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繪畫

羽毛球運動技能分析及應用(第三章)

作者:由 嶸嶸羽球 發表于 繪畫日期:2022-09-15

隔羽毛念什麼原因

(作者:胡崢嶸

圖片設計:王羽嶠)

技術動作的分析和應用

一、握拍

人體使用的器械,都是根據人的生理特點來設計的,羽毛球

拍的構造第一章已介紹

是根據人體生理特徵、槓桿原理及羽毛球擊球的全方位性特點設計。是為了更好地發揮手的抓握作用,發揮槓桿原理,達到靈活控制球拍(器械)的目的。所以,握拍的最佳狀態應該是以人為本的

“自然握拍”。

(一)

自然握拍

抓握動作是人體常用的動作,人手抓握物品有兩個特點,一是大拇指和其他四個手指相向收縮完成抓握動作;二是在所有抓握動作中,起到關鍵作用的是大拇指和食指,這兩個手指靈活性最高、力度最大,抓握的角度、力度等都主要靠這兩個手指控制。羽毛球拍柄是根據人

體生理特徵

設計,所以,握拍也是大拇指

和其他四個手指相向發力

,在保持握拍相對穩定性的基礎上,發揮速度槓桿作用,給大拇指和食指保留髮力空間,像拿

一樣,

支點在虎口處、力點在手指、阻力點在筆尖,手指

握太緊就失去了靈活性,放鬆

寫字更流暢

。同時,根據力臂越長越省力的特點,調整握拍位置,如後場球和網前離身體遠的挑球等,為了更省力,握拍靠拍柄後端;抽擋和網前離身體近的球,握拍靠拍柄前端。握拍

“活”是靈魂,自然握拍更體現握拍的靈活性和發力的科學性。

(一)

技術要點

重點在手指。

一是大拇指負責一面寬邊;食指和

相關的三

個手指負責

一寬邊,符合手的生理結構;二是

拇指和食指是發力、控制球拍

關鍵。

握拍的

“力點”在手指,

手指放鬆,

利於

發揮槓桿作用,透過手指的調整、發力,控制揮拍速率、拍頭角度和擊球角度;感受放鬆、發力和制動產生的加速度,從而掌握靈活握拍、發力、控拍的能力。

(二)

教學分析

握拍關鍵是發揮手指的靈活性,太緊就限制了手指的發力和拍面調整的靈活度

,羽毛球每次擊球拍面角度都不同,必須保持手指的靈活性才能隨時調整

。傳統握拍教法,以虎口位來確定正手握拍位置,以拇指位確定反手握拍位置,容易造成握拍太緊的現象。在實踐中,我們發現,學好握拍後再學高球技術,很長時間還掌握不了正面擊球,高球切拍動作成為常見又難改

技術問題。實際上,正手握拍和反手握拍都是在擊球過程中的形式之一,我們發現,正手很多球在擊球過程中已改變了原來的握拍形式,正手撲球甚至還會有握蒼蠅拍的形式,反手也不一定有固定位;同時,握拍我們還會根據需求調整上、下位置。

在採用自然握拍法教學的情況下,不僅能發揮人的本能迅速掌握握拍、控拍能力,還能提高掌握其他技術的效率,有效縮短了羽毛球技能學習時間。

(四)握拍控拍練習

1、正反控拍練習。

自然握拍後,食指、拇指控制球拍左右揮動,體會正、反手揮拍練習,透過拇指和食指為主的手指發力,控制球拍,體會手指的發力和制動,實現正反發力靈活轉換;透過上、下調整握拍,體會支點、力點改變後,揮拍速率的變化。

2、平面控拍練習。

以身體前後為平面分隔,在球拍可及的圓形平面不同角度揮拍,更靈活掌握各部位的發力。

3、正反控球練習。

就是常說的顛球練習,但要正、反手同時進行,能更好地體會手指的轉換及球拍控制球的能力。

4、對牆擊球練習。

這個也是常用的練習方法,先要掌握控球能力,再逐漸加大力度,是練習正、反手靈活轉換、增強小臂肌肉和握力的有效手段。

5、雙人對練。

單人練習有一定基礎後,透過雙人正、反控球對練,能提高對球的判斷能力、反應能力和擊球的控制力。

(五)常見問題

握拍動作掌握慢、正反手轉換慢,手指難發力,動作應用能力差。究其原因,就是握拍不

“活”,手指,尤其是拇指和食指的靈活性不足。在羽毛球握拍動作中,手指不僅是起到抓握穩定的作用,更要起到發力和控制球拍角度的作用。生活中常見的側重於穩定的抓握動作有抓單槓、啞鈴等動作,抓握部分為圓形,方便握緊;側重於發力和控制的有筆、刀、搶等器械,這些器械往往根據手的發力特點設計成不同形狀,體現靈活性和穩定性的結合,發揮手和器械間的槓桿作用,握器械的目的是用好器械。羽毛球技術球拍角度變化大、動作變化多,自然握拍,才能充分發揮手的靈活性,使球拍成為手的延申部分,達到“活”用球拍的目的。

關鍵詞:“活”。

二、發球

發球是羽毛球運動的開始,有:

發高遠球、平高球、平快球、網前球、追身球等。

所有運動都體現了

“力”,所以,在分析技術動作時,如何合理發力?重點要從力的三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分析。

(一)發球

技術

及應用

1、側身站位。

發球屬於

擺動的

曲線運動,側身站位是發球的準備環節,有利於

身體

發揮

轉動慣量

的作用。也給球拍

從後向前

擺動保留一定的空間

(力的方向)

2、持球拋球。

持球拋球在發球技術中很重要,根據規則

9。1。5,發球員的球拍,應先擊中球託及發球員的球拍擊中球的瞬間,整個球應低於距場地地面高度1。15米的規定,對拋球區域就有了一定的限制。同時,發球也是在羽毛球運動中唯一可以自己控制擊球位置的技術,這一特點也賦予發球員一定的自由空間。

持球拋球建議

:根據合力原理選擇持球拋球位置,

具體要分析擊球的方向、角度、力度,也要考慮

球與身體的距離、球與地面的距離

、球與球拍拍面的相對距離和角度,

並保持持

球和拋球的穩定性。

如發高遠球,擺動半徑大,拋球要儘量保持球託的穩定性,在離身體稍遠的側前方(球拍擺動質點)拋球,且使球稍低於

1。15米擊出,

力度大。反手髮網球球,擺動半徑小,穩定性要求高,持球拋球可以稍靠近身體,並調整好球託和拍面擊球角度。

(力的作用點)

3、轉身帶動手臂擺動發力。

大力發球

的動力主要來自轉動慣量,質點在軀幹和肩關節。

如發高遠球,

轉身動作

是繞垂直軸的運動,帶動手臂繞關節軸擺動發力

,旋轉和擺動都能產生轉動慣量。手臂的擺動是旋轉和屈伸協調發力

,只有

動作

各環節協調發力,才能有效動用更多的

動肌參與運動,實現動力鏈

動量

傳遞。髮網前球力量小、穩定性要求高,質

在肘關節,動作幅度小

、擺動半徑小

,是繞肘關節、腕關節、指關節的運動。

(力的大小)

4、調整拍面擊球。

根據來球位置和擊球需要,在自然握拍基礎上,手指調整拍面,使拍面與球託接觸瞬間,合力方向符合落點需求,並加速發力和制動,實現動量的傳遞。擊球瞬間,拇指和食指的發力是產生加速度的關鍵,拍面擊球角度、擊球速度和飛行線路的控制主要也是拇指和食指的配合

