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繪畫

近期一個情感分手的諮詢,令我印象深刻

作者:由 張兆華心理工作室 發表于 繪畫日期:2023-01-28

令的連筆字怎麼寫

近期一個情感分手的諮詢,令我印象深刻

來訪有一定的心理學基礎,但是面臨情感危機,明明知道不應該去頻繁騷擾對方,但是卻無法控制自己,不停地發信息、打電話、長篇大論講道理,甚至哀求“猶豫不定的對方”和自己在一起。

為什麼是“猶豫不定的對方”呢?因為對方一開始並沒有要分手,只是在感情中有不愉快又不知道怎麼處理的事情,說分手,更像是一種情緒的表達。

可是來訪因為對方分手的想法,激活了內在的分離創傷,極度擔心失去自己的摯愛,於是進入一種近乎“走火入魔”的狀態。來訪像個離了媽媽就無法存活的嬰兒,拼命想獲得對方的關注和迴應,即使是差的迴應,也比不迴應好。

在一心只想有迴應的狀態下,即使對方願意一起吃飯,來訪仍然焦慮不已,在互動中不斷語言刺激對方,折騰了一個多月,對方也受不了了,迴應變得逐漸冷漠和麻木。

來訪努力了一個多月對情感的挽救,現在回頭看,發現每一步都讓事情變得更加糟糕和混亂。

為什麼會這樣?我總結了幾點。

1,人是情緒動物,只會和讓自己愉快、輕鬆的人在一起相處。相處時太多的壓力和請求,會把人嚇跑。

2,愛情中產生在兩個相對獨立健全的人格之間。人格的魅力是最大的魅力,有健康的心,才可能有健康的愛。

3,哀求可能產生同情,但一定不能產生愛情。人只會愛吸引自己的人,而不是乞求自己的人。

4,乞求是一種嬰兒的狀態,言外之意沒有你我不能活。既然是嬰兒的心理狀態,又怎麼可能有愛成年人的能力呢?所以越是乞求,愛的感覺越少,畢竟沒人會想和嬰兒談戀愛。

4,來訪在重複曾經被拋棄的創傷。進入求而不得這樣的絕望處境,部分原因是曾經有分離創傷,此時的內在無比期待地方能對嬰兒般的自己有保護欲和愛,療愈自己被拋棄的痛。

在原始情緒的推動下,做了相反的動作,其實也是來訪對關係的考驗和試探,但試探本身是傷害關係的,所以陷入了一種證明愛或不愛的痛苦迴圈。

5,關係中,一人沉默和另一人一直說,本質是一樣的,那就是不溝通。如果語言不能產生好的溝通,那麼說話的目的可能就不是想溝通,而是傳遞給對方自己的痛苦感覺,本質還是希望對方能接住自己的情緒。

希望這篇文字對陷入焦慮的人,能有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