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繪畫

從歷代楚王看楚國的“興”與“亡”

作者:由 歷史長河邊的磨坊 發表于 繪畫日期:2023-01-29

朱元璋聰耳方可靠嗎

春秋戰國時期,有二個國家理論上是被”排棄“在諸夏文化之外的,那就是

楚國

越國

。其它諸侯國,如齊國,源頭是周朝的開國功臣——姜子牙;魯國,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燕國——召公爽;吳國——其開創者是周文王

的伯父

太伯;至於秦國,雖說其先祖不是開國元勳,但周東王東遷,秦國先祖是派兵護送的,立下大功,被封為”

“,從此理論上進入”

諸夏文化圈

“。

從歷代楚王看楚國的“興”與“亡”

屈原說”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而不被”國際社會“所接納的楚、越二國,便被他們認定為”蠻夷之國“。越國是大禹

直系後裔中的一支;楚國自稱

帝顓頊高陽之後,也就是黃帝之孫。

因而看待楚國不能簡單地將他視為周王朝之下的一個諸侯國,更何況楚國自己也不承認周天子(雖然心向往諸夏文化)。

楚國初創時期

楚作為諸侯國國號最早應出現於西周時期,《史記》記載,在周成王時期“

封熊繹於楚蠻,封以子男之田,姓羋氏,居丹陽

。”

不是說封熊繹到楚地,而是熊繹本就是楚地部落的首領。

歷史上楚國第一個稱王的人名

熊渠

,此時還處在西周時期。熊渠上承歷代先祖的遺志,開疆擴土,消滅了不少部落,實力大有長進。但面對周王東征西討,還得按下野心,自動去除王號。

熊渠說過一句話——“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諡。”

從歷代楚王看楚國的“興”與“亡”

周平王東遷之後,周王室實力大損,對於不聽話的小國,還可武力討伐,但對於實力強勁的大國,則顯得力不從心了。

春秋時期,

楚武王熊通(此時還未稱王)向周王室進貢,請求

尊楚

——也就是想加入“

諸夏文化圈

”,但被周王室拒絕。能通一氣之下宣稱“

王不加位,我自尊耳

”,自立為

武王

從歷代楚王看楚國的“興”與“亡”

此時的楚國已經完全將江漢之地據為已有,開始向北發展。楚武王第一個目標是處在漢水北邊的

申國

,申國是周王室立的諸侯國,對

的攻擊標誌著與整個“諸夏文化圈”開戰。

然而楚武王失敗了,

挑戰遇挫的熊通,深刻認識到楚國的國力目前不能與周進行直接的對抗,於是他將進攻的方向改為江漢之間的南方民族部落政權。

一段時間之後,楚武王再次重來,這次的目標是

曾國

,喊的口號——

欲以觀中國之政

這句話也是楚國從誕生到滅亡,至死未變的政治路線。

另外楚武王的這個“武”字是他自己定的,其真實的意圖是學習周武王,開創楚國,開始

挑戰周王室所代表的秩序。

霸主時期

楚國勢力真正進入

中原爭霸

,還是在楚成王時期。

楚成王十六年,齊桓公帶著諸侯聯軍阻擋楚軍北進,先攻陷楚國附屬國——蔡國,再直面楚軍,雙方實力相當,誰也奈何不了誰。只得定下盟約——朝貢周天子,爾後撤兵。

之後宋襄公欲學齊桓公會盟,再次打擊楚國,卻被楚軍擊敗,宋襄公也被俘,不久放還。

楚成王四十年,楚將子玉與晉文公爆發

城濮之戰

,楚軍戰敗,楚國北進策略再一次失敗。

楚成王后期,因選接班人不慎,被兒子

商臣逼殺。

成王臨死之前,楚成王請求吃了熊掌以後再死,商臣不許,成王只得上吊自殺。因為做熊掌十分消耗時間,成王此舉是在等救援,商臣顯然不上當。

在諡號中,“

安民立政曰成

”,楚成王在執政以來,憑藉著自身與大臣的努力,在與齊、宋爭霸中脫穎而出,成為春秋時期的真正霸主。

從歷代楚王看楚國的“興”與“亡”

真正使楚國勢力進入中原的是

楚莊王

莊王繼位初期,國內政局不穩,外有晉國不斷挑釁,莊王選擇與上任楚王一樣,當一個

左抱鄭姬,右抱越女,坐鐘鼓之間

”的王二代。三年之後,楚國發生饑荒,楚莊子順勢而起,整治內政,自稱“

三年不蜚,蜚將沖天;三年不鳴,鳴將驚人

”,再續先王北略稱霸之業。

莊王八年,他借尊王攘夷的名號攻伐陸渾之戎,進而陳兵伊水流域的周王室。楚莊王問鼎小大輕重,言外之意就是在挑戰周王室的天子權威。周天子的使者

王孫滿

很巧妙地迴應了莊王的挑釁:“

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

”。

楚莊王觀兵周疆、問鼎中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標誌著南國之楚,已深入中原,深刻影響著中國歷史與文化的發展。