發力完成

(力的作用點)

本文根據發球型別介紹正手發高遠球、反手髮網前球。

(二)發高遠球

1、發高遠球特點分析。

發高遠球多用於單打,

飛行幅度高,

且以球到底線位置向前的衝量接近

0為佳,

一是

球在缺乏向前

衝量

的情況下,對手擊球時合力減小

,難借力

二是

底線是對方進攻距離最遠區域,進攻難度最大區域,可以有效減小對手進攻威脅。我們可以按兩個階段進行分析,第一個階段是球向上飛行階段,第二階段是球下落階段。根據合力原則,

發高遠球,主要

由向上和向前的

力組成。

2、技術要點

準備:

側身站位,持球手在前,持拍手在後,為身體帶動手臂和

球拍擺動保留一定的空間;

擺動發力:

轉身、同時帶動持拍手的肩、

臂從後向前擺動,(轉身動作

是繞垂直軸的運動

,手臂擺動

以肩為軸

),透過轉身和手臂擺動產生

轉動慣量

,持

在身體側前方拋球后,隨

身體旋轉向後

與持拍手做相向運動

。擺動動作重點是旋轉發力,軀幹、肩、臂擺動按照關節活動順序原理依次發力、制動,保持動力鏈的連貫性,手臂繞肩、肘、腕關節內旋和屈伸協調發力。

擊球:

手指發力控制拍頭角度、加快揮拍速率、調整拍面擊球並及時制動。

發高遠

,球

託的

穩定性是前提

,拋球位置影響擊球質量(合適位置是擊球瞬間稍低於

1.15米,且在擺動的質點位置

;側身、轉體、擺臂揮拍

,是技術動作動量產生和動量矩傳遞重要環節

同時

循序關節活動順序原理;手指發力,重點是掌握球拍發力四要素(球拍擺動線路、

球拍擺動速率、拍頭擊球角度、拍面擊球角度

),才能控制擊球的飛行方向、速度和幅度

羽毛球運動技能分析及應用(第三章)

羽毛球運動技能分析及應用(第三章)

羽毛球運動技能分析及應用(第三章)

3、發高遠球練習

徒手揮拍練習。

定點發球練習,在左右場區向

4號位、3號位練習發球;定區域發球成功率練習等。

發接發練習。

實戰練習,在訓練中觀察對手站位和技術特點,擇點發球。

4、常見問題及改進建議。

球的飛行幅度不高、不遠、落點不準、力度控制不好。

一是球拍擺動線路問題。

擺動線路離身體太近,出現擊打自己小腿,或收拍時擊到頭部的問題。

原因:

擔心擊球不準,拋球離身體太近,造成擺動動作不充分;

忽略了身體的旋轉動作,只注重手臂的擺動和屈伸動作,軀幹

的轉動慣量

沒充分發揮

改進建議:

首先注意調整好拋球位置,並

重視身體

轉動慣量

在發高遠球的作用,身體旋轉時

,在離心力的作用下,球拍

擺動線路

離身體有一定距離。更有利於

發揮軀幹和肩部肌群的作用,增加

轉動慣量

二是拍頭擊球角度問題。

拍頭擊球角度小,

向前擺動多,球飛行幅度低,容易出界;

拍頭擊球角度太大

,向上擺動多、球飛行幅度高,落點不遠。

改進建議:

用合力原理,分析、調整拍頭角度,

使球拍在擊球瞬間

向前上方

擊球

三是拍面角度問題。

發高

球主要是發

3、4號區的球,拍面角度控制不好容易造成邊線出界和中線錯區球

,手指靈活度和控制力,是影響拍面角度的主要原因

改進建議:

保持手指的靈活度,尤其是拇指和食指,才能根據擊球位置和落點調整拍面,提高落點的精準度。

關鍵詞:拋球位置、擺動、旋轉、手指發力。

(三)髮網前球

髮網前球是爭取發球搶功的技術。為了限制

接發球員

上手球的進攻,往往採用髮網前球的方式,尤其是雙打

後接發球線前置,縮短了接發球員的

移動

範圍,進一步強化了接發球的主動性,發球員往往透過髮網

球來爭取主動。

1、

髮網前球

技術

分析。

根據

規則

9。1。8:發出的球應向上飛行過網

如果未被攔截,球應落在規定的接發球區域內(即落在屆線上或界線內)。

我們

可以將髮網前球

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球過網前,向前向上

第二階段:球過網後,向前向下

,並落在接發球區域內

。過網前,球飛行距離短、速度快,可以縮短接發球員的反應時間;過網後,球向下飛行、落點在發球線上或離發球線近,能

迫使

發球員低點選球。高質量的發

網前

一是

擊球

穩定性

好。如準備時,將拍面正對球託,或稍向上傾斜,減少了球與球拍的空間距離,擊球的穩定性得到提高。

二是

擺動

線路控制好。髮網前球,因球的飛行幅度小,距離近,擺動線路與高遠球有很大區別。透過減小擺動幅度,縮短作用時間,控制擺動線路,可以減小球的飛行幅度和距離。

三是

拍面

擊球

角度

調整好。髮網球球,拍面擊球角度對擊球質量影響很大。角度偏上,球過網向上飛行,給對方進攻機會;角度偏低,下網球多;角度偏左或偏右容易出界或處於接球員進攻位

只有保持手指的靈活度,才能根據落點需要,合理調整拍面擊球。

2、技術要點。

(以反手髮網前球為例):

一是

準備。

側身

、兩腳前後站位;一手持球,一手持拍

在身體前準備,

拍頭向側下方,拍面正對球託,或稍向上傾斜,並避免觸及球拍

“違例”(規則

13。3。9:

觸及運動員球拍,而未飛向對方場區)。

二是

擺動。

以肘關節為軸,持拍手臂從後向前擺動(質

在肘部)

三是

擊球。

擺動到接近球的位置,拋球同時,

手指

穩定

拍面

擊球。

髮網前球,力度不大,穩定性要求高,質

前移到肘部,力矩短,拋球和擊球可以同時進行

,提高擊球穩定性

;擊球質量取決於

動作

的擺動

幅度

、速度;手指

發力、控制;拍面與球託接觸的角度

和穩定性等

同時注意遵守規則對發球員的規定,避免犯規和違例動作。

3、髮網前球練習。

一是

定點發球練習。左右場區

1號位、2號位、5號位發球練習;定區域發球成功率練習等。

二是

發、接發球練習,透過觀察對手站位和技術特點,擇點發球,同時調整接發球方對發球方造成的壓力。

三是

發接發前三拍練習,在發接發練習的基礎上加上前三拍,培養髮球與第三拍的連線性,提高發球后的預判能力,培養髮球搶攻意識。

羽毛球運動技能分析及應用(第三章)

4、常見問題及改進建議。

一是技術造成擊球質量問題。

發球力度、幅度、速度和角度控制不好,穩定性不足。

高質量的髮網前球既要求球頭過網就向下,又必須越過網前發球線。拍面太向上,球頭過網容易向上,給對方進攻機會;拍面太平,容易下網;球拍擺

動幅度大、

速率太快,容易

造成球飛行距離過遠

,擺動動作

速率慢,力度不足,也

容易下網

或短球

改進建議:

分析動作合力方向,透過反覆練習,提高手指對球拍的控制能力,不斷調整拍頭、拍面和揮拍速率,提高發網前球的質量和穩定性。

二是規則掌握和利用問題。

加強對競賽規則的理解,在練習中不僅要避免違規和違例動作,同時要合理利用規則,不斷最佳化技術動作。如髮網前球,準備時,球與拍面離太遠;擊球時,拍頭太低、擊球點太低等,也影響發球質量。應在規則允許的情況下,調整好擺動線路和速率、拍頭擊球角度、拍面擊球角度,使技術動作在規則範圍內得到最佳化。

三、接發球

根據羽毛球規則

9對合法發球有很多規定,使接發球員有較大的主動性。尤其是

在區域和擊球空間方面優勢明顯:

一是區域優勢。

羽毛球場地面積

81。74㎡,單打接球區面積12。3975㎡,雙打接球面積12。2364㎡,接球區面積僅佔全場面積的15%多一點。

接發區域面積小,

為接球方提供了搶攻的機會。

二是

空間優勢。

規則

9。1。5

發球員的球拍,應先擊中球託及發球員的球拍擊中球的瞬間,整個球應低於距場地地面高度

1。15米的規定

;規則

9。1。8:

發出的球應向上飛行過網

如果未被攔截,球應落在規定的接發球區域內(即落在界線上或界線內)。規則對發球員擊球高度進行限制,接發球員擁有空間優勢,利於搶高點選球。

弱勢:

擊球權在發球方,發球開始,發球員才能起動擊球,屬於被動方。

(一)接發球

技術

分析

1、側身站位,手臂上舉準備。

接發球區域是長方形區域,起動方向重點是前、後場。

腳步

採取前、後

兼顧兩側

站位

,並保持靜態平衡,避免腳移動

“犯規”

上肢

根據平衡槓桿原理

雙臂上舉,有利於

高點、前點選球。

此外,從接發球開始,持拍準備有一個迎球準備動作,使球和球拍互為參照物,有利於提高擊球的準確性。例如,接網前球,球拍向前迎球準備;接後場球,球拍上舉準備。

羽毛球運動技能分析及應用(第三章)

1、

判斷起動。

接發球員是根據對方發球動作和預判落點起動,所以,接發球的起動是受限性起動,提高中樞神經系統反應速度對提高接發球員的判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判斷方位後,腳步蹬地同時迅速

控制

重心,充分發揮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作用

提高起動速度和移動初速度。

2、

“第一擊球點”。

羽毛球發球

是在

1。15米以下

,向上飛行

規則還

對發球區域

、動作連貫性

等都有限制,球過網瞬間飛行軌跡是

向上

,後向下。

球過網後,向上飛行階段的球可以選擇進攻、向下飛行階段的球相對屬於防守。

接發球爭奪主動進攻點,就是搶“第一擊球點”,即:搶前點(初過網的球)和搶高點(高過網)的球。

“第一擊球點”擊球,能加快本方進攻速度,提高移動步法效率,縮短對方反應時間,增加對方接球難度。

4、調整拍面擊球。

接發球拍面是隨時需要調整的。

來球位置不同拍面選擇不同。來球點高,擊球拍面可以朝下,組織進攻;點低,擊球拍面就只能選擇斜向上的方向擊球;

擊球方向不同拍面選擇不同。從大的方向,可以分為

進攻拍面朝下,防守拍面朝上,從小的細節,需要根據擊球的角度、幅度等進行調整。

低於球網的球,透過搓球、勾球、推球、抽球等拍面的調整,可以實現以守為攻。

(二)

接發球練習

1、

定點接發球練習。

發球員定點發球,接發球員搶高點多角度回擊,儘量加快起動和擊球動作速度,爭取

“第一擊球點”擊球。

2、

多點接發球練習。

發球員發任意一點的球(

1-5號位),接發球員練習預判能力、加快起動和擊球動作速度,爭取“第一擊球點”擊球。

3、

雙打發、接發搶攻練習。

發、接發搶攻,搶的是什麼?

發球員:

利用發球權,爭取發球過網後向下飛行;並採取控制發球線路、幅度、速度、時間方式來搶攻。

接發球員

:根據來球,搶

“第一擊球點”擊球,併發揮自己的優勢,透過擊球線路、幅度、速度等變化,有針對性對對方弱點、空檔進行回擊。在隔網運動專案中,搶點在一定程度上比發力更重要!例如排球的攔網、羽毛球的攔網和攔吊,上手搓球、放網等都是搶第一擊球點,

不發力、甚至卸力的方式,同樣給對方造成很大威脅。所以,發、接發搶攻,搶的就是

“第一擊球點”

,搶進攻的時機

常見問題及改進建議

1、

擊球點低。

此問題雖有發球員發球質量高的原因,但主要原因還是接球員起動慢、舉拍低,習慣性低點選球造成,容易失去最佳進攻時機。

改進建議:

提高對球的預判能力和腳步起動能力,舉拍準備,便於高點、前點選球。

2、

擊球線路少。

羽毛球擊球,理論上是一點向多點的擊球,線路變化多,給對方造成的威脅大。但有些運動員接發球線路少,容易被對方抓球突擊。造成接球線路少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擊球點靠近身體,擺動線路和拍面變化受到一定限制,影響擊球角度;二是握拍不

“活”,拍面不能及時根據需要進行調整,造成擊球線路單一。

改進建議:

透過身體和腳步動作調整擊球點和身體位置,保持動作發力空間、提高握拍的靈活度,讓手指在擊球動作中能靈活轉動和發力。

3、

腳移動。

準備時,注意核心肌群維護重心的穩定,並在腳步站位時,透過調整穩定角,保持一定的穩定係數。此外,透過多種練習提高對來球的判斷力。

關鍵詞:搶“第一擊球點”擊球。

四、網前球

(一)網

球技術分析

離網近的球為網前球。網前球技術有撲球、放網、推球、搓球、勾球、挑球、封網等。有進攻

技術也有防守型技術,技術動作

擺動

幅度較小,

手臂發力為主。

羽毛球是隔網運動,比賽雙方以網為界進行角逐,特點:

擊球點離網近。

對方來球飛行距離短,擊球點離網近,快速回擊,能夠縮短對手反應時間,爭取主動。

擊球角度大。

網前球落點可以到全場任一點,擊球角度大,對方防守面積廣。

力度

需求小。

近網球有距離和角度優勢,

力度

需求上相對較小,所以網前球有

“四兩撥千斤”的美譽。也

是每位運動員爭取主動和防守反擊的重要技術。

網前技術我們可以從軀幹、上肢、下肢三個部分進行分析。

1、

軀幹動作。

離網近的球,

力度

需求小,軀幹核心肌群主要是起到穩定重心的作用,

如制動和回動時,軀幹配合四肢扭動和相向運動調整重心。

僅撲球和封網的跳步,軀幹帶動四肢擺動發力。

2、

上肢動作(手法)。

網前技術的細膩關鍵體現在上肢動作上。上肢

動作就是鞭打動作

,遵循關節活動順序原理

原理,

參與動作的各關節是從肩關節

-肘關節-腕關節-指關節-球拍,依次發力、制動

力臂調整。

鞭打動作力臂有長短之分,力臂長,可增加力的作用距離和時間

。如網前挑球、撲球、封網動作,力臂長

(從

肩關節到擊球點距離

力的作用距離和時間長,擊球力度大

;勾球、放網等,力臂

短(

從肘關節到擊球點距離

力的作用距離和時間短,擊球力度小

擺動線路。

網前球擺動線路有兩種:

一是

後向前為主的擺動線路。如遠網的挑球、推球、撲球、放網等;

二是

左右擺動為主的線路。如貼網的收搓、展搓和勾球等。擺動

的距離

根據擊球力度適當調整

,助擺動作大,擺動距離和時間長,力度大;反之力度小

。此外,貼網的撲球、抹球等為了不觸網,向前擺動擊球瞬間改變球拍擺動方向,向側面收拍

擺動

拍頭

速度

速度)。

拍頭速度

速度

是拍頭在任一點對動作的質心做圓周運動時的速度,

網前球的

力度

變化大,挑球、撲球、封網等,

力度

,線

速度

;搓球、放網

力度

小,

速度

也慢,

貼網。

拍頭速度

控制是動作各環節依次

發力、制動實現的。發力和制動同樣重要,要避免注重發力,忽略制動的思想,制動動作是動力鏈傳遞的重要環節,也是擊球瞬間速度和力度控制的關鍵。

拍面

擊球

角度。

網前球

拍面

擊球角度

變化

大,推球和勾球之間,最大拍面

擊球

角度可以等於、或大於

90°;

擺動結合拍面旋轉發力,可以在不延長力的作用距離和時間的情況下,增加動量。

挑球

、撲球拍面角度差別也很大,挑球拍面向上,撲球拍面向下

。擊球

時,拍面

可選角度越大,拍面越

“活”,對手腕的靈活性要求越高。

3、下肢動作(網前步法):

網前球過網距離短,從搶

“第一擊球點”擊球的需要,步法要體現一個“快”字。在第

章我們已經詳細介紹了步法,

蹬伸動作可以提高網前起動、移動步的效率,

有利於搶

“第一擊球點”擊球。同時,加強制動步和回動步的連貫

,巧妙運用落地

緩衝動作

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能有效

提高

網前制動和回動步的

動力利用率。此外,擊球后,下一個球向身體後方移動的可能性大,是人體運動能力的弱項(背向移動慢),所以,網前球的回動採用

重心均衡的

側身並步,

便於在回動時隨時轉向起動

(二)放網、搓球、勾球技術要點

放網、搓球、勾球屬於擺動幅度小的技術。

1、

準備。

快速起動、

移動,

舉拍迎球準備,爭取搶

“第一擊球點”擊球。

2、

擺動。

放網、勾球以肘部為質心(軸心),小臂帶動手指(尤其是拇指和食指)從後向前擺動或左右擺動;搓球以腕部為質心(軸心),向前或左右小幅擺動。

3、擊球。

手指調整拍面和拍頭角度,控制球的飛行線路和力度,並利用摩擦力原理減

球的衝量

。如

搓球

,透過增加球拍與球託的摩擦,使球產生

旋轉

,減少向前的力,球更貼網

羽毛球運動技能分析及應用(第三章)

羽毛球運動技能分析及應用(第三章)

(三)挑球、推球、撲球技術要點

挑球、推球、撲球屬於擺動幅度大的技術。

準備。

快速起動、

移動,

舉拍迎球準備。爭取搶

“第一擊球點”擊球。

1、

擺動。

挑球、撲球以肩關節為質心(軸心),帶動大臂、小臂、手指和球拍,沿著擊球線路,擺動發力、制動;推球以肘關節為質心(軸心),帶動小臂、手指和球拍,沿著擊球線路,擺動發力、制動

擺動動作要充分發揮旋轉和屈伸的協調發力作用,提高動作協調性,並及時制動,

透過動量矩的傳遞,

加快擺動速率。

3、

擊球。

手指發力,加速拍頭擺動和制動,並及時調整拍頭角度和拍面角度

控制

球的飛行速度和

落點。

羽毛球運動技能分析及應用(第三章)

羽毛球運動技能分析及應用(第三章)

羽毛球運動技能分析及應用(第三章)

(四)網前球練習

一是

揮拍練習。透過正、反手各種技術動作揮拍練習,感受手指控制球拍的靈活性;

二是

兩人對練(近網球)。該方法重點是提

球性的掌握,

尤其是可以提高

手指發力和手腕樞紐的靈活性。透過對練,體會擊球點與身體的位置調整,體會手指的控拍能力,體會球拍接觸球的角度、力度的變化對球飛行線路、幅度、質量的影響。

三是

多球練習。多球練習有定點多球練習和多點多球練習,定點多球練習:是提高擊球前動作一致性

提高手腕、手指靈活性的有效手段,透過一點向多點選球練習,靈活控制球的角度、幅度和力度。多點多球練習:是提高網前球判斷能力、步法移動速度、手法應變和控制能力的有效途徑,能有效提高網前球的綜合處理能力。

三是

綜合球路練習(如殺、吊上網、發接發等綜合技術練習等),透過綜合球路練習,著重在網球技術

“快、狠、準、活”上不斷提升,形成自己的特色網前技術。

(五)常見問題及改進建議

推球、撲球、挑球球速不快。

一是擺動動作

幅度

小、速率慢;二是拍面不正,

動力利用率不高

改進建議:

透過手臂的旋轉

擺動,增加

轉動慣量

,加快拍頭擺動速率,併發揮手指靈活性

調整拍面擊球

角度,提高動力利用率

勾球、搓球不貼網。

向前的力大,或摩擦力不足

容易

貼網。

改進建議:

勾球、搓球應明確球

飛行方向,向兩側方向擺動;勾球動作在擺動幅度小的情況下,要

透過拍面旋轉,增加轉動慣量

使球保持一定

速度

側面

(貼網)

飛行。搓球拍面

較平,主要是拍頭

向側面

擺動,

與球產生較大的摩擦力,增加球向側面的旋轉,減少向前的衝量。

五、

後場球

(一)後場球技術分析

羽毛球后場技術有高球、吊球、殺球、抽球等,且分進攻型和防守型技術兩類,

羽毛球運動擺動幅度最大的技術,很多動作需要

軀幹和四肢協調參與運動,體現發力的整體性和協調性。

後場技術的

側身、轉體、揮臂與標槍、排球扣殺、籃球扣籃、扔手榴彈一樣,

是需要全身參與的運動。

軀幹

運動方式以

扭轉(旋轉)和擺動為主;下肢以蹬伸、擺動為主;上肢以擺動完成鞭打動作。

先是側身準備,讓身體有發力空間。整體動作分動量產生、動量矩傳遞和動能增強三階段:

動量產生階段:

側身、後仰、起跳、轉身,充分拉長

肌肉

,延長肌肉作用時間

和距離

,產生動量。

動量矩傳遞階段:

後場動作是軀幹

帶動四肢

擺動發力

,各環

依次發力、制動的傳遞過程。動作連貫性好,動量矩的傳遞才能較好實現

動能增強階段:

小臂和手指

肌肉收縮,

以腕關節和指關節為軸,加速發力和制動,

增加

擊球瞬間動能。各階段雖然任務不同,

連貫性好,動作的動力利用率才高。

(二)

