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繪畫

學生作品|劉邦的成功,離不開這些可貴品質

作者:由 小水一波 發表于 繪畫日期:2021-10-22

劉邦具有什麼品質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春風微語,ID:chunfengweiyugzh】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絡

學生作品|劉邦的成功,離不開這些可貴品質

向劉邦學習成功者的必備品質

其實,劉邦的成功背後,既有賢才良將嘔心瀝血的付出,也有時代發展趨勢的推動,更有他自身超乎凡人的可貴品質。

一、注重細節,在意人心向背

起兵初期,劉邦是個一無所有的“光桿司令”,就連那支不足五千人的農民起義軍也是“騙”來的。義軍到達沛縣後,縣長突然“反水”緊閉城門,不準劉邦進城,以防發生禍患,但是劉邦卻充分發揮了他的聰明才智,寫了一封信用弓箭射入城中,號召百姓們殺掉縣長,而百姓們本來就對並不體恤他們的縣長心存怨氣,便聽從了劉邦的命令,殺死了出爾反爾的縣長,開啟城門恭迎劉邦,還推舉劉邦義軍首領,但是劉邦很有心計,他知道自己目前威信不夠,需要樹立謙虛的形象,贏得民心。於是先拒絕了百姓們的提議,說:“我沒有什麼才能,還是推薦別的人吧!”暗地裡卻使人去城中散佈有利於自己的言論,一時間關於劉邦的“傳說”在城中傳的沸沸揚揚,此時劉邦知道自己的威信確立起來了,就順水推舟:“既然是上天要我去當這個首領,那我總不能違背上天的旨意吧?”便半推半就地接受了百姓的推舉。憑著這條計策,劉邦成功地贏得了民心。

當然,當上“領導”的劉邦也很拼,雖然已經四十八歲,他仍舊身先士卒,多次親自上陣,同百姓們並肩作戰,共同進退,最終,白手起家的他硬是在這個群雄並立的時代站穩了自己的腳跟。

這一切,離不開劉邦做事時注重細節、注重人心向背的優點。

二、從諫如流,樂於分享

如果把劉邦比作魚,那麼使他成活的水,就是他手下的賢才良將們了。其中,張良功不可沒。劉邦在投奔景駒的途中,巧遇了也要投奔景駒的張良,二人相談甚歡,大有相見恨晚之感。於是張良改變主意,做了劉邦的“小弟”。從此,足智多謀的張良和老奸巨猾的劉邦緊密合作,劉邦如虎添翼,面對各種情況都能安全過關。

在任用人才方面,劉邦堪稱“行家”,每遇大事,他都能不恥下問,從諫如流,認真聽取並改正。《史記》中,劉邦常說一句話:“為之奈何?”意思是“這件事該怎麼辦”,這並不是講劉邦缺乏主見,而是他懂得詢問和聽取。對於謀士而言,在劉邦面前,他們會覺得自己的意見得到了尊重,有了謀士的成就感,實現了自己的價值,所以更賣力的為劉邦幹活。

此外,捨得分享也是劉邦的一大優點。謀士酈食其這樣評價劉邦:“收天下之兵,立諸侯之後,降城即以侯其將,得賂即以分其土,與天下同其利,豪英賢才皆樂為之所用。”意思是劉邦捨得將土地、官職等利益分給部下,有句話叫“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沒有哪個賢才良將是單純以為忠誠效力於主子。年長的劉邦閱盡世事,肯定知道這一點。正是這些因素使劉邦手下人才濟濟,左右逢源。

三、上兵伐謀,以智取勝

不同人的眼中,生命的意義各不相同。項羽眼中,生命是戰爭必然的犧牲品;秦王眼中,生命不過是玩物;可是在劉邦眼中,生命至高無上,士卒們的生命同金錢一樣貴重,能避免的傷亡就會去盡力避免,劉邦不會以他人的性命作為賭注,能用計取勝的話就決不會硬碰硬。當然,客觀上來說,他的實力也不允許他用武力解決問題。

在向關中進軍的途中,“老實人”項羽一路打打殺殺,好不容易趕到咸陽附近,可是聰明機智的劉邦卻玩弄了一個小小的技巧:在途經第一座城池時,劉邦招降了守將,而不是將其殺掉,只是帶走了所有的兵馬,所有官員照舊各司其職,其他的城池聽說了以後,紛紛主動投降,劉邦也以相同的方式去對待那些投降的官員,就這樣,劉邦一行如同旅遊一般,不僅順利快捷的到達咸陽,還壯大了實力。

以布衣之身,提三尺劍成為皇帝的劉邦,創造了多個第一:歷史上第一位由平民登上皇位的人;第一位御駕親征統一天下的皇帝;第一位自己作詩的皇帝(《大風歌》被譽為“千古人主第一詞”)。劉邦成為皇帝,是歷史的發展,也是時代的必然,更離不開個人的優秀品格。

這些品格,是任何一個想成功都人都應該學習、實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