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機器人應用發展路線圖出爐:製造業機器人密度2025年將翻番 鼓勵地方先行先試

作者:由 21世紀經濟報道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3-02-07

什麼叫先行先試

21世紀報道記者 繳翼飛 北京報道

機器人被譽為“製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機器人密度也是衡量智慧製造水平的重要指標。近期召開的全國工業和資訊化工作會議專門提出,制定未來產業發展行動計劃,實施“機器人+”應用行動,鼓勵支援有條件的地方先行先試。

1月19日晚,工業和資訊化部等十七部門聯合印發《“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要求到2025年,製造業機器人密度較2020年實現翻番,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行業應用深度和廣度顯著提升,機器人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能力明顯增強。

工信部前期資料顯示,2020年,我國機器人產業營收突破千億,國內製造業機器人密度達246臺/萬人。這也意味著到2025年將達500臺/萬人左右。

推廣200個以上典型應用場景

中國電子學會此前釋出的《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2022)》(下稱“《報告》”)顯示,中國高度重視機器人科技和產業的發展,機器人市場規模持續快速增長,機器人企業逐步發展壯大,已經初步形成完整的機器人產業鏈,同時“機器人+”應用不斷拓展深入,產業整體呈現欣欣向榮的良好發展態勢。預計2022年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174億美元,五年年均增長率達22%,其中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87億美元,服務機器人65億美元,特種機器人22億美元。

《方案》聚焦10大應用重點領域,要求突破100種以上機器人創新應用技術及解決方案,推廣200個以上具有較高技術水平、創新應用模式和顯著應用成效的機器人典型應用場景,打造一批“機器人+”應用標杆企業,建設一批應用體驗中心和試驗驗證中心。

在經濟發展領域,《方案》主要涉及製造業、農業、建築、能源、商貿物流等領域。尤其在製造業方面,《方案》提出,要研製焊接、裝配、噴塗、搬運、磨拋等機器人新產品,加快機器人化生產裝備向相關領域應用拓展。發展基於工業機器人的智慧製造系統,助力製造業數字化轉型、智慧化變革。

在社會民生領域,《方案》主要涉及醫療健康、養老服務、教育、商業社群服務、安全應急和極限環境應用等領域。其中,在醫療健康方面,《方案》提出,要研製諮詢服務、手術、輔助檢查、輔助巡診、重症護理、急救、生命支援、康復、檢驗取樣、消毒清潔等醫療機器人產品。加快推進機器人和醫學人工智慧在基礎理論、共性關鍵技術、創新應用等方面的突破,推動人工智慧輔助診斷系統、機器人5G遠端手術、腦機介面輔助康復系統等新技術新產品加速應用。推動機器人在醫院康復、遠端醫療、衛生防疫等場景應用。

《報告》也指出,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以及建築、教育領域持續旺盛的需求牽引,中國服務機器人存在巨大市場潛力和發展空間。到2024年,隨著新興場景的進一步拓展,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將有望突破100億美元。

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先行先試

《方案》提出,將指導和支援有條件、有需求的地區圍繞特色優勢產業,開展本地區“機器人+”應用行動。同時,依託龍頭企業和產業叢集,開發開放機器人成熟、新興和潛在應用場景,開展協同創新活躍、應用成效顯著、推廣價值較高的“機器人+”應用創新實踐。

《報告》顯示,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在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中基礎相對最為雄厚,京津冀地區機器人產業逐步發展壯大,東北地區雖具有一定機器人產業先發優勢,但近年來產業整體表現較為有限,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機器人產業發展表現出相當的後發潛力。

以長三角地區為例,目前已建立起了我國功能最完善、系統最健全的機器人產業生態體系,形成了以上海、崑山、無錫、常熟、徐州、南京為代表的產業叢集,也形成了蘇州吳中機器人產業園、蘇深機器人協同創新產業基地、崑山高新區機器人產業園、常州機器人產業園、南京麒麟機器人產業園等典型代表園區。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近日也從上海市經濟和資訊化委處獲悉,到2025年,上海力爭打造10家行業一流的機器人頭部品牌、100個標杆示範的機器人應用場景,1000億元機器人關聯產業規模。為支援機器人產業發展,上海還將圍繞浦東、寶山、嘉定、松江等重點區域,打造3至5個智慧機器人特色產業叢集。

珠三角地區則是以廣州、深圳、佛山、東莞等地為核心,不斷推動工業機器人在高階製造及傳統支柱產業的示範應用,深耕商用服務機器人賽道,在全國機器人產業重點集聚區中位居前列。

《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7月,珠三角地區機器人相關企業數量達2643家,較去年增幅明顯。珠三角地區機器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總數近40家,多聚焦在核心零部件、系統整合、機器人本體等細分領域,其中,部分本地企業在機器人控制系統和伺服系統方面具有較強技術實力,具備較強的市場競爭力,比如越疆、庫卡、隆深、合信、華成工業等企業。但珠三角地區平均大專以上學歷人員佔比相對較低,與人才發達地區長三角與京津冀相比處於劣勢。

《報告》也建議,未來應當圍繞機器人區域發展特色和重點應用領域,因地制宜實施一批效果突出、帶動性強、關聯度高的典型行業應用示範工程,引導企業分步驟、分層次開展機器人在細分行業的推廣應用。同時,推動國家機器人人才國際培訓基地建設,重點加強急需緊缺專業人才中長期培訓。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