉背井。

只有同縣一個叫趙諮的退休大官和他一起,率宗親家人一起逃往黎陽。

幾個月後,一切如司馬朗所料,關東軍十來萬都集結在河內郡一帶,又沒人能統一指揮,亂兵四處劫掠,河內百姓死者近半。

留在老家的司馬的鄉親們,作為池魚,遭殃不少。

又過了一段,關東軍閥各自為政,散了。

曹操和呂布在濮陽一帶大打出手的時候,司馬朗率家人回到溫縣。

那一年大饑荒,出現了人吃人的慘事。

司馬朗團結宗族,撫卹弱小。

在家裡教育訓導幾個弟弟,在亂世中堅持讀書練武,講禮修心。

其實這時司馬朗才二十出頭,二弟司馬懿也比他小了七八歲,其他弟弟更小。

他在如果艱苦的情況下,年紀輕輕,擔任一個族長一個父親的角色,是多麼的不容易。

3、從政

曹操遷漢帝到許昌,擔任司空,徵召司馬朗為司空掾屬,從此走上了仕途。

歷任成皋令、堂陽長、元城令、丞相主簿、兗州刺史等職。

所在政績顯著,深受百姓愛戴。

司馬朗為政,講究寬大為懷,大力推行惠民政策。

他本人不講究吃喝穿著,穿粗布衣衫,吃簡單食品。

以身作則,教化百姓,基本不用鞭打、杖責這些刑罰。

在他的治下,百姓非常少犯法。

是一個清官,也是個能吏。

他在堂陽時,有一回上級命令司馬,加緊造船,要按時按質量完成任務。縣裡的百姓有相當一批人被遷到外地,聽到訊息,擔心司馬朗來不及。

大家互相約好,一塊自備乾糧,趕回堂陽來參加造船工作。

老百姓對司馬朗的尊敬愛戴那可真是發自內心的,反襯出司馬朗對民也是心紅紅的。

東漢末年的天下大亂,源於朝政昏暗,民不聊生,外戚和宦官內鬥等等原因。

司馬朗以為很重要的一點,是州郡沒有常備兵,幾個官吏,一幫警察,對付一下小偷小摸,刁民流氓還行。

真要來一夥武裝強盜,就沒有辦法。

所以他建議各州郡要招募士兵,擁有正規的武裝力量。

對外對付胡夷強敵,對內也起震懾作用,這才是長治久安之道。

這個建議後來得到了實施,各州、郡召兵的制度,源於司馬朗。

司馬朗還建議恢復周朝“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制度。

各爵位有自己的地盤軍隊,能更好控制天下。

又建議天下大亂之後,土地無主,全部歸公家,剛好可以實施“井田制”,易於治理百姓。

這些復古的建議沒有被採納。

可見司馬朗有古君子之風,也特別迷醉於古代的章典制度,而不管是否合於時代。

4、家教

司馬朗性格興趣和司馬家的家教有關係。老頭子司馬防是個古板分子,特別原則。

常把《漢書》中的歷代名臣的故事搬出來當正面教材,他自己可以背得出他們的傳記。

即使在家裡,也一副威嚴不可犯的派頭。

搞得家裡面和等級森嚴的小朝廷一樣,司馬朗、司馬懿兄弟們成人後和他在一起,從來臉臭臭的。

沒有叫進來不敢進,沒有叫坐下不敢坐,沒有問你話不敢發言。

是中國古代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典範之家。

這種家庭出來的孩子,意志堅定百折不饒,但是不好玩。

司馬朗完全獻身於國家大業的精神就是證明。

他和曹魏的大臣崔琰、賈逵等人都是好朋友,這些人都有個共同點,特別正直,勇於擔當,以天下興亡為已任。

喜歡點評人物,崔琰就對司馬朗說:“你家二弟(司馬懿),將來的成就遠在你我之上。”

司馬朗的老鄉李覿名聲很響,司馬卻看不上他,貶斥他是下等人,後來老李果真敗事,大家都服司馬的論人。

曹魏的大臣鍾繇等人說,只有出了聖人,才有太平盛世。

司馬朗說,伊尹、顏回這些人不是聖人,但如果他們的道德文章深入人心,也可以有太平盛世。

司馬朗的這種論斷很投合魏文帝曹丕的脾胃,只要治理的好,我也可以開創一個盛世麼!讓自己的秘書抄錄了不少司馬朗的文章。

司馬朗在理論研究方面造詣深,在實踐工作中能力強,算得上是漢末魏初上馬帶兵下馬理民計程車大夫的代表人物。

況且他還有個弟弟司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