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與傳統文化互通互動共情共鳴

作者:由 人民融媒體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3-01-16

浮雲浮現是什麼意思

本文轉自:解放日報

與傳統文化互通互動共情共鳴

“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視覺中國供圖

解放書單

《中國思想:從孔夫子到庖丁》,胡司德 著

《中國文化之根——先秦七子對中國文化的奠基》,楊澤波 著

《典故中的中國》,鮑鵬山 著

《萬川之月:中國山水詩的心靈境界》,胡曉明 著

《詩意人間》,方笑一 著

《中國傳統色:敦煌裡的色彩美學》,郭浩 著

《瓷器裡的文明碎片》,塗睿明 著

《中國人的音樂》,田青 著

《餐桌上的中國史》,張競 著

《中華玄機》《中國人的思路》《中華文化:特色與生命力》《天地人生:中華傳統文化十章》,王蒙 著

“中國傳統文化與當下”系列叢書,任繼愈、龐樸、湯一介、郭齊勇 等著

“中華人物故事”叢書之《先賢啟示》《古人為政》《文人為官》

“中國文學經典”叢書之《古代詩詞卷》《古代散文卷》《古代小說戲曲卷》,陳引馳、周興陸 著

“中華詩詞名人傳”叢書之《陶淵明傳》《李白傳》《杜甫傳》《白居易傳》《歐陽修傳》《王安石傳》《李清照傳》《辛棄疾傳》

■本報記者 夏斌

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盪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

中國文化歷來推崇“收百世之闕文,採千載之遺韻”。在古人的文獻經典中,在今人的各類著作中,可以看到怎樣的中國氣質、中國氣象、中國氣派?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我們能夠汲取怎樣的經驗與智慧?

博大精深

上世紀80年代,有學者到歐美等地開辦關於中國文化的講座。一個國外聽眾發問:你們經常講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能不能告訴我們怎麼個“博大精深”法?

這個問題,讓作家王蒙念茲在茲。

出於一種文化使命感,他嘗試推出談“孔孟老莊列荀”的一系列作品,對中國文化進行探源式闡釋,接著又出版《中華玄機》《中國人的思路》《中華文化:特色與生命力》等著作,聚焦中華文化的輝煌、影響、焦慮、危機、重生等。

上個月,王蒙的新作《天地人生:中華傳統文化十章》面世。這是一本飽含人生閱歷的“智慧之書”,是一部提煉闡釋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神標識和價值精髓的“集大成之作”。全書分為生死、天地、三才、混一、文治、修身、美德、君子、勸學、風度十章。每一個話題,幾乎都與生命個體息息相關。

——談文化:文化使人生的諸種悖謬、死結、憤懣、怨懟,變得平順條理、有情有理。

——談勇敢:中國古代聖哲提倡的是清醒的勇敢,慎重的勇敢,有影響力與組織力的勇敢,理智的勇敢與戰略的勇敢,而不是一時的莽撞與冒險。

孟子貶低匹夫之勇、血氣之勇、一夫之勇,認為那是廉價的,解決不了什麼問題;蘇軾更是提出,不驚不怒,深謀遠慮,服從大局,務求必勝,才是格局甚大的真正的勇敢。

——論人生:人生下來,活下來,是為了貢獻、為了成長和成就。所有的失敗,應該通向改進與成功。即使此生的成長成就有限,也可以甘為人梯,把接力棒傳下去。

——論學習:人生是自學所造就的。人最重要的老師是明顯成長了、更加渴求成長的自己。

——論樂趣:應該做到的是,隨著自身人格的發展完善,終於感到,修身才是人生的第一大享受。

王蒙談中華傳統文化,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運用經驗主義、審美感悟的方法來談,即“六經注我”,化深澀為人情事理、洞明練達、新鮮有趣。由此,不同的讀者可以與之互通、互動,共情、共鳴。

從歷史中“走出來”,在光影中“活起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歷史的、民族的,也應當是與時代、與世界共振的。

西方人該如何理解“道與氣、陰與陽、八卦與五行”等概念?《孫子兵法》是兵書,為何其核心內容卻在講避免戰爭?屠宰、烹飪、調羹,以食為天的中國人,又是如何將思想灌注口腹之間?

