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水經注》裡的洛河

作者:由 水經注裡的名勝古蹟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1-12-15

湛露晞朝陽什麼意思

《水經注》裡的洛河

————

《水經·洛水注》考略

The luohe River of

Shui JingZhu

[1]

——

A new study on the

The luoheRiver

in volume 15 of

Shui Jing Zhu

楊年生

《水經注》裡的洛河

摘要

《水經·洛水注》是研究洛河流域最重要的史地文獻之一。本篇主要採用“三層二維法”[2]即宏觀層面依據文獻記載著重從時間維度進行多重比對勘驗(鑑於文獻記載的模糊性);中觀層面則藉助百度地圖、谷歌地球等工具著重空間維度的方位校驗;而微觀層面則以相關考古資料及實地踏勘等為據進行細探甄別。透過宏觀、中觀、微觀不同層面時空維度的綜合考析著重對《水經·洛水注》所涉洛陽地域史地疑難如:隖渠關、盧氏縣故城、松陽山、檀山塢、熊耳山、祿泉水、共水、北山、鹿蹄山、袁術固、計素渚等進行系統探究。期冀能為修復和保護洛河流域相關歷史文化遺存,延續歷史文脈恪盡綿薄之力。

關鍵詞

水經注,洛水,洛河;洛陽等

《水經注》裡的洛河

北魏酈道元所撰《水經注》

是我國第一部以水道為綱,全面系統的綜合性歷史地理鉅著,對於研究中國歷史地理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同時它還是一部頗具特色的古典文學名著,被譽為山水文學的開創者。清代劉獻廷稱:“片語隻字,妙絕古今,誠宇宙未有之奇書。”而清人沈德潛甚至認為《水經注》是“不可無一,不容有二”的著作。皆因《水經注》文筆精妙內涵幽深獨步古今,無能出其右者,遂成“不容有二”之千古絕唱。

從歷史上看對《水經注》的研究歷經宋、明到清代達到鼎盛。有清一代名儒輩出,而其中不少學人爭相以復原《水經注》的原貌為榮譽,甚至連乾隆皇帝本人也以能糾正《水經注》之誤為榮

上世紀二十年代,王國維先生提出了“二重證據法”

即“紙上之材料”與“地下之新材料”相互印證的研究方法,對

20

世紀中國學術研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但毋庸置疑的是“二重證據法”已無法更好地適應當今科技日新月異之發展;而歷史地理學也需要注入新的科技元素才能煥發出新的生機。在極其繁瑣艱辛的酈注探究過程中,筆者逐步提煉形成一套較為系統完備的考證方法即“三層二維法”。“三層二維法”本質而言屬多重考證法的範疇;三層即宏觀、中觀、微觀三個不同層面;二維即時間(歷史)與空間(地理)維度。通常而言宏觀層面依據文獻記載著重從時間維度進行多重比對勘驗(鑑於文獻記載的模糊性);中觀層面則藉助

Google erth

、百度地圖等工具著重空間維度的校驗;而微觀層面則以實地踏勘及相關考古資料為據等進行細探甄別。透過宏觀、中觀、微觀不同層面時空維度的綜合校驗去系統探析相關史地疑難。當然《水經注》的文字校驗問題依然非常重要。雖然戴震校勘《水經注》改正了錯訛三千多處(不乏其統籌運用了全祖望、趙一清等諸家的校勘成果;而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水經注》文字校驗的複雜性與艱鉅性)。但正如已故酈學大家陳橋驛先生所說的“雖然此本(戴震所校殿本)還存在若干可以繼續校勘處,但總的說來,考據派的事業已基本完成

。筆者認為除了在現有幾個較好的版本(全祖望、戴震、趙一清、王先謙及楊守敬、熊會貞註疏本等)結合宋刻殘本統籌考量的基礎上還須引入微觀層面的考古校驗及中觀層面的谷歌地球、百度地圖等方位距離綜合校驗的理念,不能拘泥於以文字校文字的桎梏抑或陷阱。

《水經

·

洛水注》裡的洛河主要涉及酈注卷十五部分內容。本文主要以《水經注疏》為底本,採用“三層二維法”對《水經注》所涉洛河流域史地疑難進行系統梳理與探究。

要之,依託《水經注》等典籍所蘊藏的寶貴文化資源,發掘厚重的河洛文化,切實保護好中華民族的根與魂,則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洛水

△洛水出京兆上洛縣讙舉山。

洛水,

又名洛河,

古稱雒水。

為黃河下游南岸大支流,發源於陝西藍田縣,流經洛南,河南盧氏、洛寧、宜陽至洛陽南、偃師、鞏縣洛口以北,入黃河。長

420

公里。在偃師附近又有伊河匯合,稱伊洛河

[3]

。洛一作雒

《漢書·地理志》

。即河南洛河。因孟津縣、武陟縣間黃河南北擺動,下游入河口時有變遷。隋以前在今鞏義市入河,著名的洛口倉即在鞏義市境內。北宋元豐年間一度在滎陽汜水鎮入河

[4]

《地理志》曰:洛出冢嶺山。《山海經》曰:出上洛西山;又曰:讙舉之山,洛水出焉。東與丹水合,水出西北竹山,東南流注於洛。

冢嶺山,

在今陝西洛南縣西北,與商州市、藍田縣交界處。《漢書·地理志》

弘農郡丹水縣:“水出上雒冢領山。”又上雒縣:“《禹貢》

雒水出冢領山。”《水經·丹水注》:

“丹水出京兆上洛縣西北冢嶺山,一名高豬山也。

[5]

讙舉之山

,

約今陝西洛南縣西北山嶺

[6]

洛水又東,屍水注之。水北出屍山,南流入洛。

屍山:

在今陝西省洛南縣西北

[7]

[7]

洛水又東得乳水,水別出良餘山,南流注於洛。

,即古楚水。在今陝西商州市南。《清一統志·商州》

《州志》:

“乳水即楚水也。源出秦望山,其色如乳,故名

[8]

乳水

洛水又東,會於龍餘之水。水出蠱尾之山,東南流入洛。洛水又東,至陽虛山,合玄扈之水。《山海經》曰:洛水東北流,注於玄扈之水。是也。又曰:自鹿蹄之山,以至玄扈之山,凡九山。玄扈亦山名也,而通與讙舉為九山之次焉。故《山海經》曰:此二山者,洛間也。是知玄扈之水,出於玄扈之山,蓋山水兼受其目矣。其水逕於陽虛之下。《山海經》又曰:陽虛之山,臨於玄扈之水。是為洛汭也。《河圖.玉版》曰:倉頡為帝南巡,登陽虛之山,臨於玄扈、洛汭之水。靈龜負書,丹甲青文以授之,即於此水也。

在今陝西洛南縣西北。《山海經·中山經》:“陽虛之山,多金,臨於玄扈之水。”《水經·洛水注》:“洛水又東至陽虛山,合玄扈之水……《河圖·玉版》曰:倉頡為帝南巡,登陽虛之山。”即此

[9]

陽虛山,

古水名。洛水

今洛河

支流之一。或說即今陝西省洛南縣北石門川,源出玄扈山,南流至洛南縣注入洛河

[10]

玄扈之水,

源出今陝西洛南縣北,南流入洛水

[11]

。《清史稿·地理志》

商州洛南縣:洛水“又東徑城北,合石門川”。

石門川,

洛水又東,歷清池山傍,東合武裡水,水南出武裡山,東北流注於洛。

,按清池水即今陝西商州市北大荊川

[12]

。《水經·丹水注》:

清池水

“水源東北出清池山,西南流入于丹水”;則清池山亦應即大荊川源出之山嶺。

清池山

即今陝西洛南縣南縣河。源出洛南縣西南,東北流注於洛河。《水經·洛水注》:

“洛水又東歷清池山,東合武裡水,水南出武裡山,東北流注於洛”

[13]

武裡水,

即今陝西洛南縣南五十里中幹山。《水經

·洛水注》:

武裡水

“南出武裡山”。即此。

[14]

武裡山,

洛水又東,門水出焉。《爾雅》所謂洛別為波也。

具體不詳。抑或因當時酈道元所見古地圖繪製不夠精確,導致酈氏誤將附近的河水支流門水(即今河南靈寶市東宏農澗河)混淆於洛水此間?

門水,

洛水又東,要水入焉。水南出三要山,東北逕拒陽城西,而東北流,入於洛。洛水又東與獲水合,水南出獲輿山,俗謂之備水也。東北逕獲輿川,世名之為卻川。洛水又東,逕熊耳山北。《禹貢》所謂導洛自熊耳。《博物志》曰:洛出熊耳,蓋開其源者是也。

在今陝西洛南縣東南一百里。(洛南縣三要鎮一帶)《水經·洛水注》:要水“南出三要山”。《清一統志·商州》引《雒南縣誌》:“其地南出青草河,可通武關,東出即盧氏通衢,北望閿鄉、靈寶,皆有捷徑,因名三要

[15]

三要山,

按註文“(要)水南出三要山”則要水即今沿三要鎮、羅村、車溝一線入洛水的那條支流。(疑約今沙河)

要水,

,按《方輿紀要》:拒陽城在縣東南。東晉時置縣於此。《舊唐書》:隋改拒陽為洛南,舊治拒陽川。顯慶三年移理清川。即今治矣。

[16]

拒陽城

具體不詳

獲水,

在洛南縣城東南

60

公里處。熊耳山,兩峰突起,猶如熊之雙耳,故名。據《書禹貢》記,導洛自熊耳。據《水經注》記,洛水又東徑熊耳山北。禹貢所謂導洛自熊耳。據《博物志》記,洛出熊耳,蓋開其源者是也

[17]

顧祖禹認為上述註文所涉“讙舉山、玄扈山、陽虛山、獲輿山、龍餘山、蠱尾山、鹿蹄山、冢嶺山、竹山,皆一山而異名也

[18]

”。按此則上述九山均約位於今洛南縣西北一帶之山嶺。但按註文“(

獲)水南出獲輿山

”則

獲輿山顯然應位於洛水之南,

三要山東。故顧氏之說雖有一定參考價值但亦需審慎對待;而按顧氏所論本文頗疑上述九山中位於洛水之北者應與今華山山脈有淵源。)

熊耳山,

△東北過盧氏縣南。

洛水逕隖渠關北。隖渠水南出隖渠山,即荀渠山也。其水一源兩分,川流半解。一水西北流,屈而東北入於洛。《山海經》曰:熊耳之山,浮豪之水出焉,西北流,注於洛。疑即是水也。荀渠蓋熊耳之殊稱,若太行之歸山也。故《地說》曰:熊耳之山,地門也。洛水出其間,是亦總名矣。

隖([w

ù]

酈注疑隖(塢)渠水即《山海經》所謂浮豪之水,盧氏當地學者李新治先生在《盧氏山水考》一文中認為橫澗河即古塢渠水。(洛河又東至渠首壩北合周家水。至峽子口有橫澗河南來注之。橫澗河。南出熊耳嶺壕,匯合吳家、麻子峪、碓臼峪水北流經七寸街、橫澗街至峽口入洛。全長

20

公里。

[19]

同“塢)渠水,

隖(

[w

ù]

塢)渠山

(

荀渠山

)

按上述註文“荀渠蓋熊耳之殊稱”則熊耳山(疑約今熊耳嶺一帶)亦即塢渠山、荀渠山。

其一水東北逕塢渠城西,故關城也。其水東北流注於洛。洛水又東,逕盧氏縣故城南。《竹書紀年》:晉出公十九年,晉韓龍取盧氏城,王莽之昌富也。有盧氏川水注之,水北出盧氏山,東南流,逕盧氏城東,而流注於洛水。

