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為隋煬帝雪恥!唐太宗攻佔高句麗這個城市後,激動地寫詩紀念!

作者:由 北京歷史故事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2-09-18

臨城卻影散是什麼動物

文/晚風暮雨

詩曰:

玄兔月初明,澄輝照遼碣。

映雲光暫隱,隔樹花如綴。

魄滿桂枝圓,輪虧鏡彩缺。

臨城卻影散,帶暈重圍結。

駐蹕俯九都,停觀妖氛滅。

作這一首《遼城望月》詩的,乃是大唐王朝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這首詩表現了唐太宗御駕親征攻佔遼東城後欣喜若狂的心情,在唐朝削平割據群雄、一統寰宇戰爭中大放異彩的唐太宗,為何佔領敵人一座城池後就寫詩慶祝、格外激動呢?

除了遼東城是高句麗重鎮之外,這裡還是當年隋煬帝傾全國之力遠征高句麗數次折戟的地方,唐太宗這次一舉攻克遼東城,不僅重創了高句麗,而且為中原王朝的帝王一雪前恥!

為隋煬帝雪恥!唐太宗攻佔高句麗這個城市後,激動地寫詩紀念!

隋朝時期,曾先後四次遠征高句麗,隋文帝時期一次,隋煬帝時期三次,前三次征討都以失敗告終,隋軍損失慘重。

第四次遠征時,高句麗國力困弊,主動請降,隋煬帝下令撤軍,但高句麗僅僅是表面上臣服,既不聽從隋煬帝的命令入朝覲見,又不肯放還被俘的大批隋軍人員,所以,這次遠征雖然名義上勝利了,但其實不過是贏了面子而已,此時隋朝國內大亂,各地反隋起義接連不斷,隋煬帝無暇再次進攻高句麗,直到在江都被叛軍殺死。

隋朝四次遠征高句麗時,有兩次曾經兵臨遼東城下,隋軍與守軍進行了激烈的戰鬥。

為隋煬帝雪恥!唐太宗攻佔高句麗這個城市後,激動地寫詩紀念!

隋煬帝第一次遠征時,出動的各路隋軍大約有一百一十三萬餘人,另外為士兵運輸物資的民夫數量大約為士兵的兩倍(1),由於隋煬帝親自過問所有軍事行動,“凡軍事進止,皆須奏聞待報,毋得專擅(2)”,束縛了將領們的手腳,導致隋軍的戰鬥力大打折扣。

隋軍包圍遼東城後,隋煬帝又下令:如果高句麗投降,就要安撫接納,不得繼續進攻。

隋軍經過苦戰,即將攻破遼東城時,城內的守軍詐稱投降,隋朝將領因隋煬帝的命令不敢繼續進攻,先派人請示皇上,接到等回覆命令後,城裡的守軍已經修復好損壞的城牆,做好了繼續戰鬥的準備,反覆幾次,隋煬帝依舊執迷不悟,隋軍圍城苦戰一個多月,也未能破城而入。

這時其他幾路隋軍先後失利退回國內,隋煬帝只得下令撤圍退兵,第一次遠征,由於隋煬帝的胡亂指揮而導致隋軍功虧一簣,最終也沒能攻克遼東城。

為隋煬帝雪恥!唐太宗攻佔高句麗這個城市後,激動地寫詩紀念!

第二年,隋煬帝發動第二次遠征,隋軍包圍遼東城後,猛攻二十餘天,付出很大傷亡,依然無功,久攻不下,隋煬帝想到了一個辦法:準備布囊百餘萬個,裡面裝滿土,堆成一條30步寬,與城牆一樣高的“魚梁大道”,隋軍將士可以沿此道入城,屆時,攻佔遼東城將會易如反掌。

“魚梁大道”快完工時,隋軍士氣大振,磨刀霍霍,準備入城後多砍幾個敵人首級立功,高句麗守軍知道末日即將來到,準備頑抗到底。

就在勝利觸手可及之時,隋煬帝接到從國內傳來的一個可怕的訊息:禮部尚書楊玄感在黎陽造反!隋煬帝立即下令退兵,隋軍在城外囤積的糧草、兵器堆積如山,也全部丟棄。

第二天,城內守軍發現隋軍撤退了,派數千人尾隨追擊,將掉隊的幾千名老弱病殘隋軍士兵殺死。隋朝第二次遠征,由於楊玄感造反,最終也沒能攻克遼東城。

為隋煬帝雪恥!唐太宗攻佔高句麗這個城市後,激動地寫詩紀念!

唐朝建立之初,一直與高句麗保持友好關係。貞觀年間,高句麗權臣淵蓋蘇文(為避唐高祖名諱,唐朝資料記載為泉蓋蘇文)發動政變,立榮留王的侄子高藏為王並攝政,獨掌高句麗朝政大權,隨即進攻唐朝藩屬新羅。

唐太宗忍無可忍,以高句麗攝政弒主虐民為由,於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親率大軍征討高句麗。

唐軍數量雖然遠遜於隋煬帝當年所動用的軍隊數量,但連戰連捷,唐軍名將李世勣率軍到達遼東城外,高句麗出動四萬兵馬救援遼東城,被唐軍擊敗。

為隋煬帝雪恥!唐太宗攻佔高句麗這個城市後,激動地寫詩紀念!

在城外的戰鬥中,一位唐軍士兵表現出色,他單槍匹馬,衝向一個高句麗將領,將其殺死後把首級懸掛於馬上,高句麗士兵視之膽寒,紛紛後退,這位士兵就是薛仁貴,此戰之後,薛仁貴一舉成名,成為唐軍中最耀眼的明星。

李世勣率軍攻城,不久,唐太宗親率精兵趕到,唐軍經過十幾天的苦戰,終於攻克遼東城,殲滅高句麗守軍一萬餘人,俘虜一萬多人,另外俘虜男女百姓四萬餘人。

隋煬帝兩次親征都沒有打下來的遼東城,如今被唐軍攻克,唐太宗心花怒放,登上城牆寫下這首《遼城望月》,其中“駐蹕俯九都,停觀妖氛滅”兩句是何等的霸氣,大有一鼓作氣蕩平高句麗的氣勢!

這次出征,由於高句麗安市城的守軍殊死抵抗,唐太宗“以遼左早寒,草枯水凍,士馬難久留,且糧食將盡,癸未,敕班師。(3)”

為隋煬帝雪恥!唐太宗攻佔高句麗這個城市後,激動地寫詩紀念!

唐太宗親征高句麗之戰,唐軍以陣亡士兵兩千餘人的代價,攻佔高句麗十座城池,斬首敵軍四萬餘人,遷徙遼、蓋、巖三州戶口七萬人到唐朝境內,繳獲物資無數,嚴重的削弱了高句麗的實力,為後來唐高宗時期攻滅高句麗的戰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引用資料:

(1)《隋書·卷四·帝紀第四》

(2)《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一》

(3)《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