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一位封建文人的家國情懷,庾信《哀江南賦》

作者:由 薩培喇談藝錄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1-19

劉禹錫為何悲不能自勝

庾信是南北時期的著名文學家,他一生坎坷,歷經多個王朝興衰。庾信祖籍河南,之後南遷定居江陵。庾信的父親是南梁的官員,他自幼接受了良好教育,年紀輕輕就躋身官場,平步青雲。南梁內部發生叛亂的時候,庾信出使西魏,無法回國。之後,西魏滅了南梁,庾信入仕西魏。

幾年後,北周滅了西魏,庾信又成了北周的臣子。雖然他沒有在改朝換代中惹上殺身之禍,但他一直無法忘記南梁朝廷。庾信經常自責“背棄”南梁,哪怕事出有因他也無法原諒自己。他把自己的心事寫成一篇文章《哀江南賦》,寄託自己的家國情懷。

一位封建文人的家國情懷,庾信《哀江南賦》

《哀江南賦》是庾信晚年的代表作,這篇賦的前面有一段序文,介紹了這篇文章的創作經過。庾信採用追憶的形式起筆,敘述了南梁的兩件大事,侯景之亂和江陵淪陷。這兩件大事,造成了庾信一生的遺憾。在侯景之亂中,庾信奉命出使。在南梁危急存亡的時刻,他沒有貢獻出應盡的力量。他想要效仿前朝名臣,但卻無法一展才華。從而奠定了整篇作品悲涼的基調。庾信在文中批判了南梁皇帝的懦弱無能,也譴責了西魏的侵略行為。

一位封建文人的家國情懷,庾信《哀江南賦》

接下來庾信想到了伯夷、叔齊,也想到伍子胥、荊軻等人。前者不食周粟,被後人尊為隱士;後者迎難而上,為國出力。與這兩種人相比,庾信覺得有些慚愧。庾信的心情十分複雜,他想成為名流千古的忠義之臣,但在外人眼中他就是一個“逃兵”。當他年華老去的時候,他為自己辯解了幾句。他不能拯救南梁是有客觀原因的,他自己遭遇亡國之恨,也是痛心疾首的。

一位封建文人的家國情懷,庾信《哀江南賦》

最後他覺得南梁亡國也許是天意,個人的能力無法與天意抗爭。朝代更迭是歷史規律,他一個人無法改變,只能釋懷。說了這麼多背景資料,他才開始寫賦。這篇賦文以時間為線索,訴說了他在時代變化背後的家國情懷。

一位封建文人的家國情懷,庾信《哀江南賦》

庾信在文字表達上打破了賦體結構對稱的傳統模式,讓這篇賦顯得情緒十分飽滿。作為世家子弟,他接受的教育是“仁義禮智信”。所以在文章中,他敢於剖析自己的真實情感。有了這份真情,讓作品的敘事結構有條不紊,透出蒼涼渾厚的氣勢。

一位封建文人的家國情懷,庾信《哀江南賦》

後人對《哀江南賦》的評價極高,覺得這篇文章凝聚了庾信的畢生心血。唐代大詩人杜甫十分推崇庾信的作品,他說,“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這首詩中的“詩賦”就是指這篇《哀江南賦》。

拓展閱讀

安史之亂後,大唐王朝面臨著三大窘境

雨恨雲愁,北宋文人先抑後揚讚美江南

清代的“紡織部”——織造局

在詩中發現一對真朋友,黃庭堅《寄黃幾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