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邢臺信都羊範山,千年寶剎曾不存,卅載修復成勝境

作者:由 西望太行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2-07-10

不知停棹幾何年

週末到郊外採風,雨中漫無目的地信馬由韁,竟然誤闖到一處松柏掩映的寺廟群。這處廟群山門高聳,門前一對石獅威嚴肅穆,直插雲霄的兩根鐵旗杆分立左右。從廣場拾階而上,但見山門上赫然寫有“羊範東山”四字,原來這裡便是市郊叢林羊範山山門。山門對聯很有氣勢:東平疇西重巒神龍伏焉,春繁華秋豐實桂鄉在茲。橫批:天開淑景。

邢臺信都羊範山,千年寶剎曾不存,卅載修復成勝境

整座山門金龍盤柱,雕樑畫棟,屋脊雙龍戲珠,兩端螭吻咬合。簷下設有正門和左右兩個側門。門前臺階兩側雕欄玉砌,松柏長青。據歷代重修碑刻記載,羊範山始建於唐代,宋元時期已經興盛,明清時期頗具規模,歷史上香火鼎盛,是遠近聞名的宗教活動場所,是邢臺市區名山之一。

邢臺信都羊範山,千年寶剎曾不存,卅載修復成勝境

據《羊範山志》記載,原山高約200米,山頂面積5000平方米,滿山古柏參天,高大的城牆內建有玉皇殿、奶奶、菩薩等廟十餘座。東南角鐘樓一座,內建古鐘一口,鐘聲渾厚悠揚,敲響後傳至十里八鄉。登臨城牆之上,遠山近景盡收眼底。向西眺望是綿延幾百裡的巍峨太行山脈,向南俯瞰,大沙河像一條白色巨蟒,時隱時現奔向東方。向東是一望無際的華北大平原。向北看山樑起伏,像一條青龍在此回首,俯視著羊範鎮。羊範山玉皇殿就建在龍首山頂,故名“羊範山玉皇頂”。

邢臺信都羊範山,千年寶剎曾不存,卅載修復成勝境

在過去,邢臺轄區有西頂奶奶、南頂明山、東頂白佛、北頂神頭、中頂羊範之說。目前羊範山上存有明朝萬曆、天啟兩帝時的石質供桌兩塊,清乾隆、道光、光緒及民國時期多次維修建設,羊範山上曾經的廟宇、鐘樓、山門雄偉壯麗,高牆環抱。碑林、柏林、神像、壁畫光彩奪目。可惜,在建國初期因特殊原因,拆廟建校,起石燒灰,致使山上建築蕩然無存,千年古建毀於一旦,山頂被削低二十餘米。

邢臺信都羊範山,千年寶剎曾不存,卅載修復成勝境

後羊範鎮政府請示,一九九五年五月三日經當時的邢臺縣旅遊外事局批覆同意,羊範山遊覽區籌建處成立,並開始在羊範山遍植柏樹,著手重建和修復山上古建築。目前,沿山門中軸線向內依次玉皇殿、奶奶廟和無生奶奶廟。左側建有路神廟、財神廟和火神廟。右側建有雙層王母廟、三皇姑廟和連體關聖廟與文昌廟。

邢臺信都羊範山,千年寶剎曾不存,卅載修復成勝境

經過近三十年的生長,羊範山上的柏樹已經長勢喜人。一排排柏樹四季常青,夏雨中蒼翠欲滴,將一座座廟宇掩映在綠意蔥蘢之中。邢臺民間對廟宇殿堂繪畫很講究,頗有皇家典範。電影《天下無賊》中的傻根就是從事此類工作的邢臺民間藝人。所以在邢臺遊覽寺廟和園林時,欣賞雕樑畫棟的建築和其中的畫工是一種藝術薰陶和享受。

邢臺信都羊範山,千年寶剎曾不存,卅載修復成勝境

如果不是身臨其境,真的不知道在萬里沃野之中還隱藏著一處世外繁華之所。初聞羊範山,在印象中遍尋羊範周圍丘陵高地也沒有找到羊範山的蹤跡。沒想到一次無意間的誤打誤撞,竟然偶遇到了相差千年歷史的美麗邂逅。雖然沒能領略其千年來的壯麗風采,卻等到了她千年前留下的一抹回眸。

邢臺信都羊範山,千年寶剎曾不存,卅載修復成勝境

在邢臺地區甚至燕趙大地,多有供奉三皇姑的習俗。相傳,三皇姑系南北朝時期興林國君妙莊王的三女兒,名妙善。其父妙莊王為邢臺南和縣瓦固村人,南北朝時建立興林國。其母寶英,南和縣郄莊村人,小名郄武燕。妙善出家白雀庵,修行蒼巖山,被奉為千手千眼觀音。

邢臺信都羊範山,千年寶剎曾不存,卅載修復成勝境

重新修建的羊範山已恢復建成玉皇殿、奶奶廟、王母、火神、山門等廟宇十餘座,採用磚木石料結構,琉璃瓦罩頂,五脊六獸,四周懸掛風鈴。山上兩千多株柏、松、椿、榆、梧桐茁壯茂盛,草綠花紅,風景這邊獨好,已成一方之勝。慕名前來遊覽的遊客絡繹不絕。

邢臺信都羊範山,千年寶剎曾不存,卅載修復成勝境

羊範山位於羊範村東高崗上,距邢臺市區僅十五公里,山上境幽林密風清氣爽,是近郊消夏避暑短途遊玩的好地方。附近有北唐村荷塘月色百畝荷塘可供一併遊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