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祖母和孫子齊上陣,北魏的中興就是靠著祖孫兩個造出來的

作者:由 搜史君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1-07-08

帝子指什麼

引言:

北魏馮太后在歷史上可是鼎鼎有名的女強人,她強悍到什麼程度?在搜史君眼裡能力是是堪比“武則天”,而且名聲也要比武則天好得多,馮太后去世那一年,北魏孝文帝已經二十四歲了,孝文帝四歲登基,整整做了二十年多的“擺件皇帝”,為何孝文帝整整當了20年有名無實的皇帝,還能夠名垂青史呢?僅僅是因為,史書中記載的“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不夠的,但是孝文帝卻為北朝奠定了一個良好的發展基礎。

一、孝文帝:性格決定高度

孝文帝一直是有馮氏撫養長大的,而馮氏執掌北魏朝政近二十五年,當年選擇親自撫養孝文帝也是有著將他培養成一個可控性皇帝的原因,但馮氏並沒有什麼壞心思,而在這種情況下將孝文帝教導成為了一名性格良好的皇帝。為什麼這麼說呢?

祖母和孫子齊上陣,北魏的中興就是靠著祖孫兩個造出來的

雖說馮太后執掌北魏時,一心都是為了北魏的發展,但是畢竟整個國家的大權都在她一人手中,難免對於身為皇帝的孫子不是那麼的放在心上,人們一般害怕的不是皇帝發火,而是太皇太后發火,馮氏曾懲罰孝文帝禁食,還一度曾想過要將孝文帝廢除,扶咸陽王拓跋禧上位,而最終為何沒有出現一位新的皇帝呢?當然是朝廷中有人勸阻,代表人物就是東陽王拓跋丕和大臣李衝,有了他的勸阻馮氏才作罷。

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在歷史上如果有過女人把持朝政,下一位接任者一定會將朝廷上的官員進行一次大清洗,而在孝文帝正式掌權之時,對於馮氏親近的人按理說應該被換掉,孝文帝並沒有這麼做,最值得一說的就是李衝,李衝跟馮氏關係及其親密對於馮氏來說李衝就是她的心腹,而等孝文帝親政的時候卻繼續將李衝當做重臣。而史書

《魏書·卷五十三·列傳四十一·李衝傳》

中是這麼描述的:

“高祖亦深相仗信,親敬彌甚,君臣之間,情義莫二。”

這在整個中國歷史上都是少有的。而馮氏死後,孝文帝竟然整整五天沒有吃飯,這麼看來孝文帝是完全沒有記恨馮氏當初要廢除他這件事。

祖母和孫子齊上陣,北魏的中興就是靠著祖孫兩個造出來的

性格決定高度,這句話用在孝文帝身上可以說是十分恰當,孝文帝沒有記馮氏的仇,也沒有記李衝的仇,正因如此他才能有後來的成就。

孝文帝的性格並不是不記仇,而是懂得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而他身上的灑脫也使得他和其他北魏帝王有著極大的不同,對於他和氏之間的關係,完全就像。是民間祖孫一樣,馮氏對她的懲罰就如同坊間祖母對孫兒一樣,雖說後來一怒曾要廢除孝文帝而最終卻沒有實施。

馮氏去世後,孝文帝的種種表現,表明他對馮氏是真的有祖孫之情的。而馮氏執政時的舉措也一改北魏歷代君主的“重武”思想,開始“興文”,這對後來的孝文帝改革有著極大的意義。

二、南政北用

南北朝時期,北朝的武力相比南朝來說要強大很多,但是南朝就體系來講有比北朝要完善的多,而北朝的建立者大多都是少數民族,所以在制度上一直都是北朝在學習、模仿南朝。

在馮太后執政時期,就已經把學習漢魏時期的制度提上議程了,因為她認為北魏之前只重視軍事力量,而國家的發展必須要重視制度的改革。孝文帝上臺後的一系列改革可以說是在將馮太后的改革思想繼承下去。

南朝的朝政雖然混亂,但是南朝的很多制度都是值得北朝去學習的,孝文帝就希望自己可以細緻的瞭解南朝的一些典章制度,可惜的是一個國家的典章制度又如何能輕易讓別國學去呢?可是巧的是,就在孝文帝登基後的第三年,南齊雍州刺史王奐誣告劉興祖後,將其殺死,順勢起兵但沒過多久就被平定了,王奐被殺後,兒子王肅就逃往了北朝,王肅逃往北朝其實沒什麼,但她他這個身份就意義重大了,王肅祖籍琅琊,提到琅琊王氏,那王肅就不一般了,琅琊王氏可是東晉開國大臣王導的家族,王氏的後人們出身大族,對於魏晉和南朝的典章制度也算是頗為了解,於是逃到北魏的王肅就被孝文帝當成了坐上賓,王肅從此也從一個南齊的逃犯一躍成為“南北文化”傳輸的重要人物了。

祖母和孫子齊上陣,北魏的中興就是靠著祖孫兩個造出來的

其實有很多北逃或者被俘的南朝官員都加入了對北朝的大改造之中

,魏文成帝時期,劉宋宋文帝之子劉昶(chang)被誣告後逃到北魏,還有獻文帝時期被俘的蔣少遊,不斷輸入的南朝“人才”對北魏的朝儀、典章、服帽等制度進行改革,等到了孝文帝時期更是重用北逃的王肅,甚至在去世前留下遺詔任命王肅為宰輔,就連當時很多北魏貴族的地位都不如一個南朝逃亡過來的官員,由此可知孝文帝對於南朝制度學習有多麼看重。

南朝的制度在北魏得到運用,可以說是北魏在進行一個很宏大的專案,這個專案在一代人手裡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馮氏開啟了這個專案,孝文帝將他延續下來後,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而北魏貴族在擁有強大戰鬥力的同時,長期處於一種自滿的狀態,北魏君主真正要做的就是想這種“自滿狀態”消磨後,給北魏開闢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三、南伐,南遷,選哪個?

