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俗語

北平保衛戰,朱高熾只有1萬兵力,為何能擋住李景隆50萬大軍

作者:由 快樂影視屋 發表于 俗語日期:2022-08-09

城頭上跑馬是什麼意思

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起兵靖難後先後擊敗了宋忠和耿炳文隨後建文帝派來了李景隆率50萬大軍直撲北平而來。

為加強自己的力量朱棣朱棣留下一萬軍馬由世子朱高熾和軍師道衍率領留在北平主持防務自己親自帶領北軍主力前往大寧打寧王兵馬的主意。

李景隆沒打過仗但作為李文忠之子他同樣擁有一顆軍人的心。根據記載李景隆喜讀兵書舉止雍容從小就是一幅名將派頭連明太祖也很看重他。

愛好學習兵法的李景隆軍事常識還是有的。得到朱棣親率主力北征大寧的情報他立即率軍直撲北平。朱棣和將士們家眷都在北平只要攻下北平朱棣吞下寧王兵馬也失去了作用這場戰爭將提前結束。

差距相當懸殊朱棣帶走了所有精銳留在北平城內的只有一萬多挑剩下來計程車兵雙方的實力對比甚至超過了洪都之戰朱文正與陳友諒的兵力差距。

北平保衛戰,朱高熾只有1萬兵力,為何能擋住李景隆50萬大軍

朱棣把守城的責任交給了世子朱高熾要說李景隆沒有實戰經驗朱高熾同樣也沒有他就這麼放心把北平防務交給兒子嗎。

我們已經講到過不少守城戰不少人有這樣的概念如果攻守雙方兵力相差懸殊城牆再高再厚也就是多花攻擊方几天的時間。只要作戰勇敢不怕傷亡再堅固的城市也是會很快被攻破的。

這個概念其實是錯誤的。

好多人以為古代攻城戰就是像電視裡那樣一群群士兵扛著木匠梯子衝到城下一架就開始爬城牆登上城牆後砍倒幾個守軍然後振臂一呼城池就算攻下了。或者是另一種畫風頂著盾牌扛著撞錘把城門撞開然後一擁而入。

那都是騙你的要麼是導演偷懶要麼是經費不足。

冷兵器時代的攻城戰絕不是一場無腦莽夫的較量軍事歷來是國家尖端科技的體現在冷兵器時代也是如此。

攻方大軍抵達城下後會遠遠將城池團團包圍這只是第一步。

攻城需要工具。由於這些工具體積龐大非常不利於兩條腿或四條腿趕路計程車兵們攜帶往往都是就地取材即造即用。根據情況不同光這個過程就可能需要耗費幾個月——

修櫓轒轀具器械三月而後成《孫子兵法》。

同時還需要在靠近敵城的地方修築土丘以更好地尋找城牆薄弱處這叫做“距堙”曹操還曾貼心地為這兩個字加過一段註釋

“距闉者踴土積高而前以附其城也。”

為啥這麼慢因為守方也不是傻瓜在遭到圍攻前他們也要想盡辦法沒有困難也要給攻方製造困難最大限度拖延時間。

北平保衛戰,朱高熾只有1萬兵力,為何能擋住李景隆50萬大軍

以下這些都是防禦方的常規招數

堅壁清野這招大家都能理解就是把城外的資源都搬光一針一線也不留給敵軍。能充當掩體的一切東西能拆的拆光拆不掉的燒光人口全部遷入城內城外水源下毒。

做完這些接下來還要給敵軍留下一些禮物。

古代沒有地雷但這絲毫不妨礙大家發揮想象力在地裡埋些各式各樣的玩意。比如鐵蒺藜這玩意在戰國時期就已被髮明出來歷史算得上悠久它長著四根尖刺只要著地就能保證總有一根刺朝上。它的成本低使用方便被大量撒佈在地上有的還塗上了毒藥。敵軍如果不分青紅皂白就想圍城準會多出一大群腳底板被刺穿的傷員。

