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俗語

豆瓣8.2分《戴高樂將軍》:偉人是如何煉成的?

作者:由 精讀君 發表于 俗語日期:2022-04-17

結婚要雙頭蔥什麼寓意

豆瓣8.2分《戴高樂將軍》:偉人是如何煉成的?

提起“二戰”,你會想到哪些人?

“亂世出英雄”,法國也有一位有著強烈的民族精神,和非凡意志力的偉人,他就是戴高樂將軍。

戴高樂和西方社會的很多政治家不同,不是隻代表政黨的利益,而是以法國的國家利益出發,謀求國家的復興,他被稱為“法國一個世紀才出現一個的偉人”,和拿破崙齊名。

今天,就讓我們從他的經歷,看看偉人是如何煉成的。

01

時勢造英雄

戴高樂出生於法國北部一個富裕的中產階級家庭,他家在巴黎歷史悠久、高貴但稍顯冷漠的舊街區,包含舊制度時期最偉大的建築:路易十四建造的榮軍院和路易十五建造的軍事學院。

他的人生道路,深受這裡充滿軍事色彩的環境影響。戴高樂的父親在一個天主教學校教書,是對他影響最大的人。他回憶父親“是一個有見解、有學問、尊重傳統的人,對法蘭西的尊嚴充滿感情,他使我探尋其歷史”。

戴高樂進入聖西爾軍事學院學習,在學校成績優異,畢業後他選擇進入陸軍服役。

1914年法德戰爭爆發,戴高樂在戰爭中負傷,但迫切想要參加戰爭的他在傷口還沒有完全癒合時就離開醫院。後來又受傷被俘,在戰俘營中度過了32個月。

在戰俘營中戴高樂有大量時間閱讀和思考,他還為其他戰俘講授軍事課程,開始思考領袖、戰爭和政治,並用一生時間實踐和完善。

後來他被釋放回到法國,加入軍事代表團成為波蘭政府的軍隊參謀。兩年後他回到法國結婚,妻子伊馮娜來自加來的一個富裕工業家家庭,兩家都有類似的天主教信仰和保守的價值觀。

伊馮娜是一個勤勞、賢惠的女人,後來歷經戰爭等各種困難,她都一直陪伴著戴高樂,給他溫暖的依靠。

豆瓣8.2分《戴高樂將軍》:偉人是如何煉成的?

戴高樂對自己的定位是作家和軍事思想家,在軍事學院教授軍事史時,開始寫作。

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戴高樂一共寫了四本軍事方面的書。因為在軍事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文章,引起了當時法國傳奇軍人貝當元帥的注意,後來被調入貝當的私人秘書處,負責寫作軍事史的書。

後來在貝當的建議下,戴高樂申請到國防高階委員會秘書處工作,參與涉及國家防務的政治、技術和管理工作,處理政府和軍隊之間的關係。

戴高樂一直想成為一名揚名立萬的軍人,但在和平時期很難實現。

他的第三本書《建立職業軍》為他贏得了名譽,書中提出坦克的應用使發動進攻戰成為可能,這本書甚至被翻譯成德語,許多德國將軍包括希特勒都曾閱讀,書中的思想後來被德國借鑑並應用,但並不受法國政府的重視。

後來,戴高樂被介紹認識政治家雷諾,雷諾當上法國總理後,任命戴高樂為國防部副部長。當時二戰爆發,德國迅速佔領了法國周圍的幾個小國,當時法國的戰略是依靠馬其諾防線打防守戰,戴高樂一直主張集結坦克打攻堅戰,但由於其他主張停戰的貝當、魏剛等人的反對而無法實現。

後來在德軍的步步緊逼下,貝當接替雷諾上臺,向德國投降,而戴高樂到英國尋求幫助,繼續堅持鬥爭。

02

建立流亡政府

到英國後,面對孤立無援的情況,戴高樂沒有氣餒,而是抓住一切可以依靠的力量發展壯大。

他與英國首相丘吉爾會面,請求丘吉爾讓他發表廣播講話,後來就有了第二天著名的“6·18”講話。他號召法國人繼續戰鬥,他預見到這是一場世界大戰,法國的暫時戰敗不起決定作用,而法國的背後還有英國和美國等盟友的支援。

他希望在倫敦的法國軍人、製造武器的工程師和技術工人與他聯絡,他堅信法蘭西的抗戰烽火不會撲滅。

戴高樂持續在廣播中發表講話,廣播傳到了法國,當時很多法國人偷偷在聽,他們深受戴高樂的鼓舞,戴高樂成為抵抗的象徵。很多在倫敦的法國人也響應了戴高樂的召喚,準備為他效勞,但戴高樂依然面臨人手短缺的情況。

戴高樂希望法國殖民地能提供繼續戰爭的資源,得到法屬赤道非洲等殖民地的支援,後來他將法屬剛果首都布拉柴維爾,作為他領導的自由法國運動的首都。

戴高樂一直面臨著各種困難,英國不確定是支援貝當政府還是他,於是嚴密監控於他。而戴高樂堅定的維護法國利益,又受到美國總統羅斯福的不滿。羅斯福一直想辦法扶持其他法國政權以便戰後使法國聽命於自己,但丘吉爾堅定的追隨著羅斯福。

