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繪畫

故土與家族丨血脈流淌的印記,靈魂至深處的歸宿

作者:由 笙歌歷史 發表于 繪畫日期:2023-02-03

源遠流長適合家庭掛嗎

引言

如果愛情雙方之間是月老牽起的紅線,那麼親情必是上天安下了相吸的磁石。現今的社會,人員大流動已成常態,太多的人暌違家鄉,漂泊輾轉,最不能忘記的是故鄉的風物。

我們總是情不自禁的回想起曾經芻蕘的深山,壅土的連畛;抑或曾經攀爬過的蔽芾的高樹,赤腳摘取過的鮮紅的野莓。這一切不單單是因為與故鄉景物長久共處的日久生情,更是因為這個地方有著舐犢情深的父母。

故土與家族丨血脈流淌的印記,靈魂至深處的歸宿

圖丨畫家筆下的故鄉

總是從父母處受惠良多。弱小時依附父母的蔭庇,成長時仰仗於父母的扶持……他們不僅給予了衣食無憂,而且給予了諄諄教誨。一直不計辛勞,不計付出。反觀之,作為人子一開始經歷著蹣跚學步,又經歷了少年的懵懂,走出懵懂又即將步入婚姻生活,我們能為之反芻的孝敬實在太過微薄。

一、人類原始的本質,互為協力構建家庭單元

人子與雙親的情感:父慈母愛、人子孝順,是人性自然本質的情感。早在原始的氏族社會或者更早的時期,人類就區分以不同的祖先、不同的血緣關係構成一個個氏族家庭。在原始的社會中,人類一方面需要應對來自自然的威脅(災害、野獸),另一方面需要在有限資源裡獵取食物(甚至與其他氏族爭搶),一個氏族的人口以及其擁有充足的戰鬥力至關重要。

人類的體質的缺點異常明顯。雖然擁有凌絕所有動物之上的想象力,但在速度、力量上與多數動物相形見絀;並且也不同於牛馬羊一類的哺乳動物——它們的幼崽落地不久就能奔跑,而人類的嬰童只會哇哇哭叫。這是家庭單位構成的主因,是人類群居、抱團取暖的根由,也是生死存亡的關鍵。

故土與家族丨血脈流淌的印記,靈魂至深處的歸宿

圖丨氏族社會

農耕時代,土地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的資源,掀起了大量的紛亂、爭搶,重要性不言而喻。直至封建政治王朝,土地的主權歸屬於一人之手,變革突起:龐大的氏族單位反而不利於土地的生產,由此促進了氏族單位向家庭單位的簡化。在更小的單位裡,複雜的情感也更加突出。

父母與人子,這一物件,正被賦予更為深刻的意義。一邊是漸漸老去,失去勞動能力的父母;另一邊是步入強健,挑起生活大梁的子孫。這不是簡單隨機的轉變,歸結於人性,而是家庭內部變化的矛盾。孝行、孝德、孝道此時的規範成為一劑良藥。

二、孝的發展,典範與口誅筆伐

封建禮教之下孝道的最初形態,典範的樹立

孝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核心之一,孔子將孝作了系統的歸納,他認為孝行應具備“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個方面。這其中就規範了含日常起居、天倫之樂、疾病、奠祭一應事項。

漢武帝“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將孝德的倫理規範推向了整個社會,培孝、盡孝、勸孝等展現出不同的社會職能,成為家庭小單元至社會大單元的道德督導。這對維持封建統治與社會秩序的作用不容小覷,與使用強力手段的律法不同,其目的在於教化歸心。孝本就是自然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即或成為條文規範,亦是受人人拍掌喝彩。

封建統治階級自是更得其樂,大肆地揄揚、彰傳孝行孝德典範,旌表孝子。以孝輔政,及至推廣到治國平天下,孝的內容、意義都得到擴充,成為階級的統治方法。董仲舒提出的三綱說:

“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孝國”即為“忠國”,將忠孝融匯一體,不斷地強化了封建君主的統治。

故土與家族丨血脈流淌的印記,靈魂至深處的歸宿

圖丨二十四孝 陸績懷橘

縱觀封建時期,“顯名揚親”是另一具體形式的表現。儒林外史中寫道,

“只是有本事進了學,中了舉人、進士,即刻就榮宗耀祖。這就是孝經上所說的‘顯名揚親’,才是大孝”

。孝行孝德已經不拘於生活上的細節,精神上的和樂,逐步昇華到考取功名的層次。

“光耀門閭,乃兒之志”

,這不單單是家庭層面,再度溯源上升至家族、故土層面。但對人子而言,眾目睽睽之下,登科進甲代表家族榮譽,名落孫山卻是負擔。

孝義之扭曲,罔顧人性道德的強加於人

孝的演變到了宋明時期變得僵化,此時的孝道已不啻於愚昧。朝野上下都在不遺餘力地進行褒揚,但是程朱理學“存天理,滅人性”的加入導致了劇變,孝行孝德此時期反而開始倒退。孝不再是發自肺腑的自然人性,而是被強加了無人道德、病態的思想,到了不辨是非的地步。

