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繪畫

成語學習——厲兵秣馬(三·說明)

作者:由 字說心與 發表于 繪畫日期:2022-12-03

男子27歲在古代稱為什麼

成語學習——厲兵秣馬(三·說明)

我們在講有關成語“厲兵秣馬”的第三個故事時,由於《左傳》關於這個歷史事件記載本身的複雜,所以內容多了些,我是將它分為上、中、下三段發的。

成語學習——厲兵秣馬(三·說明)

成語學習——厲兵秣馬(三·說明)

“鄢陵之戰”在《左傳》可以算得上寫最精彩的內容之一。之所以沒有縮略以下,一是覺得這個故事本身,就是春秋時期很重要、很著名的一次戰役,今天讀來對於我們瞭解當時的戰爭形態、社會面貌和政治、軍事思想都是很重要的。二是作者在寫戰爭時還塑造了一系列的生動鮮活的歷史人物,如晉國方面的範文子士燮、郤至、郤針,還有年輕的範宣子士匄;楚國方面子重、子反、養由基,鄭國方面的石首、唐苟。特別是伯州犂和苗賁皇分別在自己敵對國家的逃亡者的對比,一定會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三是這一歷史事件的敘述中,可以充分的體現《左傳》描寫戰爭的語言特徵,精煉而生動,形象而富有表現力。四是戰爭開始前後各個歷史人物對戰爭所發表的各自態度與戰爭主張,即使拿到今天,對於我們認識戰爭、看待戰爭,也是非常有教益的。

單就學習成語而言,這段文字中,出現了至今仍在沒用的成語除厲兵秣馬外,還有塞井夷灶、甚囂塵上、好整以暇、唯命是聽等好多個,其他還有像食言、死且不朽、周旋、國士、上下和睦、內外無患等,雖不為成語詞典所收錄,卻一直是我們漢語詞彙中比較具有生命力的詞語。所以,它是我們學習古代漢語、瞭解漢語特點的十分有益的語言材料。下面我們就把涉及到這些詞語的文字單獨拿出來,再次與各位共同學習體會。

1.

厲兵秣馬

【原文】

苗賁皇徇曰:“搜乘、補卒,秣馬、利兵,修陳、固列,蓐食、申禱,明日復戰!”

【註釋】

徇,巡視,視察。

搜,繁體作“蒐”。《左傳》使用的主要意思是田獵或者檢閱軍隊。如《隱公五年》:“故春蒐,夏苗,秋獮(xiǎn),冬狩。”

蓐食:前面在我們的《厲兵秣馬(二)》中已經出現過了,我後面再講一下個“厲兵秣馬”的故事時它還會出現。在《左傳》中這一詞語共出現三次,全是和“秣馬”一起出現的。它的意思是戰鬥開始前讓士卒飽食。

申禱:再次祈禱。此指夜間戰鬥停止了,讓士兵吃飽飯後,再次作一次戰前祈求勝利的禱告,雖包含迷信的成分,但在當時卻是一個重要的鼓舞士氣的辦法。

【釋義】

磨快兵器,餵飽戰馬。指作好戰鬥的準備。

【例句】

於是嘯聚義師,厲兵秣馬,天戈直指,將以肅清天下也哉?

——

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新的故事》

【變化】

厲兵粟馬

雖孽豎跳梁,士力未完,宜厲兵粟馬,乘無備,擊不意,百下百全。

——《新唐書·劉仁軌傳》

2.

塞井夷灶

成語學習——厲兵秣馬(三·說明)

【原文】

(1)範匄趨進,曰:“塞井夷灶,陳于軍中,而疏行首。晉、楚唯天所授,何患焉?”

(2)(伯州犂)曰:“將塞井夷灶而為行也。”

(這個成語在《左傳》中共出現四次,鄢陵之戰中出現兩次。一次是士匄對晉厲公說的話中出現的。士匄就是後來的範宣子,這次戰役中,他還很年輕。從這簡短的語言中,可以看到一個少年英雄的生動形象。乾脆果決,思路清晰,英勇敢戰。第二次是伯州犂給楚共王解說晉軍中的舉動,他言辭簡單,只說這些現象表明了晉軍正在做什麼,沒有向楚王提出任何可供參考的應對方法。)

【註釋】

陳:即“陣”。《左傳》中“陣”全部作“陳”,“陣”是後起字,先秦已有此字,但沒有“陳”字常見。後二字的讀音和意義都產生了分化,形成我們今天使用的兩個“完全無關”的兩個字。《左傳》中“陳”,或作“敶”。意思是軍隊的戰鬥隊形、佇列等。在做國名時,一例作“陳”。