隖(

[w

ù]

按橫澗河即古隖渠水考量,則隖渠關應位於橫澗河西側,頗疑隖渠關與今橫澗鄉北莫家村遺址有關。

塢)渠關,

在今河南盧氏縣西北

[20]

。當地學者李新治認為即冠雲山。按此盧氏川水亦即發源於冠雲山之沙河。

盧氏山,

《中國文物地圖集

河南分冊》等均認為西漢弘農郡盧氏縣治所即今河南盧氏縣(城)。當地學者李新治先生則考證盧氏縣故城即今盧氏縣三角城。若按盧氏川水為源於冠雲山之沙河考量則今河南盧氏縣城顯然無法滿足註文:“(盧氏川水)東南流,逕盧氏城東”的方位校驗,而三角城則可以滿足此條,但值得注意的是,三角城位於隖渠水(橫澗河)的上游如下圖所示,亦無法滿足“洛水又東,逕盧氏縣故城南”的方位校驗。此外今盧氏縣城關東南隅一帶有東周及漢代遺存

[21]

,而三角城則發現的是宋代的冶鐵遺址

[22]

。故此按註文結合相關考古資料統籌考量,本文亦初步認同盧氏縣故城位於今盧氏縣城關東南隅一帶;當然對於盧氏縣城無法滿足註文“(盧氏川水)

東南流,逕盧氏城東”

方位校驗的問題,則頗疑此處註文有誤,應校正為“(盧氏川水)

東南流,逕盧氏城西”。

盧氏縣故城,

又東,翼合三川,並出縣之南山,東北注洛。《開山圖》曰:盧氏山宜五穀,可避水災,亦通謂之石城山。山在宜陽山西南,千名之山,鹹處其內,陵阜原隰,易以度身者也。又有葛蔓谷水,自南山流,注洛水。

,按註文:“《開山圖》曰:盧氏山……亦通謂之石城山,山在宜陽山西南,千名之山,鹹處其內”則《開山圖》所謂之盧氏山範圍要大的多。遠遠超出今冠雲山之範疇。

石城山(盧氏山)

李新治結合《清史稿·地理志》:“其支蔓渠,俗謂門頓嶺,伊水出”認為“葛蔓谷水、支蔓渠”皆指文峪河,通稱“水峪河”。相傳孔子帶領弟子溯洛源在此休息,後人建文廟紀念,故又名文峪

[23]

葛蔓谷水,

洛水又東,逕高門城南,即《宋書》所謂後軍外兵龐季明入盧氏,進達高門木城者也。洛水東與高門水合。水出北山,東南流,合洛水枝津,水上承洛水,東北流,逕石勒城北,又東逕高門城北,東入高門水,亂流南注洛。

石勒城,按《清一統志河南府》“高門城”條引《永寧縣誌》謂“即今(洛寧縣)縣西高門關也”

[24]

。此外按《洛寧縣誌》(王鳳翔等):舊志按高門城即今高門關,石勒城己與相近則其城應在永寧

洛寧)地

[25]

當地學者認為高門關,位於洛寧縣西部,是韓盧古道上的著名關城。韓盧古道,是古代洛陽通往西方地區的交通幹道之一。高門關與函谷關一樣,都是絲綢之路起始段的重要文化遺產。上述註文中提到的龐季明入盧氏,指的是公元

450

年,南朝將軍龐季明攻佔北魏的高門城,進軍盧氏的事情。高門城,就是高門關,是一座關城,建立於戰國時期。同時,《水經注》提到高門城西邊相鄰還有一城,名為石勒城。石勒,西晉末年羯族首領、叛軍重要將領。永嘉三年

公元

309

,石勒等人帶叛軍集團從多路圍攻洛陽,晉軍分路阻擊。石勒城就建於此時,其目的是為了對抗晉軍固守的高門關。石勒城遺址尚存,在今故縣鎮下峪村西,俗稱“鬼迷城”。下峪村南臨洛河,東臨高門水,又稱下峪河,這個山村就是《水經注》所載的高門城所在地

[26]

高門城、

洛水又東,松陽溪水注之。水出松陽山,北流注於洛。

當地有學者認為即今崇陽河

松陽溪水,

[27]

[27]

按崇陽河即松陽溪水考量,則松陽山應為今全寶山西側一帶之山嶺。

松陽山,

洛水又東,逕黃亭南,又東,合黃城溪水。水出鵜鶘山,山有二峰,峻極於天,高崖雲舉,亢石無階,猨徒喪其捷巧,鼯族謝其輕工,及其長霄冒顛,層霞冠峰,方乃就辨優劣耳。故有大、小鵜鶘之名矣。溪水東南流,歷亭下,謂之黃亭溪水,又東南,入於洛水。

黃亭(

,具體不詳,但按註文所述黃亭應位於洛水與黃亭溪水交匯處一帶。

康熙《永寧縣誌》認為大、小鐵溝水即黃亭溪水亦即鵜鶘澗水

[28]

。但按註文在黃亭溪水之後尚有“鵜鶘水口,水發北鵜鶘澗”;故按支流先後注入次序結合古今地名淵源統籌考量,本文認為黃城溪水大致相當今洛寧縣大鐵溝水。

黃城溪水,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認為鵜鶘山在今河南洛寧縣西八十里。

[29]

而按大鐵溝源於摩雲嶺南麓推析鵜鶘山約今摩雲嶺附近。而按《方輿紀要》亦大致如此。(《方輿紀要》:鵜鶘山縣西八十里。高峻凌雲,有二峰尤為峻極。山接盧氏縣界,黃城溪水出焉,東南流入洛。摩雲嶺,縣西八十里,嶺高入雲。)

王守春認為這裡借動物來描寫黃亭

水源頭鵜鶘山兩座山峰的陡峻,連猿猴和鼯族也難以登攀,鼯

(wu)

族可能是指松鼠之類動物。“亢石無階”意即山體之陡無可供登攀的臺階。黃亭水源頭的鵜鶘山位於今洛陽市域。

[30]

鵜鶘山

,

洛水又東,得荀公溪口,水出南山荀公澗,即龐季明所入荀公谷者也。其水歷谷東北流,注於洛水。洛水又東,逕檀山南,其山四絕孤峙,山上有塢聚,俗謂之檀山塢。義熙中,劉公西入長安,舟師所屆,次於洛陽。命參軍戴延之與府舍人虞道元,即舟逆流,窮覽洛川,欲知水軍可至之處。延之屆此而返,竟不達其源也。

在今河南洛寧縣西南

[31]

。按《方輿紀要》“荀公谷,在縣東南,有荀公澗水出南山,東北流入洛。宋元嘉中,龐季明侵魏,入荀公谷,是也。”

荀公谷

在今河南洛寧縣西南四十五里洛水北岸

[32]

。河南省洛寧縣洛水之畔的檀山塢,當地百姓稱之為龍頭山。它被收錄在《西征記》中,這成為陳寅恪先生論證其為桃花源的論據之一

[33]

。當然“(戴)延之屆此而返”的緣故很可能是因檀山塢一帶地勢較為險竣(其山四絕孤峙)無法滿足水軍戰船行進的緣故,所以導致了“(戴)延之屆此而返,竟不達其源也”;陳寅恪先生以此論證檀山塢為桃花源,似有牽強附會之嫌。

,

檀山塢

洛水又東,庫谷水注之。水自宜陽南山,三川併發,合為一溪,東北流注於洛。

按康熙《永寧縣誌》等推析約今小鐵溝水

[34]

;但與註文所述“檀山塢”等地望方位次序矛盾;頗疑此處酈注行文有亂竄之嫌。

洛水又東,得鵜鶘水口,水發北鵜鶘澗,東南流,入於洛。洛水又逕僕谷亭北,左合北水,水出北山,東南流,注於洛。洛水又東,侯谷水出南山,北流入於洛。洛水又東,逕龍驤城北。龍驤將軍王鎮惡,從劉公西入長安,陸徑所由,故城得其名。洛水又東,左合宜陽北山水。水自北溪,南流注洛。洛水又東,廣由澗水注之。水出南山由溪,北流逕龍驤城東,而北流入於洛。洛水又東,右得直谷水,水出南山,北逕屯城西,北流注於洛水也。

按洛河左岸支流的流向及注入次序考量約今洛寧縣後灣河。

鵜鶘澗,

按註文“(庫谷)水自宜陽南山,三川併發,合為一溪,東北流注於洛”且位於龍驤城上游等綜合考量,庫谷水約今大灣河。

僕谷亭,具體不詳。

北水,

在今河南洛寧縣西南四十里洛水南岸

[35]

。(晉龍驤城遺址。

1991

年的《洛寧縣誌》在第

90

頁載

“龍驤城,東晉義熙十三年

公元

417

建,在今孟村西北處。”同一本縣誌第

740

頁記載“孟村有仰韶文化遺址、晉朝龍驤城遺址

[36]

9]

庫谷水,

按註文“水出南山由溪,北流逕龍驤城東,而北流入於洛”則廣由澗水應即今孟村東大溝口水庫所在之河。

龍驤城,

按“(直谷)水出南山,北逕屯城西,北流注於洛水也”推析則直谷水很可能是

廣由澗水(大溝口水)下游的那條河流。(約今沿南窯、南豐、趙村一線匯入洛河的那條支流)

廣由澗水,

按“直谷水,北逕屯城西”推析頗疑附近的鬼修城遺址與之有淵源。

直谷水,

屯城,

△又東北過蠡城邑之南。

在今河南洛寧縣西二里王範回族鎮(西

[37]

)。東漢建安中為澠池縣治。《三國志·魏書·賈逵傳》:

逵除澠池令,“時縣寄治蠡城,城塹不固”。《水經·洛水》:

洛水

“又東北過蠡城邑之南”。

[38]

城西有塢水,出北四里,山上原高二十五丈,故黽池縣治。南對金門塢,水南五里,舊宜陽縣治也。洛水右會金門溪水,水南出金門山,北逕金門塢西,北流入於洛。洛水又東合款水,有二源併發,兩川逕引,謂之大款水也。合而東南入於洛。洛水又東,黍良谷水入焉。水南出金門山。《開山圖》曰:山出多重,固在韓。建武二年,強弩大將軍陳俊轉擊金門、白馬,皆破之,即此也。而東北流,注於洛。洛水又東,左合北溪,南流入於洛也。

蠡城邑,

即指上述蠡城邑,在今河南洛寧縣西二里王範回族鎮西,東漢建安中賈逵為澠池令時,蠡城邑曾一度為澠池縣治,但城池不夠堅固。(《三國志·魏書·賈逵傳》:逵除澠池令,“時縣寄治蠡城,城塹不固”。)

故黽池縣治

在今河南洛寧縣西洛水南。《宋書·柳元景傳》:元嘉二十七年

(450)

,“招宜陽人劉寬虯率合義徒二千餘人,共攻金門塢,屠之”

[39]

,

按註文“南對金門塢,水南五里,舊宜陽縣治也”可知金門塢曾一度時期為“舊宜陽縣治”

[40]

金門塢,

在今河南洛寧縣南。《後漢書·陳俊傳》:建武二年

(26)

,“大司馬吳漢承製拜俊為強弩大將軍,別擊金門、白馬賊於河內,皆破之”。李賢注:“金門、白馬並山名”

[41]

舊宜陽縣治,

按“水南出金門山”考量約今金門澗水。

金門山,

金門溪水,

(

(

按流向及次序考量疑即今渡洋河。

)

