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炎炎七月小暑到 鮮藕黃鱔入饌來

作者:由 中食報大健康產業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1-08-29

冷比雪霜甘比蜜什麼意思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小暑時節,天氣開始炎熱,這時江淮流域梅雨即將結束,盛夏開始,但還沒到最熱的時候。不過,民間有諺:“小暑過,每日熱三分。”這是因為小暑過後,緊接著就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大暑,氣溫在逐漸升高。同時,小暑節氣期間正好趕上入伏。從小暑至立秋這段時間,稱之為“伏夏”。

小暑一過熱三分

在農諺中,小暑有3個徵候:“初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一聲驚雷帶來了溫熱的風,江南淅淅瀝瀝的梅雨便漸漸退出了天際;蟋蟀也已離開了田野,躲在庭院的角隅不肯出來;老鷹也耐不住地面的高溫,而在空中享受流轉於羽翼間短暫的涼風。

酷熱的天氣雖然令人難耐,但此時雨水豐富、陽光充足,卻是萬物生長最為繁盛的時期。“小暑熱,果豆結”,菜地裡的茄子、黃瓜、辣椒陸續成熟結果;池塘的蓮花盛開,鮮藕締結。人們的餐桌上,擺滿了豐盛的夏日美食。

藕香馥郁可消暑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夏日時節,深入蓮花藕池中尋藕,半身陷於淤泥之中,順著荷葉及藤蔓慢慢摸索,偶遇這骨節般脆硬相連的藕節,便是相當驚喜的趣事。

清代詩人納蘭性德有詩曰:“偏是玉人憐雪藕,為它心裡一絲絲。”小暑這一天,民間有“吃藕”這一習俗,藕者偶也,食藕便有佳偶天成的美意。

蓮藕的吃法甚多,最有名的當屬蜜汁桂花糯米藕。買回新鮮的蓮藕、糯米、冰糖,泡米洗藕、細心地用糯米將藕孔填實,再將蓮藕頭用牙籤固定於藕身,加冰糖煮上兩個鐘頭,出鍋放涼後淋上一層桂花蜜……一片片的蜜藕油亮、飽滿,散發出桂花的芬芳和蓮藕的清香,咬上一口,軟糯、溫潤、甜蜜,既可當冷盤,又可作主食。

炎炎七月小暑到 鮮藕黃鱔入饌來

這習俗尤其被老南京人所推崇。南京的藕,又以莫愁湖出產的為佳。“冷比雪霜甘比蜜,一片入口沉痊”,一塊藕片入口,脆、嫩、甜、香,水分足,清涼在口在心,何等愜意。

南京人愛把鮮藕當水果吃,而較老的藕則被用來做糯米藕。 “下晝”時分(午後三四點鐘),半老婦人或是少女提著盛了熟藕的木桶到夫子廟、朝天宮乃至更遠的街道上,長聲叫賣:“滾熱的糯米藕!”

如今,糯米藕仍是南京名小吃之一,糯米藕出鍋後,撒些黃綠色的桂花點綴其上,色香俱全。入口軟糯香甜,藕絲將口舌與美味相連,別有。

小暑食新不忘舊

“食新”是舊時人們過小暑的習俗之一,即在小暑過後嘗新米。農民割下剛剛成熟的稻穀,碾成大米,懷著對祖先辛勤墾殖、營造良田的崇敬之心,做成祭祀五穀神靈與祖先的祭飯。祭祀之後,便品嚐自己的勞動成果,同時還要痛飲新酒,以感激大自然的賜予。另外有一種說法,認為“吃新”其實是“吃辛”,是指在小暑節後第一個“辛日”祭祀飲宴。民間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說。

其實,早自南宋末年時起,我國南方就已出現每年小暑過後早稻成熟時開鐮食新的習俗。人們在吃第一口新米飯之前,要把新米做成乾飯,釀成新酒,祭祀五穀大神和祖先,以不忘祖先勤懇造田、神靈庇佑之恩。然後,備上肉蛋和新上市的苦瓜、絲瓜、茄子,就著新米飯進食,意為“憶苦思甜”。這種習俗時至今日仍然在很多地區尤其是江南一帶流行,只不過現代的都市人一般會買少量的新米,與老米一起慢火熬成粥,再搭配上可口的時令鮮蔬,讓舌尖充分感受夏日的魅力。

舊時人們常說,一口新米,來之不易。要心懷感激與崇敬,方能把持內心準則,永續家族香火。這“新”原是為了“舊”,“舊”本是為了開啟更好的”新”。

肥美鱔魚吃起來

傳統習俗講究在小暑時節吃黃鱔。《本草拾遺》雲:“鱔魚,夏月於淺水中作窟,如蛇,冬蟄夏出,宜食之。”鱔魚味鮮肉美,而且刺少肉厚,又細又嫩,尤以小暑前後一個月的夏鱔魚最為滋補美味。這是因為鱔魚經過春季的覓食,小暑時節已圓肥豐滿,不僅肉嫩鮮美,而且營養豐富,再加上其性溫味甘,滋補作用也很強。中醫認為,夏天溼氣較重,對寒性、虛性、溼性的人尤為不利。此時吃補氣的黃鱔,與“春夏養陽”的養生思想是一致的,可以達到冬病夏治的效果。故而民間有“小暑黃鱔賽人參”之說。

