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百香果造就苗侗山鄉“甜蜜事業”

作者:由 新華社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2-08-14

百花果長什麼樣圖片

新華社貴陽9月5日電題:百香果造就苗侗山鄉“甜蜜事業”

新華社記者羅羽

59歲的苗族婦女姚東英終於知道百香果長什麼樣、嚐起來什麼味了。

“熟果有紫色的、金黃色的,很好看;放在嘴裡甜甜的,帶點酸味,很好吃。”站在掛滿百香果的種植基地,姚東英一邊摘果一邊面帶笑容地對記者說,以前有人問她知不知道百香果,她總是搖頭。如今,她不僅見過和吃過了百香果,還透過百香果掙了錢。

姚東英家住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平江鎮,全縣苗族、侗族等少數民族人口占比超80%。2019年,榕江縣大力推廣百香果等產業,截至目前,全縣百香果種植面積逾4。2萬畝,其中平江鎮3500餘畝。

“我在基地幹活一天130元,每個月只要幹滿一半時間,就可以拿到差不多2000塊錢。”姚東英說,很多像她一樣的少數民族婦女過去在家只能種田、餵豬、喂牛,一年到頭掙不了幾個錢。如今在基地幹活,有時一個月掙的錢比在家種一年田還多。

“我們在平江鎮有5個基地,這個基地叫三鐵炮,每天有100多人摘果,80%都是少數民族,女性居多。”基地所屬公司——榕江遠大種養殖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魏愛財說,百香果等產業提供的“家門口”就業機會,不僅改善了少數民族群眾的經濟條件,更重要的是改變了他們的精神面貌。

“以前缺少產業聯結,很多少數民族群眾在家只能幹傳統農業、跟本族村民交流,思想相對封閉。有了百香果等產業後,這些少數民族群眾一塊兒幹活、一起交流,他們的生活態度、思想觀念慢慢發生了轉變。”魏愛財說。

“榕江自然、地理和氣候條件優越,適合百香果生長,產出的百香果無論品相還是口感都屬上乘,市場供不應求。”榕江縣百香果專班負責人、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楊勝作介紹,10年前,榕江就已經有個體戶種植百香果,但因不成規模,無法帶動更多群眾就業。

近年來,透過引進龍頭企業,示範帶動各鄉鎮合作社和種植大戶,榕江形成了“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組織方式,推動百香果產業不斷髮展。目前產業涉及企業31家、合作社及村集體經濟公司74家、農戶1500餘戶,2020年,提供就業崗位近8萬個,共支付勞務費逾950萬元,預計2021年將提供就業崗位56萬餘個、支付勞務費6700餘萬元。

楊勝作說,榕江還推動建立財政扶貧資金“量化入股分紅”的利益聯結機制,讓村集體享受產業發展紅利。忠誠鎮定弄村鄉村振興駐村第一書記龍再成介紹,2020年10月,透過引進一家來自廣西的公司,定弄村種植了580多畝百香果,並獲得2021年財政扶貧資金230餘萬元,用以量化入股該公司獲取分紅。“等到年底分紅後,村集體收益將主要用於村裡的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和嚴重突發困難戶等群體,構建起更加多元的保障體系。”龍再成說。

“我們的百香果產業正朝著標準化、規模化、市場化和品牌化的目標發展,力爭到2025年種植規模達20萬畝,為榕江廣大群眾提供穩定的增收渠道,打造更長久的‘甜蜜事業’。”楊勝作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