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俗語

這門老手藝藏不住了,懂的都懂,杭州陳榮炳做的豆腐那叫一個絕,線上也能買了

作者:由 錢江晚報 發表于 俗語日期:2022-05-09

網上怎麼銷售豆腐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方力 通訊員 陳欣媛 朱麗亞

在杭州三墩,68歲的陳榮炳做的豆腐,是個yyds(網路用語:永遠的神)的存在。

每天清早,華聯村簡易菜場,他家的豆腐攤都要排隊。做了42年豆腐,很多村民都認牢了這種老底子的味道。

這門手工豆腐技藝,目前已經入選西湖區非物質文化遺產。

這門老手藝藏不住了,懂的都懂,杭州陳榮炳做的豆腐那叫一個絕,線上也能買了

老陳的兒子在外面開廠,早晨忙時搭把手,兒媳婦餘友琴今年辭職來幫忙了。

這門老手藝藏不住了,懂的都懂,杭州陳榮炳做的豆腐那叫一個絕,線上也能買了

很多人知道,現在除了菜場買,還可以找老陳兒媳婦線上下單。想吃掃個碼,還能配送到家。

餘友琴請朋友幫忙拍的影片裡,有她想把這家小時小店打理好的初心。

1】兩塊5.8元老豆腐,她也配送到家

“我心想熬過這個夏天就好了,沒想到今年夏天這麼長,好在今天要降點溫了。”今天(10月6日)清早五點多,39歲的餘友琴就起床了。開始打包前一天的網上訂單。她要趕在公公六點半菜場出攤前完成。

這門老手藝藏不住了,懂的都懂,杭州陳榮炳做的豆腐那叫一個絕,線上也能買了

不過現在天熱,總共十來個單子,她很快裝好放入保溫冰袋。再戴上鴨舌帽,套上兩根白袖套,發動車子去配送。

這個國慶假期,她也沒有休息,“單子不多,點點滴滴積累,顧客有需要,就不能停”。

這門老手藝藏不住了,懂的都懂,杭州陳榮炳做的豆腐那叫一個絕,線上也能買了

她可以送到門崗,但始終堅持配送到家。

大熱天的,車裡的空調不停,一天也要出好多汗,“當我滿頭大汗送到顧客家時,她們會有一種感動。”

因為豆腐都是新鮮出爐,熱氣還沒有散掉,近的顧客拿到手時,還有餘溫。

這門老手藝藏不住了,懂的都懂,杭州陳榮炳做的豆腐那叫一個絕,線上也能買了

她溫馨提醒,臭豆腐最好清蒸,當天吃不完,要浸在水裡放冰箱。有時候,她會分享給客人一些用豆腐燒的新菜式。

2】手作豆腐一做42年,帶著溫潤和情感

餘友琴覺得,公公做手工豆腐一做42年。這份堅持手作的溫潤和情感,要傳遞給更多人。

這也是她今年3月底辭職回家,網上賣豆腐的初心。半年下來,關於豆腐,零售後零投訴。因為豆腐沒有任何新增劑,口感好,拓展了很多忠粉。

有個寶媽每週都買,嗔怪道“我兒子就認你家的千張吃怎麼辦哦”。還有小姐妹做了家常豆腐的美味,曬到朋友圈給她打廣告。

“我感覺挺暖的,更加要用心做好服務。”餘友琴目前建了8-9個微信群,有幾個達到近200個人,群裡基本都是女顧客,按她的話說,“有些也可能不買,但粘性很高”。

這門老手藝藏不住了,懂的都懂,杭州陳榮炳做的豆腐那叫一個絕,線上也能買了

她配送的範圍,延伸到三墩、良渚文化村、駱家莊、紫金港等片區。一般一個片區一週送一次,週末量多點,有二三十個單子。

“起初3個月,買一盒老豆腐我都配送,我只想蓄客,一點點讓大家知道我們豆腐。”

3】很拼很拼,卻沒賺到什麼錢

辭職前,餘友琴做了6年暖通行業的銷售,“一天到晚都不著家。”一年收入麼,少說10多萬非常輕鬆。現在線上賣豆腐,“今年我沒想著賺錢,做了半年,也真的沒賺到什麼錢,零花錢吧。”

那這麼辛苦為什麼?