只強調臣忠,卻不在乎君主是否已是國家蠹蟲;只強調子孝,卻不介意父母是否已是暴戾恣睢(

君雖不君,臣不可以不臣;父雖不父,子不可以不子

)。最後演變直至絕對極端,在二十四孝中,郭巨埋子、割股奉親等皆是此類,不僅倫理敗壞,而且荒唐可怕。

故土與家族丨血脈流淌的印記,靈魂至深處的歸宿

圖丨二十四孝 郭巨埋子

孝道的發展越發畸形,宋代社會割股療親,為親廬墓之風便是代表。以現今觀念所看,“興廬墓側,守墓三年”尚在可接受的道德範疇之內,“自殘救人”的行徑變態、不堪,已悖離人道。有些榜樣例項再經謠傳,已變得玄乎其神。

先有呂升因父親失明

“剖腹探肝以救父疾,父復能視而升不死”

;再有王翰其母喪明,翰

“自抉右目睛補之,母目明如故”

……在另一方面,律法也不再同其互為犄角,而逐漸纏絡,使律法為其大開方便之門。“為父復仇,謀殺他人”是情有可原,可赦死罪;殺人重罪可免,其他因孝悌而行非法之事則更甚之。

民主思潮的衝擊,個人之於家庭的意識覺醒

時間定位到近現代的五四新文化運動,民主思想的進入,喚醒了個體意識,意識形態的轉變,對傳統文化的衝擊摧枯拉朽,革故鼎新中,封建性的孝道首當其衝。魯迅、陳獨秀等知識分子擎起全面否定傳統孝道的旌旗。

激進分子紅著眼睛,左手高舉著拳頭,嘴裡大喊著口號,右手握著斫柴刀——孝道由此歷經浩劫。個人認為,這場新的個人意識與舊的家庭意識較量帶來的磨難,磨洗了孝行孝道中的陳規濫調,找到了個人與家庭的平衡,像寶劍越磨越鋒利,孝行孝德重新煥發光彩。

故土與家族丨血脈流淌的印記,靈魂至深處的歸宿

圖丨五四新文化運動

三、孝的新生,家族、故土、社會的強心劑

孝的傳承,從微至廣的文化信仰

從自然的情感,規範的孝行,到孝行育人,孝已成一整套完整的體系,隨之時代的發展,內容將不斷地豐滿。成型的體系又成為教育後輩的典範。美德便如此反覆繼承,並且作為社會的強心劑行之有效。父慈子孝是社會中最小單元家庭和家族的無形的襻帶,維護著家庭、家族的和睦與傳承;在更大一個的單元——故土——於孝道的放射也十分明顯,“落葉歸根”在中國文化中源遠流長,不僅體現在土地的依戀性,更體現在家庭或家族中牢不可破的關係。

在中國的詩詞中,故鄉情佔據了大幅篇章,“每逢佳節倍思親”“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近鄉情更怯”……並且,創造了獨特的思鄉的文化意象,中秋節便是其一。

故土與家族丨血脈流淌的印記,靈魂至深處的歸宿

圖丨文學形象以明月寄託思鄉

雋永與權威,新環境賦予的新涵義

孔子所說“孝為仁之本”已然說明了孝的地位。

仁是“立德、立言、立業”之本

,而孝是始發之源:

“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

。做人或做事,孝儼然是精準的道德評判標準。時至今日,依舊如此,孝擁有的力量,其他美德能為之深深折服。《二十四孝》中輯錄的孝子故事美德與畸形共存,流傳至今仍膾炙人口,正說明此處。

封建時期傳承下的孝道經受住了浩劫,證明了其是人類生活的重要組成,也證明了其“日月經天,江河行地”的雋永性。它剝除糟粕,盡留精華;它返璞歸真,昭示本質。當代的孝行孝德繼承了傳統意義上對長輩的尊敬、愛戴、贍養等諸多方面,摒除了盲目尊奉、言聽計從,覺醒了個人的形態。成為個體兼顧孝義的同時,可以追求自我,實現自我的新形式。

結語:

每個人的一生既是父親,又是人子(或既為母也為女),在這種雙面性之下,“父慈即子孝,子孝即父慈”。這種互為要求的緊密關係,是高速發展產生了錯綜繁雜的社會關係,及其孕育而來的精密分工——互為協作。封建禮教者“以孝治天下”的道德出發點方向正確無疑,但在社會的封建透頂中,為目的而目的,實行必然偏離實質。在美好的孝義之下,潛藏著封建的權力。封建中後期越演越烈的畸形的孝文化,便是權力日漸滲透加下的重重縲紲、層層桎梏。

在新型社會環境下,人口流動和社會老齡化已成為常態,孝行孝德的表現載體亦轉變為社會進步的科技工具。但是依靠這些簡單的聯結始終杯水車薪,思考如何盡孝、如何進行更好的孝行是個人,也是社會的普遍問題。“百善孝為先”是古老的箴言,“世間最不能等待的事是奉養父母”,“賺錢的速度一定要趕超父母老去的速度”是當代人的映照。愛應是植刻骨髓,催發行止。滴水恩當知湧泉報,何況受惠諸多不可計數。蔭庇父母,扶持父母;盡力而為,你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