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武則天墓前有61個無頭石人,千百年來難以解釋,結果被兩位農民解開

作者:由 南宮欽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1-05

龍御歸天是成語嗎

武則天墓前有61個無頭石人,千百年來難以解釋,結果被兩位農民解開

"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

這句原出自《尚書·牧誓》的平常語,之後演化出了流傳千年的成語“牝雞司晨”,專指女子掌權當政。

中國歷史浩瀚綿延,在父系社會的壓制之下,

千年以來登上封建王朝頂峰的女性也只有武則天一人而已,

武則天曾委身兩帝,自其登上帝位,朝野上下坊間鄉里無不議論紛紛,甚至到了今天,這位傳奇女性仍然是百姓們茶餘飯後的談資。武則天墓前有61個無頭石人,千百年來難以解釋,結果被兩位農民解開

除了關注她的政治生涯與感情糾葛之外,人們對其陵寢也是頗感興趣,

武則天墓前有61個無頭石人

,千百年來無數能人志士都未曾弄清楚關於他們的謎團,結果卻被兩位農民無意中解開了。

后妃的崛起

"成則女主天下,敗則宮闈承歡。"

武則天從一個籍籍無名的普通后妃,到走上封建王朝的巔峰,其中的曲折讓人無法想象。

武則天墓前有61個無頭石人,千百年來難以解釋,結果被兩位農民解開

武則天,

名武曌,

因為她繼位之時在則天門宣告改唐為周,故武則天名字就流傳了下來。她生於公元624年,山西人,父親武士彠乃是唐朝的開國功臣,曾被封為應國公,

武后的出身不可謂不顯赫。

十四歲時,武則天入宮成為唐太宗之才人,賜名“武媚”。然而,在唐太宗時期,武媚娘並未獲得皇帝太多的榮寵,後世白居易的《上陽白髮人》中曾寫到楊貴妃如日中天時其他才人的淒涼場景:

"未容君王得見面,已被楊妃遙側目....妒令潛配上陽宮,一生遂向空房宿。"

僅僅是被寵妃嫉妒,女子的一生便斷送了。

武媚娘雖與楊貴妃處在不同時代,但後宮妃嬪們的競爭之大我們也可以想見。萬幸的是很快唐太宗李世民便駕鶴西去,

他的兒子唐高宗李治上位之後,武媚娘崛起的號角正式吹響。

在男性看來,

武媚娘傳奇的一生在於她在父權社會中殺出一條血路,

問鼎最高之位,而在女性看來,武媚孃的傳奇之處或許還要增加一條——情路之傳奇。

武媚娘委身兩位皇帝,二人還是父子關係,唐朝雖民風開放,但這種情形也不免遭受非議,這之後也成為了武后的人生汙點之一。

武則天墓前有61個無頭石人,千百年來難以解釋,結果被兩位農民解開

高宗李治上位後封武媚娘為昭儀,及至公元655年,在著名的“廢王立武”事件之中,武媚娘被順利冊封為皇后,距離手可摘星之位,終於只有一步之遙了。

為心愛的女人求得了母儀天下的位分,李治在生命中的最後幾年過得很是舒心,他本以為可以與武媚娘共白頭,誰知卻先她而去,公元683年,唐高宗李治駕崩,七年之後,

年近古稀的武媚娘正式稱帝,定都洛陽,稱為"神都"改國號為"周"。

千古第一女皇之路

"奇相月偃"

這是史書中對於武媚娘容貌的唯一評價,

說她相貌非常,有做人君之命。

武媚娘繼位時雖已67歲,但其保養得當,且極善裝扮,身邊宮人皆稱讚道看不出武皇的真實年歲,可見武媚娘年輕時的容貌不說傾國傾城卻也一定溫柔婉媚。

後人總對女性臨朝的行為有著近乎苛刻的評價,事實上,

武媚娘在位前期,政治清明,任舉賢能,國家被治理得井井有條。

對內,她打擊門閥,扶植庶族,還發展科舉,為武周王朝廣羅天下英才。對外,踏西域,平突厥,解決了唐王朝時期留下來的外患。

武則天墓前有61個無頭石人,千百年來難以解釋,結果被兩位農民解開

武媚孃的帝王之路雖有坎坷,卻沒有釀成大錯,

相比歷史上那些昏庸無度的帝王來說,這位傑出的女性政治家用她的聰明才智為此後盛唐的繁榮鋪平了道路。公元705年,在位15年的武周皇帝武則天魂歸天外,至此,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也是最後一位女皇悄然謝幕。

武則天死後,在自己的陵墓前樹立了一道無字碑

,有人說她過於狂妄,覺得自己的功績無法用文字來表達,也有人說武則天心懷寬廣,是非功過留與後人評說。

無頭石像之謎

武則天葬於乾陵,乃是與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古帝王之墓,皆由風水之士潛心推演,尋找龍氣繁盛之處,以保證龍御歸天之後的帝后在天宮不被打擾,更是護佑家族的江山社稷綿延萬代。所以,

對於武則天墓穴無頭石像的奇觀,歷代頗多涉及封建迷信的揣測。

中國人對於鬼神有著天然的敬畏之心,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李商隱筆下的漢武帝,宣召能士賈誼不問蒼生之事而只問鬼神,由此便可知在古人心中鬼神的威力。因此,乾陵成為了唐十八陵中儲存得最完好的一個墓,從未有盜墓賊涉足,這讓乾陵的鬼神傳說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這61個無頭石像究竟代表著什麼?是否與武則天有關?

