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不務虛名看實質

作者:由 蝸牛談原理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1-20

魯國只有一個穿著儒服的是誰

【原文】

於是哀公號之五日,而魯國無敢儒服者。獨有一丈夫,儒服而立乎公門。公即召而問以國事,千轉萬變而不窮。莊子曰:“以魯國而儒者一人耳,可謂多乎?”(《莊子·田子方》)

【譯文】

於是哀公發出這項命令,五天之後魯國沒有人敢再穿儒服。只有一個男子穿著儒服站在哀公府的大門外。哀公召見他,徵詢他對國事的意見,問題千變萬化,他都從容應答。莊子說:“全魯國只有一位儒者,可以算多嗎?”

【解析】

莊子去見大儒魯哀公。魯哀公很瞧不起莊子,他說:“魯國可以說是儒士的天下,但是很少有人信奉先生的學說。”莊子卻不以為然的說:“魯國真正的儒士不是多,而是太少了。”

不務虛名看實質

不務虛名,看實質

魯哀公很奇怪,明明全魯國的人都在穿儒服,怎麼能說少呢。莊子說,儒士當中如果戴圓帽子的,瞭解天時,穿方形鞋子的,知道地理,腰上用五色絲帶繫著玉塊的,行為果斷。國君可以向全國發道命令,沒有儒士的道術而穿儒服的,一律處斬。

魯哀公就照著做了,果然五天以後,魯國只有一個男人穿著儒服站在公門外,魯哀公請教他國家大事,他都能回答上來。此刻的莊子終於這麼說:魯國這麼大,真正的儒者就只有一個人,能說是多嗎?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看人看問題的時候,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要看實質。在研究學問的時候,不能只求形式,弄虛作假,而要注重實際,注重真才實學。

中國有一句俗語:遠看衣裳近看財。這句話多少有些辨證的味道,但是現實中不注重實質而只看形式來判斷,只重衣衫不重人的事情卻常有發生,就是連我們的孔夫子都不例外,發出了“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的感嘆,而著名的哈佛大學,也犯了同樣的錯誤,失去了一座樓。

數年前,一對老夫婦,女的穿著一套褪色的條紋棉布衣服,而她的丈夫則是穿著布制的便宜西裝,也沒有事先約好,就直接去拜訪哈佛的校長。校長的秘書在片刻間就斷定這兩個鄉下老土根本不可能與哈佛有業務來往。

先生輕聲地說:“我們要見校長。”秘書很不禮貌地說:“他整天都很忙。”女士回答說:“沒關係,我們可以等。”

過了幾個鐘頭,秘書一直不理他們,希望他們知難而退,自己走開。可是他們卻一直等在那裡。秘書終於決定通知校長:“也許他們跟您講幾句話就會走開。”

校長終於不耐煩地同意了。校長很有架子而且心不甘情不願的面對這對夫婦。女士告訴他:“我們有一個兒子曾經在哈佛讀過一年,他很喜歡哈佛,他在哈佛的生活很快樂。但是去年,他出了意外而死亡。我丈夫和我想要在校園裡為他立一個紀念物。”

校長並沒有被感動,反而覺得可笑,粗聲地說:“夫人我們不能為每一位曾讀過哈佛而死亡的人建立雕像的。如果我們這樣做,我們的校園看起來會像墓園一樣。”

女士很快地說:“不是,我們不是要豎立一座雕像,我們想要捐一棟大樓給哈佛。”校長仔細地看了一下條紋的棉布衣服及粗布的便宜西裝,然後吐一口氣說:“你們知不知道建一棟大樓要花多少錢嗎?學校的建築物超過七百五十萬元。”

這時,這位女士沉默不講話了。校長很高興,總算可以把他們打發了。只見這位女士轉向她丈夫說:“只要七百五十萬就可以建一座大樓?那我們為什麼不建一座大學來紀念我們的兒子?”她的丈夫點頭同意。而哈佛的校長覺得很混淆和困惑。

就這樣,史丹佛先生和夫人離開了哈佛,到了加州,成立了史丹佛大學來紀念他們的兒子。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讓我們警惕,在和別人交往的時候,不要只看外在和表面的東西,而要注重實質,同樣的,在我們做事情的時候,也要去實實在在的付出,而不是沽名釣譽,弄虛作假。

古來有句俗話:“行善積德”。這句話是勸人多做好事,多做善事。遇到災荒年間,有些殷實人家為救那些飢寒交迫的災民免於餓死,捐米賑災,皆為積德之舉。太平年間,將魚、龜放游到江河水池,將鳥放飛到大自然,叫“放生”,皆為積善之行。後來,有人在大年初一這天,把捉來的鳥雀放生,名之曰“愛生靈”。

春秋時期,晉國建都邯鄲。晉國有一個勢焰熏天的大臣趙簡子,他就喜歡在過年時讓老百姓替他捉斑鳩鳥送到他府中,讓他放生。大年初一這天,邯鄲地方的老百姓能夠破例地紛紛擁進趙簡子的府第,他們都是來向趙簡子進獻斑鳩,好讓趙簡子放生的。趙簡子非常高興,對他們一個個都發給很優厚的賞賜。初一這天,從早到晚進獻斑鳩的人絡繹不絕。

趙簡子的門客在一旁站了很久,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趙簡子回答說:“大年初一放生,表示我對生靈的愛護,有仁慈之心嘛!”門客接著說:“您對生靈有如此的仁慈之心,這是難得的。不知大人您想到過沒有:如果全國的老百姓知道大人您要拿斑鳩去放生,從而對斑鳩爭先恐後地你追我捕,其結果被打死打傷的斑鳩一定是很多很多啊!您如果真的要放生,想救斑鳩一命,不如下道命令,禁止捕捉。像現在,您獎勵老百姓捕捉這許多的斑鳩送給您,您再放生,那麼大人您對斑鳩的仁慈確實還不能抵償您對它們人為地造成的災禍哩!”

趙簡子聽了門客的一席話,揹著雙手在府門裡踱來踱去,仔細地思考了一陣子,默默地點了點頭說:“對的。”

這篇寓言揭露了某些人只講形式,不講效果,沽名釣譽,假仁假義的偽善行為。

而現實社會中的形式主義卻在大量蔓延,很多事情是做給別人看的,並沒有什麼實際的效果。未來獲得政績,有的官員倉促之間完成一些建設,根本不去考慮是否對百姓真正有用,而匆匆了事,留下很多不堪一擊的豆腐渣工程。有的為了應付上級檢查,短時間內搞出了新的形象,時間一過卻照舊如初,沒有起到任何實質的作用。

注重實質,不看重外在的東西,還表現在用人上。如今社會,隨著大學教育的日漸普及,大學生、研究生也越來越多。在用人問題上,很多公司越來越趨向於用人重才能,而不是唯學歷。很多擁有高學歷的人,甚至包括海歸人士,如果沒有真才實學,失業也成了常見的事情。所謂的“沒有金剛鑽,攬不了瓷器活”,只有真真正正的擁有真實本領得人,無論社會怎樣變化,才能真的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