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道德經》第一章有名和無名的斷句,你知道幾種,哪種更合適

作者:由 大道光臨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1-10-21

句子斷句怎麼斷

《道德經》第一章有名和無名的斷句,你知道幾種,哪種更合適

《道德經》第一章常見四種斷句:

第一種:

無名,天地之始也。

有名,萬物之母也。

故恆無慾也,以觀其眇。

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徼。

第二種:

無,名天地(萬物)之始也。

有,名萬物之母也。

故恆無慾也,以觀其眇。

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徼。

第三種

無,名天地(萬物)之始也。

有,名萬物之母也。

故恆無,欲(也)以觀其眇。

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徼。

第四種

無名天地之始也。

有名萬物之母也。

故恆無慾也,以觀其眇。

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徼。

這四種斷句哪一種更合理呢?

第一種支持者多,

支持者有:

河上公《河上公章句》

王弼《老子注》

唐玄宗《御製道德真經疏》

朱熹《朱子語類》

第二種支持者:

王安石《王安石老子注輯本》

司馬光《道德真經論》

蘇轍《老子解》

俞樾《諸子平議》

第三種很少,第四種和第一種差不多。

《道德經》第一章有名和無名的斷句,你知道幾種,哪種更合適

我們來分析一下,那種斷句更合理一些。

我們先從結構上來分析。

前兩句“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這一句分歧少,除了一個名有分歧,這句話主要是提出了一個“道”的概念。

接著如果是按“有名和無名”斷句,這句話是強化了“道”的概念。

如果按照“有和無”斷句,那麼重新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就是“有無”的概念,那麼這種斷句開篇就出現兩個概念,開篇出現兩個概念符合文章的要求嗎?難道不是一個概念更合理嗎?按這種斷句這章後面和“有無”沒關係。

緊接著老子說到“有欲和無慾”,為什麼老子說“有欲和無慾”?

因為最後老子說此兩者就是指“有欲和無慾”,“有欲和無慾”的同時出現,可以進入到眾妙之門,眾妙之門就是道之門。這就是老子寫作的邏輯。

正因為前面有“有和無”的斷句,所以有人把“有欲和無慾”也拆開,為了和前面“有和無”聯絡,這裡斷成“故恆無,欲(也)以觀其眇。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徼”。

這種斷句最後得出此兩者就是“有和無”,“有和無”的同時出現能進入眾妙之門,這種結論好像不成立。

《道德經》第一章有名和無名的斷句,你知道幾種,哪種更合適

天地之始是什麼?萬物之母是什麼?

老子在四十二章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二十五章說:

有物混成

,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

透過這兩章我們可以知道:道先天地生,道是萬物來源,那麼無名天地之始我們可以這麼看:

道,天地之始

透過這兩章我們可以知道:道可以為天地之母,道生萬物,那麼有名萬物之母可以這麼看:

道,萬物之母

那麼為什麼會得出道即是天地之始又是萬物之母?

因為這個結論並不矛盾?

因為老子說過道是永恆存在,永不消亡,那麼在我們天地開始之前,道就存在,道是我們天地的來源,這時候存在的道還沒有人給這個道取名字,所以老子說無名天地之始。

而到了後來天地出現了,萬物出現了,這個時候道一直存在,只不過開始給這個特殊的道重新定義了道的特殊的內涵,和以往的大家常說的道字含義完全不同,所以老子說:有名萬物之母

其實有名和無名都是指道。

老子寫作的邏輯:首先提出道的概念,接著強調這個特別的道,接著提出重點“有欲和無慾”,最後總結“有欲和無慾”是進入道之門的關鍵。

所以“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的斷句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