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繪畫

百名記者進百村丨梅橋瓜事

作者:由 河南日報客戶端 發表于 繪畫日期:2022-08-01

柴崗鄉有多少個村

百名記者進百村丨梅橋瓜事

百名記者進百村丨梅橋瓜事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春喜 李昊

扶溝的蔬菜很有名,梅橋的黃瓜“獨一份兒”。

梅橋人說:“咱家的黃瓜,瓜條直,色澤亮,口感好。”市場商戶說:“梅橋的黃瓜不賣完,別家的黃瓜賣不動。”

正是瓜果滿藤時,8月16日,記者來到扶溝縣柴崗鄉梅橋村,卻大吃一驚。

日光溫室大棚裡空空如也,土壤光坦坦裸露著。別說黃瓜,連根黃瓜秧也沒有。

百名記者進百村丨梅橋瓜事

“二次創業”後新搭建的日光溫室大棚

不僅如此,找人採訪也頗費周折。滿村尋訪菜農,竟找不到幾個人。

看到記者一臉疑惑,村黨支部書記、全國勞模梅根清笑談原委。

“你們來得不巧,正趕上歇地。”

“歇地?”

“地和人一樣,忙活了快一年,也要歇歇。”

原來,梅橋黃瓜全是“反季節”種植。每年10月下苗,11月摘瓜,一直持續到來年五六月份,種一季,至少能收7個月。

百名記者進百村丨梅橋瓜事

連綿不絕的銀色大棚

每年7月至9月則是“休棚期”,也就是梅根清說的“歇地”。撥弄著腳下發燙的土壤,梅根清告訴記者,藉助夏日高溫,能有效殺死土壤裡的病菌,減少病蟲害發生,有利於下一季黃瓜生長。

“一季黃瓜收益多少?”

“過去設施陳舊產量低,一畝地一年也就收個兩萬來斤,現在能收四五萬斤。最貴時在春節前後,五六元一斤,一畝地毛收入6萬多元,除去各項成本淨落三四萬元。”

梅根清介紹,梅橋種植大棚黃瓜有20多年曆史了。大面積形成氣候,始於本世紀頭些年,一度以“發展高效農業,致富農民群眾”的“梅橋經驗”聞名周口。可隨著形勢發展,競品增多,梅橋黃瓜優勢不再。

梅橋黃瓜產量和效益的大幅提升,得益於這兩年的“二次創業”。

百名記者進百村丨梅橋瓜事

剛動工不久的新棚地基。

大棚設施“鳥槍換炮”:土壤翻新,牆體加厚;竹木改鋼管,草苫變棉氈;捲簾機取代人工,薄膜換用新材料……多項新技術,讓大棚承重能力明顯提升,保溫效能更出色。

管理經營“提檔升級”:成立蔬菜合作社,統一購料、統一供種、統一技術標準、統一產品銷售。同時,註冊“新梅園”商標,積極搶佔高品質蔬果市場,以綠色產品打響品牌。

“二次創業”不僅提升了梅橋黃瓜的品質,平均每斤比周邊市場高兩三毛錢,還讓梅橋黃瓜聲名大噪,銷量猛增。

“我們的黃瓜不愁賣!”梅根清說,如今,梅橋黃瓜在省內各地擁有一批固定客商,還與丹尼斯、萬果園等大型超市進行“農超對接”,建立合作伙伴關係,“特別是春節前後,供不應求,客戶來了,甚至要等上一兩天。”

產銷不愁,村民收入日益豐厚。走在村裡,一座座綠蔭中的二層農家小樓與田間連綿不絕的銀色大棚相映襯,頗引人注目。

這些年,黃瓜種植不僅富了梅橋村民,還引領鄰近鄉村1000多人脫貧致富,輻射帶動周邊農戶建造日光溫室大棚3000餘畝。

隨著梅橋黃瓜走俏市場,梅橋人也變得“搶手”起來。

百名記者進百村丨梅橋瓜事

梅橋村村民從大棚旁走過

多年的種植經驗,使菜農們掌握了紮實的日光溫室種植技術,村裡陸續出現一批像梅根清一樣的“田秀才”“土專家”。

梅橋成立了大棚建設專業隊伍,對外搞技術輸出。每年向外地派遣技術人員一二十人,年工資八九萬元,村民又增加了一筆收入。

“現在,正是歇地的時候。但大夥兒閒不住,都外出給人家當技術員哩。”梅根清一番話,讓記者疑惑頓釋。

原來如此!難怪梅橋此行,不見瓜與人。待過些時日,相約秋冬,再來探訪梅橋瓜事。

採訪手記

梅橋村20多年堅持不懈,透過發展壯大高效農業富了鄉親,把“小菜園”變成群眾的“金飯碗”,再次印證:廣闊天地大有可為。

在當前全力做好“六穩”“六保”形勢下,各地農村因地制宜精心謀劃,傾力打造“一村一品”,做精做強特色主導產業,提高農業綜合效益,讓農民群眾穩就業、增收入,不失為一條奔向小康之路。

鄉村名片

梅橋村先後被農業農村部命名為農業科技入戶示範村、一村一品示範村,被省委、省政府評為新農村建設先進單位,被省生態環保廳命名為省生態文明示範村,被周口市科協命名為市農村科普示範基地,該村黨支部先後被省、市、縣黨委表彰為“五個好”村黨支部。

百名記者進百村丨梅橋瓜事

編輯:張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