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繪畫

揭秘華為Mate 50系列背後故事:厚積薄發 巔峰相見

作者:由 閆躍龍 發表于 繪畫日期:2023-02-03

華為mate30pro5g螢幕碎了多少錢換

十年前的困難,是沒有人認可華為的品牌,沒有人知道華為品牌。10年後的今天,我們積累了很多核心技術、核心能力,但是我們這兩年卻沒有產品可以提供給大家。

這是近日央視推出的一檔品牌強國主題紀錄片,關於華為Mate 50系列的研發背後故事,華為終端BG CEO餘承東說了如上這一番話。

我持續關注華為,對華為Mate系列以及最新的華為Mate 50系列已有過深度的採訪和報道,但是看了這個紀錄片,仍然頗多感慨:

華為Mate 50系列誕生的背後,有太多鮮為人知的故事,也承載著太多令人震撼的精神。

揭秘華為Mate 50系列背後故事:厚積薄發 巔峰相見

基於使用者痛點的創新:非極致而不為

華為Mate系列的這十年,是極致創新的十年。

就像華為終端BG手機產品線副總裁李小龍所說,

Mate上面的每一點、每一滴的創新,都是圍繞著使用者的痛點,這是華為做Mate系列的初心。

華為Mate

50系列在崑崙玻璃上的創新,就是這一概念的具體呈現。華為洞察到,智慧手機行業50%以上的售後處理都是為了修復玻璃面板,其中幾乎所有的螢幕損壞,都是由於使用者在使用過程中不慎跌落導致的。而螢幕損壞,對使用者而言代價很大,因為很多時候不僅要換螢幕,還需要更換其他手機部件。於是,這樣的痛點,讓華為催生了決心做一塊能夠滿足透光率同時也足夠堅韌耐摔的螢幕玻璃。

這個創新來自華為2012實驗室,其堪稱是華為最神秘的機構,專注於前沿技術研究、產品技術競爭力構建和新產業孵化,5G、鴻蒙OS、摺疊屏鉸鏈等技術都出自於此。崑崙玻璃的研發中充滿挑戰,用李小龍的話說,類似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例如原以為取得突破性進展,可隨後的測試卻又帶來了打擊:“熱完之後玻璃變成了藍色,透明度也下降很多,研發團隊中的一個小夥子急的都哭了……”

揭秘華為Mate 50系列背後故事:厚積薄發 巔峰相見

經過持續四年的研發,無數次的方案修改,愈挫愈勇後,崑崙玻璃最終成功落地。

對這樣堅持不懈的極致創新,使用者選擇用真金白銀支援。據瞭解,華為Mate 50系列上市以來,受到眾多消費者的喜愛和好評,其中崑崙玻璃版本更是受到使用者力捧。

華為Mate

50系列的外觀設計上,也經歷了類似的故事。華為Mate系列的後置居中的家族式設計語言,可以說是廣受使用者讚譽。其中,又以Mate

40系列的星環尤為突出。如何在Mate

40系列珠玉在前的設計上,保留這一優秀的特徵,同時又能將複雜的影像模組融入審美邏輯?華為終端手機產品線品牌形象總監蘇婷婷回憶,當團隊嘗試了大概20多個設計原型,產品進入到兩輪真機試製階段後,餘承東等高管對後置鏡頭模組的設計提出了新的挑戰,希望能用最簡潔純粹的設計去展現強大的影像系統,為此華為做了一個近乎瘋狂的決定:進行設計變更。之所以說這個決定很瘋狂,是因為在進入真機試製的階段進行修改,意味著大量的物料報廢,模具需要重開,甚至連產品上市時間也可能會受到影響。

揭秘華為Mate 50系列背後故事:厚積薄發 巔峰相見

最終,就是

在這種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到極致的精神指引下,華為Mate 50系列的設計方案順利落地

,我們看到了一個在設計上極致簡潔、純粹後置鏡頭模組:其傳承了Mate中軸對稱設計,星環、鏡頭、充電口、天線設計按照中軸線緊密排列井然有別,秩序與細節彰顯典雅與設計生命力。

領勢而上:遇疾風而不退

華為Mate系列的十年,也是不畏艱險、勇於攀登的十年,近年來華為連續遭遇多輪不公平制裁,業務開展受到巨大阻力。就在華為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為活下來而努力的時候,華為Mate 50系列憑藉在技術創新無人區內的探索,書寫了一段令人觸動的奇蹟故事。

正如華為Mate 50系列的口號:領勢而上所表達的那樣,

遇疾風而不退,持續成為行業技術創新的引領者成為了Mate 50系列研發的主旋律。

揭秘華為Mate 50系列背後故事:厚積薄發 巔峰相見

在華為Mate系列“斷更”的兩年間,手機行業競爭持續加劇,受經濟大環境的影響,消費者也因此不斷延長換機週期。有評論說,高階市場中,蘋果因為缺乏華為這一競爭對手,創新動力不足,但憑藉基礎體驗及品牌優勢大量轉化原本華為高階旗艦使用者,此外,其餘廠商陷入迷失,衝擊高階之路後繼乏力。而當Mate

50系列重新歸來,才再一次證明:

只有Mate可以超越Mate

揭秘華為Mate 50系列背後故事:厚積薄發 巔峰相見

其中華為Mate 50系列率先發布的北斗衛星訊息,就是這樣一個堪稱突破性的創新成果。華為Mate 50系列搭載北斗衛星訊息功能後,即使所處環境沒有地面網路覆蓋,也能向聯絡人傳送衛星訊息,真正做到了“讓使用者與世界安心暢連”。用李小龍的話來說,這是“

一生用一次,一次續一生

”。

揭秘華為Mate 50系列背後故事:厚積薄發 巔峰相見

但是,誰能想到,這項創新的實現需要克服多少挑戰:此前主流的衛星終端裝置,體型笨重,不便攜帶且功能應用場景單一,主要用於海事、氣象預報、應急搜救等領域。要將衛星通訊的能力落地到大眾智慧手機上,面臨著高軌衛星傳輸損耗大、智慧手機發射訊號功率低等挑戰。想想看,小小的手機要和距離地面36000公里的北斗衛星通訊,難度有多大?

揭秘華為Mate 50系列背後故事:厚積薄發 巔峰相見

而華為的工程師們從“0”開始研發,完成了通訊協議、軟硬體開發、衛星系統搭建等一整套閉環系統的設計,歷時15個月,終於成功發出第一條北斗衛星訊息。而為了進一步驗證可靠性和穩定性,華為的測試人員橫跨31個省份、直轄市、自治區,測試場景覆蓋了戈壁沙漠、高山叢林、江海湖泊等各式地貌環境。歷經3年研發測試,華為最終實現了將北斗衛星訊息的能力落地到大眾消費級智慧終端。

在這裡讓我們記住華為工程師們用華為Mate 50系列成功發出的第一條北斗衛星訊息:“星辰大海,縱橫相依。遙遙星光,向你而來”。

華為Mate系列的領勢而上,如遙遙星光,開啟了大眾衛星通訊的新篇章。

厚積薄發:做難而正確的事情

從央視紀錄片中,也能看到華為Mate系列的另一個面孔:

厚積薄發

華為影像的持續突破就是很好的例子。這些年,我們見證了華為Mate系列的影像不斷超越的過程。

眾所周知,此前華為和徠卡合作,雙方在合作中互相成就,帶來了獨特的徠卡風格,上演了一段合作佳話。而華為也在與徠卡合作過程中,逐步積累起自己的影像能力,透過不斷深化研發投入,對市場和新的影像時代的判斷,

最終建立起硬體+演算法的策略,並推出了自有的華為影像品牌XMAGE

華為Mate

50系列也成為了首款搭載了華為影像XMAGE的旗艦機型,透過聚焦光學系統、機械結構、成像技術、影象處理四大成像模組,從“光機電算”四個維度持續創新,華為Mate

50系列的影像能力再度提升,無論是在狹小的機身空間內實現光學系統和機械結構的最佳匹配、讓影像模組的能力得到最大化發揮的十檔物理可變光圈,還是提煉出獨樹一幟的XMAGE影像風格,都最終給使用者帶來了出色的移動影像體驗。

揭秘華為Mate 50系列背後故事:厚積薄發 巔峰相見

正如華為終端營運長何剛所說,

堅持走自己的路,是更正確的方向

。華為的影像團隊,厚積薄發,始終堅持做難而正確的事情,不斷超越一個又一個不可能,Mate才真正具備了重新定義新時代影像需求的能力。

華為影像目前也已經成為華為Mate系列的核心賣點之一,於厚積薄發中,在影像的巔峰相見。

後記:從強大到偉大

10年前,我們就有堅定的信心,要打造高階的品牌,要做最偉大的產品,最好的產品。

”餘承東在鏡頭前這樣述說十年前的初心。

揭秘華為Mate 50系列背後故事:厚積薄發 巔峰相見

10年間,華為品牌經歷了坎坷崎嶇,從最初不被人看好,到初露鋒芒,再到登堂入室,Mate背後經歷的生死時刻並不為外人知,僅僅只能從一些側面感受到餘承東及其團隊背後不斷承受的壓力和挑戰。在2020年華為Mate

40系列釋出會上,當餘承東說出:“很多人問我這個業務還能不能繼續,我告訴大家,無論有多大困難,我們都要將業務繼續進行下去。”傳遞出的資訊,讓人辛酸與堅韌並存。

所以,當我們重新回到最初的問題,什麼樣的產品是偉大的產品?我想它絕不僅僅意味著功能強大,能解決使用者痛點,同樣更需要凝聚一種精神。就像華為Mate系列,在不斷推進智慧手機體驗邊界向外拓寬的過程中,他們也積累了越來越多的經驗、信心和勇氣,技術的底色也越來越深厚,這已經逐漸成為了代表了Mate的一種獨特精神:

非極致而不為,遇疾風而不退,厚積薄發、堅韌奮進。

揭秘華為Mate 50系列背後故事:厚積薄發 巔峰相見

“不是因為未來值得相信,而是因為未來必須相信;不是美好已在前方等待,而是相信撬動了嚮往。春天終將回饋每一個在冬天裡的抱薪者、堅守者、發光者,在現在與未來間,是跳動、更新、寓瞬息於無窮的光焰。”這是《南方週末》2023新年獻詞中的一段話。

華為Mate系列就是如此,強大與偉大之間,總有奮不顧身的相信,總有堅韌恆久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