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俗語

歷史上著名的和尚畫家,個個畫技超群,自帶風格!

作者:由 文眼看世界 發表于 俗語日期:2022-04-29

和尚怎麼畫

提到和尚畫家,許多人首先會想到弘仁、髡殘、八大山人、石濤這四位活躍於明末清初的僧人畫家在畫史上合稱“四僧”,而在中國繪畫史中湧現過許多僧人畫家。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他們遁入空門,在青燈古佛下孜孜以求的不僅有佛法經典,還有翰墨丹青。

歷史上著名的和尚畫家,個個畫技超群,自帶風格!

十六羅漢圖·迦諾迦 貫休

貫休是唐末五代著名畫僧、詩僧。他能詩善書,長於繪畫,尤其是所畫羅漢狀貌古野、絕俗超群,在中國繪畫史上有著很高的聲譽。

歷史上著名的和尚畫家,個個畫技超群,自帶風格!

秋山問道圖 巨然

巨然師法董源水墨一體。他的畫既有平淡自然、渾厚幽深的特點,又兼有高峭雄厚、宏偉壯闊之氣概,尤擅畫山川高曠的“淡墨輕嵐”之景。

歷史上著名的和尚畫家,個個畫技超群,自帶風格!

觀音圖 牧溪

牧溪,佛名法常,四川人,是當時神僧無準和尚的弟子。牧溪是一個謎一樣的人物,擅長畫山水、蔬果和大寫意潑墨僧道人物。牧溪在日本獲得了遠勝於故土的聲望與尊崇。牧溪的畫作大約在南宋末年流入日本,對日本美術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他是日本“禪餘畫派”的鼻祖之一,被稱為“日本畫道的大恩人”。當時日本幕府將收藏的中國畫按照上、中、下三等歸類,牧溪的畫被歸為上上品。

歷史上著名的和尚畫家,個個畫技超群,自帶風格!

沙汀叢樹圖(區域性) 惠崇

惠崇(965—1017),福建建陽人,北宋僧人,擅詩畫。他隨著蘇軾的《題惠崇春江晚景二首》中的“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而名傳千古。他的畫作對後世影響深遠。

歷史上著名的和尚畫家,個個畫技超群,自帶風格!

山水圖 擔當

擔當(1593—1673),名普荷,又名通荷,字擔當,雲南晉寧人。畫史說他“為人志存氣節,放浪形跡,故畫作飄逸有奇氣”。他雖出家為僧,但不坐禪、不上堂說法,唯以詩詞書畫自娛,絕口不談世事。擔當是董其昌的弟子。他的繪畫融會了佛家“不著色相”的空靈以及道家“沖和”的意境,外化成詩、成書、成畫,作品無一不具禪機,無一不充盈著逸遠簡淡的意韻。

歷史上著名的和尚畫家,個個畫技超群,自帶風格!

層巖疊壑圖 髡殘

石谿,俗姓劉,法名髡殘,武陵(今湖南常德)人。平生喜遊名山大川的石谿,對大自然的博大意境有著深刻的領會和觀察。他最後落腳在南京牛首山的幽棲寺。他善用禿鋒渴筆畫山石樹木,以濃淡墨渲染,蒼勁凝重中透出豐潤秀逸之致,意境奇僻幽深,得江南山水空濛茂密、渾厚華滋之質。石谿畫中題跋多作佛家語,借畫談禪,因禪說畫,熔禪機、畫理於一爐,風格超卓。

歷史上著名的和尚畫家,個個畫技超群,自帶風格!

黃海松石 弘仁

弘仁,又名見諒,清初“四僧”之一,為“新安畫派”創始人,和查士標、孫逸、汪之瑞並稱“新安四大家”。“師法自然,獨闢蹊徑”是他藝術思想的核心。他曾作詩:“敢言天地是吾師,萬壑千崖獨杖藜。夢想富春居士好,並無一段入藩籬。”

歷史上著名的和尚畫家,個個畫技超群,自帶風格!

秋山圖 石濤

歷史上吃苦瓜最有名的人物,首推明末清初畫家石濤。石濤自號“苦瓜和尚”,餐餐不離苦瓜,甚至還把苦瓜供奉於案頭膜拜。石濤是山水畫家,也是繪畫理論家。他的繪畫論著《苦瓜和尚畫語錄》共18章,不僅闡述了山水畫創作與自然的關係、筆墨運用的規律及山川林木等表現方法,還強調畫家要面向現實,投身到大自然中去,“搜盡奇峰打草稿”,創造自己的藝術意境。他主張“借古以開今”,反對“泥古不化”,對近代山水畫的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歷史上著名的和尚畫家,個個畫技超群,自帶風格!

枯木來禽圖 朱耷

朱耷,8歲能作詩,11歲能畫青綠山水,20歲時“遭變,棄家後避賢山中”,23歲削髮為僧,釋名傳綮,號刃庵,31歲時“豎拂稱宗師,從學者常百餘人”,康熙十七年(1678)夏秋之交病癲,康熙十九年(1680)還俗,之後住江西南昌,以詩文書畫為樂,直至去世。晚年,他取“八大山人”號並一直用到去世,作畫時常常把“八大”和“山人”連寫,取哭之笑之、哭笑不得之意。朱耷在藝術上成就卓著,書法、繪畫、詩跋、篆刻無所不通。八大山人是中國水墨寫意畫的高峰,對後世繪畫影響深遠。

歷史上著名的和尚畫家,個個畫技超群,自帶風格!

枇杷圖 虛谷

虛谷(1824—1896),本姓朱,名懷仁,安徽新安人,家居江都,客居揚州。虛谷尤精花鳥、動物,所繪金魚、松鼠、仙鶴活潑清新,富於動感。吳昌碩贊其“一拳打破去來今”。

這些僧人之所以能獲得成功,應與以下幾個原因有關:

01

畫僧的虛心好學與刻苦努力。如唐代師道之師事吳道子,五代巨源之師事董源,不二不異,殊見成就;如唐代道芬之潛心繪事,精進不懈,死而後已。

02

畫僧與民間畫工、宮廷畫師以繪畫為謀生手段的情況有所不同,而是以畫為寄託,以畫為樂趣,故能不受外界商品經濟之干擾,能較獨立地作畫,抒發自己對美的追求,創造出高於生活的作品。

03

畫僧在晨鐘暮鼓聲中生活,較失意宦海的文人士大夫畫家而言,更少一層凡俗的束縛,而多一層禪思的切身體會,因能將自己對自然的感悟無拘無束地表達出來,誠如六祖《壇經》所云:吹卻迷妄,內外明澈,於自性中,萬法皆見。

04

畫僧所居大多為自然環境保護較好之叢林蘭若,能直接接觸自然、接觸鄉野,較他人易獲得自然天真、淡泊寧靜的創作環境,外師造化。而這正是畫家創造佳作所需的基本客觀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