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冷鮮肉成餐桌常客 六成市民稱習慣購買

作者:由 金融界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2-10-11

冷鮮肉店開在小區可以嗎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品質,成了越來越多人注重的字眼。比如,在飲食方面的一個顯著變化就最能說明問題——曾幾何時被視為高階的冷鮮肉如今成了多數家庭餐桌上的常客。

那麼,人們如何看待這種變化?包括老人、家庭主婦、上班族在內的20多位市民在接受採訪時,其中近六成市民表示,已經習慣了購買、食用冷鮮肉,而原因多是出於對食品安全的擔憂。

逛超市買生鮮成多數人習慣

“習慣了,基本都是利用下班時間或週末逛超市的時候購買生活用品,比如米麵油,比如雞鴨肉。” 4月10日晚上7時許,在漯河市嫩江路雙匯專賣店內,王女士熟門熟路地和幾名工作人員打了個招呼,挑選了一塊包裝好的裡脊肉,然後排隊等待交錢。

32歲的王女士在當地一傢俬企上班,愛人是一名公務員,孩子剛剛上幼兒園,週一到週五白天由住在同城的姥姥、姥爺幫忙接送照看。說起自己到專賣店購買冷鮮肉的舉動,王女士坦言“習慣了”,“一是真的沒時間去菜市場轉悠,下班恰好路過這裡,很方便;二是因為專賣店或超市裡的肉品,尤其是雙匯這種大品牌的冷鮮肉質量讓人放心。”

王女士告訴記者,不僅是自己,小區的不少鄰居、單位的很多同事也都是選擇在專賣店或超市購買冷鮮肉,“價格和菜市場比起來稍微貴一點,但環境好,主要是產品質量有保障啊!”

越來越多的大媽不圖便宜比品質

和王女士這些年輕人相比,菜市場相對便宜的熱鮮肉,一度是眾多大爺大媽的首選。對此,家住漯河市大河花園的吳老太很有感慨。

今年71歲的吳老太以前住在臨潁縣農村,是一名小學退休教師,後來兒子結婚了,兒媳婦又生了雙胞胎孫子,她和老伴就主動請纓來城裡帶孫子。帶孫子倒是沒問題,可買菜做飯的事情卻把老太太難為住了:去菜市場有點遠,到附近的超市買有些貴。無奈之下,每天一大早,老太太就出門趕往菜市場,挑挑揀揀加上來回的時間,一上午就過去了。

其實,吳老太兒子媳婦每月的收入很不錯,根本不需要如此節儉,而孩子們也一再交代老人:去菜市場買點蔬菜就行了,雞鴨魚肉之類的在超市或專賣店買,放心。但老太太一直我行我素。直到去年春天有一次,老太太趕了個早買了一大塊自以為很便宜的五花肉,準備週末做紅燒肉,沒想到忘了放進冰箱,晚上起夜時卻發現那塊扔在廚房菜板上的肉竟發出藍光,後來一鑑定竟然還是病死豬肉。

“那以後,我再也沒去買過菜市場的便宜肉了,都是到超市或雙匯專賣店買冷鮮肉。”吳老太說起自己的經歷連連擺手,坦言自己這個年紀的人節省慣了,“但現在想開了,孩子們收入很高,咱也不必摳摳搜搜的,加上現在很多人壞良心在吃的東西上做手腳,一不小心就出問題。”

“如今,每天一大早我們小區的好多老太太結伴去附近的超市買蔬菜、冷鮮肉,趕上節假日、週末還有促銷,那裡的東西讓人放心,算起來根本沒有多花錢。”吳老太說到此處,又忍不住笑了起來,“節省是對的,但不能啥都圖便宜,如今啊,我們這些老太太也學會比品質了。”

專家:冷鮮肉是消費者最佳選擇

那麼,什麼是冷鮮肉?簡單來說,冷鮮肉是嚴格執行國家檢疫檢驗制度,宰後白條迅速進行冷卻處理,溫度在 24 小時內降至0℃~4℃,並且在後續的分割、運輸、貯藏、銷售過程中始終保持在冷鏈條件下的新鮮豬肉。

專家指出,冷鮮肉從外形、口感、營養等角度來看都優於其他肉類,是消費者購買肉類的最佳選擇。中國肉類食品綜合研究中心主任、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院長王守偉認為,冷鮮肉的問世對提高居民生活品質具有重要意義:“雙匯等企業發展冷鮮肉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案例,實事求是地解決了中國人吃肉品質提升的問題。目前,冷鮮肉是最科學的一種肉類消費方式,這種肉類從外形、口感、營養等角度來看都是最佳的。”

對於專家的說法,前文提到的王女士表示,自己此前並不清楚冷鮮肉和熱鮮肉的差異具體有多大,“但很明顯,一個是在超市低溫下出售,一個是在市場上露天出售,溫度稍微高一些,蚊子、蒼蠅亂飛,可想而知衛生狀況會怎樣。”

而吳老太的回答更是直接:“菜市場的熱鮮肉細菌多、不衛生,那些冰凍肉口感不好,比較一下還是雙匯這種大品牌的冷鮮肉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