歷史不斷向前推進,可謎團仍然未曾解開,一直到1974年,兩位農民的偶然發現,石像的秘密終於得以重見天日。

武則天墓前有61個無頭石人,千百年來難以解釋,結果被兩位農民解開

1974年,陝西咸陽的兩位農民如往常一般到自己田裡種地,七十年代農業機械化未曾大量普及,偏遠地區的農民仍然使用著傳統的農事工具——鋤頭。當他們鋤地時,似乎在無意間挖到了非常堅硬的東西,起初他們以為是大石頭,便打算把它挖出來,誰知將其身上的泥土撥開一些之後,兩位農民大吃一驚,

這個大石頭居然是一顆石制人頭!

不僅如此,

上面還有相當精緻的雕刻

,咸陽作為古都,歷來有著非常豐富的文物資源,農民們對於文物多少都會有些保護意識,於是他們火速聯絡了當地的考古部門,專家一聽是石制的人頭,馬不停蹄聞訊趕來,經過粗略鑑定,基本可以確定是唐代文物,為了保險,他們又在附近仔細尋找,果真找到了許多相似的人頭。

到這一步,專家們基本可以判定:

1974年於陝西咸陽發現的石制人頭與武則天墓前的61個無頭石人當屬相配之物。

兩位農民誤打誤撞解開了這個千古謎團。

武則天墓前有61個無頭石人,千百年來難以解釋,結果被兩位農民解開

原來,武則天墓前的這些石頭人皆是突厥人,他們都編著許多細條的長辮子,並且五官特徵也異於漢族,極具異族氣息,此外,在石像上還有不少可以證明他們身份的刻字,如“木俱罕國王斯陀勒”、“吐火羅王子持羯達犍”等,甚至有些石像還仔細地標註了一個“故”字,表明石像所代表的的那位突厥首領已經逝世。

其實,這61個突厥人石像,就代表著61個唐朝的藩臣。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殉葬的傳統,上古殉葬牛羊,是為“犧牲”,及至殷商甚至有活人殉葬的傳統,十分殘忍,到了秦始皇時期,一向鐵血的嬴政卻選擇了兵馬俑殉葬這個方法。然武則天墓前的這些石像,並不是代表著殉葬的突厥首領,

而是象徵著61位藩臣前往大唐參加武后的葬禮,以示無上的尊重與敬畏。

上文曾提到過武則天執政時期平定了此前唐王朝積蓄已久的外患,這樣的紀念方法,

不僅顯示了武則天大周王朝的國威,也是漢族與少數民族和平友好關係的體現。

既然是為了體現民族的友好,那麼為什麼石像的頭顱會失蹤呢?

對此,學術界議論紛紛,有學者指出可能是天災導致了石像的首身分離,畢竟明朝之時,當地曾發生過特大地震,乾陵恰好處於震中。也有學者推測這些石像的首身非自然分離,而是人為之故,或許在唐代戰亂之中曾有極其憎恨武則天的人潛入過陵寢,損壞了這些石像,畢竟武則天在位時期,樹敵確實不少。

武則天墓前有61個無頭石人,千百年來難以解釋,結果被兩位農民解開

至此,困擾千年61個石像無頭的謎團已被兩位農民解開,然這座女皇之陵卻仍有無數的秘密等待著後人去探索。

"誰說女子不如男"

從母系社會解體以來,女子一直受到父權的打壓,封建社會幾千年,女子被困於深閨,被困於那方寸之地,就像菟絲花一般依附著父親、丈夫生存下去。

只有金絲雀才會安於囚籠,獵鷹永遠不會屈服於鐐銬。

呂雉、花木蘭、李清照、秋瑾。。。。在男性英雄光輝的掩蓋下,這些有著雄圖大略、經世之才、滿腹書香、勇敢堅韌的女性們,

憑藉自己的努力,在歷史長河中佔得一席之地。

"婦女能頂半邊天"

的這句話所有人都應當銘記於心。

一代女皇武則天的功過都已隨著逝去的歲月飄散在風裡,人們對61個無頭石像如此關注,一半是因為事件之奇特,一半也是由於墓主人武則天的一生太過傳奇。也許建立無字碑是她最好的選擇,

是非功過,不屑自陳,十五年執政,但求無愧於心,

她已經實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身後之事留待後人評說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