款水

按流向及次序考量約今河南洛寧縣南沿蒿坪、柴溝、東陶峪村一線東北流注入洛河的那條支流。

,

黍良谷水

按“北流注於洛”推析約今河南宜陽縣龍窩河東側那條洛水支流。

△又東過陽市邑南,又東北,過於父邑之南。

在今河南洛寧縣東。《水經·洛水注》:“白馬溪水出宜陽山。澗有大石,厥狀似馬,故溪澗以物色受名也。溪水東北流,注於洛。”《後漢書·陳俊傳》

李賢注:“在今洛州福昌縣西南,有金門、白馬水。蓋賊起於二山,因以〔為〕名。

[42]

太陰谷水,南出太陰溪,北流注於洛。洛水又東,白馬溪水出宜陽山,澗有大石,厥狀似馬,故溪澗以物色受名也。溪水東北流,注於洛。

太陰谷水,

按流向及次序推析約今蓮昌河。

白馬溪水,

在今河南宜陽縣西。三國魏洛陽典農治此。《水經·洛水注》:澗水“東南流徑宜陽故郡南,舊陽市邑也,故洛陽都典農治此。後改為郡”

[43]

。另按《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宜陽郡,北魏孝昌初置,屬司州。治所在宜陽縣

今河南宜陽縣西四十八里韓城鎮

。東魏天平初為陽州治。北周明帝二年

(558)

為熊州治,移治今宜陽縣西五十四里福昌村。”按此則宜陽郡應即後文所謂的宜陽縣故城(韓城鎮

[44]

);但按上述註文

“宜陽故郡南,舊陽市邑也”;則可知陽市邑亦曾一度時期為“宜陽故郡”。

洛水又東,有昌澗水注之,水出西北宜陽山,而東南流,逕宜陽故郡南,舊陽市邑也。故洛陽都典農治此,後改為郡。其水又南,注於洛。

昌澗水,

陽市邑,

洛水又東,逕一全塢南,城在川北原上,高二十丈,南北東三箱,天險峭絕,惟筑西面,即為全固,一全之名,起於是矣。劉曜之將攻河南也,晉將軍魏該奔於此,故於父邑也。洛水又東,合杜陽澗水,水出西北杜陽溪,東南逕一全塢東,與槃谷水合,亂流東南入洛。

或作一泉塢。在今河南宜陽縣西五十四里福昌村。《晉書·魏該傳》:“時杜預子尹為弘農太守,屯宜陽界一泉塢

[45]

一全塢(

按次序及流向推析約今西度水西側的那條支流。

故於父邑

),

與渠谷水

雲中塢即今龍窩川

其水俗呼龍川河

即渠谷水

[46]

杜陽澗水,

俗稱化姑山,即《山海經》姑瑤之山。洛水之南女幾山、鹿髆山(露寶山)連綿,而東北為陸渾西山

[47]

洛水又東,渠谷水出宜陽縣南女幾山,東北流,逕雲中塢,左上迢遰層峻,流煙半垂,纓帶山阜,故塢受其名。

雲中塢

字公和

汲郡共

今河南輝縣市

棲於蘇門山中

穴洞而居

編草為裳

赤足而行

披髮自覆

終日不發一語

善彈一弦琴。嵇康曾隨其遊于山中

臨別之際

贈言嵇康斂身自保。為此

嵇康在入獄後作《幽憤詩》

中有“昔慚柳下

今愧孫登”之句。阮籍也曾來此求教太古無為之道

卻不得一語

臨別方得聞其嘯

有鸞鳳之音

後世又傳其嘯竟引群鳳來儀。今世傳嘯臺有三

一在輝縣蘇門山

一在阮籍故鄉尉氏縣

百家巖壁腰有臺

亦其一也。

[48]

女幾山

渠谷水又東北,入洛水。臧滎緒《晉書》稱:孫登嘗經宜陽山,作炭人見之,與語,登不應。作炭者覺其情神非常,鹹共傳說。太祖聞之,使阮籍往觀,與語,亦不應。籍因大嘯。登笑曰:復作向聲。又為嘯,求與俱出,登不肯。籍因別去。登上峰,行且嘯,如簫韶笙簧之音,聲振山谷。籍怪而問作炭人,作炭人曰:故是向人聲。籍更求之,不知所止。推問久之,乃知姓名。

孫登,

餘按孫綽之敘《高士傳》言在蘇門山,又別作《登傳》孫盛《魏春秋》亦言在蘇門山,又不列姓名。阮嗣宗感之著《大人先生論》言吾不知其人;既神遊自得,不與物交,阮氏尚不能動其英操,復不識何人而能得其姓名。

按上述註文援引

臧滎緒《晉書》可知,

阮籍曾到“

宜陽山

”求教孫登。(

餘按孫綽之敘《高士傳》言在蘇門山,又別作《登傳》孫盛《魏春秋》亦言在蘇門山,又不列姓名。

臧滎緒《晉書》稱:孫登嘗經宜陽山);

酈道元對此“宜陽山”說顯然亦存疑,故援引了《高士傳》、《魏春秋》等所載的蘇門山。

阮氏尚不能動其英操,復不識何人而能得其姓名。

不過他並未捨本逐末草率否定,而是對孫登表達了高山仰止般的崇敬之情。(

△又東北過宜陽縣南。

通常所謂之熊耳山在洛南縣城東南

60

公里處;但按上述註文“洛水之北,有熊耳山,雙巒競舉,狀同熊耳,此自別山,不與《禹貢》導洛自熊耳同也”則說明此處所指應是位於位於洛水之北的另一處熊耳山。按此熊耳山為西度水之源頭推析

應大致位於今澠池縣南與洛寧縣交界一帶。

洛水之北,有熊耳山,雙巒競舉,狀同熊耳,此自別山,不與《禹貢》導洛自熊耳同也。昔漢光武破赤眉樊崇,積甲仗與熊耳平,即是山也。山際有池,池水東南流,水側有一池,世謂之黽池矣。又東南逕宜陽縣故城西,謂之西度水。又東南流入於洛。

按註文黽池為西度水上源推析,亦應大致位於今澠池縣南與洛寧縣交界一帶。。

洛水又東,逕宜陽縣故城南。秦武王以甘茂為左丞相,曰:寡人慾通三川,窺周室,死不朽矣!茂請約魏以攻韓,斬首六萬,遂拔宜陽城。故韓地也,後乃縣之。漢哀帝封息夫躬為侯國。城之西門,赤眉樊崇與盆子及大將軍等,奉璽綬劍璧處,世祖不即見。明日,陳兵於洛水,見盆子等,謂盆子丞相徐宣曰:不悔乎?宣曰:不悔。上嘆曰:卿庸中皦皦。鐵中錚錚也。

,約今西度水。

熊耳山,

黽池,

西度水

(韓城鎮宜水東·戰國·縣文物保護單位

城南北長

2220

米,東西寬

l810

米,面積

366

萬平方米。部分夯土城牆湮入地下。地上牆一般高

1-5

米,北城牆高

7-10

米;已找到北門和東門址;城內出土有陶片、銅戈、矛、鏃等遺物。《史記·六國年表》載:周赧王八年(前

307

年)。秦拔宜陽城,即此城。(見《中原文物》

1988

年第

3

期)

[49]

宜陽

按註文“又東南流,逕宜陽縣故城東”推析約今韓城河。

故城,

此處“洛水又東南”註文有誤,應校正為“洛水又東北”。

洛水又東,與厭染之水合,水出縣北傅山大陂。山無草木,其水自陂北流,屈而東南注,世謂之五延水。又東南流,逕宜陽縣故城東,東南流,注於洛。

按“黃中澗水出北阜,二源奇發,總成一川”推析約今宜陽縣北經蓮楚、沙漠村一線注入洛河的那條支流。

厭染之水,

頗疑即今經過宜陽柳泉鎮的那條洛水支流。而柳泉鎮之名亦很可能與祿泉水有淵源。

洛水又東南,黃中澗水出北阜,二源奇發,總成一川,東流注於洛。洛水又東,祿泉水注之,其水北出近溪。

黃中澗水,

蘇健認為共工氏是炎帝族的後代,其子族后土曾“佐黃帝為土官

[50]

”。一般認為其居地在豫北和山東西部,不過也曾居於洛陽穀水的上游。《左傳》昭公十年中說:”共工氏以水紀、故為水師而水名。這條水在何地

《山海經·中次六經》說:長石之山,無草木,多金玉。’其西有谷焉,名曰共谷,多竹,共水出焉,西南流注於洛。”《水經注·洛水條》說:“洛水又東,共水入焉,水北出長石之山,山無草木,其西有谷焉,厥名共谷。”確切方位在新安南瀕臨洛水的地方

[51]

此外楊國勇亦認為共工氏很可能與伊洛流域的“共水”、“共谷”有關。《水經注·洛水》,“洛水又東,共水入焉,水北出長石之山,山無草木,其西有谷焉,厥名共谷。”而共工曾經“振滔洪水,以薄空桑”,伊洛流域正有“空桑”地名,《水經注·伊水》:“昔有莘氏採桑於伊川,得嬰兒於空桑中。”韋昭引賈逵的說法:“賈侍中雲:‘共工,諸侯,炎帝之後,姜姓也。”’《國語·周語下》韋注)

[52]

而按共水西側的洛水支流為祿泉水(過柳泉鎮的那條支流),結合註文做系統考量,頗疑共水很可能與今宜陽縣水兌河有關;按此則

李谷水、蓁水等均應為

水兌河相應支流;而“

長石之山

”及“共谷”等地望按水兌河流向推析則應位於今新安縣南與宜陽縣交界處一帶。而這樣的論證亦與蘇健先生認為(共谷)確切的方位在新安南瀕臨洛水的地方

[53]

是大致吻合的。

祿泉水,

洛水又東,共水入焉。水北出長石之山,山無草木,其西有谷焉,厥名共谷,共水出焉。南流得尹溪口,水出西北尹谷,東南注之。共水又西南,與左澗水會,水東出近川,西流注於共水。共水又南,與李谷水合,水出西北李溪,東南注蓁水。蓁水發源蓁谷,西南流,與李谷水合,而西南流,入共水。共水世謂之石頭泉,而南流注於洛。

嚴輝認為黑澗水即今宜陽縣陳宅河,亦發源於黑山;今宜陽縣的黑山即是陸渾西山,即古之陸渾山

[54]

(備註:按《水經

伊水注》:“伊水又東北,涓水注之。水出陸渾西山,即陸渾山者也。”)

《水經注》裡的洛河

共水,

洛水又東,黑澗水南出陸渾西山,歷於黑澗,西北入洛。

黑澗水與陸渾西山,

摘自:

嚴輝:《陸渾之戎地名地望通考》

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主辦

,

洛陽考古

2015

年第

3

期總第

10

,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15.11,

63

頗疑即今水兌河東的那條較大的洛河支流。

洛水又東,臨亭川水注之;水出西北近溪,東南與長澗水會,水出北山,南入臨亭水,又東南,歷九曲西,而南入洛水也。

儘管有當地學者按宜陽虎頭寺北魏石窟碑文中出現的“北山”(而乃北山東翼巖)

[55]

結合上述註文中的“北山”判定北魏時期的“北山”即今宜陽縣苗村附近的虎頭山

[56]

。但經百度地圖結合註文所述作方位校驗:位於洛水南岸的苗村附近的虎頭山,不符合註文中“(長澗水)水出北山,南入臨亭水,又東南,歷九曲西,而南入洛水也”所述的北山,註文中的“北山”很顯然是位於洛水北岸。故此本文認為虎頭寺石窟碑文中(而乃北山東翼巖)的“北山”應指的是另一處當時名為“北山”的山嶺。更何況像“北山”這樣按方位稱呼的山嶺放眼各地亦是普遍存在的;不宜據此遽然判定虎頭寺石窟碑文所提及的“北山”便是註文所謂長澗水所出之北山。