楚莊王問鼎之後意識到楚國的某些做法並不受“

諸夏文化圈

”的認可,如滅國也滅其宗。

比如楚莊王率軍攻鄭國,

鄭襄公肉袒謝罪求和,楚國重臣皆認為應該滅了鄭國。楚莊王卻不然,說“

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命楚軍後撤三十里,同意求和。然後鄭國會盟,遣子入質楚國。對於陳國也如此,甚至連孔子都讚道;“

賢哉楚莊王!輕千乘之國而重一言

。”

楚莊王時期,楚在與晉的爭霸中取得了

邲之戰

的勝利,使得楚國的霸業達到頂峰,“

並國二十六,開地三千里

”,莊王成為名副其實的霸主,可謂是“

天下之勢盡在楚矣

。”

春秋後期

春秋後期,各國內部勢力以相互爭鬥為主要特點。楚國這時引來幾個不稱職的王——楚靈王與楚平王。

楚王好細腰,國中多餓人

。”說得正是楚靈王,楚靈王除了好美女,還喜歡巫術,對內對外也不關心。

楚平王繼位後,前期確實是穩定住了政局,可後期就再飄了,大建宮室,

勞罷死轉,忘寢與食

。在平王二年時,將為太子建所娶之女收為己有,並逼得太子建遠遁宋國,又殺了太子建之師伍奢及其子伍尚,次子伍員外逃,伍員即伍子胥。

從歷代楚王看楚國的“興”與“亡”

其後,

伍子胥輔佐吳王攻破楚國都城,

伍子胥掘平王墓,鞭笞平王屍。

戰國前中期

戰國初期,晉國一分為三,楚國壓力大減。但三晉在經過各自己的變法之後,實力上更是比原來的晉國強不少,尤其是魏國。

魏文侯在戰國七雄中首先實行變法,改革政治,獎勵耕戰,興修水利,發展封建經濟,北滅

中山國

,西取秦西河之地,遂成為戰國初期最強大的國家。尤其是任用吳起為將,採取武卒制。

從歷代楚王看楚國的“興”與“亡”

在國外形勢嚴峻、楚國內部又危機四伏的情況下,楚悼王熊疑繼位。

楚悼王前期嘗試過對三晉發起進攻,但均以失敗而告終。

在多次用兵失敗之後,楚悼王開始謀求富國強兵之術,正好遇到了去魏奔楚的

吳起

,開始了改革。

吳起的變法使得楚國又強盛起來,“

南平百越;北並陳、蔡,卻三晉;西伐秦。諸侯患楚之強

。”但不幸的是楚悼王突然病逝,使吳起變法失去政治依靠,吳起被舊貴族所殺害。

悼王之後,肅王繼位。因為楚國諸豪族在殺吳起時,吳起跑進了楚悼王的屍身上,諸豪族亂箭齊發,殺了吳起的同時,也將箭射進了楚王的屍體上。肅王利用這一點,將作亂的權貴誅戮殆盡,打擊了舊貴族的勢力,算是儘可能地延續了變法。

戰國後期

楚國自

楚肅王

開始,經過近60年的休養生息,到楚懷王即位時,國勢達到頂峰,與先後崛起的齊秦並列為三大強國,楚國成了當時諸侯中最大的國家,也是當時物產最豐富、人口最眾多、軍隊最強盛的國家。

從歷代楚王看楚國的“興”與“亡”

公元前328年,楚威王去世,熊槐繼位,史稱“

楚懷王

”。

在楚懷王執政時期,一味地寵信獨斷專權的司馬昭陽,

司馬昭陽

在外帶兵擅作主張,進退完全自主,絲毫不請示懷王。懷王竟也不懷疑,還升他做令尹。

並且楚懷王還無法分辨忠奸,發配屈原,對於

奔楚的魏相

惠施

,禁錮在齊有所作為而且已來楚的

田忌

也絲毫不用

但對於秦國與張儀卻異常的好,多次受騙於張儀,以六里換六百里,被天下人取笑。

公元前299年,秦國攻佔了楚國八座城池,秦昭襄王約楚懷王在

武關

會面,然後被秦王俘虜,身死異國。

楚懷王時期,是由盛轉衰的轉折點。眾多對懷王的評價,多認為他是一個昏君,重用奸佞之人,對忠心耿耿之人卻棄置不顧,不斷地聽信小人讒言,將先王艱辛擴建的版圖不斷地丟失。

楚國的滅亡

自楚懷王之後,楚國基本處在一敗再敗的境地。

楚頃襄王二十一年,秦將白起攻伐楚國國都——郢都,燒燬先王墓夷陵。二十二年,秦再次攻陷拔楚巫、黔中郡,頃襄王無力抵擋只能遷都於陳。

楚考烈王繼位後,重用戰國四公子之一的

春申君黃歇

,以求挽救楚國危亡的政局。但是春申君對強盛楚國並不感興趣,對擴張自己的權勢,倒是異常熱心。

楚考烈王中後期,楚國春申君的權勢已超出楚王的掌控——“

君相楚國二十餘年矣,雖名相國,實楚王也

”。

楚考烈王去世之後,春申君很快也被殺害,楚國進一步滑向滅亡的深淵。

公元前223年,

王翦

統秦師六十萬擊敗項燕,楚國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