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扶貧花開君未歸——追憶倒在扶貧一線的從江縣西山鎮小翁村第四網格員李黔雄

作者:由 天眼新聞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2-08-20

小翁小翁然後是什麼呢

2021年1月19日,天氣寒冷,群山嗚咽,江河哭泣。從江縣住房公積金管理部與從江縣西山鎮所有黨政幹部籠罩在悲痛氛圍中,昨日與他們並肩為伴決戰深貧的親密戰友李黔雄因常年勞累患病逝世,再也回不到他熱愛的扶貧崗位,再也回不了他溫暖的家……

扶貧花開君未歸——追憶倒在扶貧一線的從江縣西山鎮小翁村第四網格員李黔雄

李黔雄,男,1983年3月出生於從江,2008年參加工作,黔東南州住房公積金從江縣管理部四級主任科員。於2013年1月至12月、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分別在從江縣往洞鎮則裡村、高增鄉新生村參加同步小康駐村扶貧工作,2019年6月至今擔任西山鎮小翁村擔任第四網格員。

2020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使命如磬,戰鼓催徵。作為扶貧一線“戰士”,李黔雄始終吃住在村,堅持以“一刻不能停,一步不能錯,一天不能耽誤”決心與拼勁,全力以赴攻堅克難,向從江千百年來的貧困難題發起最後總攻。

“他住院的這近一個月裡,經常有群眾來問我,小李去哪裡了,是不是回去了,還回來嗎?特別是70多歲的孤寡老人吳奶谷,隔三差五就來問‘小李什麼時候回來,快過年了,我準備了一些醃魚留給他,他回來記得告訴我。’我真的沒有勇氣告訴奶奶,他的小李回不來了……”想起昔日戰友,小翁村指揮所所長梁航艇忍不住哽咽道。

憶往昔,與貧困較量,與時間賽跑,“扶貧戰士”形象躍然紙上,令人動容。

  決戰脫貧抗病魔

小翁村位於西山鎮北部,距鎮政府駐地5。9公里。全村有4個自然寨,9個村民小組,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人口68戶274人,貧困發生率為28。6%。截止2019年低,未脫貧14戶54人,貧困發生率為5。32%。

脫貧是承諾,更是責任!為如期實現脫貧出列,讓小翁村真正富起來,李黔雄開啟“白加黑、5+2”攻堅模式,晨曦起床,定計劃、核數據、盯專案、找資源。。。。。常常是一頓飯頂幾餐,一天掰成幾瓣用。日暮時還會趁著群眾務農返家時攀談交心,夜晚昏暗燈光下再逐戶家訪。

“每晚家訪後,他都會逐一整理每戶情況,做好資料統計,根據每戶情況制定脫貧幫扶計劃,每天都是12點以後才能休息。”同村作戰的網格員石明華對李黔雄的日常很是熟悉。

高強度的工作以及不規律飲食和作息讓當時還是個“胖子”的李黔雄很快就瘦了10多斤,肚子明顯小了一圈,身體也開始亮起了紅燈,胃不時隱隱作痛。同事勸他去醫院檢查,他總笑呵呵的說“沒關係的,等脫貧攻堅結束後再去看,平時注意點飲食就好了,瘦點也是好事”。

扶貧花開君未歸——追憶倒在扶貧一線的從江縣西山鎮小翁村第四網格員李黔雄

直到2020年7月,李黔雄因胃部不適加重到從江縣醫院住院治療,住院期間他還是放心不下網格工作,胃痛稍有緩解就堅持馬上回到工作崗位,準備下一階段“查缺補漏、提質增效”的攻堅工作,不願再接受進一步檢查和治療。

面對家裡人、同事的擔心和反覆勸說,他總是堅定的反駁,說自己還年輕可以挺過去,在脫貧攻堅任務如此艱鉅的時候請假,那自己就是一個“逃兵”,不能因為個人原因拖脫貧攻堅工作的後腿。

當時脫貧攻堅正處於大考階段,已經遞交入黨申請書的李黔雄一直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著眼大局,堅守崗位,加班加點,投入繁重的脫貧攻堅任務。

2020年11月,脫貧攻堅省級第三方評估順利過關,李黔雄應縣委安排一線幹部統一接受身體健康檢查要求參加體檢,醫生再次建議他去大醫院深入檢查,他卻還是堅持不能掉鏈子,不能當“逃兵”,簡單輸液就馬上回村工作。

就這樣,他拖著病體一直堅持到12月脫貧攻堅各項工作基本結束等待國家驗收檢查時,身體不適加劇無法硬扛,才請假到廣州醫院做深度檢查,令人痛心的是檢查結果確診為胃癌晚期,雖聽取醫生建議進行積極治療,但在術後病情出現惡化,癌細胞擴散到骨髓奪去了他年輕的生命。

直到最後一刻,他的桌上還放著未寫完的走訪記錄和工作筆記,裡面滿載著他對貧困群眾的掛念,對鄉村振興的思考,對人民群眾的擔當。

  為民辦事踐初心

2019年6月,從江縣吹響脫貧攻堅總攻號角,為做到盡銳出戰,最佳化作戰指揮體系,在原有的1035名駐村幹部的基礎上,又抽派了558名幹部下沉一線擔任指揮所長和網格員。李黔雄積極響應號召,主動請纓加入到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伍。