臨亭川水

,

北山,

△又東北出散關南。

洛水東,逕九曲南,其地十里,有坂九曲。《穆天子傳》所謂天子西征升於九阿,此是也。

九阿

洛陽西九坂之道。張衡《東京賦》:“西阻九阿,東門於旋。

[57]

在今河南宜陽縣西北古澗、洛二河之間。

[58]

(

九曲

具體不詳

),

具體不詳。

洛水又東,與豪水會,水出新安縣密山,南流,歷九曲東,而南流,入於洛。洛水之側有石墨山,山石盡黑,可以書疏,故以石墨名山矣。洛水又東,枝瀆左出焉。東出關,絕惠水。

在河南省宜陽縣城西南。海拔

476

米。《水經注》雲:“洛水東逕九曲南,其側有石墨山

山石盡黑,可以書疏,故以石墨名山矣。

豪水,

新安縣密山,

石墨山,

應在洛水北岸,周山以西一帶的山嶺即“北山”上。(備註:此處出現的“北山”與上文“(長澗水)水出北山”之“北山”亦應區別開來,不可混為一談。)

周山,一名小亭山。在今河南洛陽市西南

[60]

[59]

[59]

在東周王城遺址西南的周山上,有東西排列的

4

座冢墓,其中西邊的一座大冢世人言其為“周靈王冢”,另

3

座相依的大冢為“週三王陵”。周靈王死葬周山,見於古文獻記載。而古文獻中對“週三王陵”的墓主,則說法不一……《水經注》既肯定了周山諸冢是東周

4

王的葬地,又對墓主的身份作了分析。“周靈王葬於河南城西南周山上”之“河南城”,即漢河南縣城,此城位於東周王城之內,是在東周王城廢棄之後所築;今存之周靈王冢位於東周王城和河南縣城西南的周山上。談到周靈王冢之東“週三王陵”的墓主,酈道元的態度是審慎的:他依據當時可以看到的典籍和可以聽到的傳聞,指出“三王,或言周景王、悼王、定王也”,又引崔浩說“定當為敬”、“悼、敬二王,與景王俱葬於此”。這兩種意見對三王中的景王和悼王無異議,分歧點在於另一王是定王還是敬王?李國強認為定王不會死葬周山,“週三王陵”當為景、悼、敬三王的葬地

[61]

[7]

。(李國強認為:首先“三山”為景、悼、敬三王葬地,合於東周列王世次。其次“三山”為景、悼、敬三王葬地,與中國春秋戰國之際冢墓出現的年代相符。其三,周山冢墓的出現

與靈王時“谷洛鬥

將毀王宮”相關。

[62]

[8]

又逕清女冢南,冢在北山上。《耆舊傳》雲:斯女清貞秀古,跡表來今矣。枝瀆又東,逕周山,上有周靈王冢。《皇覽》曰:周靈王葬於河南城西南,周山上。蓋以王生而神,故諡曰靈。其冢,人祠之不絕。又東北,逕柏亭南。《皇覽》曰:周山在柏亭西,指謂斯亭也。

清女冢,

在今河南洛陽市西南。《續漢書·郡國志》:河南尹河南縣

“有蒯鄉”。劉昭注補:

《左傳》

昭公二十三年尹辛攻蒯。《晉地道記》曰:在縣西南,有蒯亭。

[63]

又東北,逕三王陵,東北出焉。三王或言周景王、悼王、定王也。魏司徒公崔浩注《西征賦》雲:定當為敬。子朝作難,西周政弱人荒,悼、敬二王與景王俱葬於此,故世以三王名陵。《帝王世紀》曰:景王葬於翟泉,今洛陽太倉中大冢是也。而復傳言在此,所未詳也。又悼、敬二王,稽諸史傳,復無葬處。今陵東有石碑,錄赧王以上世王名號,考之碑記,周墓明矣。

漢河南縣故城位於今洛陽王城公園一帶

……

嚴輝認為雖然漢河南縣城較早地開展了考古工作,但是由於現代城市的覆壓,基礎資料並不完備。另外還涉及商周早期城市向秦漢轉換問題,政治制度的變化、社會組織的變化,勢必帶來城市功能、作用的轉變,致使在佈局、結構上會有一些新的變化。漢河南縣的做法是在東周王城內部縮小範圍重新建設。但這種做法是否適應其他地方,不得而知

[64]

《水經注》裡的洛河

圖表一摘自葉萬松

張劍

李德方:《西周洛邑城址考》《華夏考古》,

1991

2

期,

70-76

周靈王冢與三王陵,

即周王城所在。在今河南洛陽市舊城西至王城公園一帶。《左傳》:宣公三年

606)

,王孫滿曰:

“成王定鼎於郟鄏。”

即此。

[65]

枝瀆東北歷蒯鄉,逕河南縣王城西,歷郟鄏陌。杜預《釋地》曰:縣西有郟鄏陌,謂此也。枝瀆又北入谷,蓋經始周啟,瀆久廢不修矣。

蒯鄉,

河南縣王城,

按《河南府志》

………婁涿山

在新安東南二十里

[66]

郟鄏陌,

東漢中平元年

(184)

,靈帝為阻止黃巾軍進攻都城洛陽,置八關都尉,駐洛陽西南散關城

今河南宜陽縣東北三十里洛水北岸

,統函谷、廣城、伊闕、大谷、轘轅、旋門、小平津、孟津等八關。

[67]

[13]

惠水、交觸之水,嚴輝認為郭坪河對照《水經注》的記載為古之惠水,其最東面的支流(交觸之水)與孝水發源於同一個山脈(廆山)。這兩水一條向南流注入洛河,一條向北流注入澗河,首尾相連形成環抱之勢,恰似(隋唐東都)西苑的天然屏障。

[68]

洛水自枝瀆,又東出關,惠水右注之,世謂之八關水。戴延之《西征記》謂之八關澤,即《經》所謂散關。鄣自南山,橫洛水,北屬於河,皆關塞也,即楊僕家僮所築矣。惠水出白石山之陽,東南流,與瞻水合,水東出婁涿之山,而南流,入惠水。惠水又東南,謝水北出瞻諸之山。

一名谷口山。在今河南洛陽市西南。《山海經

·中山經

·

中次六經》:

廆山“交觴之水出於其陽,而南流注於洛

俞隨之水出於其陰,而北流注於谷水”。

[69]

東南流,又有交觸之水,北出廆山,南流俱合惠水。惠水又南流逕關城北,二十里者也。其城西阻塞垣,東枕惠水。靈帝中平元年,以河南尹何進為大將軍,將五營士屯都亭,置函谷、廣城、伊闕、大谷、轘轅、旋門、小平津、孟津等八關,都尉官治此,函谷為之首,在八關之限,故世人總其統目,有八關之名矣。

婁涿之山,

具體不詳,但按註文“其南則鹿蹄之山也”則扶豬之山亦應與鹿蹄之山相去不遠(約今宜陽縣半坡山一帶)。

八關,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認為鹿蹄山在今河南宜陽縣東南。《山海經

·

中山經

·

中次四經》:

釐山之首曰鹿蹄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甘水出焉,而北流注於洛。

《水經

·

洛水注》:

鹿蹄之山,

其山陰則峻絕百仞,陽則原阜隆平,甘水發於東麓,北流注於洛水也

。《隋書

·

地理志》:興泰縣

有鹿蹄山

。即此。按註文“山在河南陸渾縣故城西北”結合百度地圖綜合考量,則鹿蹄山約今宜陽縣南半坡山一帶之山嶺。

廆山,

甘水是洛河的重要支流,發源於宜陽縣東南樊村鄉任村西鹿蹄山南麓,全長約

15

公里。自南向東北流經今洛陽市洛龍區豐李鎮小作村注入洛河。這條甘水並不是一條很大的河流,而在《水經注》裡卻能單獨成篇,予以敘述,可見其重要性。甘水的源頭名“甘泉”。“後漢書

郡國志》載河南縣“有甘城”。劉昭注引杜預曰:“縣西南有甘泉。”這是把洛陽西南甘水的源頭稱為“甘泉”。甘水的下游被稱為“甘澤”。《呂氏春秋·先己篇》載:

“夏後相(啟)與有扈氏戰於甘澤而不勝,六卿請復之。”《後漢書·馮衍傳》也說:“訊夏啟與甘澤兮,傷帝典之始傾。”這裡都把甘水的下游稱為甘澤。

[70]

其水又南流,入於洛水。《山海經》曰:白石之山,惠水出其陽,而南流注於洛。謂是水也。洛水又與虢水會,水出扶豬之山,北流注於洛水,其南則鹿蹄之山也,世謂之縱山,非也;其山陰則峻絕百仞,陽則原阜隆平。甘水發於東麓,北流注於洛水也。

虢水與扶豬之山,

鹿蹄之山,

在今洛陽市王城公園一帶,城址平面近似正方形.東西長

1485

米,南北寬

1410

米,周長約

5400

米,

1954

年中國科學院考古所勘察試掘.得知該城在東周王城基礎上建築,形制小於王城,城垣已全部淹沒地下。據《後漢書·郡國志》載:“河南,周公時所築洛邑也,春秋時謂之王城”。即指此城.(見《洛陽發掘報告》北京燕山出版社.

1989

年)

[71]

甘水,

按新近考古成果,成周城有西周初成周城、西周晚成周城、東周敬王擴建後的東周成周城之分,但均須與東周王城區別開來。

[72]

2007

年,徐昭峰先生在諸家研究的基礎上,結合考古材料,對成周和王城作進一步的綜合研究,也認為西周早期營建的洛邑和成周是一回事,位置在今瀍河兩岸。

2012

年,魏成敏、孫波先生透過對洛陽盆地西周時期材料的分析,進一步論證洛邑成周在瀍河兩岸的北窯一帶

[73]

△又東北過河南縣南。

《周書》稱周公將致政,乃作大邑成周於中土,南繫於洛水,北因於郟山,以為天下之大湊。《孝經援神契》曰:八方之廣,周洛為中,謂之洛邑。《竹書紀年》:晉定公二十年,洛絕於周。魏襄王九年,洛入成周,山水大出。南有甘洛城,《郡國志》所謂甘城也。《地記》曰:洛水東北過五零陪尾北,與澗瀍合。是二水東入千金渠,故瀆存焉。

亦稱“鑑洛城

[74]

洛陽考古工作者認為鑑洛城即甘水東岸的甘國故城。該城位於甘水東岸,北對河南縣故城。又因其位於洛河南岸,故亦名之為“洛南城”,位置在今洛陽市區西南的豐李鎮東北

[75]

。【備註:春秋時期東周王畿內有甘國。《左傳·僖公二十四年》載:“甘昭公有寵於惠後。”杜預注:“甘昭公,王子帶也。食邑於甘”;《水經

谷水注》亦云:“餘按甘水東十許裡洛城南,有故甘城焉。北對河南故城,世謂之鑑洛城。鑑、甘聲相近,即故甘城也,為王子帶故邑矣。是以昭叔有甘公之稱焉。甘水又與非山水會,水出非山東谷,東流入於甘水。甘水於河南城西,北流入洛”。《後漢書·郡國志》載河南縣“有甘城”。當然值得一提的是,位於鹿蹄山上遠古時代的甘國故城(古石城)與甘水東岸的甘國故城(鑑洛城),這兩處不同歷史時期且地望不同的甘國故城給當時的酈道元也帶來了不少困惑。

[76]

漢河南縣城,

洛陽是曹魏、西晉、元魏

後期

的政治中心。為了保證首都漕運的暢通和城市用水的供應魏明帝太和五年

(231

),

在東漢張純所建陽渠的基礎上

派都水使陳協重修千金渠。除上述註文外,《讀史方輿紀要》洛陽縣千金堰條

“陳協鑿運渠從洛口入

經鞏縣西至九曲瀆

又西至洛陽東陽門

會於陽渠是也。”