在《中國思想:從孔夫子到庖丁》一書中,劍橋大學教授胡司德摒棄以學說形塑思想的傳統框架,轉而從時空、自然、醫藥、食貨等領域來把脈、解題。透過“他者目光”的審視與解構,中華傳統文化的生動與厚重並存、樸素與複雜共生、天真與深刻兼得到生動展示。

龍騰虎躍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在《歷史的起源與目標》一書中,對歷史上的一個輝煌時代及其時代人物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這個時代,在中國是春秋戰國時代,在西方語境中被稱為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

在“軸心時代”,人類的文明精神出現了重大突破,誕生了許多偉大的精神導師——中國有孔子、老子,古希臘有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猶太教的先知,古印度有釋迦牟尼……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中國文化之根——先秦七子對中國文化的奠基》,是一部學術性和普及性兼具的著作。

在《典故中的中國》中,作者鮑鵬山講諸子、講人性,更講美麗偉大的心靈;有史論、有洞見,更有真摯熱烈的感情。

同樣的“軸心時代”,不同的文化特質。在百家爭鳴中,在百花齊放中,中國文化愈發鮮明、愈顯活力。

在一些文化中,太陽是人們崇拜的物件,在中國則是可以與之抗爭的(后羿射日);火是從上帝那裡偷來的,在中國則是人們自己努力創造的(鑽燧取火);大山是上帝的造化,在中國則是可以人為移動的(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的故事,既闡明瞭中國文化積極奮鬥的精神,也暗合著安土重遷的意味。因為不隨便搬家,一家幾代人都生活在一起,決定了中華文化重視家庭、重視血緣聯絡。

中國人的血緣關係特別複雜。《爾雅》是中國最早的詞典,其中表示人的稱謂的詞,比如今天說的爸爸、媽媽、叔叔、阿姨,就有100多個。

有一個稱謂特別複雜,那就是兄弟的兄,它字面的意思,兄是男性同輩比自己年長者。但在實際生活中,有時比自己年輕的也可以為兄,女性也可以為兄,甚至比你低一輩的也可以為兄。

稱謂講究的背後,是文化的深度、歷史的厚度。走進去,就可以更真切地看到那個活色生香的時代、那個龍騰虎躍的時代、那個“鳶飛戾天,魚躍於淵”的時代,就能知道如何做一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中國人。

接續奮鬥

文化的深度、歷史的厚度,既源於“軸心時代”的引領與突破,也基於一代代中國人的接續奮鬥。

中華上下五千年,孕育了無數名人聖賢:有以身許國、抵禦外辱的愛國志士、民族英雄;有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政治家、軍事家;有循理論道、通事物之變的哲學家、思想家;有文若春華、思如泉湧的文學家、藝術家;有勇於創新、鍥而不捨的科學家、探險家……

依託中華書局主辦的《月讀》雜誌,大友書局精心推出了“中華人物故事”叢書。這套叢書以正史、筆記為依據,分為《先賢啟示》《古人為政》和《文人為官》三冊。

《先賢啟示》主要介紹春秋以來的思想家與開國名臣,如董仲舒、諸葛亮、朱熹、王守仁、顧炎武等。

《古人為政》主要介紹歷史上有影響力的名臣賢相,如蕭何、魏徵、姚崇、宋璟、包拯、耶律楚材等。他們是諍臣,是良臣,是廉臣,是勇臣,是智臣,其從政智慧和道德品行是後人學習的典範。

《文人為官》主要介紹屈原、顏真卿等歷史文化名人。在介紹他們的生平事蹟、主要著述、思想觀點及歷史貢獻的同時,結合現實提煉其思想精華與道德精髓,為讀者修行立身提供經驗與智慧。

大寫的人,大寫的思想。“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位卑未敢忘憂國”的報國情懷,“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獻身精神穿越千年,影響著中國文化、中國歷史的走向,詮釋著中華民族的稟賦、性格、氣質。