“單位就這幾個同志,除了我和老梁,其它都是女同志,我不去誰去呢,沒有比我更合適的了,就讓我去吧。”

當時,全縣啟動人畜混居、透風漏雨整治等工作,小翁村61戶老舊住房、透風漏雨房和109戶人畜混居房需要整治,為按時高質量完成工作,李黔雄迅速進入狀態,和村指揮所全體同志夜以繼日鏖戰在整治戰線上,從鎖定整治改造物件,到整治改造內容,再到具體施工安排,堅持深入一線做細做實。

“小李,又來上戶啦,來來來,一起吃飯。”

“飯就不吃了,就是來看看你們家的窗戶裝好沒有,哪裡有問題及時跟我說,我好跟施工隊反映溝通,保證幫你們家搞好,做到不透風不漏雨。”

“你家板子已經跟你協調好了,沙子明天到,要抓緊時間施工哈,明天我還要來看的。”

“你家灶臺這麼打既不方面也不美觀,應該把洗手檯也設計上去,打連體的,我給你設計下。”

那段時間,李黔雄每天頂著烈日走村串戶,逐戶檢視施工情況,跟進整治進度,排程施工材料,微信運動步數每日都是2萬步以上。

猶記得2020年的夏天,天氣很熱,空氣都是乾燥的。李黔雄考慮到網格區的掛牌督戰戶吳加志收入來源單一,生活相對困難,便主動幫他申請精準扶貧專案單株碳匯。專案申報需要貧困戶對自家杉樹逐棵掛牌並拍照,程式比較複雜,李黔雄擔心吳加志不懂得掛牌要求,做無用功,主動陪同他去林地掛牌拍照。崎嶇的山路加炎熱的天氣,讓當初那個胖乎乎的李黔雄瞬間汗流浹背,氣喘吁吁,對此老吳還笑他“這農村活也是為難你們這些幹部了。”

6月的天,孩子的臉,豔陽高照瞬間變成雷陣雨把李黔雄和吳加志一起困在沒有遮擋物的山腰上,頭頂轟鳴的雷聲和明亮的閃電讓李黔雄第一次對大自然產生畏懼,但他還是堅持完成掛牌才好回到指揮所,即便淋成落湯雞也只是匆匆吃兩口飯,就迅速投入到其他工作中去了。

也是在那次“共患難”後,原本對駐村幹部有所防備的吳加志對李黔雄態度明顯轉變,時常主動邀請李黔雄到家吃飯,說心裡話,再也有沒有了往日的警惕。

扶貧花開君未歸——追憶倒在扶貧一線的從江縣西山鎮小翁村第四網格員李黔雄

扶貧花開盼君歸

“駐村工作錯綜複雜,千頭萬緒,每天連軸轉,但李黔雄從不抱怨,對群眾熱情周到,工作紮實細心,責任感強能扛事,在單位是業務骨幹,在村裡是‘左膀右臂’,住院前我們還時常討論要怎麼把扶貧成果鞏固好,有效銜接鄉村振興呢,沒有想到這一去就回不來了!”談到自己的戰友,梁航艇滿是感慨和痛心。

“都是小李給我申請的低保、幫我修房子,還時不時給我送東西,比親人還親呢,我是真的捨不得他。”村裡孤寡老人吳奶谷也是時刻掛念著她的“小李”。

掛念著李黔雄的,有戰友,有群眾,更有骨血至親。

年僅三歲的兒子每天追問爸爸去哪裡了,什麼時候才能回來,爸爸是不是不喜歡他了,為什麼不回來看他。十個月的女兒也再沒有機會叫一聲爸爸,年邁的父母白髮人送黑髮人,妻子孟娜再也沒有可以依靠的“肩膀”。

青山寂寂傷別離,訴不盡相思,道不完衷腸。

李黔雄走了,他將初心與使命放在扶貧一線,以一個普通駐村網格員的擔當和奉獻,堅守到脫貧攻堅勝利最後一刻……

李黔雄走了,他用三十七年的生命書寫不為名動,不為利驅,誓為民行的錚錚誓言,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中燃燒自己,溫暖鄉親……

李黔雄走了,帶著未對父母盡孝、未能見證子女成長的遺憾,他將青春和生命奉獻給了脫貧攻堅事業,展現了新時代基層幹部忠誠履職、服務為民的精神風貌。

初心昭日月,青山埋忠骨,行路萬里,不負人民。

群山嗚咽,江河哭泣。呼呼的寒風似乎在訴說他駐村戰貧的故事,嘩嘩的江水似乎在訴說他振興未達的遺憾……

脫貧捷報達,扶貧花已開,君卻沒有歸,長使淚滿襟。

李黔雄,一路走好!

作者:從江縣委組織部

龍珍霓

從江縣委宣傳部

楊光攀

編輯 施昱凌

編審 王璐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