“我老爸的豆腐好,有老底子的味道,我們不想讓這手藝到了這一代就消失了,蠻可惜的。”而且,餘友琴原本就有營銷的特長,“給誰做不是做呢?”

開線上微店就是她的主意。她想,做過20多萬的空調地暖單子,還賣不好幾塊錢的豆腐嗎?

餘友琴專門設計了商標,在豆腐的外包裝上貼上微店二維碼。又建立了配送群,開設一場場地推活動。

這門老手藝藏不住了,懂的都懂,杭州陳榮炳做的豆腐那叫一個絕,線上也能買了

無奈,現實總是很骨感。

“一開始我總覺得蠻簡單的,也確實挺火爆的,但一段時間下來,隨著天氣轉熱,訂單量就下降,很不穩定。我家2塊手工老豆腐賣5。8元,定價很良心了,加上我自己的人工費油費網路推廣費,配送基本是不賺錢的。”

半年下來,她都是很拼很拼的狀態。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採訪三墩一家飯店時,就碰到過她來店裡送千張。汗水裡都是飽滿的創業熱情。

跑了無數飯館、居民小區後,她對自家豆腐有了清晰的定位。

“外面的千張6-7塊一斤,我家手工的不加任何新增劑,更加細膩,價格要貴一倍,很多飯店考慮成本,都吃不消買。所以我今後的目標,是高階一點的私房飯店。”

還有,她發現良渚文化村裡的別墅、排屋業主很多,愛吃手工豆腐,需求量比較大,會一次四五十塊錢的買,囤上幾天的量。城西紫金港、駱家莊附近的顧客,對豆腐的品質要求高,需求也很穩定。她也明確了要多發展這些片區的高階散客。

4】祖傳手藝、家庭親情,很多東西要傳承

“熬過夏天,秋天總會來的,到了秋冬季豆腐生意肯定會好起來的。”餘友琴總是這麼告訴自己。她說,線上賣豆腐以來,辛苦是辛苦,卻挺開心。

“以前我的朋友圈是不開放的,現在不用遮蔽任何人,很爽啊。”她曬帶女兒去看熱映的電影《長津湖》,陪女兒去參加蘭裡的農事研學活動,各種生活的點滴。

這門老手藝藏不住了,懂的都懂,杭州陳榮炳做的豆腐那叫一個絕,線上也能買了

朋友圈、客戶群裡的寶媽顧客越來越多。經常老顧客邀請新顧客進群,在群裡曬紅燒豆腐、涼拌豆腐、炒豆乾、千張卷肉末……

這門老手藝藏不住了,懂的都懂,杭州陳榮炳做的豆腐那叫一個絕,線上也能買了

一道道用她家手工豆腐做出來的美食,讓餘友琴覺得很高興,“都是值得的,等到客戶群穩定了,到時再招1-2位工人,協助老爸的製作工作。”

考慮到很多熟客直接找上門買豆腐,今年餘友琴還給家裡的豆腐坊整修了一下。做了吊頂、新貼了瓷磚、粉刷了白牆,木頭工具換成了更易清潔的不鏽鋼材質,整體都變得很清爽。

對於未來的生意,餘友琴還有很多想法,比如找快遞公司合作主城區一日達配送,在研學營裡開設手工豆腐的課程。

“我家42年老招牌的豆腐,怎麼傳下去?昨天老爸還在跟我說,到了一批不錯的新黃豆,快70歲的人了顯得很興奮。”

餘友琴說,當初搞線上售賣,老人家還有點不支援,覺得太辛苦了,網路的東西不穩定,但看到訂單量增長,也挺開心的。

這些都讓人到中年的餘友琴覺得,迴歸家庭的選擇沒有錯。賣豆腐只是一部分,陪陪女兒,幫老人燒燒菜,家裡打理打理。祖傳的手藝、家庭的親情,很多東西都要傳承下去。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路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