滋養豐富

文化的深度、歷史的厚度,還離不開文學的滋養與豐富。

文學是什麼?文學常常是講生存之外的問題。它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把世界染上一層溫情的面紗。世界沒有改變,但人們看待世界的眼光改變了,人們的心情狀態改變了。

文學閱讀,又該讀什麼?一個簡潔的回答就是讀經典。文學經典是長期沉澱下來並經過時間檢驗的有營養的精神資源。對中國人來說,文學經典就是那些在幾千年傳統文化中沉澱下來、保持連綿不絕精神影響力的好作品。

“中國文學經典”套書的主編為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引馳、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周興陸,脫胎於復旦大學文科專業大類培養基礎課程,由《古代詩詞卷》《古代散文卷》《古代小說戲曲卷》三卷彙編成冊。

《古代詩詞卷》分為先秦兩漢詩歌、魏晉南北朝詩歌、唐宋遼金詩詞、元明清詩詞曲幾大部分——

中國是詩的國度,“民生而志,詠歌所含”,5000多年文明的歷史長河裡,詩歌一脈奔騰不休;在中國文學史上,詩歌更是主流。自遠古的歌謠到《詩經》《楚辭》,從漢魏樂府、六朝文人五言詩到唐詩、宋詞、元曲,乃至明清時期多樣態的詩歌形式,可謂跌宕生姿、縱貫始終。從個人的修養心性、群居的集體生活到國家政治的溝通上下,詩歌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古代散文卷》分為先秦散文、秦漢六朝散文、唐宋元明清散文幾大部分——

中國人歷來把“文”看得很重,並將文與道聯絡起來,認為文字於道、文以明道。中國人的文,不只是今天的純文學、美文,而是無所不包的大文章。文章不僅本源於“道”,其宗旨也是為了“明道”。

《古代小說戲曲卷》分為神話傳說、雜史雜傳、志怪志人、唐宋傳奇、變文話本、明清文言短篇小說、長篇小說、戲曲選等幾大部分——

在今天的文學視域中,《搜神記》《世說新語》與《三國演義》《水滸傳》都統稱為小說,屬於同一種文學體裁。但在古人的觀念裡,並非如此。古人一般不把“小說”視為文章,文章選本也基本不選小說,更沒有一個諸如“文學”之類的大概念來包容“小說”。與小說相對的概念不是詩、文,而是“集部”“別集”之類的圖書分類概念。當然,小說雖然在古代文人心目中的地位不高,但可以發揮勸善懲惡、娛目悅心、陶冶性情等作用,因而也不應忽視其價值。

雲影天光

學史可以看成敗、鑑得失、知興替,學人可以知廉恥、懂榮辱、辨是非,學詩可以情飛揚、志高昂、人靈秀。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再版的《萬川之月:中國山水詩的心靈境界》,是學者胡曉明讀解中國山水詩歌的小書。全書精選中國山水詩中200餘首佳作,但又不僅僅把山水詩作為精妙優美的語言文字或風景畫來看待,而重在探究隱藏在技法、家數、淵源、流派、風格背後的中國文化的心靈境界。

從中國哲學的學術立場看中國山水詩歌,從中國山水詩歌的特殊角度看中國哲學,是本書的宗旨。作者認為,要重新找回中國文化的抒情傳統與抒情精神,不能不喚醒人們的語詞記憶。並不是只有方言才能滿足鄉愁,在表現漢語獨特的詩性,即凝練與含蓄方面,舊詩還是有優勢的。缺少了這個活水,就看不到雲影天光。

安頓生命,是中國山水詩的一個經典主題。在嚮往鄉關的精神旅途中,花開花落,魚躍鳶飛,大自然無限豐富的形態,無往而不成為詩人表達情思的媒介;或煙雲空濛,或啼鳥處處,或登大山觀日出,或涉大川送夕暉,人在大自然的懷抱裡沐浴靈魂,陶冶性情,開拓胸襟,提升人的精神存在。

