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座右銘》的由來—堅持自己的準則有多重要

作者:由 我也不胡來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1-12-10

知足勝不祥是什麼意思

人們一般都有自己的座右銘,像魯迅先生在《百草園與三味書屋》中描寫的,幼年魯迅就是以“早”字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從而激發了自己勤奮向上的品質,為今後的成功奠定了基礎。筆者小時候也會把自己的座右銘寫在鉛筆盒裡,作為自己學習的動力。

一個好的座右銘是會激勵你前進的,那麼最早座右銘又是怎麼來的呢?

這就要提到東漢的書法家崔媛了

《座右銘》的由來—堅持自己的準則有多重要

在漢章帝建初二年(公元 77 年),崔瑗出生在河北省安平縣。父親崔駰是當時著名的學者,很有才華。受父親的薰陶,崔瑗從小就愛學習,立誓要讀遍天下書。讀書之餘,他還注重與人交流,共同進步。青年時期,崔瑗到京城洛陽遊學,同著名學者馬融、張衡等交流學問。對於崔瑗的草書,後世評價很高,“草聖”張芝認為自己“上比崔杜不足”。三國時魏人韋誕稱其“書體甚濃,結字工巧”。除了擅長書法,崔瑗更是瞭解天文、律歷、數術等。

崔瑗醉心於學問,所以對仕途一直不放在心上,直到四十多歲才當上一個郡吏。崔瑗的父親早亡,這些年一直與兄長崔璋相依為命,和兄長的感情極好。可沒想到崔璋不知何故被人殺害,崔瑗聽說後,一怒之下手刃了仇人,因此背上了人命官司。隨後崔瑗被抓,投入大牢。在監獄中他依然沒放棄學習,聽聞監獄長通曉《詩經》,他還特地像監獄長詢問有關《詩經》的問題。之後遇到了朝廷大赦,才才得以重返家中。

《座右銘》的由來—堅持自己的準則有多重要

崔瑗《賢女貼》

經歷牢獄之災的崔瑗深刻反省自己,良思許久,寫下一篇文章,放在書桌座位的右邊,時常警戒自己,這篇文章名為《座右銘》,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篇以《座右銘》命名的作品。

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譽不足慕,唯仁為紀綱。隱心而後動,謗議庸何傷?無使名過實,守愚聖所臧。在涅貴不淄,曖曖內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誡剛強。硜硜鄙夫介,悠悠故難量。慎言節飲食,知足勝不祥。行之苟有恆,久久自芬芳。

——《座右銘》原文

《座右銘》開篇寫道:“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意思是說不要津津樂道於別人的短處,也不要誇耀自己的長處,提醒人們要謹言慎行。崔瑗還指出:“硜硜鄙夫介,悠悠故難量”意思是說我們要內斂自己的鋒芒,這樣別人才會看不透你。這些話到現在來看依然是至理名言。

幾年後,崔瑗又被度遼將軍鄧遵徵召。鄧遵是鄧太后(漢和帝皇后)的堂弟,被提拔為度遼將軍。可鄧太后一死,鄧氏家庭便遭到漢安帝封殺。鄧遵慘死,崔瑗再次失業。

《座右銘》的由來—堅持自己的準則有多重要

公元 125 年,安帝去世,皇后閻姬獨攬大權。為了達到把持朝政,閻姬廢安帝獨子濟陰王劉保,從宗族裡找了一個年幼的孩子劉懿迎立為帝,認命哥哥閻顯為車騎將軍。閻顯大權在握,開始肆意誅殺忠臣,可以說是無惡不作。

崔瑗受到了閻顯徵召,他很清楚閻顯兄妹所為傷天害理,一定會招至災禍。他屢次想諫言,卻根本找不到閻顯人。災禍果然來得很快,小皇帝劉懿在位僅七個月便駕崩了,閻顯兄妹長久把持朝政的計劃落空,最終被登上帝位的濟陰王劉保(即漢順帝)誅殺。閻顯人頭落地,崔瑗遭到連坐,第三次失去工作。許多門生想上書替老師辯解,崔瑗卻很平靜,將他們制止。

《座右銘》的由來—堅持自己的準則有多重要

經歷幾次變故,崔瑗看透世態炎涼,決定不應任何徵召,專心做學問。多年後,他因才學出眾被舉為茂才,擔任了縣令。在縣令任上,崔瑗廣施仁政,為人民謀福利,百姓感激他,贊其為“神君”。

七年後,漢安元年(公元 142 年)初,有人識得崔瑗的才幹,推舉其為濟北相。幾番周折,崔瑗終於揚眉吐氣,得任高官。

誰知天有不測風雲,崔瑗擔任濟北相後不久,就被人以貪汙受賄罪彈劾,再次下獄。崔瑗為官一向清廉,經過反覆查驗之後罪名不成立,無罪釋放。142 年底,崔瑗獲釋不久後,得病去世。

《座右銘》的由來—堅持自己的準則有多重要

結語:崔瑗一生跌宕起伏,犯過命案,坐過牢房,可以說什麼倒黴事都攤上了,但他始終以自己《座右銘》為準則,寵辱不驚。在現在社會我們更應該學習他的精神,堅持自己的準則,就好像文中說的那樣“行之苟有恆,久久自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