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讀書|她是金庸和徐志摩的表外甥女,是文化界的傳奇!

作者:由 大翼凌雲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2-06-27

問天何時老問情何時絕是誰寫的

數聲鶗鴂,又報芳菲歇。惜春更把殘紅折。雨輕風色暴,梅子青時節。永豐柳,無人盡日花飛雪。

莫把么弦撥,怨極弦能說。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夜過也,東窗未白凝殘月。

讀書|她是金庸和徐志摩的表外甥女,是文化界的傳奇!

這是北宋婉約派詞人張先的一闋《千秋歲》。張先的詞,語言工巧,結構精緻,情韻濃郁,風格清新,與柳永齊名。

因為“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逝世,想著撰寫一幅輓聯,以表達崇敬和緬懷之情。在書櫃裡找那本《輓聯薈萃》,順帶翻出厚厚一摞瓊瑤的小說。

讀書時代,最喜愛看的,莫過於瓊瑤、金庸、古龍、三毛、席慕蓉了。青澀懵懂的青春,瓊瑤的小說,佔據了極其重要的一席之地。

這厚厚一摞的小說之中,最上面的一本《心有千千結》映入眼簾。勾起了太多塵封的記憶,也順帶把張先拉了出來。

讀書|她是金庸和徐志摩的表外甥女,是文化界的傳奇!

問天何時老?問情何時絕?

我心深深處,中有千千結。

——瓊瑤《心有千千結》。

中學的時候,初涉古詩詞。略懂皮毛之後,再讀瓊瑤的小說,很是欽佩她深厚的國學功底。她的小說,內容言情。可是她的文字文筆,卻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藝術素養。

在這部《心有千千結》的小說中,瓊瑤化用張先的這首《千秋歲》詞。她用自己的語言,化典有痕,卻又那麼的熨帖自然。

張先為情所困,卻毫不氣餒。堅信愛的誓言,並且相信“天不老,情難絕”。

瓊瑤以情縱筆,用愛鋪排,貫穿整個故事章節的,是愛情。她發出“問天何時老?問情何時絕?”的問天、問情之語。

兩人縱橫捭闔,上下千古,歸於一句:“我心深深處,中有千千結”。

讀書|她是金庸和徐志摩的表外甥女,是文化界的傳奇!

張先,進士出身,為官一生,左右逢源,上下兼顧,如魚得水。詞作除了寫士大夫閒適生活,男歡女愛的情感,是他詞作的主旋律。

瓊瑤,文化名人,才華橫溢。她的每一部小說都暢銷,每一部影視劇都大賣特賣,火遍大江南北。書中,熒幕上,愛情,是不變的主題。

原先讀《心有千千結》的時候,沒有多想,也沒有聯想。只是純粹的覺得,她的小說寫得好,國學功底深厚,文化和藝術素養也很深厚。

現在看到《心有千千結》的書名,竟是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張先,聯想到瓊瑤是在一個什麼樣的時刻,讀了張先的這首《千秋歲》。

讀書|她是金庸和徐志摩的表外甥女,是文化界的傳奇!

她在讀完這首《千秋歲》以後,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心情?以她的細膩和深情,會是怎樣的觸動和震撼?抑或是感觸和感慨?並促使她萌發寫《心有千千結》的衝動和慾望?

她化用前人的經典,毫不掩飾,不矯情,不矯揉造作。明明白白地“為我所用”,甚至有點“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味道。

可是讀者不反感,不生厭。讀起來引人入勝,滿口餘香。 被故事情節所打動,被人物的刻畫所感染。覺得那就是作者的“家底”,作者只是在娓娓道來,並且能夠妙筆生花。

讀書或者寫作,無外乎就是學習、積累、吸收、沉澱、發揮、創造、再加工的一個過程。

讀書,可以古今中外,兼收幷蓄。寫作的素材,則是來源於生活,來源於個人的知識儲備。而知識儲備,也就是閱讀量,人生經歷,社會閱歷。可以借鑑,可以發揮,可以創造。

這些,瓊瑤做到了。並且,她做得很好。做得出類拔萃,名揚四海。

讀書|她是金庸和徐志摩的表外甥女,是文化界的傳奇!

放眼當下,大多數人做不到。

現今的社會,人心都很浮躁。沉靜不下來。讀書,讀得太有目的性。現在的孩子,為了一紙文憑,為了考試而讀書。對於國學,文學藝術,修身養性的書籍,涉獵極少。

在這個自媒體盛行的時代,網路文化,成了主流。風行“拿來主義”、“快餐式閱讀”。不求甚解,不明出處。

就像酈波教授的《旅夜抒懷》被人糾纏一樣,“公式化”、“工具化”地去理解,去與一個學者喋喋不休。還自以為是、洋洋自得地認為自己有幾斤幾兩,可以和酈波教授來“縱深探討”一番。

無知者無所畏!夫復何言?

讀書|她是金庸和徐志摩的表外甥女,是文化界的傳奇!

看到過一個自我標榜,大言不慚會寫詩,會解讀詩詞的人。說他自己寫的悼念袁隆平院士的詩,是所有悼念詩詞中寫的很好,很新意的一首。別人寫的都是千篇一律,陳詞濫調。

其實他所謂新意的詩,就是一首用“鐵絲、膠水、老虎鉗”加工出來的產物。

沒有底蘊,沒有內涵。用鐵絲和膠水,把前人的經典斷章摘句來作捆綁貼上。用老虎鉗來肢解前人的精華,東拼西湊出來,署上名字,美其名曰:詩詞。

回過頭,再來看看這個跟金庸、徐志摩既是親戚,在文學造詣和成就上,一樣能夠並駕齊驅的瓊瑤先生。

除了敬慕,剩下的,都是汗顏!

原創作品,大翼凌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