如果沒有這心靈的遠遊,如果沒有那些流動飄逸的雲水、小窗梅影的月色,那些綺麗華滋的春光、荒寒幽寂的秋景,那麼人類的心智將難免日漸枯竭。

一層一層漸近大自然,正是一層一層打破壁障,從而將人類自由心靈從封閉的自我世界中伸展出來。這就是安頓生命的另一面:提升心靈。

東方出版中心呈現的《詩意人間》,是學者方笑一的用心之作。該書收錄了他為90首中國古典詩詞撰寫的解讀文字。其中有關人間真味的一段文案,讀來令人回味無窮——

元豐七年,蘇軾和一位朋友遊覽泗州南山,寫下了這樣的詞句:“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此時的蘇軾,經歷了“烏臺詩案”的九死一生,又在黃州度過了幾年謫居歲月,對“人間”有了新的感悟。

人間的至味是什麼?蘇軾給出了兩個字答案:清歡。這是一種清淡的、清新的歡愉,並不是那種濃烈的、窮奢極欲的、令人亢奮的快樂。

蘇軾是一位美食家。他還進一步將“清歡”落實到了飲食層面。茶中是雪沫乳花,盤中是蓼茸蒿筍,還沒到立春,詩人就試起春盤來了。所有食物,都是清淡的。

蘇軾用“清歡”二字,勾勒出一個詩意的人間。這樣的人間,並不拒絕世俗的美味,並不鄙視日常的飲饌,並不追求躲進深山、辟穀煉丹。日常生活,世上萬物,一草一木,皆具詩意。

這樣的人間,又不僅僅停留和滿足於世俗的享樂。詩人面前擺放著的,不只是一盞清茶、幾樣菜蔬,在雪沫乳花與蓼茸蒿筍之間分明蘊含著一種超越世俗的美。詩人將其捕捉到手,又以春風詞筆,包含著世俗的和超越世俗的兩重詩意。這是真正的詩意人間,千載而下,依然令人神往。

在寫作手法上,作者還會根據不同的詩篇選擇適合的視角進行解讀。比如,在解讀“無一字不可無出處”的江西詩派之宗黃庭堅詩作時,作者以應注盡注的方式來講透典故和出處;李商隱的《無題》則側重於美學角度的剖析,將綺美的晚唐詩“語極搖曳”背後的深婉展現在讀者面前。

優秀的詩詞,從來都不是孤立的存在。李白的“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到蘇軾筆下就成為“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到辛棄疾筆下就成了“有美人可語,秋水隔嬋娟”。他們的境況不同、心願不同,面對同一輪明月,所創作的詩詞展現的就是獨屬於那個詩人的情感天地與人生思考,獨屬那個時刻的生命體驗和人生感悟。

“中華詩詞名人傳”叢書志在講述10位古代著名的詩人、詞家的成長故事,如《採菊東籬——陶淵明傳》《把酒問月——李白傳》《心憂黎元——杜甫傳》《長恨春歸——白居易傳》《醉翁之意——歐陽修傳》《不畏浮雲——王安石傳》《月滿西樓——李清照傳》《挑燈看劍——辛棄疾傳》。

“傳中見詩,詩中品人”是這套叢書的特點,為的是讓讀者對中華詩詞名人有更立體、更深入的瞭解,進而讀懂中華詩詞、讀懂中國文化。

多元融合

日前,“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我國共有43個專案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位居世界第一。

傳統制茶技藝與其廣泛深入的社會實踐,體現著中華民族的創造力和文化多樣性,傳達著茶和天下、包容並蓄的理念。透過製茶、泡茶、品茶,中國人培養了平和包容的心態,形成了含蓄內斂的品格,提升了精神境界與道德修養。

國寶重光,皇皇大觀。穿越歷史、跨越國界的瑰寶,除了中國茶,還有中國醫藥、中國武術、中國戲曲、中國瓷器等。它們從不同側面展示著中華文化的特有韻味。

最絢爛的,是敦煌的顏色。

在《中國傳統色:敦煌裡的色彩美學》中,暗紅、灰青的底色堆疊閃亮的金青,玉白的色彩浮現於土紅的泥板,紅與黑、白與綠勾畫出紺發翠眉的菩薩、高綠下赬的山水。有限的色系經由同色與異色的組合,或對比、或調和,最終形成中國色彩的正規化,給今人帶來美學與心靈的震撼。