聽說敵軍騎兵多喜歡到處跑馬沒關係有為騎兵量身定製的好東西。鹿角、拒馬樁、陷馬坑的存在讓大隊騎兵難以輕鬆接近這些都需要組織人手花費很大精力一個個拔除。

清除掉這些障礙攻方面前出現的是護城壕。根據城池大小和水文條件不同這可能是條十幾米到幾十米寬的河流也可能直接就是條大江。像贛州、襄陽這樣臨水的城池就是直接用江水作為護城河例如最過分的襄陽它的護城河平均寬度超過180米最寬處竟然達到250米寬度為天下護城河之最。

軍隊一般帶有民夫實在不行大頭兵們也能上將領開始組織施工隊填壕溝。但就算只是十幾米的小壕溝民工們也不能頂著城頭的炮火進行填河作業這時就需要器械出場。填壕車、填壕車皮之類就是派這個用處的它們頂部的護盾能有效保護民工作業。如果是幾十米寬的大護城河這些車也不頂事了就要派出更強力的器械比如橋壕類似於一個移動的浮橋可以直接架在水面上讓部隊透過。

守城方不會眼睜睜看著敵人無傷破防他們也有自己的器具。雖然那時還沒有重機槍迫擊炮遠端武器還是不缺的為了彌補單兵武器威力的不足從宋朝起我們就劍走偏鋒用數量來彌補火力不夠的缺憾。像“雙飛弩”、“床子連城弩”、“火龍箭”、“燒天猛火無敵炮”等等聽名字就叫人驚掉下巴就問你猛不猛

這些遠端火力大多附帶可燃物不一定要準確命中士兵只要射到目標較大的器械上就能引發火勢蔓延破壞敵人的裝備。

等到進攻方要死要活把城牆外的障礙全部拆除冒著傷亡架起浮橋這時工程其實還沒結束。在護城壕對面還有羊馬牆和拒馬樁這是為了阻擋敵人的雲梯、衝車這些攻城器械靠近城牆。羊馬牆後還很可能藏著守方準備的近戰部隊他們始終在不停殺傷工地上的民工並隨時準備衝出來砍一波就撤。窄窄的壕橋上兵力再多也施展不開攻方要面對從前方到三面高空來自四個方向的立體打擊。

終於你拆光了城外所有防禦設施並把城外的敵軍趕回了城內。現在每個城門都大門緊閉這才正式進入攻城階段。

在此之前所做的工作都是必要的如果人少/效率低/資源不足一晃就半年過去了。這中間可能有性急的將領等得不耐煩仗著人多拿命填到城牆下選擇最不要動腦筋的蟻附攻城之法結果很可能是士兵損失慘重城池還是沒能攻下這樣的攻城是進攻方的災難

又三月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殺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災也。

即使按照程式一步步來終於到達城牆下可怕的噩夢也才剛剛開始。

一旦開始專心致志防守城牆守城方可用的玩意更多了。木頭、鐵塊、磚石甚至糞水、油脂這些廢物點心重新組合一下都是守城的好武器。撾弩、火球、火箭之類的武器這些玩意兒在正規軍野戰裡用處不大卻非常適合守城效果槓槓滴。

當然攻城方下的器械訂單這時候也已經到貨了。行天橋、搭天車、呂公車、躡頭飛梯這些都是各式各樣的雲梯還有負責撞門的撞車、尖頭木驢等它們都自帶防護能對士兵起到保護作用。

針對這些器械城頭早有防備。守軍會拿出早就準備好的飛鉤、鐵提鉤、柰何木、夜叉礌、猛火油櫃等等見招拆招見什麼拆什麼。

仗著人多攻方終於衝破了城門以為這下就可以衝進城裡大殺四方了抬眼才看見城門裡面還有一道城門這是古時城牆很普遍也很陰險的設計甕城。

甕城就是城外城專門為了招呼衝進來的敵人裡面除了下一道城門啥也沒有。

不還是有東西的甕城又叫月城顧名思義它是個半月形等敵軍抬頭一看會發現四周城牆上圍滿了吃瓜的敵軍自己已成甕中之鱉要不怎麼叫甕城呢。

而如果是大城甕城很可能還不止一道。例如現存的南京中華門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城門也是世界上儲存最完好、結構最複雜的堡壘甕城有“天下第一甕城”之稱。它一共有足足三層甕城加上最裡面真正的城門敵兵一共要攻破四道城門。當好不容易攻破一道城門出現在面前的是另一道城門就問你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顯然城池的攻守絕不是一方憑著人多勢眾不懼損失地強攻另一方死守城頭進行著無腦遠端輸出。城池防禦體系是個有機的縱深系統圍繞著這個體系雙方需要見招拆招鬥智鬥勇這不光是力量的搏殺還是智慧的較量不光是比較人多人少的問題。

