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張繼夜宿白馬寺,寫下這首悽美的唐詩,其意境堪比《楓橋夜泊》!

作者:由 張赫赫的小宇宙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2-04-06

白馬馱經事已空 斷碑殘剎見遺蹤意思是什麼

張繼夜宿白馬寺,寫下這首悽美的唐詩,其意境堪比《楓橋夜泊》!

人生在世數十年,可能有很長的一段時間都在他鄉度過,在遇到艱難坎坷時,勢必會有一股羈旅孤獨之感湧入心頭。對於一個孤獨的人來說,文字可以說是一種訴說自己內心愁緒與心境最好的表達方式。

古代的文人墨客在旅居他鄉時,尤其是自己在人生某一階段的低谷期時,這樣的孤寂愁苦之感更是濃重。在唐詩中有很多傳世佳句都向我們訴說著詩人們孤獨寂寞之時,抬頭望天無依無靠的傷感。詩人們透過一首首極為細膩的筆觸把當時的感受描寫得活靈活現,從而使得這首詩處處充滿了憂愁。

其中,至今都令我們稱道的要屬張繼的那首蜚聲海內外的名篇——《

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張繼夜宿白馬寺,寫下這首悽美的唐詩,其意境堪比《楓橋夜泊》!

張繼傳世的詩作雖然不多,據記載只有50首左右,但是由於每首詩爽朗激越,不事雕琢,又能做到事理雙切,因此他的每首詩可以說都是經典,其中這首《楓橋夜泊》是令其名噪千古的代表作。

張繼在做這首詩時是一個落第的舉子,他帶著無限的惆悵與失落在姑蘇城外的一艘客船上聽著那夜半的鐘聲,無法入睡。這首詩不僅將詩人內心的遊子羈旅之苦描繪得淋漓極致,而且更為我們印象深刻的是詩中對於景色的描寫令我們回味無窮,他將天地之間的一切都融到那闊達的畫面中。可以說在意境的烘托方面,張繼的這首詩達到了一個巔峰。

與這首詩比較相似的另一首《

宿白馬寺

》,同樣也是表達著作者的羈旅之苦,同樣是關於夜宿有感,但是不同的是後者更加側重於對於在戰亂中遭到破壞的白馬寺的感慨與無奈,其中也蘊含著自己對於家鄉的思念之情。

公元755年爆發的安史之亂改變了整個大唐的命運。當叛軍攻陷洛陽後,城內的白馬寺也即遭到毀滅性的破壞。張繼在一個秋風秋雨的夜晚趕路,投宿白馬寺。在綿綿的秋風細雨聲中想到此時在戰亂中未能倖免的白馬寺,有想到自己孤獨的過往,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

宿白馬寺

》:

張繼夜宿白馬寺,寫下這首悽美的唐詩,其意境堪比《楓橋夜泊》!

白馬馱經事已空,斷碑殘剎見遺蹤。

蕭蕭茅屋秋風起,一夜雨聲羈思濃。

01

白馬馱經斷殘垣,心內往事成雲煙

開篇即一一段白馬寺之名由來的往事將我們帶回到了久遠的歷史中:

漢代白馬馱經的故事已經過去了將近五十年,可是現在想來好像就在昨天,一切輝煌都已化作一片塵埃,落入歷史的大河中不見蹤跡,只有那殘破的古廟和斷碑在訴說著已經快被人遺忘的這段光輝燦爛的歷史。

張繼在這樣一個令人愁緒萬千的秋雨之夜,看到今非昔比的白馬寺現在已經成了這副模樣,頓時感到愁腸百結,加上自己的羈旅生涯更使得這樣的愁緒濃重了很多。

這兩句奠定了全詩的情感基調。“事已空”將張繼此時心內的淒涼充分地表達了出來,短短三個字似乎也成為了白馬寺所具有的無奈之感:白馬寺如果能夠看到現在的“斷碑殘剎”也可能會想起以往的輝煌歷史,著實讓人感慨萬千!

張繼夜宿白馬寺,寫下這首悽美的唐詩,其意境堪比《楓橋夜泊》!

02

長恨此身非我有,一生羈旅誰人知?

接下來的兩句既是寫景又是抒情:

在這破敗的茅草屋,我感到了一絲寒意,抬頭一看才知在秋風中的寺廟,已經“瑟瑟發抖”了,屋漏偏遭連陰雨,這秋風還嫌寺廟茅屋不算破,有帶來了一夜的雨,淅淅瀝瀝的,心內的愁緒更加揮之不去,也令我更加想念我的家鄉。

張繼夜宿白馬寺,寫下這首悽美的唐詩,其意境堪比《楓橋夜泊》!

破敗的茅草屋、涼意濃濃的秋風、一夜未停的秋雨,在這秋天的夜裡,詩人可以說遇到了能夠遇見的所可以帶給了人們別離情思的事情。兩句14字,張繼哎開頭感情基調的基礎上深入一層,直抒胸臆,讓我們再次感受到了他的孤獨。

張繼夜宿白馬寺,寫下這首悽美的唐詩,其意境堪比《楓橋夜泊》!

相對而言,在環境描寫上,這首詩與《楓橋夜泊》不相上下,兩者同樣是透過悲涼的環境來抒發內心的惆悵與鄉思之情,不同的是後者的愁略帶哀怨,後者的愁則在歷史事件的加持下顯得更加悽美與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