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俗語

明明是太行,為什麼荊浩要說是廬山

作者:由 博物館學文化 發表于 俗語日期:2022-05-19

匡廬指的是什麼

明明是太行,為什麼荊浩要說是廬山

“吳道子畫山水有筆而無墨,項容有墨而無筆,吾當採二子之所長,成一家之體。”

如果是一個普通人說出這麼狂的話,一定會被同代人口誅筆伐,甚至集團絞殺,永世不得翻身。但說這話的人是荊浩,人們不僅不反對還大為稱讚。他不但這麼說了,還真的做到了,於是他成為中國山水畫史上一位劃時代的大家,影響了中國山水畫發展的歷史。

荊浩出生於唐末,長於五代,是中國古代時局最混亂的時期之一。荊浩選擇了一條隱居的道路,隱居地就是太行山的洪谷,自己給自己起了個號叫“洪穀子”。洪谷位於今天河南省林縣境內,這一段的太行山綿延一百八十多里,總稱林慮山,由北向南依次叫黃華、天平、玉泉、洪谷和棲霞等。既有奇峰幽谷,又有飛流瀑布,還有蒼松翠柏,歷代多有隱逸者。荊浩就在這樣幽美的環境中,躬耕自給,常常帶一小本子進山,畫松樹和山水,他還以自問自答的形式,寫下了山水畫創作理論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筆法記》。

由於他不斷地師自然、師造化,並認真總結和改造,最終融過往山水畫家的長處於一身,開創了中國山水畫的新格局,影響了李成、范寬、關仝等山水名家,被後世尊為北方山水畫派之祖。

他存世的代表作是《匡廬圖》,現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絹本,縱185。8釐米,橫106。8釐米。匡廬是指廬山,因相傳殷周時期匡裕在此結廬隱居而得名。我沒有到過廬山,對廬山的印象來自於小時學過的詩和文章,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還有蘇軾的《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以及一篇散文《廬山的雲霧》:景色秀麗的廬山,那裡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尤其是變幻無常的雲霧,更給它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這些詩文給我的感覺,廬山該是雲霧繚繞、仙氣十足的;山形也該是若隱若現,煙雨迷濛的;山勢也該是千姿百態、風光旖旎的。而畫中之山,無論是峰、頂、巒、嶺、岫、崖、谷、峪等,都清晰可見,絲毫看不到一點的雲霧。主峰由垂直片狀的山體結組而成,山石的輪廓用尖銳轉折的筆法勾勒,山岩蒼蒼,峭峰危立,氣勢磅礴,很難讓人聯想到秀美的廬山。還有樹林和房屋等,都更像是太行山的風格。綜上,荊浩畫的肯定是太行山洪谷,而不是廬山。

荊浩之所以會為這幅畫命名為《匡廬圖》,我認為還是與他的心境有關。隱居在廬山的匡裕是不是中國第一位隱居的人我沒有考證(伯夷叔齊該和他時代相仿),但他是隱居而得道生仙,並被漢武帝封為“廬山君”的。荊浩應該不只是想隱居成為一名畫家,而是想和匡裕一樣得道而昇仙才是真。

這是我對荊浩和他傳世名作《匡廬圖》的一點解讀,歡迎大家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