高球

在羽毛球技術中既屬於進攻型技術也屬於過渡和防守型技術。它分為高遠球、平高球兩種,

高遠球

的飛行幅度高,球速較慢,適合過渡和防守時使用,可將對方調動到底線、達到破壞對方進攻節奏、為自己爭取回位時間的目的。

平高球

幅度低、速度快,適合進攻時使用,它可直接造成對方被動擊球,在減少對方進攻威脅的同時,為自己下一回合的主動創造機會。在擊高遠球和平高球的動作中,又分為正手

主動高

球、正手

被動高

球和頭頂

球。

1、高球

技術

分析。一是

正手

主動

高球

即離身體垂直軸近的高點選球。有

單腳起跳

雙腳起跳

和站姿擊球三種

動作是身體旋轉、擺動,

帶動

腿部和

手臂、手指、球拍

,依次

擺動

發力、制動

擊球;

二是正手

被動

。偏離垂直軸的擊球,例如接平高球,難搶到最高擊球點,為爭取主動,採用雙腳起跳擊球;也可採用跨步擊球。這兩種形式身體垂直方向動量減少,

擊球更依賴

肩部、小臂和手指

的發力

。雙腳起跳動作在中場突擊中常用,速度快,便於搶點;跨步擊球動作多用於被動擊球,利於重心的穩定。

三是頭頂

球。

也是

被動、

偏離垂直軸的擊球,腳步向非持拍方向

側向移動,多采用單腳起跳,利於重心轉移和回動。上肢的擺動動作與正手位動作一樣。頭頂球側向移動很重要,可以減少身體後仰角度,保護脊柱;並可

加快身體轉動

和收腹,有利於重心轉移和快速回動。

四是反手高球

(此處不詳述)。

2、

動作教學分析(以正手

主動

高球為例)

準備(側身舉拍)。

腳步

移動到位

爭取最佳擊球點

(球在身體前

,可搶高點、前點選球)

,側身舉拍

迎球

準備,預留髮力空間

(側身

有利於髖、膝、肩部肌肉協同發力

迎球有利於

提高擊球的準確性,也減少不同場地空間適應時間

起跳轉身帶動四肢擺動(動量的產生和傳遞階段)。

起跳轉身、擺腿、揮臂(核心肌群產生動量,並帶動四肢肌群依次發力、制動,充分發揮軀體旋轉和屈伸的協調作用,增加核心肌群的

轉動慣量

、加快腿部和手臂擺動、制動速度,用最快的擺動速率、最小的動作幅度,完成動量矩的傳遞。

小臂手指加速發力、制動。

小臂旋轉、

手指肌群收縮

發力、制動,透過動作的連貫,既實現動量矩的有效傳遞,又增加了擊球點瞬間的動能。此外,在發力、制動的同時還要調整好拍面擊球的角度,形成合力,控制擊球落點。

以上三步驟構成後場動作的

“動力鏈”,將腳步移動和側身舉拍作為第一鏈條,是因為透過移動已產生一定的動量,並透過動力鏈傳遞,將動

轉移到下一環節;將動量的產生和傳遞階段融合在一起,更強調了動作連貫在動量矩傳遞中的重要性;最後是力的作用點,無論

用多大力

或擺動的速度有多快,

在力的作用點上,不是合力最佳點,就會損失部分動能,影響擊球質量。如切拍擊高球、或

拍頭擺動沒有加速度

等,都影響擊球質量。

羽毛球運動技能分析及應用(第三章)

羽毛球運動技能分析及應用(第三章)

羽毛球運動技能分析及應用(第三章)

頭頂高

羽毛球運動技能分析及應用(第三章)

3、教學誤區。

在傳統教學中,往往將動作分為

四階段:側身舉拍、轉身抬肘、擺臂揮拍、手腕發力

實踐

發現轉身抬肘動作和手腕發力動作是傳統教學誤區。

抬肘

動作

為了提高擊球點的高度,分解教學時,常將抬肘動作作為重點,而抬肘動作

改變了質心位置、調整了力臂長度

,縮短了力的作用時間,容易造成擊球力度不足

。高球動作是以軀體為質心(軸心),在垂直軸上的運動,整體動作的力臂是從軀幹到擊球點,力臂長;動力鏈是在核心肌群帶動下,上、下肢肌群依次發力、制動,肘部只是動力鏈的中間環節;抬肘動作,質

(軸心)在肘部,力臂是從肘關節到擊球點,力臂短,核心肌群、腿部、肩部大肌群的作用難以發揮,容易造成擊球點低、發力不充分,動力利用率低,擊球缺乏速度

,力度不足的情況

那麼,高水平運動員在慢動作時,為什麼會出現短時肘關節向上的動作?實際這個動作是在動力鏈傳遞時的超越器械動作,該動作在鞭打動作中常見,可以增加力的作用距離和作用時間,提高了動作的動力利用率。

手腕發力:

從人體解剖學我們瞭解到運動系統是由骨、關節和骨骼肌組成,骨是槓桿、關節是樞紐、骨骼肌是動力器官,骨和關節是在骨骼肌的做功下完成運動的。羽毛球末端環節的發力動作:骨和球拍都是運動槓桿,腕關節是小臂肌群和手指肌群連線的樞紐,它們是在小臂和手指的骨骼肌

作用

下運動

。握拍的

“力點”在手指,

小臂和手指加速發力、制動,會使運動的樞紐

-腕關節產生屈伸,起到協調作用

。所以,末端環節不是手腕發力,而是小臂和手指肌群收縮發力

4

、高球技術練習

多角度揮拍練習。

高球動作是後場動作基礎,透過不同角度揮拍練習,體會動作動量的產生、傳遞和動能增強(爆發力);透過不同角度揮拍,還能體會身體重心、動作擺動線路的變化,尋找不同角度的最佳發力點和最佳拍面擊球角度。

逆向順序練習

。人體發力順序是核心肌群帶動四肢肌群發力,然後依次制動,完成動量

矩的

傳遞,產生爆發力。但羽毛球高球動作動力鏈長,容易重視大環節的作用,忽略了動量矩的傳遞和

末端環節

的加速作用。為了儘快體會每個環節的作用,

建議:

採取逆向順序練習,即從小動作到大動作的原則,

藉助球與拍頭互為參照物特點,

先找第一擊球點

體會小臂、手指發力,

透過小幅擺動掌握

拍頭、拍面的擊球動作;再體會四肢和軀幹的擺動和旋轉發力。逆向練習法能儘快掌握高球動作擊球點、

提高

擊球準確性;也能更好地體會質心、力臂和質點變化對擊球動作速率

和擊球力度

的影響,從而充分發揮每個環節的作用

,使動作更符合人體運動規律

負重揮拍練習。

透過網球拍等負重揮拍,體會軀幹帶動腿部、手臂和手指的依次發力、制動作用。負重練習的原理是當動作需要克服更大的阻力時,我們是透過拉長原動肌和延長作用距離

作用時間,增加

動能

。負重揮拍練習適合提高階段的練習,因動作幅度大,

參與的肌群多,

必須加強動作各環節的制動,才能實現動量

傳遞。只有發力、沒有制動,容易因運動代償,造成肩、肘、腕部肌腱

和肌肉

損傷。

定點選球練習。

遵循從小動作到大動作的原則,先從擊球準確性入手,明確擊球點,掌握

發力

瞬間

拍頭

擊球角度

、拍面

擊球角度

、揮拍速率

的控制

;再逐步放大動作幅度,

延長距離和作用時間,

體會

擺動動作幅度加大後,擊球力度的變化

;最後起跳擊球

,讓更多的主動機參與運動,

進一步加大動作幅度,體會軀幹轉動

,帶動腿部和手臂擺動,進一步延長距離和作用時間後,對擊球力度的影響

綜合球路練習。

可採取直線對練、對角線對練、兩點對一點練習、兩點對兩點練習,高、吊上網、高、殺上網等

。。。掌握不同幅度、不同角度、不同速度的高球技術,體會進攻型高球、防守型高

在擊球角度、力度、幅度和揮拍速率的區別。

實戰練習。

透過與各種對手的比賽,靈活運用高球技術,成為自己進攻和防守的有利武器。

小臂、手指發力和手腕發力的對比練習:

徒手分別做手腕屈伸動作和手指屈伸發力動作,

我們

會發現單一的手腕屈伸動作,小臂肌群和手指

肌群

都處於相對放鬆狀態;做手指屈伸發力動作時,小臂肌群也處於發力狀態。

同時

,從握拍的力點可以

進一步

明確,發力點在手指,

非手腕。

5

、常見問題及改進建議

落點不遠、球速慢。

有的選手高球總是打不到底線,球速慢,想達到專業選手球速快、到位、還不易出界的境界卻很難。原因分析:

一是

核心肌群力量應用不足

軀幹的核心肌群是高球動量的

,然而,在教學中容易忽略

旋轉動作,軀幹曲伸發力或動作過大,缺乏旋轉,

造成軀幹核心力量沒發揮,

力度不足

,落點不遠、球速慢

的現象

建議:

透過側身、起跳、後仰、轉身動作,充分體會軀幹旋轉和屈伸的協調發力,及核心肌群對四肢的帶動作用

,讓更多的主動機參與運動

二是動量矩傳遞問題。

動力鏈各環節沒有協調發力、制動,常見有:動作不連貫,或注重發力,忽略制動,造成動作幅度大,動量傳遞不充分,甚至損失了部分動量。

建議:

透過加快動作速率和負重練習等方式,充分體會動力鏈各環節依次發力、制動原理,提高動量矩傳遞

效率;

三是加速度問題。

曲線運動的加速度,

是要靠擺動

各環節依次發力、制動產生,高球最後一個環節:小臂和手指加速發力、制動,才能產生末端環節

加速度

,擊球瞬間的動力利用率才高

建議:

加強動作各環節的發力和制動,尤其是要加強制動,才能加快擺動速率。

四是拍面問題。

拍面正,

動力集中

,才能產生最大動

;拍面不正,擊球摩擦力增加,

“切拍”擊球

動力

利用率低。

建議:

充分發揮手指靈活性,及時調整拍面,將

各環節產生的力

集中在拍面上,正面擊球。

尤其是擊對角線高球,距離遠,調整好身體的角度,正面擊球,避免

“切拍”擊球,發力更集中,動力利用率更高。

(三)殺球

1、殺球技術分析。

殺球是進攻型技術,是可直接導致對方被動,甚至可直接得分的技術。殺球有重殺、點殺、劈殺等。

重殺:

重殺的特點是衝量大、球速快,力量型選手或雙打比賽中常用。重殺是透過加大擊球前的動作幅度(核心肌群充分伸展、腿部

相向

擺動起跳或雙腳後襬起跳,肩膀加大擺幅,

延長作用距離和作用時間

,加快動量矩的傳遞;擊球時小臂和手指加速發力、制動,增加動能。重殺是羽毛球技術中最體現核心肌群的技術,沒有核心肌群的參與,或未發揮核心肌群作用,都難完成重殺動作。

羽毛球運動技能分析及應用(第三章)

羽毛球運動技能分析及應用(第三章)

羽毛球運動技能分析及應用(第三章)

點殺:

點殺的特點是球速快、落點

近、

準,單、雙打突擊進攻時常用。在垂直軸上點殺多用雙腳起跳,偏離垂直軸的點殺,多用側身跳,動作幅度比重殺小

,主要靠動量矩的快速傳遞增加動能

,隱蔽性和突擊性強。點殺動作直觀上核心肌群作用不明顯,實際

核心肌群在

動作的

穩定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使動作幅度小、動量矩傳遞快,

力利用率高,所以,發揮核心力量作用同樣是提高點殺速率的重要部分。上肢的擺動與重殺相同,擺動的幅度比重殺小。

劈殺:

劈殺的特點是球速快、落點刁、隱蔽性強,是單打比賽中常用,且殺傷力較大的技術。劈殺實際是點殺與劈吊結合的技術,既可在進攻時使用也可在過渡球時使用。身體和四肢的擺動動作原理與高球、重殺、點殺

相同

,可根據需要靈活掌握。

區別在於擊球瞬間

拍面的變化和拍頭的下壓,切拍產生摩擦力,改變球的方向,快速下壓能加快擊球速度,增加進攻性。

2、

殺球技術練習。

殺球動作的用力原理與高球相似,不同之處是殺球

擊球瞬間

拍頭下壓更早、角度更大,以獲得向下且更快的加速度。無論是重殺、點殺還是劈殺,最後環節一定要注意制動,才能獲得最大的加速度

(爆發力)

基礎練習。

參照高球技術練習。

殺上網練習。

根據殺球特點加強殺上網前、後場練習(直線、對角線)。體會直線殺球和對角線殺球身體和拍面的變化;同時,殺上網可以更好的發揮核心肌群在殺球動作中,發力和

穩定

重心

、控制重心

轉移的作用;也更好地感受

擺動動作加

速度

階段

在殺球技術中的作用。

殺守練習。

定點、多點連續殺球,同伴防守挑球。此方法可以加強殺球連續進攻能力,減小殺球動作幅度,加快動量矩傳遞速

;也能提高防守挑後場能力,可以雙人或多人練習。

殺上網綜合球路練習。

例如重殺、點殺、劈殺結合上網;殺、吊上網;高、殺上網等。殺球結合上網是最佳練習方式,可以增強殺球上網進攻的連貫性,加快進攻節奏,同時也可以加強殺球起跳動作落地時動能的利用。高、吊、殺的綜合練習可以提高動作的一致性和綜合攻

防能力。

1、

殺球技術的常見問題及改進建議。

殺不重、點殺不準、劈殺不刁是殺球的常見問題。

建議

參照高球動作,首先分析動量產生和動量

傳遞問題,尤其是重殺,

主動肌參與是否充分、力的作用距離和作用時間是否足夠?