孝文帝在改革時,給北魏的大臣們出了一個選擇題,對北魏貴族來說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題,無論如何孝文帝都是最後的贏家。孝文帝在太和十七年決定遷都洛陽,但卻沒有明說。他給了臣子兩個選擇,一個是選擇南下伐齊,另一個就是遷都洛陽。

祖母和孫子齊上陣,北魏的中興就是靠著祖孫兩個造出來的

北魏貴族對於南伐都是十分牴觸的

,在朝堂上孝文帝首次提出南下伐齊的時候,自己的叔父任城王第一個站出來反對,顯然不給面子,但任城王在鮮卑貴族中德高望重是宗族中的老人,要想將整個朝堂動員起來,就必須要先將任城王動員起來。孝文帝將自己南伐的真正目的告訴了任城王說:“皇叔,南伐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咱們鮮卑族是在北方靠武力崛起的,所以當時定都在平城,而此處並不適合國家以後的發展,國家要想強盛起來就必須要發展文治。如今要改變大家的風俗的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我想借南伐的名義,遷都洛陽,您覺得如何?”

祖母和孫子齊上陣,北魏的中興就是靠著祖孫兩個造出來的

任城王在知道孝文帝真正的意圖後,舉雙手贊成,他也認為國家要想發展好就一定要定都中原。

北魏鮮卑族對於故土還是十分的留戀,想要讓大批朝廷官員同意遷都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太和十七年七月,孝文帝宣佈南下伐齊,並在八月親自出徵。其實從這裡搜史君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了,南下伐齊,一定要皇帝親征嗎?這只不過是孝文帝的一個幌子,罷了。皇帝都南下了,這些臣子待在平城還有什麼用呢?軍隊行至洛陽,而看著孝文帝對於南下伐齊信誓旦旦,隨軍的大臣們心裡都十分牴觸,一個個跪地不起,請求孝文帝停止南下,“一怒之下”孝文帝給了大臣們兩個選擇:南伐,還是南下?

雖然北魏人不願意南遷,但是他們更怕南伐,北魏經過太武帝之後的混亂,雖說還是比南朝強大,但也不適合再起兵戈,所以只能同意南遷。

南伐真正的目的其實就是南遷,南伐其實就是一個幌子。

在大臣們同意孝文帝南遷的提議時,這個坑早就挖好了,只要大臣們裡面有幾個人響應,一眾大臣就會高呼:“皇上聖明”,這就是孝文帝運動群眾取得的效果,“南伐”其實就是孝文帝準備的一場唱給那些不願南遷臣子們的大戲。

南遷後,就是孝文帝大展身手的時候了。

祖母和孫子齊上陣,北魏的中興就是靠著祖孫兩個造出來的

北魏孝文帝在歷史上最出名的就是“改革”了,也是因為這些改革讓他名垂青史,而具體孝文帝又做了那些改革呢?搜史君就先為大家羅列出來

(1)禁止士族百姓胡服。

(2)將鮮卑複姓為單音漢姓。

(3)不得以北俗之語,言於朝廷,若有違者,免所居官。

(4)設立國子、太學、四門小學(東、西、南、北四門小學,教導貴族子弟。)

(5)鑄造太和五銖錢,命公私使用。

這些改革對於現在的北魏來說變動是很大的,孝文帝要革除舊俗,改變北魏的一些生活習慣,必然會引起很多人的反對,而令孝文帝沒想到的是自己的兒子元恂卻成了反對自己這些舉措的第一主力,孝文帝要推行這些改革,如果連自己的兒子都要反對自己那還有誰能遵守這些改革呢?

孝文帝之子元恂的身材比較肥大,對他來說穿胡服要比漢服舒服得多,所以經常偷著穿胡服,後來還準備逃回平城,而這在孝文帝推行的改革之下是絕對不允許的,隨後這位帝子迎來的就是孝文帝和自己的叔父咸陽王的混合雙打,最後將元恂廢為庶人,最後逼他自殺。

從元恂不遵守孝文帝改革,最後導致這樣殘酷的結果,就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革的決心是十分堅決的,如果有人阻撓他可以將這些阻礙統統掃除。

結語:

北魏真正的改革發起者其實是北魏馮太后,而孝文帝只能算是馮太后思想的繼承者和發揚者,孝文帝改革之所以在歷史上名氣比馮太后改革的名氣大,搜史君認為是在於孝文帝的宣傳與推廣做的很好在孝文帝時期,北魏都城南遷,這件事就可以成為北魏史上一個分界線,這是馮太后沒有做到的。還有在推行改革時,對於元恂的處理,對改革的實施也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讓北魏貴族們都知道,這次改革並不是一紙空文。

祖母和孫子齊上陣,北魏的中興就是靠著祖孫兩個造出來的

從長遠角度來看,孝文帝的這些改革都是有著很大的意義的,鮮卑族人和南方的漢人在血統上也有了融合,在風俗習慣上也有了交融,這對於北魏日後的強大也跟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有著很大的關係,而民族的融合在此時也是順應了時代的潮流,所以為日後的大一統奠定了基礎。

喜歡就點個關注然後轉發一下吧!@歷史中簡堂搜史君

參考資料:《魏書·卷五十三·列傳四十一·李衝》、《魏書·帝紀第七·高祖紀上》、《魏書·帝紀第七·高祖紀下》、《北史·魏本紀第三·高祖本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