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機杼和鳴指尖生花 千絲萬縷錦繡百年

作者:由 微遊甘肅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2-12-29

千絲乃縷是什麼意思

木架子上佈滿各色羊毛線,木器與毛線協奏出歡快的旋律,一條花團錦簇的毯子在工人的手裡一點一點成型,古浪手工地毯華麗面世、生而錦繡。這些看起來並不怎麼高階的裝置,卻承載著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隴原巧手傳統手工製品有限公司經理王玉庭傳承幾代的堅守與難捨的情愫。

機杼和鳴指尖生花 千絲萬縷錦繡百年

花色各異的手工地毯既實用也是一件工藝品 楊藝鍇 攝

20世紀80年代,十八歲的王玉庭接過了父親在古浪縣地毯廠做工的接力棒。在他的記憶裡,這門手藝並不陌生,從爺爺輩開始,家裡就有一個生產地毯的小作坊,王玉庭從小就與這方寸織物結緣。

小時候王玉庭接觸到的織毯工序才是真正的簡陋。木製織毯機不靈活不說,毯子織到哪兒工人們就要隨著毯子的高度坐到哪兒。慢慢地,工人們戲稱“織多高就得坐多高”的工序被淘汰。

2002年,王玉庭所在的工廠開始改制,他同很多工友一樣,沒有了“鐵飯碗”。從此,他帶著手藝,開始編制屬於自己的地毯王國,在多年的學習中,他掌握了繪圖、配色等一系列地毯製造工藝,為日後傳承這門手藝做足了準備。

創業伊始,王玉庭的廠子也只有一個架子、幾個女工,沒有場地、人手緊缺,嚴格意義上,連個作坊都算不上。“幾輩子人都是做這個的,不能在我手裡把這個養活一家人的行當給丟了。”王玉庭在這件事上看起來有些固執。

他到附近的村子裡挨家挨戶給留守婦女支起織機,把材料分發給個人,等做好了再上門收,一條一條織,一件一件賣。這樣的堅持讓他的事業慢慢有了起色,王玉庭的手工地毯開始銷往全國各地。

機杼和鳴指尖生花 千絲萬縷錦繡百年

王玉庭(左)指導女工製作地毯 楊藝鍇 攝

此後的幾十年,王玉庭生活的主旋律如同地毯機上百般纏繞的毛線,與這份傳統手工藝千絲萬縷地交織在一起。

地處絲綢之路邊陲的大靖,是歷史文化名鎮,自古貿易興盛,早在清朝末年就有多處純手工地毯小作坊,百年傳承,成為當地群眾養家餬口的傳統技藝。

當地傳統的手工地毯原材料是本地羊毛,圖案以花鳥魚蟲和福祿壽等元素為主,雖清雅古典,卻樣式單一,且傳統的植物染色方式固色能力並不強,地毯的使用年限也大大受限。

手藝傳到王玉庭這裡,開始了改良和變化,織毯機從木製品變成了金屬架子,機器更加靈活,工人織毯子的時間也開始縮短。他的手工地毯得到了客戶的一致好評,隨著客戶的增加,他開始精細化、藝術化的探索,把手工毯做得更細緻,做成可以賞玩的裝飾品。

現在,他所在的公司擁有十餘個車間,規模進一步擴大,可解決90多名家庭婦女就業。考慮到周邊村鎮的婦女平時還要照顧家庭,王玉庭給予了織毯女工上班時間自由,讓她們在掙錢的同時還可以兼顧家庭。

“小時候非常困難,就是靠著地毯養家。後來有能力了,也帶動了一部分鄉鄰就業、致富。我很感謝老祖宗傳下來的這門手藝。”王玉庭笑著說。

機杼和鳴指尖生花 千絲萬縷錦繡百年

成品手工毯種類不同,用途也各異,定製款可做裝飾。楊藝鍇 攝

原來地毯廠的女員工趙成霞現在是王玉庭車間裡的熟練工,她照顧著家庭,也在這份事業裡找到了自己的價值。她說:“我在這兒工作沒有時間上的限制,能照顧上娃娃和家裡人,又能自己掙錢,每天來工作跟姐妹們嘮嘮家常,覺得非常開心。”

“現在的地毯加入了更多鮮豔的顏色和新鮮的設計,並且固色工藝得到了提升,毯子質量也更好了。”王玉庭的車間分散在鎮子的各處,解決了很多鄉鄰的就業,但他現在又面臨新的問題,機械化生產的地毯以其低廉的價格衝擊著手工地毯市場。“總會好的,畢竟我們的產品質感在那兒放著。”面對未來,王玉庭很自信。

文/閆琴雯 圖/楊藝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