[77]

成周城,

在今河南洛陽市東北漢魏故城東。

[78]

甘洛城,

千金渠,

此處經文所謂“又東過洛陽縣南”之洛陽縣應指秦漢洛陽縣故城(治所約今河南洛陽市東北三十里漢魏故城處)。但上述酈注“洛陽,周公所營洛邑也”則是酈道元在援引史料時誤將西周早期營建的洛邑(即早期西周成周城

[79]

、漢河南縣故城處)與後來的秦漢洛陽城混為一談了。

《水經注》裡的洛河

五龍渠即千金渠。

△又東過洛陽縣南,伊水從西來注之。

摘自:錢國祥,《北魏洛陽城的考察及都城發展史上的意義》的學術講座,

20190614

於大同博物館

洛陽,周公所營洛邑也。故《洛誥》曰:我卜瀍水東,亦惟洛食。其城方七百二十丈,南繫於洛水,北因於郟山,以為天下之湊,方六百里,因西為千里。《春秋.昭公三十二年》,晉合諸侯大夫戍成周之城,故亦曰成周也。司馬遷自序雲:太史公留滯周南。摯仲治曰:古之周南,今之洛陽。漢高祖始欲都之,感婁敬之言,不日而駕行矣。屬光武中興,宸居洛邑,逮於魏、晉,鹹兩宅焉。故《魏略》曰:漢火行忌水,故去其水而加佳。魏為土德,土,水之牡也。水得土而流,土得水而柔,除佳加水。

洛水支流。源出河南欒川縣伏牛山北麓,東北流至偃師縣南入洛水。《山海經·中山經·中次二經》:“蔓渠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箭。伊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洛。

[80]

洛陽縣,

古水名。源出今河南省洛陽市西北,東南流經洛陽舊縣城東入洛水。《尚書·洛誥》述周公經營洛邑,卜瀍水西,又卜瀍水東,即此。東漢初年鑿陽渠,瀍水改入陽渠,後因陽渠湮廢,復從故道入洛水。

[81]

圖表

即北邙山。在今河南洛陽市北。《逸周書·作雒解》:

周公作大邑成周,“南繫於洛水,北因於郟山”。即此。

[82]

3

伊水,

書名。晉劉彧撰。

3

卷。已佚。《隋書·經籍志》作《長沙舊傳贊》,《水經注》、《初學記》、《藝文類聚》、《太平御覽》所引並作《長沙耆舊傳》。清末陳運溶輯錄漢魏吳晉

9

人傳記。

[83]

瀍水,

字邵卿。東漢臨湘

今長沙

人。順帝時,為洛陽令,以公正廉潔稱於時,盜賊匿跡,貴戚豪猾也有所收斂。

[84]

郟山,

《長沙耆舊傳》雲:祝良,字召卿,為洛陽令,歲時亢旱,天子祈雨不得。良乃曝身階庭,告誠引罪,自晨至中午,紫雲沓起,甘雨登降。人為歌曰:天久不雨,烝人失所;天王自出,祝令特苦。精符感應,滂沱雨下。縣則司州及河南尹治,司隸,周官也。漢武帝使領徒隸,董督京畿,後世因名司州焉。《地記》曰:洛水東入於中提山間,東流會於伊,是也。昔黃帝之時,天大霧三日,帝遊洛水之上,見大魚,煞五牲以醮之。天乃甚雨,七日七夜,魚流,始得圖書,今《河圖.視萌》篇是也。昔王子晉好吹鳳笙,招延道士,與浮邱同遊伊洛之浦,含始又受玉雞之瑞於此水,亦洛神宓妃之所在也。

偃師市大口鎮引禮寨村東的半石山下,有一條南北走向的小水溝,名叫公路澗。因三國時期袁術而得名。公路,是袁術的字。

[85]

《長沙耆舊傳》,

儲泰松認為“公路澗”被讀為“光祿澗”,是中原地區把模韻讀作屋韻一等。

[86]

祝良,

具體不詳引,但應距偃師市大口鎮禮寨村不遠。

洛水又東,合水南出半石之山,北逕合水塢,而東北流,注於公路澗,但世俗音訛,號之曰光祿澗,非也。上有袁術固,四周絕澗,迢遞百仞,廣四五里;有一水,淵而不流,故溪澗即其名也。合水北與劉水合,水出半石東山,西北流,逕劉聚,三面臨澗,在緱氏西南。周畿內,劉子國,故謂之劉澗。其水西北流,注於合水,合水又北流,注於洛水也。

據當地學者實地考查,今公路澗橋南之“石家寨”。周圍溝壑絕壁,陡峭峻險,旦無攀援之地,只有南邊出入之一門,有可能是袁術固(崮)

[87]

;因相關考古依據的匱缺,袁術固的具體位置姑且存疑,但亦應距偃師市大口鎮禮寨村不遠。

公路澗,

與今偃師市瀏(劉)澗河有淵源。

光祿澗,

按註文“劉聚……在緱氏西南。周畿內,劉子國”

結合相關考古資料綜合推析,劉聚即今緱氏鄉陶家村北劉國故城

[88]

。【備註:劉國故城為春秋時期至漢代城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河南省偃師市緱氏鎮陶家村北。

1984

年發現。故城遺址地處萬安山北麓,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南北長約

l220

米,東西寬約

650

米。依地理形勢而建,三面臨澗,系天然屏障,故僅南面發現城牆遺蹟,與《周禮,夏官·掌固》中“掌固掌修城郭、溝池、樹渠之固。……若造都邑,則治其固,與其守法。凡國都之竟有溝樹之固,……若有山川,則因之”所記因山川為國都之法相同。陶家村東北的壕溝斷崖處的夯土城牆,為故城南城牆,全長

412

米。在東西兩段城牆之間或有城門,未正式發掘。另有護城壕、房基、道路等遺蹟。此外,還發現大量東周至漢代板瓦、筒瓦、小磚、空心磚等建築材料,以及盆、甑、壺、豆等陶製生活用器殘片。在故城附近還有東周墓群和車馬坑遺蹟,或與故城相關。此遺址為研究春秋時期劉國曆史文化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對研究春秋時期諸侯國都城佈局及相關問題具有重要價值。

[89]

(黃益飛)】

合水塢,

詳後文。

袁術固,

劉水,

劉聚,

舊縣名。西漢置,治今河南省偃師市東老城,屬河南郡。東漢、三國魏屬河南尹。西晉併入洛陽縣。

[90]

緱氏,

按註文作方位推析,“計素渚”約位於偃師故縣西海拔低窪處。休水今稱滑城河,為鞏義市與偃師市的界河

[91]

。民國時期偃師縣修志館編撰喬竹坡先生曾“親步其源”脈絡清晰地指出了休水的源流(孫星衍與湯毓倬編纂乾隆《偃師縣誌》時將休水認為今馬澗河是錯誤的)重申了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對休水的記載是正確的。

[92]

△又東過偃師縣南。

在河南省登封市北,為嵩山的組成部分。東距太室山約

10

千米。主峰玉寨山,海拔

1512

米。山北麓五乳峰下有少林寺,舊以傳授少林派拳術著稱。還有初祖庵、達摩洞、塔林

南麓有清涼寺、蓮花寺等。

[93]

洛水又東逕計素渚,中朝時,百國貢計所頓,故渚得其名。又直偃師故縣南,與緱氏分水。又東,休水自南注之。其水導源少室山,西流逕穴山南,而北與少室山水合。水出少室北溪,西南流,注休水。休水又左,會南溪水,水發大穴南山,北流入休水。

偃師故縣,

零星塢在偃師府店東門外,靈泉洞畔

[94]

;但具體位置不詳。

計素渚,

又名緱山。覆斧堆,在今河南偃師縣南緱氏鎮東南。

少室山,

休水又西南北屈,潛流地下,其故瀆北屈出峽,謂之大穴口。北歷覆斧堆東,蓋以物象受名矣。又東屆零星塢,水流潛通,重源又發,側緱氏原,《開山圖》謂之緱氏山也,亦云,仙者升焉。言王子晉控鶴斯阜,靈王望而不得近,舉手謝而去,其家得遺屣。俗亦謂之為撫父堆,堆上有子晉祠。或言在九山,非此,世代已遠,莫能辨之。劉向《列仙傳》雲:世有簫管之聲焉。休水又逕延壽城南,緱氏縣治,故滑費,春秋滑國所都也。王莽更名中亭,即緱氏城也。城有仙人祠,謂之仙人觀。休水又西轉北屈,逕其城西。

零星塢,

按註文及“故滑費,春秋滑國所都也”。滑國故城位於偃師市府店鄉府店村北·春秋、漢·省文物保護單位)

城址呈不規則形,南北長約

2。5

公里,東西寬

0。 5-1。5

公里不等。部分夯土城牆尚存。城內採集有鬲、罐等春秋陶片,盆、豆等戰國陶片,盆、洗、瓶、瓦等漢代陶片。文獻記載為春秋滑國故城,漢代有所增補。滑本西周姬姓小國,公元前

627

年滅於秦

[95]

見《考古》

1964

年第

1

緱氏山,

緱氏城(

延壽城)

,為武帝泰始六年(公元

270

年)立,《(晉)司空密陵元侯鄭袤廟碑》當為泰始九年(公元

273

年)立,潘岳撰。《水經

洛水注》雲:“休水徑延壽城西,水之西南,有司空密陵元侯鄭袤廟,碑文缺不可復識。又有晉城門校尉昌原恭侯鄭仲林碑,晉泰始六年立。”《文選

竟陵文宣王行狀》李善注引鄭袤碑文曰:“公雖違華袞,猶朱其紱。”《藝文類聚》卷四十七亦引鄭袤碑文曰:“陳謨臺階,翼和鼎實,顯績成於臺省,清風暢於所蒞,故能老安少懷,遠至邇親,凡厥搢紳之士,所以挹酌洪流,含咀英芳者,猶旱苗之仰膏雨,湛露之晞朝陽也。銘曰:於鑠元侯,則天垂象,弘操嶽峻,宇量深廣,允恭克讓,宣哲清朗,有始有卒,可大可久,言由忠信,行履孝友,光光金貂,再冠其首,赫赫皇符,仍拆其部,義格皇穹,德冠群后,清風顯烈,沒而不朽。”

按:緱氏休水西南即今洛陽偃師府店滑城河南。鄭袤為漢大司農鄭興之後,漢末揚州刺史鄭泰之子,《晉書》有傳。施蟄存《水經注碑錄》:“據本傳,鄭袤生時未有司空之命,碑作司空,當是追贈。鄭仲林《晉書》無傳,施氏以為是袤之兄,可備一說。鄭袤碑唐時猶存,《藝文》所引,僅為其半。

[96]

水之西南,有《司空密陵元侯鄭袤廟碑》,文缺不可復識。又有《晉城門校尉昌原恭侯鄭仲林碑》,晉泰始六年立。

《司空密陵元侯鄭袤廟碑》、《晉城門校尉昌原恭侯鄭仲林碑》

即柏谷塢。在今河南偃師市東南四十里。《晉書·姚泓載記》:義熙十二年

(416)

,劉裕伐後秦,後秦將姚洸遣部將趙玄“率精兵千餘守柏谷塢”,即此。因築壘相連如鎖,又名鉤鎖壘

《元和郡縣誌》

[97]

《晉城門校尉昌原恭侯鄭仲林碑》

休水又北流,注於洛水。洛水又東,逕百穀塢北。戴延之《西征記》曰:塢在川南,因原為塢,高一十餘丈。劉武王西入長安,舟師所保也。

百穀塢,

約相當谷水下游河段。(備註:《辭海》谷水條:

