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24歲李白第一次離開四川,寫下一首詩,短短4句傳誦了千年

作者:由 慶餘說詩詞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2-02-19

什麼影入平江水流

古人說詩言志,但詩更能傳情。豐富的思想情感,不僅是詩歌生命力的保證,也是詩歌內涵更廣闊、更深沉的有力保障。而詩人的諸多種思想情感中,最牽動人心的無疑是那剪不斷的故鄉情。“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這些傳誦了千年的名句,無一不是具有語短情長的藝術魅力。

24歲李白第一次離開四川,寫下一首詩,短短4句傳誦了千年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峨眉山月歌》,便是24歲李白第一次離開四川時創作的一首思念故鄉山水的七言絕句。這首詩作於開元十二年(724年)秋天,當時李白正處於離開四川赴長江中下游的舟行途中。所以這首詩的主要內容,便是透過對李白在舟中所見到的夜景的描寫,來表達李白心中難捨的故鄉情。雖然只有短短4句,卻是一首傳誦了千年的名作。

除此之外,這首詩還有一個令人拍案叫絕的地方。即在僅有的28字中,李白卻用12字,寫出了5處地名,這在萬首唐人絕句中是僅見的。所以清人趙翼在《甌北詩話》中說:“四句中用五地名,毫不見堆垛之跡,此則浩氣噴薄,如神龍行空,不可捉摸,非後人所能模仿也”。而這樣寫最大的好處,便是展現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圖。

24歲李白第一次離開四川,寫下一首詩,短短4句傳誦了千年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首句“峨眉山月半輪秋”,意思是說,在高峻的峨眉山上,懸掛著半輪秋月。“峨眉山”,是蜀中大山,也是當時蜀地的代稱,所以這裡的峨眉山月也就是李白的故鄉之月。雖然對於峨眉山月的美,李白僅用了一個“秋”字。但是可以想象出秋高氣爽,月色通明的唯美景象。而半輪月,又可以使人聯想到青山吐月的優美意境。

24歲李白第一次離開四川,寫下一首詩,短短4句傳誦了千年

次句“影入平羌江水流”,意思是說,在流動的平羌江上,倒映著通明的月亮的影子。平羌江,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的東北。由此可見,李白這裡所見到的景色,已經是他離開故鄉一段路程了。也就是說,李白順流而下,才會看到這樣一幅“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故這句詩不僅寫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還點明瞭李白秋夜行船之事。

第三句“夜發清溪向三峽”,可以更為清晰地看到李白的一個蜀江行旅路線。它的意思是說,李白在夜裡乘船出發,離開清溪直奔三峽。“清溪”,指清溪驛,屬四川省犍為縣。“三峽”,則指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從這句詩可以看出李白正連夜從清溪驛出發進入岷江,向三峽駛去。去實現他“仗劍去國,辭親遠遊”的夢想。

24歲李白第一次離開四川,寫下一首詩,短短4句傳誦了千年

最後一句“思君不見下渝州”,意思是說,李白思念故鄉卻再也見不到,只好戀戀不捨順流而下向渝州。“渝州”,即今天的重慶。當李白的船,行到重慶的時候,說明他再也看不到峨眉山了,也就意味著真正離開故鄉了,所以思鄉的情懷,無疑在這裡自然地流露了出來。而李白經過的地點: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峽、渝州,無疑構成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圖。

24歲李白第一次離開四川,寫下一首詩,短短4句傳誦了千年

綜觀李白的這首詩,短短4句,卻不受絕句表現時空變化上的侷限,反而在時間與空間跨度上達到了表現的自由境地。加上李白表達故鄉情的自然流暢,無疑是一首令人拍案叫絕,傳誦了千年的佳作。

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