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孔子為什麼說“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作者:由 萬卷縱橫眼欲枯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1-05-27

無所容也指的是什麼

《論語》讀書筆記:

季氏旅於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孔子為什麼說“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季氏旅於泰山”,不是說季氏到泰山去旅遊,“旅”在這裡是“祭山”的意思,這句話是說季氏要去祭祀泰山。在當時,只有天子和諸侯才有資格祭祀名山大川,季氏只是魯國的大夫,竟然要去祭祀泰山,孔子認為這是“僭禮”的行為。

“救”,這裡是“阻止”的意思,“救”的本義就是止、禁止、阻止,《說文》:“救,止也。”比如《孟子·離婁下》:“今有同室之人鬥者,救之,雖被髮纓冠而救之可也。”也是這個意思。

“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孔子感嘆說,難道泰山之神還不如林放懂禮?林放是一個普通人,還懂得向孔子問禮(見上文25),而身居上位的季孫氏不僅不遵循禮,居然還認為神靈會接受他這種不合規矩的祭祀。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

“徵”,證明、驗證。

“文獻”,和現代的意義是不一樣的,這裡的“文獻”包括歷代的歷史典籍和當時的賢者兩部分內容。朱熹在《論語集註》裡說:“文,典籍也;獻,賢也。”

孔子為什麼說“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

在孔子時代,“祭”一般指祭祖,所以“祭神”要加一個神字。“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是說祭祀祖先就像祖先真在面前,祭神就像神真在面前。我們知道,孔子並不願意多提及鬼神之事,他說過:“敬鬼神而遠之。”(《雍也篇》)所以孔子不一定是認為鬼神真的存在,他強調的是參加祭祀就要內心虔誠,引申開來,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應該用心真誠,有敬畏之心。

“吾不與祭,如不祭”,一般解釋成我如果不親自參加祭祀,那就和沒有舉行祭祀一樣。“與”讀四聲,“參與”的意思。比如朱熹在《論語集註》裡說:“言己當祭之時,或有故不得與,而使他人攝之,則不得致其如在之誠。故雖已祭,而此心缺然,如未嘗祭也。”

但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他們認為這句應該斷為“吾不與,祭如不祭”,“與”讀三聲,是“贊同”的意思。這樣句子就翻譯成了“若是我不贊同的祭祀,祭了如同沒祭一般”。楊伯峻先生並不認同這種說法。

孔子為什麼說“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楊伯峻先生說這兩句可能是當時的俗語,屋內西南角叫“奧”,做飯的地方叫“灶”,古人認為“奧”和“灶”都有神,需要祭祀。“媚”就是巴結的意思,在中國人眼中,神是可以“媚”,可以巴結的,於是乎就有了“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這樣的人。時至今日,許多人的拜佛求神莫不如此,祈求發財的,祈求免罪的,總不能想想,自己奉獻上一點香火,就向神佛提出了那麼多的要求,豈不是太不公平了?

王孫賈是衛靈公的大夫,他和孔子的這番問答都是用的比喻,後人一般認為是在說衛國的政治,但具體的含義,就只能猜測了。有人認為,“奧”是一室之主,比喻衛君,又在室內,也可以比喻衛靈公的寵姬南子;“灶”是王孫賈自比。這是王孫賈在暗示孔子:“你與其巴結衛君或南子,不如巴結我。”因此孔子回答:“我要是做了壞事,巴結誰都沒用;要是沒做壞事,誰也不用巴結。”朱熹持這種看法,他在《論語集註》裡說:“故時俗之語,因以奧有常尊,而非祭之主;灶雖卑賤,而當時用事。喻自結於君,不如阿附權臣也。賈,衛之權臣,故以此諷孔子。”

也有人說,這不是王孫賈暗示孔子的話,而是請教孔子的話。“奧”指衛君,“灶”指南子、彌子瑕,是說,“有人告訴我,與其巴結國君,不如巴結有勢力的南子、彌子瑕,你認為怎麼樣?”孔子告訴他:“這話不對。得罪了上天,祈禱也沒用,巴結誰都不行。”楊伯峻先生比較贊同這種說法。

子曰:“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

“監”,通“鑑”,“借鑑”的意思。“二代”指夏、商兩個朝代。孔子推崇“周禮”,而“周禮”是周朝借鑑了夏、商兩代的禮制,透過改革和創新,形成的完備的禮法制度。推崇“周禮”,體現了孔子繼承和發展的文化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