盟軍的很多涉及法國的行動不與戴高樂溝通,而戴高樂採取各種方法儘可能為法國爭取更多的利益。戴高樂與蘇聯保持著聯絡,希望得到蘇聯的支援。

美國在法國的殖民地阿爾及利亞,扶植了另一個吉羅將軍領導的政權,在美國和英國的撮合下,戴高樂和吉羅成立了雙頭領導的政府。

但吉羅和戴高樂相比不僅對政治毫不瞭解,而且在軍事上也很過時,而戴高樂憑藉卓越的能力贏得了更多人的支援。後來伴隨著德國的戰敗,自由法國和盟軍的部隊最終收復法國。

戴高樂在巴黎受到了人群的狂熱歡迎,順理成章成為了政府首腦,但他受到了議會中佔多數的共和黨和社會黨的限制。在議會的主導下憲法對行政權更加削弱,戴高樂意識到自己失去了對憲法內容的控制,這使得戴高樂宣佈辭職。

03

重新執政

戴高樂辭職後一方面寫作《戰爭回憶錄》,另一方面爭取各方面的支援,謀求重新執政。他成立法蘭西人民聯盟,但後來政黨內部因不同政見分裂,這使戴高樂執政的機會越來越渺茫。

然而社會危機的出現,戴高樂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當時非殖民化浪潮席捲全球,法國在非洲的一些殖民地也謀求獨立,其中包括殖民時間超過一百年的阿爾及利亞。

阿爾及利亞內部有很多世代居住的法國人,他們支援法國殖民者,還有謀求民族獨立的民族解放陣線,這使得這裡經常爆發衝突。衝突逐漸蔓延到法國本土,這使得第四共和國的幾屆政府因為處理不好這一問題迅速倒臺,人們渴望戴高樂重新執政恢復社會穩定。

豆瓣8.2分《戴高樂將軍》:偉人是如何煉成的?

戴高樂重新執政後首先起草了一份新憲法,並要求六個月的統治全權,在此期間議會休會。阿爾及利亞問題成為他開始執政前四年的焦點。

他私下裡認為穆斯林和法國人因為文化和宗教信仰無法融合。但在與民族解放陣線談判時,戴高樂要求蘊藏石油資源的撒哈拉仍然歸屬法國,這使得談判破裂。

一些叛亂分子建立了一個準備保衛法國殖民地的恐怖組織,巴黎受到了這一秘密軍隊組織和民族解放陣線的攻擊,這使得戴高樂最終放棄撒哈拉,同意阿爾及利亞獨立。

戴高樂主要負責外交事務,因他對國際政治的看法很有預見性。他認為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互為映象,都是工業化大生產的產物。他對赫魯曉夫說“我們的工廠和你們的工廠沒什麼不同。隨著時間的推移,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之間的差異將逐漸縮小。”

在他看來,結束世界被分為兩個集團的局面勢在必行,只有多極化的世界才允許歐洲——進而法國——再次成為世界政治的參與者。他聯合德國,試圖使歐洲發揮更大的作用,並阻止英國進入歐洲經濟共同體,因為英國和美國結盟,引入英國將使歐洲置於美國的控制下。

1964年戴高樂宣佈承認中國,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總有一天——或許這一天比人們想象的會更早到來——中國將成為一個偉大的政治、經濟甚至軍事實體。”

1961年,他會見肯尼迪時說:“我預測越南戰爭中,不管你投入多少人力和物力,你終將一步步陷入一個深不見底的軍事和政治泥潭中。”

戴高樂對法國的國際地位抱有很大的期望,他清楚地意識到自己對於法國可以扮演一個世界大國的角色的宏偉幻想是不現實的,但他仍然不放棄。這也使他在國際交往中製造了很多麻煩。他鼓勵加拿大法語區魁北克省獨立,干涉他國內政的行為使他廣受批評。

1969年,戴高樂因地區改革在全民公投中失敗決定辭職。辭職後他把精力花在撰寫自己總統生涯的回憶錄上,但三捲回憶錄他只完成了一卷就猝然長逝,也未能實現他計劃於1971年6月訪問中國的願望。

戴高樂去世後引發了人們的無比懷念,他是具有遠見卓識的不世英才,也在執政的11年間創造了法國經濟和文化上的偉大,被視為最後一位偉大的法國人,被人們當作傳奇。

04

結語

戴高樂並不是一個完人,他在世時曾受到很多人的反對和抨擊。他被認為獨斷專制、不容易共事,暴躁、刻薄的性格使他的講話方式傷害到很多人,包括堅定支援他的人。

他最根本的信仰是法國,但漠視法國人民的疾苦,這使他在阿爾及利亞發生暴亂時使用武力殘暴的鎮壓。

但戴高樂依然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他的過人之處主要體現在:

他有強烈的愛國情懷,他說“我和法國之間有一份契約”,戰敗後他拒絕投降,來到英國後他是“唯一一個確切知道自己想做什麼的政治人物”,在他的愛國熱情感召下,越來越多的人投奔他、追隨他。

他對未來有驚人的洞察力,他對法國未來走向的預測比法國最高統帥部的預測更為準確。他所做的一切都基於一個正確的判斷,法蘭西戰役只是軸心國終將被擊敗的一場世界大戰的開端,他不僅是軍人,更是戰略家。

戴高樂的遠見來自讀書和思考。

他從小酷愛閱讀,即使是擔任總統期間,他也每週讀兩三本書,通常是歷史、小說或詩歌。他敬佩知識分子,他也努力成為實幹家和作家,他的書都出自自己手筆,文筆精湛、內容深刻,他自己寫演講稿,經常能背得出上萬字的講稿,使演講更有表現力。

從《戴高樂將軍》這本書中,我們能站在全域性的角度更深入地理解他的每一步決策,讓我們跟隨偉人的腳步,見證傳奇的一生,感受偉大思想的力量。

作者:洋蔥,精讀讀友會會員。一個世事洞明、人情練達的女子,想和你一起深度思考,改變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