疏行首:王引之《經義述聞》中認為“行首”就是“行道”的意思,即各佇列的間距。“疏行首”就是隔寬各行列的間距,讓其戰鬥時更有周旋的空間。沈欽韓《左傳補註》認為“行首”就是《國語·吳語》中的“行頭”,即每隊的排頭者,領隊者。古人作戰,都希望行列間寬闊,便於實施戰鬥行為。《司馬法·定爵第三》:“凡戰,行惟疏,戰惟密,兵惟雜。”《淮南子·道應訓》:“知伯圍襄子於晉陽,襄子疏隊而擊之,大敗知伯,破其首以為飲器。”古人車戰,佇列寬疏,更利於各種戰術的行為的展開。綜王、沈二家說,則疏行首應當就是把佇列之間的間距拉大,便於作戰。

唯天所授:當時的習慣說法,相當於我們今天說的“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就是全看上天的了。唯……所……,先秦常見的句式。如《襄公二十三年》:“禍福無門,唯人所招。”

【釋義】

成語學習——厲兵秣馬(三·說明)

塞:填上;夷:平。這是是剷平的意思。塞井夷灶,就是填塞取水的井,剷平灶坑。表示作好戰鬥的準備,義無反顧,決戰到底。

3.

甚囂塵上

成語學習——厲兵秣馬(三·說明)

【原文】

甚囂,且塵上矣。

【註釋】

喧譁得厲害,並且塵土上揚。

這是楚共王向伯州犂描述晉國軍營中的情況的句子。本是指晉軍中忙亂喧譁的樣子,後演變為成語“甚囂塵上”,指議論紛紛,爭論不休。

數年以前,我國學生雖復甚囂塵上,而捧一腔熱誠為政治上之活動者,尚大有人。風尚所蒸,舉國猶含朝氣,今則何其憊也。

——梁啟超《為國會期限總是敬告國人》

由此觀之,則欲求得自由意志之真多數,其難也如此,而當人心騷動甚囂塵上之時,愈無術以得之。

——梁啟超《申論種族革命與政治革命之得失》

尤其在最近十幾年間,新舊左右之爭,甚囂塵上,雖屢次企圖團結,終於中途流產。

——郭沫若《紀念碑性的建國史詩之期待》

4.

好整以暇

【原文】

(欒針請曰):“日臣之使於楚也,子重問晉國之勇,臣對曰:‘好以眾整。’曰:‘又何如?’臣對曰:‘好以暇。’今兩國治戎,行人不使,不可謂‘整’;臨事而食言,不可謂‘暇’。請攝飲焉。”公許之。

【註釋】整,整齊,指佇列整齊,行陣和睦、按部就班的意思。

好:音去聲,喜歡,喜好。好以整,就是喜歡整齊劃一,行陣和睦。下文“暇”是空閒的意思,句中指從容不迫,像沒有事一樣。

戎:軍事。

行人:外交人員。即《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來”的“行李”。

攝:暫代職務的人員,非正式任職。“攝飲”就是暫代行人去敬酒。飲,讀去聲yìn。

【釋義】

從上文看,依《左傳》意思,“好整以暇”的意思就是指軍隊既嚴整劃一,又從容閒暇。後來的應用,意義範圍擴大,指在繁忙中顯得從容不迫。

【例句】

在這種人心惶惶的時候,珏齋卻好整以暇,大有輕裘緩帶的氣象,只把軍隊移駐山海關,還是老等他未到的槍炮。

——《孽海花》二五回《疑夢疑真司農訪鶴 七禽七縱巡撫吹牛》

以下幾個詞語,只做簡單的解釋,就不詳說。

5.

唯命是聽

成語學習——厲兵秣馬(三·說明)

【原文】

子反命吏察夷傷,補卒乘,繕甲兵,展車馬,雞鳴而食,唯命是聽。

【簡釋】

夷,同“痍”,創傷,受傷。

卒乘:徒兵和車兵。

展:陳列,擺開陣開。

6.

食言

【原文】

(1)今楚內棄其民,外絕其好;瀆齊盟,而食話言;奸時以動,而疲民以逞。

(2)臨事而食言,不可謂暇。

【簡釋】

棄:置之不顧。

絕:斷絕,不再交往。

瀆齊盟:瀆,褻瀆。齊,音zhāi,古代祭祀、盟誓前,參與的整潔身心,戒食葷辛,以示虔誠。齊盟,就是自己向神靈輸誠後所立盟約。此處指魯成公十五年楚“新與晉盟而背之”這件事。

奸:犯,冒犯。奸時,不順應天時。

疲民:使百姓睏乏。

逞:快意,儘自己的意願。

【說明】

成語學習——厲兵秣馬(三·說明)

“食話言”和“食言”意思相同,都是吞下自己說過話的意思,指人違背自己的諾言,不守信用。今天依然為常用之詞彙。

7.

死且不朽

成語學習——厲兵秣馬(三·說明)

【原文】

子反再拜稽首,曰:“君賜臣死,死且不朽。臣之卒實奔,臣之罪也。”

【簡釋】

“死且不朽”、“死而不朽”也《左傳》中比較常見的說法,我們今天仍是比較常用的成語。一般用作對為正義而犧牲者,或對事業、國家、人類有重大貢獻者的去世者的讚揚。與“雖死猶生”、“永垂不朽”之類義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