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控增改存 廣州改造“握手樓”

作者:由 廣州日報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2-09-15

握手樓採光差怎麼改造

白雲區村民非公寓式住宅怎麼建?最高可以建幾層?記者獲悉,《廣州市白雲區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近日出臺,其中明確規定新房的主朝向建築間距應不小於6米,次朝向建築間距應不小於2米,且建築層數不應當超過3層。該細則是去年8月市政府出臺《廣州市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實施辦法》以來,第一份以區政府名義出臺的《實施細則》。有了報建指南,以後村民建房將告別“握手樓”。

“握手樓”聽上去很“酷”,實際上很“苦”。觸手可碰的樓宇間距,不利於通風、採光、觀景、隱私保護之餘,還存在著嚴重的消防、治安等隱患。其實,這些“握手樓”的出現,與早期城中村的村民建房管理相對滯後有很大關係,尤其是在宅基地使用、樓房規劃、建設標準、驗收等方面,都缺乏相應的規範與監管。但作為城中村經濟的特殊產物,“握手樓”雖然居住環境較差,但仍具有一定的市場需求。一是“握手樓”房租相對便宜,對外來人口有很大吸引力。二是不少本地農民也把建樓出租當成主要謀生手段。

白雲區制訂的《實施細則》,旨在規範轄內村民建房建築管理,形成全區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同時,為村民建房、村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提供了一條合法依規的報建途徑,保障農村農民的合法權益,實現便民利民。

《實施細則》中提出嚴把申請條件和建設指標,實行技術把關,比如村民建房必要前提是符合“一戶一宅”,建築間距、層數、高度、基底等標準都要統一,並實行嚴格的規劃驗收管理制度。嚴格執行審批流程和批後監管。讓規劃先行、法規先行、監管隨行,做到在源頭上控制“握手樓”增量。

除了嚴格控制“增量”外,還需妥善處理現“存量”的問題。對現存“握手樓”進行積極改造,例如深圳將城中村“握手樓”改造成為人才保障房社群——在保障了村民利益的前提下,由政府牽頭,引資改造,把“握手樓”改造成宜居的特色人才社群,從而實現了多方共贏的良好效果。

無論是透過法規嚴控“增量”,還是靈活改造“存量”,要讓城市告別“握手樓”,這些都需要政府拿出更多的智慧與耐心,綜合多方考慮,平衡各方利益,把推進廣州“三舊改造”工作做得更好。

(陳文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