最清脆的,是中國的瓷器。

作為人類最早發明的材料之一,瓷器在人們的生活中始終扮演著重要角色。瓷器雖多,但韻在其音。它曾引領全世界時尚風潮長達數百年,還是中西方重要的貿易商品,更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紐帶。

《瓷器裡的文明碎片》透過講述18種瓷器的歷史,引出與之相關的政治、經濟和工藝技術,勾勒中國瓷業的興衰起落、傳承斷裂。從青白瓷到青花瓷,從鈞窯到琺琅彩,從宋瓷到清三代,是瓷器的故事,也是歷史、文化、政治、經濟和工藝。

最動人的,是傳統的音樂。

音樂學家田青的《中國人的音樂》,是一本以中國傳統音樂、傳統樂器和各地民歌為脈,飽含深情講述中國故事的專著。在這本書中,讀者可以聆聽古箏、古琴、琵琶、二胡等傳統樂器的“金聲玉振”,走進南音、佛樂、道樂的神秘世界,體會“長亭外,古道邊”的境界以及“一條大河波浪寬”的時代精神。

最貼心的,是南北的美食。

由於地區的不同,中國人的飲食生活有著不小的差異。南北之間,山區與平原之間,沿海地區與內陸地區之間,無論主食也好,副食也好,種類之繁多,吃法之不同,令人歎為觀止。

梁實秋甚至舉例說:南方的茄子與北方的茄子在大小、水分等方面都不盡相同,用同樣的方法來烹飪,味道就會大不一樣。

《餐桌上的中國史》透過一道道菜餚,品讀一個個朝代的經濟、科技、農業發展程度與文化成就,折射出中華文化的重組演變與多元融合。

憂樂圓融

在世界幾大古代文明中,中華文明是沒有中斷、延續發展至今的文明。赫赫先秦、大漢雄風、盛唐氣象、典雅宋韻和元明清風采……獨特而悠久的文化傳承、文明發展,讓國人具有很強的民族自信心,也培育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不過,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絕不是簡單復古,也不是盲目排外。“不忘歷史才能開闢未來,善於繼承才能善於創新”,為我們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指明瞭方向。

為了更好地面對當下和未來,對傳統文化進行發掘、重塑或者啟用,上海教育出版社推出“中國傳統文化與當下”系列叢書,作者包括任繼愈、龐樸、湯一介和郭齊勇等。

這套叢書有一個鮮明的論述、貫通的主線:西漢以來,儒道兩家思想輪番地、混合地、諧和地在中國文化中起著主導作用,後來又融外來的佛學於一爐,成就了中國文化的新的統一體。而就其精神而言,可以“憂樂”二字來概括。

所謂“憂”,展現為如臨如履、奮發圖強、取義成仁之類的積極入世態度;所謂“樂”,包含有啜菽飲水、白首松雲、遂性率真之類的逍遙自得情懷。

這兩種精神,由於各種條件的湊合,有時分別統領了不同時代的文化風貌,如西漢的雄渾與魏晉的清遠;由於人物性格和身世的差異,有時又分別代表不同人士的神韻情采,如杜甫之沉鬱與李白的飄逸、范仲淹的“進亦憂,退亦憂”與金聖嘆的“好快刀”。

甚至同一個人,在一個時期裡會意氣風發,受“憂”的精神鼓舞,而“猛志固常在”,志在四方;到另一個時期裡又超然物外,本“樂”的精神為懷,而“悠然見南山”。如此種種,不一而足。

這兩種精神的理想結合,構成了中國人的理想人格。所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所謂“帝鄉明日到,猶自夢漁樵”,所謂“以出世的精神,幹入世的事業”,幾千年來的人格設計方案大都如此。

這一憂樂圓融的文化傳統,鑄就了中華民族的基本性格,又在不同時代呈現為不同的時代精神。時至今日,它正迎接著新的挑戰。關鍵一點就是要不止於故步、不揚彼抑此、不厚古薄今,取長補短而不崇洋媚外,革故鼎新而不妄自菲薄,適應時代而不數典忘祖,認同自己而不唯我獨尊。

我們久已具備這種精神,也應當敬重這種精神,更要發揚這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