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繪畫

宣城旌德:非凡十年,建設綠色宜居美麗城鄉

作者:由 人民融媒體 發表于 繪畫日期:2023-01-06

績溪旌德怎麼被建設成這樣了

本文轉自:人民網-安徽頻道

黨的十八大以來,旌德縣住房城鄉建設系統凝心聚力、披荊斬棘、十年一劍,不斷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增強城鄉居民獲得感和滿意度,擘畫了住房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新圖景。

宣城旌德:非凡十年,建設綠色宜居美麗城鄉

旌德水清岸綠的城市景觀。旌德縣委宣傳部供圖

蝶變·城市空間格局突破

十年來,該縣堅決貫徹“緊湊城市、精明增長”城市建設理念,以補短板強功能,建路網優通行,鋪管網改民生為重點,著力打造“小而優、小而精、小而美”皖南山水之城。按照“改造老城區、建好新城區、發展高鐵新區”的思路,合理配置城市生產生活生態空間。中心城區、特色小鎮、美麗鄉村協調並進,城市規模、功能、品質進一步提升。

宣城旌德:非凡十年,建設綠色宜居美麗城鄉

旌德縣城。旌德縣委宣傳部供圖

擴能·城市路網能級提檔

十年來,著力提升中心城區樞紐能級,紮實推進城市道路路網建設,完善城市主次路網級配,構建快速路、主次幹道和支路級配體系,打通“斷頭路”,暢通“微迴圈”。完成江村大道、G330、S207西遷、和平路、中學路、梓山路一期、高鐵新區支路網專案等23條市政道路建設,加快梓山路二期、環城東路、兔兒山東路北延等城市主次幹道建設。已初步建成“一環兩橫兩縱”骨幹路網體系,截至2021年底,建成區內已建成道路總長度58。21公里,人均道路面積達6。7平方米。

安居·城鄉統籌發展共享

十年來,統籌推進城鄉住房民生保障工作,從城市到農村,全面改善城鄉群眾住房條件。圍繞城鎮保障性住房建設及配套完善,全縣累計完成新開工棚改1016套,累計讓3000名群眾實現“出棚進樓”。開發房地產專案54個,開發總建築面積192。81萬平方米,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由2011年的28。6平方米提升至如今的38平方米。圍繞脫貧攻堅住房安全保障,全縣累計實施農村危房改造1。3439萬戶,惠及農村人口近3萬人,真正實現“住有所居、居有所安”的宏偉目標。

宜居·城鄉人居環境提質

十年來,以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為出發點,對景觀環境較差或設施不完善的小區、路段進行改善提升,系統整治城鄉人居環境。全縣累計改造老舊小區96個,改造建築面積49。58萬平方米,改造戶數5500戶。實施徽水河、白沙河綠道段、江村大道段沿線立面改造,全長6。01公里。實施靈芝公園周邊建築第五立面改造,改造面積18萬平方米。同時以農村生活垃圾執行體系和設施載體建設為重點,“戶集、村收、鄉鎮中轉、縣處理”的農村生活垃圾收運體系基本建成。

惠民·基本公共服務提升

十年來,大力推進教育、醫療、文化等城市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逐步構建起惠民便民、功能多元、均等化覆蓋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梓陽學校、宣城旅遊學校、縣人民醫院、中醫院建設,教育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持續提升。人力資源服務中心、政務服務中心、體育中心體育館、糧食儲備庫專案等建設,進一步完善了城市功能配套。

宜遊·綠色生態優勢厚植

十年來,先後建成靈芝公園、梓山公園等城市公園。截至2021年底,縣城人均公園綠地面積4。9平方米,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達33。34%。對城區徽水河、白沙河、江坑河等5條城市內河進行綜合整治,打造沿河城市特色濱水景觀帶。完成勝利路、南街、河西北路等14條老城區市政道路雨汙分流改造,改造長度6。58公里。針對城市行蓄洪能力問題,實施城區汙水管網提質增效等工程,謀劃了地下綜合管廊專案,營造健全的城市生態系統。城市景觀更加優美,城市水環境不斷改善,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的生態畫卷徐徐展開。

傳承·歷史文化根脈延續

十年來,共成功申報中國傳統村落5個,省級傳統村落1個。傳統村落保護專案規劃先行、實施規範,公佈歷史建築20處,並制定保護圖則進行專項保護和活化利用。謀劃城市風貌改造專案,新建口袋公園和8處街頭綠地,對徽水河和白沙河左岸進行風貌改造,建成解放街歷史文化街區。

下一步,旌德縣將以滿足人民宜業宜居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使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汪瑞華 汪紅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