即河南澠池縣南澠水及其下游澗水,東流至洛陽市西注入洛河。東周王城在谷、洛二水合流處東北岸,《國語》稱周靈王時

谷、洛鬥,將毀王宮

,即此。東漢、魏、晉、北魏都洛陽,曾導谷水使東出王城北,合瀍水東注為陽渠,徑洛陽城北,東至偃師縣東南入洛,故《水經注》稱王城西故瀆為死谷,時已無水,改以陽渠為谷水下游。隋復故道。近世改稱上源為澠水,自澠池縣東合澗水以下稱澗水,別以新安縣西北南流入澗一水為谷水

洛水又北,陽渠水注之。《竹書紀年》,晉襄公六年,洛絕於泂(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認為訾城在今河南鞏義市西南(回郭鎮一帶?)。《續漢書·郡國志》河南尹鞏縣:“有東訾聚,今名訾城。”

[98]

按註文所述“(洛水)逕訾城西”結合相關文普資料綜合考量,訾城即今鞏義市西南迴郭鎮小訾殿遺址,位於回郭鎮小訾殿村南,系商代遺存,面積

5

萬平方米,文化層厚

1。50——2

米。曾進行試掘,出土器物有泥質灰陶罐與夾砂黑陶罐,紋飾為籃紋、方格紋等。屬二里頭文化遺存。

[99]

jiǒng)

又名鄩溪,源出山化鄉新光明村南溝,經寺溝龍泉寺,南注洛河。

[100]

據當地學者實地考證在今偃師東北山化寺溝一帶的鄩水,現在僅如灌溉小渠道一樣

叮咚汩汩

由北而南

俚人用之浣洗

也可澆少量田畝。

[101]

而按“(鄩水)世謂之溫泉水”之稱謂推析,頗疑附近的偃師市湯泉溝與之有淵源。

,即此處也。洛水又北,逕偃師城東,東北歷鄩中,水南謂之南鄩,亦曰上鄩也。逕訾城西,司馬彪所謂訾聚也;而鄩水注之。水出北山鄩溪,其水南流,世謂之溫泉水,水側有僵人穴,穴中有殭屍。戴延之從劉武王《西征記》曰:有此屍,屍今猶在。夫物無不化之理,魄無不遷之道,而此屍無神識,事同木偶之狀,喻其推移,未若正形之速遷矣。鄩水又東南,於訾城西北,東入洛水。故京相璠曰:今鞏洛渡北,有鄩谷水,東入洛,謂之下鄩,故有上鄩、下鄩之名;亦謂之北鄩,於是有南鄩、北鄩之稱矣;又有鄩城,蓋周大夫鄩肹之舊邑。

陽渠水,

按《括地誌》:“故鄩城在洛州鞏縣西南五十八里,蓋桀所居也。”頗疑鄩城與今鞏義市芝田鄉稍柴遺址有淵源。而按註文“水南謂之南鄩,亦曰上鄩也”則稍柴遺址很可能便是南鄩(上鄩)。該遺址位於鞏義市芝田鄉稍柴村南(新石器時代、商·省文物保護單位)面積

100

萬平方米,文化層厚

2-4

米。

1960

年曾予試掘。包含龍山文化和商文化兩個時期的文化堆積。遺蹟發現有窖穴、灰坑、墓葬。出土龍山文化遺物有罐、盆,豆、三足器、甕、器蓋;商文化遺物有鼎、鬲、雙耳罐、高圈足豆、大口尊、碗等,另有石,骨、蚌類器物。河南文物局認為遺址與文獻記載中“夏都斟鄩”的地望相符,是探索夏文化的重要線索之一

[102]

。(備註:斟鄩(

zh

ē

n x

ú

n

)、鄩城、南鄩(上鄩)、北鄩(下鄩)等地望均可能與鄩水有關,而按上述註文結合相關文普資料綜合推析,本文認為規模龐大的

訾城

很可能便是酈注所謂之南鄩(上鄩)。)稍柴遺址遺址東西長約

2000

米,南北寬約

1000

米,面積約

200

萬平方米。

1959

年發現,

1960

年開始發掘,發掘面積

690

平方米,清理窖穴

45

個,墓葬

7

座,出土陶、石、蚌、骨等各種遺物

500

多件。近年來,對該遺址進行復查、勘探,確認該遺址早在仰韶時期就有人類在這裡生活,龍山、新砦期、二里頭、商、周至漢代一直延續不斷,以龍山、新砦期、二里頭文化遺存為主。(圖文摘自《遺址鄭州之:稍柴遺址》)

鄩水

南鄩(上鄩)

一名長羅川。即今河南鞏義市西南塢羅水

[103]

按塢羅水之源頭推析約今鞏義市涉村鎮一帶之山嶺。

稍柴遺址

洛水又東,逕訾城北,又東,羅水注之。水出方山羅川,西北流,蒲池水注之,水出南蒲陂,西北流,合羅水,謂之長羅川,亦曰羅中也。蓋肹子鄩羅之宿居,故川得其名耳。

羅水,

崧同“嵩”,

嵩山古稱“中嶽”,為五嶽之一。在河南省登封市北。由太室山、少室山等組成,山巒起伏,有七十二峰,東西綿延

60

公里。主峰峻極峰,亦稱嵩頂,在太室山,海拔

1 440

米;最高峰御寨山,在少室山,海拔

1 512

米。自南北朝起即成為宗教、文化重地。名勝古蹟極多,主要有中嶽廟、嵩嶽寺塔、漢代嵩山三闕(太室闕、少室闕、啟母闕)、嵩陽書院、觀星臺、少林寺、法王寺等,被列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文物薈萃,其中嵩嶽寺塔、觀星臺和嵩山三闕均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04]

方山,

當地學者認為今鞏義市魯莊鎮的東部有一座時常為白雲縈繞的白雲山,其山古時稱九山,是上古名山之一。因山上有舜王廟,故俗稱舜山,諧音為樹山。漢代著名學者桑欽在其《水經》(應校正為: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中稱“其山孤峰秀出,嶕嶢分山”,“昔密有卜城者,身遊九山之上,放心不拘之境,謂是山也。”

[105]

羅水又西北,白馬溪水注之。水出崧山北麓,逕白馬塢東,而北入羅水。西北流,白桐澗水注之。水出崧麓桐溪,北流逕九山東,又北,九山溪水入焉,水出百稱山東谷。其山孤峰秀出,嶕嶢分立。仲長統曰:昔密有卜成者,身遊九山之上,放心不拘之境,謂是山也。山際有九山廟,廟前有碑雲:九山顯靈府君者,太華之元子,陽九列名,號曰九山府君也。南據嵩嶽,北帶洛澨。晉元康二年九月,太歲庚午,帝遣殿中中郎將關內侯樊廣、緱氏令王與、主簿傅演,奉宣詔命,興立廟殿焉。又有《百蟲將軍顯靈碑》。碑雲:將軍。姓伊氏,諱益,字隤敳,帝高陽之第二子伯益者也。晉元康五年七月七日,順人吳義等建立堂廟。永平元年二月二十日,刻石立頌,贊示後賢矣。

鞏義市魯莊鎮東的白雲山山脊原有北魏時由皇帝敕修的九山廟,供奉九山府君。這是沿襲古代祭祀九山之禮而設,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中有載。山頂還有西晉元康五年重修的伯益廟,也叫百蟲將軍廟,並立有永平二年樹立的百蟲將軍顯靈碑。《廣博物志》曰:“夫伯益當日,佐禹治水,調順鳥獸,是有百蟲之稱。”伯益其實就是現在的山神。元代又在山頂修了太素元君堂,明代改為祖師廟,供奉水平星,以期降服旱魃,並有“三月三廟會”流傳至今

[106]

其水東北流,入白桐澗,又北逕袁公塢東,蓋公路始固有此也,故有袁公之名矣。北流注於羅水。羅水又西北,逕袁公塢北,又西北,逕潘岳父子墓前。有碑,岳父茈,琅琊太守。碑石破落,文字缺敗。《嶽碑》題雲:《給事黃門侍郎潘君之碑》。《碑》雲:君遇孫秀之難,闔門受過。故門生感覆醢以增慟,乃樹碑以記事。太常潘尼之辭也。羅水又於訾城東北,入於洛水也。

即潘茈、潘岳墓;位於鞏義市西

10

公里芝田鄉南石村羅水東岸。墓地有南北二冢

一一洛

公路從二冢間透過。北冢呈土丘狀

高約

3。5

、周長約

20

傳為嶽之父潘茈冢。南冢亦為土丘狀

高約

6

、周長約

32

米為潘岳冢。民國《鞏縣誌》載

二墓前原有石碑

後來散佚。《水經注》載

“羅水又西北逕潘岳父子墓前

岳父茈

琅琊太守

今在芝田西二里”。又載晉潘岳墓亦在芝田。

水經注》

《給事黃門侍郎潘君之碑》文雲

“君遇孫秀之難

闔門受禍

故門生感賈謐以增慟

乃樹碑以記事

太常潘尼之詞也。”潘岳

(247

30

字安仁

滎陽中牟人

西晉文學家。曾任河陽

今孟縣

令、著作郎、給事黃門侍郎等職。諂事權貴賈謐

後被趙王

司馬倫

及孫秀所殺。嶽長於詩賦

與陸機齊名。《詩品》將潘、陸詩作列為上品。嶽

文辭華靡

代表作《悼亡詩》三首

為紀念亡妻之作

情意深厚真。《關中詩》十六章

對人苦難有所同情。詞多有名篇

《射鵰賦》《星賦》、《閒居》、《秋興》、《西賦》等。原有集

惜已散佚。明人輯有《潘黃門集》

吳茂林、劉建溯

[107]

崧(嵩)山,

《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認為即“袁術固”。但之前文所述袁術固在今偃師市大口鎮禮寨村一帶;而此袁公塢則在潘岳父子墓東南不遠處,很明顯是兩處不同地望;《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將位於鞏義潘岳父子墓東南的“袁公塢”與偃師公路澗附近的“袁術固”混為一談,明顯是錯誤的。

九山,

九山廟、百蟲將軍顯靈碑等,

潘岳父子墓,

又作明谿(同“溪”)泉、明樂泉。在今河南鞏義市西南。《左傳》:昭公二十二年

520)

,“晉籍談、荀躒、賈辛、司馬督帥師軍於陰、於侯氏、於谿(溪)泉,次於社”。

[108]

袁公塢,

△又東北過鞏縣東,又北入於河。

按《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鞏縣故城條:秦置,屬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鞏義市西南。《元和志》卷

5

鞏縣:“按《爾雅》:‘鞏,固也’。四面有山河之固,

因以為名。”西漢屬河南郡。北魏泰常八年

(423)

屬滎陽郡。

[109]

而按註文“洛水又東,逕鞏縣故城南,東周所居也”爬梳相關文普資料,可知東周鞏縣故城,即今鞏義市康北城址。位於鞏縣城(鞏義市)西

3

公里的康北村邙山山巔的窯頂溝,是一座東臨伊、洛河,西跨邙山頭的半山、半灘的古城堡,東周鞏縣故城依山傍水,氣勢險要,由西向東漸次傾斜,直至平灘河沿。東城牆被河沖毀,規模不詳。西城牆基因建在山頂,現存遺址清晰,南北長約