動量矩傳遞是否連貫

擊球瞬間

動力利用率是否合理?等。此外,劈殺

“切拍”擊球角度的調整也很重要,對手指靈活性和控制能力要求更高。

(四)吊球

1、吊球技術分析。

吊球既是進攻性技術也是防守和過渡球技術,它分為劈吊、慢吊、攔吊三種,吊球技術的用力也遵循後場動作技術原理。在擊球前儘量與高球、殺球一致,擊球瞬間在擊球點、擊球角度和揮臂速率上與高、殺技術有明顯區別。具體表現在,

擊球點:

吊球的擊球範圍廣泛,搶到高

點、前點的吊球是進攻型吊球;

未搶到

、前點是防守型或過渡型吊球。

只要球拍能觸及到球就可吊球。

擊球角度:

根據

擊球點位置和

對方站位情況,

設定擊球方向,

靈活多變地調整拍面擊球角度

,採取

“切拍”

擊球方式,

增加拍面與球的摩擦,改變

球的飛行速度和角度

揮拍速率:

可像高球、殺球一樣加速

,快吊;

也可根據需要

,各環節提前制動、

減速

,慢吊或攔吊

羽毛球運動技能分析及應用(第三章)

正手高點吊

羽毛球運動技能分析及應用(第三章)

頭頂吊球

劈吊

多用於進攻,特點是揮臂速

快、球速快、落點較遠。根據戰術需要可作為直接進攻武器,也是調動對手或過渡球的重要技術。

慢吊

多用於單打過渡球,特點是揮臂速度減慢、拍面與球的摩擦增加、球速慢、落點貼近網前。慢吊技術是在進攻時發現對方防守

位靠後,採取的吊近網球的技術,也是在拉吊過程中常用的技術,目的是增加對方的跑動範圍。

攔吊

多用於中前場的進攻變速,特點是擊球瞬間揮拍制動快、幅度小,以制動減速的方式卸力,達到改變節奏的目的。攔吊是在激烈的殺、守和抽擋中突然改變節奏的技術,也是進攻技術之一,搶

“第一擊球點”擊球能提高攔吊技術的成功率和攻擊性。

2、吊球技術要點。

劈吊、慢吊

動作要點是拍面擊球瞬間完成

“切、壓、送”動作。

切:

即拍面切向擊打來球

,提高球拍接觸球的面積,增加摩擦力,提高球的控制力和穩定性

,控制擊球角度

壓:

吊球

拍頭

擊球角度

低於高球,

稍往下壓,

使

吊球的飛行

線路向下,控制球的飛行幅度

送:

即在完成切、壓的同時球拍要適當向球的落點方向隨揮,可減少下網和出界球,提高吊球穩定性。

攔吊

動作要點是

儘量

搶第一擊球點選球,

擺動

動作前期與高、殺、一致,隱蔽性強,威脅大

;各環節的制動提前,末端環節減速擊球

3

、吊球技術練習。

點對點吊球

(直線、對角線、兩點吊兩點),是體會弔球動作的有效方法,充分感受

“切、壓、送”的要點,體會球拍對球的控制。

吊球上網

(直線、對角線、兩點吊兩點),練習移動中吊球技術的掌握,可加強吊球上網的連貫性。

綜合球路練習

,如高、吊上網、殺、吊上網等綜合球路練習,透過綜合球路練習可以靈活掌握各類吊球技術的應用,提高吊球綜合運用能力。

4

、常見問題及改進建議。

離網遠:

建議增加

拍面和球的

摩擦

,減少向前的動力

過網高:

建議加強拍頭的下

“壓”,降低球過網高度;

下網多:

建議

在拍頭下壓同時,適度

向前

“送”,增加球拍的隨揮擺程

,控制球的飛行幅度

球速慢:

建議提高擊球點、加快

擺動

速率

,尤其是末端環節擺動速率

動作隱蔽性不強。

常見原因是動作

“一致性”和“突變性”掌握不好,

羽毛球技術非常講究動作的一致性,

水平高的運動員在擊球前很難判斷他是在擊高球、殺球、還是吊球。根據擺動線路的各階段分析,發力階段的動作要體現

“一致性”

加速階段透過拍面的變化改變球的飛行方向,體現

“突變性”,突變性掌握的重點是擊球瞬間三要素:揮

速率

、拍頭

擊球

角度

拍面

擊球角度的變化。

(五)後場反手技術

1、後場反手技術分析。

後場反手技術屬於防守

技術,它是在對方來球難以用正手擊球或為了節約跑動範圍採取的一種

被動擊球

技術,

後場反手擊球分為反手高球、反手吊球和反手殺球三種

步法有跳步擊球和跨步擊球兩類。

看似複雜的反手技術,用力原理也與正手高球、殺球、吊球一樣,不同的是用力方向相反。

擊球

:多用於近身高點選球,

是核心肌群伸展擺動,帶動四肢擺動發力、制動擊球;跨步擊球

腳部動作和正手的跨步一樣,起到動作支撐和穩定重心作用。靠近垂直軸的球(高點),

身體的

擺動是從

前向後背向曲伸

發力,轉身

動作

主要是以肩為軸的擺動

;偏離垂直軸的球(低點),身體

適當

旋轉

,重點也是以肩為軸擺動發力。

區別在於:正手動作向前發力,反手動作向後

反向

發力

人體的生理特點是前曲肌群的力量和運動的弧度都強過後展肌群,正手動作軀幹和肩部動作延展度大,

可以有更多的主動機參與運動

。而反手動作的軀幹和肩部延展度小,

參與運動的主動肌少、拮抗肌多,

而且越被動的球越難發揮大肌群的作用,更多依靠手指、小臂的擺動發力,同時手腕的樞紐作用發揮也更突出

所以反手是每個運動員的弱項,

只有

充分發揮動量矩作用,加快制動,實現各環節動量矩的快速傳遞,才能增加擊球瞬間的動能。

所以,反手擊球瞬間,末端環節加速更早,拍頭擊球角度更大。

羽毛球運動技能分析及應用(第三章)

羽毛球運動技能分析及應用(第三章)

羽毛球運動技能分析及應用(第三章)

2、反手技術要點。

準備:

轉身移動(根據球的不同位置選擇並步、交叉步、跨步等移動),背向球場,反手位舉拍迎球準備

(球和拍頭互為參照物)

擺動發力、制動:

身體背向伸展發力、制動,帶動手臂擺動發力、

加快

制動

反手動作是跨步擊球,身體轉動小,重點是肩部帶動手臂的擺動,身體旋轉慣量難發揮,軀幹主要是伸展擺動,

背向伸展肌群力量和延展度小。所以,必須

加快各環節制動,更好地發揮

動量矩的傳遞作用,才能加快擺動速率

手指發力

擊球

手指發力

控制球拍擊球

是動力鏈末端環節,

只有透過手指的發力和控制,才能有效將動作的動能作用在擊球點上。反手技術在

揮拍線路、拍頭

擊球角度

、拍面

擊球角度

、揮拍速率的掌握

上比正手擊球要求更高

對握拍的進一步說明。

自然握拍準備,在確定反手擊球時,根據反手擊球線路和角度調整手指握拍位置,重點是放鬆,併發揮拇指和手指控拍的功能,所以,反手高球和殺球有時是大拇指頂著寬面,而吊球和劈殺往往拇指位置已調整至窄面或稜邊。

3、

反手技術練習。

多角度揮拍練習。

從高點到低點,多點揮拍練習,體會不同角度揮拍身體和手臂的擺動動作,同時體會手指對球拍的調整和控制。

按動力鏈逆向順序練習。

可以先學近網反手擊球,舉拍迎球,擺臂擊球,掌握小臂、手指發力,擊球點、拍頭

擊球

角度、拍面

擊球角度

和揮拍速率對擊球的作用;然後逐漸放大動作幅度,提高動量矩的傳遞速度,避免動力鏈傳遞不充分引起的運動損傷。

反手高球、殺球練習。

兩個

技術動作交換練習有利於更好地體會拍頭髮力的變化。

正反手交換練習。

手擊球

交換

練習

在很多技術中都適用,可以使肌肉得到放鬆,避免區域性肌群因長期負荷產生僵硬,並能動用更多的

動肌參與工作,協調性更好。

吊球點對點和吊上網練習。

吊球拍面角度變化活,直線、對角線,慢吊、快吊等都要對來球位置有準確判斷,並對擊球點不斷進行調整。所有技術都要透過反覆練習,提高手指對球拍

擊球

角度、力度、速度的調整和控制,才能提高吊球的質量及靈活運用能力。

4、

常見問題及改進建議。

反手

高球力度不足,半場球多。

主要原因是擺動

動作主動肌參與不足,

動力鏈

傳遞差

一是轉身不夠。

轉身後,可以增加軀幹

伸展

肌群

(背闊肌)