唐朝詩人元稹的《酬樂天東南行詩一百韻》中有“雜藥多剖鱔,和黍半蒸菰”之句。清人黃家驥在《湘江竹枝詞》中寫道:“蓴菜鱔魚新產出,桃進春城價更高。”描寫了蓴菜與黃鱔搭配時的美味。而到了江浙地區,大廚們對鱔魚料理的追求就兩個字:精緻。一條鱔魚能做出幾十種不同風味來。

切絲切段還是切蝴蝶片?汆水、過油還是鮮活下鍋?滑炒還是燜燉?食材家常,但成色全看廚師手上功夫。

“不時不食”的蘇州人吃黃鱔,常常只在鱔魚的銷售旺季——小暑前後。其他時間若想解饞,就只能去地道的蘇幫菜館點一道“響油鱔糊”,或者到麵店裡要一份鱔糊面過過癮了。

炎炎七月小暑到 鮮藕黃鱔入饌來

在蘇幫菜裡,黃鱔大致有兩種做法:鱔絲和鱔段。前者是將處理好的鱔魚肉切成條狀,放入各類作料爆炒。當然這只是家常做法,倘若是蘇幫名菜“響油鱔糊”,估計一般人是做不來的。要知道按傳統技法,鱔魚要用毛筆桿粗細的筆桿鱔。直接將活的黃鱔放入加了醋、鹽、料酒、蔥、姜的水中煮開,然後再撈出,從頭部下方下刀,割去腹部的老肉和骨頭,切成小段,炒透之後,撒上蒜茸、冬筍絲、火腿絲、香菜段和胡椒粉,臨上桌前,再淋一層熱香油,保證上桌後盤中油還在噼啪作響,才算是功德圓滿。

在蘇北淮安,一道“軟兜長魚”,成為淮揚菜中的經典。

鱔魚只用背肉,旺火快炒,取其嫩,用筷子一夾,兩端便自然下垂兜住,這叫軟兜;若到其他地方,改用油、改配料,自然兜不住。

淮安人不愧是料理鱔魚的專家。除了軟兜長魚,還有“紅燒馬鞍橋”,粗鱔段自然捲曲成馬鞍狀,取其口感。而另一道“白煨臍門”則只用腹肉,雞湯小火慢燉,取其鮮;就連鱔骨,也被淮安人用來做湯……

清朝還流行過108道菜組成的“鱔魚宴”。在淮安,鱔魚的全身都被大廚“安排”得明明白白。

但江南人的氣質,並不完全來自選料極精,做法極繁複的官府菜。一碗趕上了時令的鱔魚麵,不到30元就足夠吃出江南人的精緻。

南京、揚州一帶,把鱔魚麵稱作長魚面。鱔魚炸酥備用,點了單蓋在熱湯上,越吃酥魚越入味;還有的把一整條筆桿鱔盤在碗底,則越吃湯越醇香。

還有杭州的蝦爆鱔面、上海的茭白鱔絲,油潤鮮香,也是夏天最好的下酒菜……

旺火爆炒,魚酥湯濃,這是小暑時節江南面該有的模樣;不緊不慢,吃肉喝湯,這是每天早晨老江南的日常。

圍桌而食羊肉湯

吃伏羊是我國一些地區小暑時節(入伏)的傳統習俗。

羊肉性溫,它既能御風寒,又可補身體,所以暑天也是吃羊肉的好時機。據說,暑天吃羊肉的習俗源於對炎帝和祝融的崇拜,以及對彭祖善於烹羊的傳承,最早盛行於漢代。自漢以來,我國魯西南、蘇北、皖北、豫東等地區都有入伏吃羊肉的傳統。上海地區也有吃伏羊的習俗。比如,奉賢莊行會在小暑前後舉行隆重的伏羊節。

炎炎七月小暑到 鮮藕黃鱔入饌來

在蘇北,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的習俗可上溯到遠古時期,在民間有“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之說法。徐州人對吃伏羊的喜愛莫過於當地民謠“六月六接姑娘,新麥餅羊肉湯”。

魯南地區是我國著名的產麥區,小暑時節夏收剛過,秋收未到,是一個短暫的農閒時節。魯南百姓大都喜歡喝羊肉湯,入伏時宰殺的山羊,已是吃了數月的青草,肉質肥嫩、香氣撲鼻,營養最為豐富。忙活了大半年的莊稼人聚在一起,圍桌而食羊肉湯,透過這種方式來犒勞自己的辛勤耕作。

炎炎夏日,一碗鮮美的羊肉湯入腹,豈不美哉?

(王寧 整理)

炎炎七月小暑到 鮮藕黃鱔入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