2

公里,東西長約

2

公里,整個城郭基本呈方形。清同治年間,在西城基上砌築寨牆一段,現存長

400

米,高

15

30

米,殘留寬度

1

2

米。夯層明顯,每層厚度約

10

20

釐米,城正中系城門遺址,清同治年間修寨牆的同時又修築寨門

為青磚拱卷頂。橫楣鑲長方石碣一方

書“東周故址”四字

系“清同治五年

(1866

”所立。南北城界臨深溝陡峭崖壁為阻

故未有城牆建築遺址

這在中國城市建築史上是獨有的。西城牆內發現不少周、漢陶片等。城正中的山跟與河灘交接處的臺階地上

有清咸豐元年

(1851

建的“鞏王廟”。建國前後時

該臺長約

150

寬有

100

米左右

有一、二殿東西配殿和廟門等建築物。廟門南踏步數十臺階

方可攀高進入廟內。

1958

年間

殿宇、道路全被破壞

整個平臺地因群眾生產、生活用土大部分被挖掉

現有不足

50

平方。唯一倖存的是一座“鞏王閣”儲存還較完整。座基高

1

長寬各

223

米。共三層

第一層高

3

長寬各

19

第二層高

266

長寬各

1。5

第三層高

2。8

米。這是一座三層通喜

9。5

米左右的四角方形閣

因閣身通身飾紅色

亦稱“紅閣”。閣南側第一層正中處

鑲石碣一方

刻文敘述東周故城沿革。根據碑文和文獻記載

當地文物部門對該城址作了幾番調查

證實在此城的王及建城年代是

週考王曾封其弟揭於河南

是為桓公。桓公孫惠公在周顯王二年

公元前

367

),

立長子為西周公。西周公封其幼子班於鞏

承襲父號

稱為東周惠公

並在此建城

至秦莊襄王元年

公元前

249

),

秦苧驁攻韓到都城

韓王奉獻成皋與東周都城鞏縣

將東周君遷於陽人(今河南汝南縣

。東周先後在此建都

118

年而亡。秦始皇統一六國後

在此設定鞏縣城

屬三川郡。漢時屬河南郡。北魏時將縣治遷至東

20

華里的鞏縣或。由此可見

鞏縣東周故城是一座歷經周、秦、兩漢及北魏歷史悠久的古城。

[110]

洛水又東,明樂泉水注之。水出南原下,五泉並導,故世謂之五道泉,即古明溪泉也。《春秋.昭公二十二年》,師次於明溪者也。

五道泉,

在今河南省鞏義市西南。《春秋》昭公二十二年

520

:“王猛居於皇。”晉杜預言即此黃亭。

[111]

按註文“水出南原……京相璠曰:訾城北三里有黃亭”則“水出南原”與“京相璠曰”

之間明顯有遺漏句。楊守敬認為應補入“水出南原黃亭下”一句方吻合(守敬按:下雲即此亭也,則必先言黃亭而後引京說以證之,此句當作水出南原黃亭下,方合。

[112]

)而按“京相璠曰:訾城北三里有黃亭”則黃亭應位於訾城(回郭鎮小訾殿村南

[113]

[6]

)北偏東一帶但明顯距古湟水((下游即今後寺河)較遠且位於東周鞏縣故城上游明顯與註文所述方位及次序有悖;故此初步推析“京相璠曰:訾城北三里有黃亭”是錯誤的(這種錯誤很可能是後世傳抄所致),按古湟水為幹石河(今後寺河)考量,此句應校正為“京相璠曰:訾城北三十里有黃亭”。

洛水又東,逕鞏縣故城南,東周所居也。本週之畿內鞏伯國也。《春秋左傳》所謂尹文父涉於鞏,即於此也。

楊守敬認為是鞏縣西二十里的幹石河。(今有幹石河,在鞏縣西二十里,源出青龍山,蓋即此水

[114]

。)(備註:幹石河即石子河,亦稱後寺河,是今河南鞏義市東南洛河支流。《資治通鑑》:隋義寧元年

(617)

李密取興洛倉,劉長恭帥東都兵討之,渡洛水,“陳於石子河西,南北十餘里”,密“陳於石子河東”,大敗隋兵,即此。

[115]

鞏縣故城,

洛水又東,濁水注之,即古湟水也,水出南原。京相璠曰:訾城北三里有黃亭。即此亭也。《春秋》所謂次於黃者也。

黃亭,

古湟水,

熊會貞認為石泉水即幹石河

[116]

。而按民國《鞏縣誌》援引《方輿紀要》、《河南府志》等認為泂水即市河。按此泂水即今西泗河。熊會貞將泂水(石泉水)判定為幹石河是錯誤的,亦與所述楊守敬認為古湟水是幹石河相悖,估計是熊氏望文生義(石泉水與幹石河均有“石”)得出的結論。

洛水又東北,泂水發南溪石泉,世亦名之為石泉水也。京相璠曰:鞏東地名坎欿,在泂水東,疑即此水也。又逕盤谷塢東,世又名之曰盤谷水。司馬彪《郡國志》:鞏有坎欿聚。《春秋.僖公二十四年》,王出,及坎欿。服虔亦以為鞏東邑名也。今考厥文,若狀焉而不能精辨耳。《晉太康地記》、《晉書地道記》並言在鞏西,非也。其水又北入洛。

又名黃冶河,古名泂水、市河、石泉水、玉川、盤谷水等。它發源於青龍山北麓,集旺水泉、海眼嶺、雷溝、黑龍潭之水,經水地河、白冶河、黃冶河,過隴海鐵路橋,至老城東北注入洛河。河道兩側陶瓷燒製業源遠流長,曾經是十里窯場。鞏義市站街鎮黃冶村有規模龐大的唐三彩窯址

[117]

,故又被譽為唐三彩的故鄉之一。(;備註

按民國

18

年版《鞏縣誌》援引《方輿紀要》:市河在鞏縣東,源出青龍山,流入洛。《河南府志》

《己酉志》

:泂水出東青龍山東石澗中,下流至黃冶北澗谷,作八九盤迴,其旁塢,即盤谷塢也。

[118]

泂水(石泉水、

當地學者認為在(興洛倉)倉西嘴一帶

[119]

盤谷水

當地學者認為坎欿聚即西周諸候國坎氏邑,大致在今鞏義市老城村一帶

[120]

),

西泗河,

河南省洛水入黃河處。汭,河流會合或彎曲處

[121]

盤谷塢,

又稱洛口。在今河南省鞏義市東北。《史記·張儀列傳》:張儀說秦惠王曰:“親魏善楚,下兵三川,塞什谷之口”,即此

[122]

而按註文“

什谷,《史記音義》曰:鞏縣有鄩谷水者也”《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

》認為什谷

即鄩谷水

[123]

。在今河南鞏義市西南。但

什谷若為

位於今河南鞏義市西南的

鄩谷水則與

洛口相去遠矣。故此酈氏援引《史記音義》曰:“鞏縣有鄩谷水者也”

將鄩谷水與什谷混為一談從方位及距離上考量是錯誤的

坎欿聚,

洛水又東北流入於河。《山海經》曰:洛水成皋西入河,是也。謂之洛汭,即什谷也。故張儀說秦曰:下兵三川,塞什谷之口。謂此川也。《史記音義》曰:鞏縣有鄩谷水者也。

龍圖即河圖。傳說為龍馬從黃河中負出,故稱。南朝梁沈約《竹書紀年注》:“龍圖出河,龜書出洛,赤文篆字,以授軒轅”

[124]

洛汭,

指“洛書”。《文選》一漢張衡《東京賦》:“龍圖授義

龜書畀姒。”

《宋書·符瑞志上》:“遊於洛水之上,見大魚,……魚流於海,得圖書焉。龍圖出‘河’,龜書出洛,赤文篆字,以授軒轅。

[125]

什谷,

五色雲氣,古時以為祥瑞之徵。《太平御覽》卷八十引《尚書中候》:“榮光起河,休氣四塞。

[126]

黃帝東巡河過洛,修壇沈璧,受《龍圖》於河,《龜書》於洛,赤文綠字。堯帝又修壇河洛,擇良議沈,榮光出河,休氣四塞,白雲起,迴風逝,赤文綠色,廣袤九尺,負理平上,有列星之分,七政之度,帝王錄記,興亡之數,以授之堯。又東沈書於日稷,赤光起,玄龜負書,背甲赤文成字,遂禪於舜。舜又習堯禮,沈書於日稷,赤光起,玄龜負書,至於稷下,榮光休至,黃龍捲甲,舒圖壇畔,赤文綠錯,以授舜。舜以禪禹。殷湯東觀於洛,習禮堯壇,降璧三沈,榮光不起,黃魚雙躍,出濟於壇,黑烏以浴,隨魚亦上,化為黑玉赤勒之書,黑龜赤文之題也。湯以伐桀。故《春秋說題辭》曰:河以通乾出天苞,洛以流坤吐地符。王者沈禮焉。《竹書紀年》曰:洛伯用與河伯馮夷鬥,蓋洛水之神也。昔夏太康失政,為羿所逐,其昆弟五人,須於洛汭,作《五子之歌》於是地矣。

指祥瑞之氣。李白《西嶽雲臺歌送丹丘子》:榮光休氣紛五彩,千年一清聖人在。裴漼《奉和聖制龍池篇》:休氣榮光恆不散,懸知此地是神仙。

[127]

《龍圖》,

旋風。古詩十九首《東城高且長》:“迴風動地起,秋草萋已綠。”魏·曹植《吁嗟篇》:“卒遇迴風起,吹我入雲間。”

[128]

《龜書》,

《天問》:“列星安陳

”林庚論箋:“列星,指環列於周天的二十八宿。”《九嘆·逢紛》:“並光明於列星”

[129]

榮光,

日、月與金、木、水、火、土五星。日月五星執行各有規律,以喻國家政治之有法度。《裴》一【鵲踏枝】:配四聖十哲,定七政三才,君聖明威伏了四海,敢則他這廟堂臣八輔三臺。

[130]

休氣,

申時。猶日昃。《穀梁傳·定公十五年》:“戊午,日下稷,乃克葬。”範寧注:“稷,昃也。下昃,謂晡時”

[131]

迴風,

指榮光與休氣之祥瑞俱至。

列星,眾星宿。

何天行先生認為《水經注》等書上所說的“赤文綠錯”,大約“赤文”便是塗朱的甲骨卜辭

[132]

,安陽一帶所出土的甲骨有不少是帶綠色的。至於《水經注》所謂“榮光…河”及黃帝、堯、舜習禮臨壇的話,不用說當然是敷會的神話。大約在漢魏時代或漢魏之前,必定發生過這樣的事(除緯書以外,《抱朴子》上亦有同樣的記載)。然後用神話和祥瑞觀念去加以敷會,這種情形正如古代所發現的石器,當時以為“雷斧”,而加以種種神話敷會的事實一樣。此外如《漢書.五行志》所說“慮犧氏繼天而王,受《河圖》則而書之,八卦是也。禹治洪水賜《洛書》,法而陳之,《洪範》是也”與張衡《東京賦》“龍圖授羲龜書”的話,並在《水經注》之前,都是說明洛書文字原出於龜甲的(八卦和甲骨雖不一定是時期相等的產品,但也許有先後的關係)。前此者又有《禮運》“山出器車,河出馬圖”與《易》“河出圖,洛出書”之說,疑所指亦為甲骨,則甲骨卜辭在周秦時代便已發現。這雖不能斷定,但從緯書和《水經注》裡的這兩段記載,和安陽一帶甲骨出土時的情形相對照,我們確定當時因水患而有甲骨出土的可能,也許一部分已衝入黃河,則卻是一種絕對可能的推測了。(原載《學術》

1 940

2

月第

1

輯)

[133]

七政,

《尚書·夏書》篇名。《史記·夏本紀》:“帝太康失國,昆弟五人,須於洛汭,作《五子之歌》。”《書序》所說同。須,待

一說,止。汭

(rui)