參與做功,轉身不夠

伸展

肌群的參與度低,

動作幅度

,動力不足

二是抬肘準備

。與高球抬肘動作一樣,運動軸心移到肘部後,力臂縮短,軀幹和肩部力量

應用不足

主要

靠小臂和手指的力量,動

不足。

三是制動遲。

擊球時,手臂、手指

、球拍

依次發力、制動,產生

速度,才能實現動力鏈的

最佳

傳遞

。如

反手動作制動遲(肩部制動遲,向後、向下擺動大),

動力鏈的傳遞慢

看起來用了很大力,但

動力利用率低。建議大膽轉身,並放鬆身體,協調

更多的主動肌參與運動

加快各環節的發力和制動,

提高動作的動力利用率

高球、殺球線路不直,球速不快。

建議檢查拍面是否正面擊球,動作速率是否快,

速度是否產生。

吊球角度、速度控制不好。

建議握拍放鬆,靈活調整拍面

擊球角度

、拍頭

擊球

角度和揮拍速率。

關鍵詞:動量產生、動量矩傳遞、擊球點的動力利用。

六、中場球

(一)

中場球技術分析

羽毛球中場技術有:

殺球、點殺、攔吊、劈吊、抽檔、接殺、接吊等技術。

中場位置的球,距離比網前球遠、比後場球近,但離運動員最近、擊球移動距離短,是進攻和防守反攻的重要區域;

中場

高點的殺球、點殺、攔吊、劈吊威脅大,屬進攻技術;低點接殺、接吊威脅小,屬被動技術,但快速擊球、落點、角度控制好也可實現防守反攻;抽擋球介於兩者之間,可攻可守,是雙打中爭奪主動的主要技術。

優勢

:移動距離短可儘快擊球爭取主動;

難點

:追身球,發力空間小,力臂作用難發揮,擊球角度

受限。

(二)

中場技術要點

“快”:

中場球離身體最近,無論是殺球、吊球、抽擋,還是接殺、接吊,

搶“第一擊球點”

擊球,都是縮短對方反應時間、爭取主動、加快進攻節奏的有效途徑;擊球點越前、球在本方時間越短、擊球點就越高、回擊就越快。所以

“快”是中場技術第一要點。

“控”

:中場擊球的角度比網前小,比後場球大,擊球力度、線路、拍面的控制都很重要。高點選球雖然是進攻,但擊球力度、線路、拍面控制不好也容易造成下網、出界等主動失誤;低點選球控制好也可形成反攻局勢,控制不好就給對方提供了連續進攻的機會。所以,

“控”的重點是在球拍

擊球

角度、球的飛行幅度和角度方面加強控制。在處理中場追身球的難點問題時,

“快”和“控”缺一不可。

中場球技術,

高點殺

與後場技術相通;兩側抽球技術儘量發揮核心肌群作用

,帶動

、臂擺動擊球

。接殺、擋網、勾球等技術與網前球相通,力臂較短,主要是發揮小臂和手指的作用。

(三)抽擋技術要點及練習

1、抽擋技術要點。

準備:

半蹲、迎前舉拍,快速判斷、腳步蹬地起動、移動,追身球可採用小跳步調整身體位置,讓出擊球空間。

擺臂:

強化

“第一擊球點”意識,爭取高點、前點選球,離身體遠的球,力臂長,以身體為軸,帶動手臂擺動;離身體近的球,力臂短。以肩或肘為軸,擺動發力。

擊球:

手指調整拍面發力、制動擊球,

合理

“球拍發力四要素”,

提高擊球速度、調整抽球的飛行線路和幅度,增強抽擋的進攻性

羽毛球運動技能分析及應用(第三章)

羽毛球運動技能分析及應用(第三章)

羽毛球運動技能分析及應用(第三章)

2、抽擋練習。

抽擋技術在羽毛球教學中非常重視,尤其在雙打練習中,選手水平越高越重視抽擋技術。

多角度揮拍練習:要求正反結合,不同高度、角度揮拍結合,體會軀幹、手臂、手指、球拍動力鏈各環節的作用。

對牆擊球練習:基本要求同前,同時還要體會腳步、身體的移動及前點選球的重要性。

一攻一守雙人對練:基礎階段採取攻防固定方式,熟練掌握正反手靈活轉換擊球能力;提高階段可以不固定攻防方,鼓勵雙方積極搶攻,是提高攻守轉換能力和進攻意識的有效途徑。

三人或多人抽擋練習:此方法可以鍛鍊運動員抽擋技術的多變能力。

殺、守結合抽、擋練習:透過殺、守可以增加難度,同時提高防守反攻意識和能力。

發接髮結合抽擋練習:此方法能有效提高雙打運動員的中、前場進攻意識和能力。

綜合球路練習和實戰練習:在綜合球路練習和實戰練習中,透過強調中場搶攻的作用,提高運動員中場搶攻意識和技術應用能力。

(四)接殺球技術要點及練習

1、技術要點。準備:

半蹲、重心較低,持拍手儘量在身體前方舉拍準備。

擺臂:

基本要求與抽擋相同,接殺擋網、勾球擺臂的軸心在肘部,擺臂動作

幅度

小;接殺挑後場和抽後場擺臂軸心在肩部,動作

幅度

大。

擊球:

接殺擋網、勾球,需要透過拍面調整,增加球拍與球的摩擦力,減少向前的衝力,

“卸力”

擊球

,使擋網、勾球

飛行線路更貼網,擊球瞬間手指的控制非常重要。

接殺屬於被動技術,也是守中反攻技術,在技術運用上,為了爭取主動權,建議多采用接殺抽球、擋網和勾球,少使用挑球,

更多守中反攻機會。

2、接殺球練習。

練習方法可以參照抽擋練習方法。接殺技術雖然是防守技術,但因為對手殺球動作一般是全身參與的動作,動作完成幅度大,回位需要一定時間,而殺球

的球

速快,如果搶第一擊球點回擊,在

“快”字上爭取主動,就贏得了守中反攻的時機。

(五)中場球常見問題及建議

1、擊球點後:

擊球點後,相對來說點就低,球在本方飛行距離就遠,擊球時的角度也受限。建議在準備時採取半蹲,儘量在身體前方持拍準備,預留擊球空間,或用腳步、身體動作,調整擊球空間,以最短距離、最快速度、搶

“第一擊球點”擊球。

2、

球速慢:

擺動動作

速率

,擊球瞬間拍頭、拍面控制不到位,手指發力、制動不及時都是造成球速慢的原因。建議加強快速擺臂練習,並重視擊球瞬間拍頭、拍面、揮拍速率的掌握。

此外,

在中場技術中,

核心肌群

的作用主要是

控制

動作

幅度

穩定身體

重心

,重視發揮核心肌群作用,有利於提高球速

3、

追身球難:

提高腳步和軀幹

協調

能力,快速調整發力空間,同時手指調整拍面,控制擊球角度、幅度,擺脫被動,化險為夷。

關鍵詞:搶“第一擊球點”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