,水北曰汭

一說,河彎曲處曰汭。

[134]

備註:本文初稿發表於《

日稷,

》論文集(下冊)第732-759頁。

《水經注》裡的洛河

《水經注》裡的洛河

《水經注》裡的洛河

[1]

Shui Jing Zhu

(水經注,

Notes to the Book of Rivers

備註:《水經注》的英譯,主要參考《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一冊,中國地圖出版社,

1996

6

月,總編例英譯篇。

[2]

備註:“三層二維法”系筆者獨創的系統考證方法,即宏觀層面依據文獻記載著重從時間維度進行多重比對勘驗(鑑於文獻記載的模糊性),中觀層面則藉助百度地圖、谷歌地球等工具著重空間維度的方位校驗,而微觀層面則以相關考古資料及實地踏勘等為據進行細探甄別。(詳拙作《<水經注>卷六汾水上游流域新考兼與李曉傑老師的商榷交流》)。2020年9月26日,由廣州大學人文學院、嶺南文化藝術學院與大阪市立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都市文化研究中心聯合舉辦的首屆中日城市史與都市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隆重召開。來自中山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大阪市立大學等學校的多位中日城市史研究學者透過線上會議的方式對城市歷史地理和都市文化等問題展開討論。筆者受邀參會,提交論文:《水經注》裡的廣州,並做彙報交流。學者們的交流涉及城市史、海洋史、經濟史、東西交流史、環境史等多方面,體現了史學學科的多元化,激發了歷史研究的活力,是一次有特殊價值意義的學術會議。日本著名史學家平田茂樹教授總結髮言時認為:“楊年生先生的三層二維法”很重要。

[3]

中國歷史大辭典·下卷

[4]

絲綢之路大辭典

[5]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下

8

畫以上

[6]

張越編著

圖解山海經

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011。04,

261

[7]

韓廣峰著

山海經易讀:插圖版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5。08,

173

[8]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下

8

畫以上

[9]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上

1-7

[10]

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上

[11]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上

1-7

[12]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下

8

畫以上

[13]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下

8

畫以上

[14]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下

8

畫以上

[15]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上

1-7

[16]

顧祖禹輯著

讀史方輿紀要(

1

6

冊)

6

中華書局

,1957

04

月第

1

2377

[17]

陝西名勝概覽

[18]

顧祖禹輯著

讀史方輿紀要(

1

6

冊)

6

中華書局

,1957

04

月第

1

2377

[19]

李新治:《盧氏山水考》,

2013

中國盧氏歷史文化研討會

[20]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上

1-7

[21]

《中國文物地圖集

河南分冊》

[22]

河南省文物管理局文物志編輯室編

河南省文物志稿

下卷

河南省文物管理局文物志編輯室

,2005。08,

1150

[23]

李新治:《盧氏山水考》,

2013

中國盧氏歷史文化研討會

[24]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下

8

畫以上

[25]

王鳳翔等

洛寧縣誌(

1-2

成文出版社

,1968

08

月第

1

103

[26]

山環水繞高門關——韓盧古道記之四,洛陽日報

——

洛陽晚報,

2016

8

17

[27]

河洛廣記

||

水郭山村說舊聞——崇陽鎮遺事

人文河洛

,2018-06-19 08:35

[28]

康熙《永寧縣誌》:鵜鶘澗水,俗音轉為大小鐵溝。水發源於西崤山下,經鵜鶘關左合東崤之碾底溝、上郭(今上戈)溝水,至故城鎮入洛者,連西崤之中支,所謂大小鐵溝水,即黃亭溪水是也。

[29]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下

8

畫以上

[30]

王守春著

酈道元與《水經注》新解

海天出版社

,2013。02,

152

[31]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下

8

畫以上

[32]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下

8

畫以上

[33]

舒波

何處有桃花源?中華遺產

,2011

年第

03

[34]

康熙《永寧縣誌》:鵜鶘澗水,俗音轉為大小鐵溝。水發源於西崤山下,經鵜鶘關左合東崤之碾底溝、上郭(今上戈)溝水,至故城鎮入洛者,連西崤之中支,所謂大小鐵溝水,即黃亭溪水是也。

[35]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下

8

畫以上

[36]

孟村簡介及文化遺址

原創:

洛寧城事

洛寧城事

2018-09-05

[37]

洛寧縣誌編纂委員會編

洛寧縣誌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1991

12

月第

1

91

[38]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下

8

畫以上》

[39]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下

8

畫以上》

[40]

洛寧縣誌編纂委員會編

洛寧縣誌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1991

12

月第

1

91

[41]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下

8

畫以上》

[42]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上

1-7

畫》

[43]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下

8

畫以上》

[44]

《中國文物地圖集》河南分冊(下),中國地圖出版社,

1991

年,第

137

[45]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上

1-7

畫》

[46]

宜陽縣地方史志辦公室編;程汴玲主編;趙苗遠,孫銀虎,孟紅梅副主編

花果山志

中國文聯出版社

,2002。10,

159

[47]

《河南府志》(宜陽縣地方史志辦公室編;程汴玲主編;趙苗遠,孫銀虎,孟紅梅副主編

花果山志

中國文聯出版社

,2002。10,

159

頁)

[48]

申祖勝著

魏晉風度竹林七賢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14。05,

85

[49]

《中國文物地圖集》河南分冊(下),中國地圖出版社,

1991

年,第

137

[50]

《史記

夏本紀》《正義》引《帝王世紀》。

[51]

蘇健:洛陽原始氏族管見;洛陽市歷史學會,洛陽市海外聯誼會

河洛文化論叢(第一輯)

河南大學出版社

,1990

08

月第

1

94

[52]

楊國勇:黃炎華夏考;朱士光總主編

黃帝故里故都歷代文獻匯典

中國·新鄭

[M]。 2005

[53]

蘇健:洛陽原始氏族管見;洛陽市歷史學會,洛陽市海外聯誼會

河洛文化論叢(第一輯)

河南大學出版社

,1990

08

月第

1

94

[54]

按《水經

伊水注》:“伊水又東北,涓水注之。水出陸渾西山,即陸渾山者也。”

[55]

而乃北山東翼巖

自天奇扶余

此山陵清霄而垂懸堂側

峻巘四開妙室。即因山勢

仰為皇帝陛下、皇太后敬造釋迦牟尼像一區”(摘自

賀玉萍著

北魏洛陽石窟文化研究

河南大學出版社

,2010。08,

95

頁)

[56]

賀玉萍著

北魏洛陽石窟文化研究

河南大學出版社

,2010。08,

95

[57]

漢賦辭典

[58]

資治通鑑大辭典·上編

[59]

中國地名辭源

[60]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下

8

畫以上

[61]

李國強:洛陽周山“週三王陵”墓主小考;成建正主編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刊,第

16

2009,

三秦出版社

,2009,

15

[62]

李國強:洛陽周山“週三王陵”墓主小考;成建正主編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刊,第

16

2009,

三秦出版社

,2009,

16

[63]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下

8

畫以上

[64]

嚴輝:《伊洛河流域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古城、古聚落匯考》,《慶賀徐光冀先生八十華誕論文集》,第

330

[65]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下

8

畫以上

[66]

文史資料委員會,政協新安縣委員會編;張友仁,趙玉珍主編

新安文史叢編山川卷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15。11,

21

[67]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上

1-7

[68]

嚴輝

隋唐東都西苑遺址全釋

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編,洛陽考古

2016

年第

2

總第

13

[M]。 2016

[69]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下

8

畫以上

[70]

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員編

洛陽考古

4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14。03,

68

[71]

《河南省文物地圖集》,第

103

[72]

侯衛東,《論西周晚期成周的位置及營建背景》,社科院考古所中國考古網,

2016-09-07

[73]

侯衛東,《論西周晚期成周的位置及營建背景》,社科院考古所中國考古網,

2016-09-07

[74]

詳《水經

甘水注》

洛城南有故甘城焉。北對河南故城,世謂之鑑洛城,鑑、甘聲相近,即故甘城也。

[75]

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員編

洛陽考古

4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14。03,

72

[76]

詳拙作:《水經

甘水注》考略

[77]

讀史方輿紀要》卷四八

《河南》三

河南府。

[78]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

[79]

據徐昭峰先生考證西周早期營建的洛邑和成周是一回事。

[80]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上

1-7

[81]

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下

[82]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下

8

畫以上

[83]

湖湘文化大辭典·上卷

[84]

湖湘文化大辭典·上卷

[85]

偃師市大口鎮公路澗:袁術屯兵之地;洛陽晚報

2016-01-0617:55

[86]

儲泰松著

佛典語言研究論集

安徽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4。12,

107

[87]

康仙舟等著

洛陽地名探源偃師卷(上)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6,

191

[88]

《中國文物地圖集

河南分冊》,第

123

[89]

王巍著

中國考古學大辭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4。03,

366

[90]

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下

[91]

康仙舟,高獻中,王西明編著

偃師風土

華文出版社

,1999。12,

28

[92]

康仙舟,高獻中,王西明編著

偃師風土

華文出版社

,1999。12,

28

[93]

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上

[94]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下

8

畫以上

[95]

《中國文物地圖集

河南分冊》,中國地圖出版社,

1991

年,第

123

[96]

《洛陽漢晉石錄補編

毀佚》

[97]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下

8

畫以上

[98]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下

8

畫以上

[99]

《中國文物地圖集

河南分冊》,中國地圖出版社,

1991

年,第

35

[100]

康仙舟,高獻中,王西明編著

偃師風土

華文出版社

,1999。12,

28

[101]

康仙舟,高獻中,王西明編著

偃師風土

華文出版社

,1999。12,

38

[102]

《中國文物地圖集

河南分冊》,中國地圖出版社,

1991

年,第

35

[103]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下

8

畫以上

[104]

《辭海:

1999

年縮印本

音序

)3

》第

2003

頁(

219

字)

[105]

鞏義白雲山,鄭州日報,

2012-08-18

[106]

鞏義白雲山,鄭州日報,

2012-08-18

[107]

河南省文化廳文物志編輯室編

河南省文物志選稿

9

河南省文化廳文物志編輯室

,1983,

93

[108]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下

8

畫以上

[109]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下

8

畫以上

[110]

傅永魁,周到編

鞏縣石窟寺

包拯墓

北宋皇陵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9。07,

77

[111]

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下

[112]

《水經注疏》

卷十五

[113]

詳前文

[114]

《水經注疏》

卷十五

[115]

中國歷史大辭典·上卷

[116]

會貞按:《通鑑》隋義寧元年,劉長恭陳於石子河西。胡《注》謂即石泉水。今石子河在鞏縣東南二十里。(《水經注疏》卷十五)

[117]

黃冶村唐三彩窯址

[118]

鞏縣誌

民國十八年本

鞏縣誌編纂委員會

,1989。10,

15

[119]

鞏縣老城,《站街老城碑刻集》

[120]

鞏縣老城,《站街老城碑刻集》

[121]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上

7

畫以下

[122]

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上

[123]

掌故大辭典

[124]

掌故大辭典

[125]

掌故大辭典

[126]

古代漢語大詞典

[127]

唐代詩詞語詞典故詞典

[128]

古詩百科大辭典

[129]

楚辭語言詞典

[130]

關漢卿戲曲詞典

[131]

古代漢語大詞典

[132]

據董作賓先生《甲骨文斷代研究例》:“將已刻的文字的甲與骨,加以或墨朱的裝潢塗飾,這是武丁時代卜辭的一種特色”

[133]

何天行

甲骨文已現於古代說(

1940

2

月),何天行文集

浙江大學出版社

,2014。07,

32

[134]

四書五經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