前面也提到不少成功的以少勝多的經典守城戰例比如高郵之戰、洪都之戰等等。縱觀這些戰役共同特點是隻要守軍意志堅決城內糧草充足儘量不犯錯誤哪怕面對絕對優勢兵力的敵軍堅守一段時間也是很有可能的。就連徐達這樣的名將面對並不強大的張良臣堅守的慶陽城絕對優勢的兵力還是花費了三個月的時間才將其攻下。

最好的例子還有明末的江陰之戰此戰面對如狼似虎的南下清軍小縣城江陰只有地方義軍城頭也沒有紅衣大炮卻愣是防守了清軍八十一天之久後來清軍統帥博洛不得不親臨前線督戰這才攻破江陰城。

強攻之所以能成功要麼是出其不意要麼是守軍犯錯一般情況下事先得到準備的大城是很難被迅速攻破的。真正不計代價的強攻要付出很大傷亡代價還未必成功所以在不是那麼著急的情況下進攻方往往會選擇長期圍困切斷城裡的補給到了一定時間城池就不攻自破。

北平城記憶體了多少糧食沒有相關記載但朱高熾並不需要像張士誠、朱文正那樣堅守幾個月他只要守到父親回師救援就能完成任務。

李景隆的拆遷工作進行得很快仗著人多沒多久他就清除了城外的障礙逼近了城牆。同樣是按照軍事常識朱棣帶走了北軍主力城內只有老弱病殘即使來不及趕製大型雲梯直接攻擊城門也可以一舉攻克。

這種可能性在理論上存在但是朱高熾讓李景隆認識到了攻城戰的艱難南軍遭遇的抵抗非常猛烈讓人懷疑是不是朱棣沒有離開北平。

作為北平軍區的首府北平城確實是易守難攻的。

由於元順帝遁走徐達攻取大都並沒發生激烈的攻堅戰北平城的防禦基本完好。為了防止元軍反撲徐達立即對北平的防禦進行了改造主要是進行縮城工程廢棄了元大都北城牆在其南面五里一線另築新城牆這樣就將東西城牆北邊的光熙、肅清兩門同北城牆一道置於新城之外。

在華雲龍主持下新築的城垣周長四十里比大都縮減了二十里。城外繞以護城河深淺寬窄不同最深處達一丈2。8米有餘最寬處十八丈50米有餘。元朝時的大都是土城在洪武時期陸續將牆體進行包磚加固了防禦這個工程進行了兩三年時間才完工。

現在的北平城規模比大都小城牆比大都厚防禦力提高不少。並且城裡並不是只有一個朱高熾指揮朱棣還留下了道衍和顧成。

真定之戰朱棣沒能在城外吃掉耿炳文不過他有其他收穫。

這一戰中燕軍堅決執行朱棣的穿插戰術表現得都十分勇猛其中有個名不見經傳的騎士薛祿戰鬥中他一馬當先直衝敵陣一槍就將與他對沖的一名敵軍將領挑下馬來。薛祿回馬舉槍正要取敵將項上人頭倒地的敵人見勢不妙大喊道“不要殺我我是李駙馬”

這個倒黴鬼確實是個駙馬他是朱元璋第七女大明公主的丈夫駙馬都尉李堅。

李堅父親是在收復雲南時殉國的驍騎右衛指揮僉事李英老朱十分器重這個將門之後將女兒許配給他並一路提拔在軍界擔任要職。長興侯耿炳文出征時李駙馬以左副將軍的身份隨軍北伐前期還以戰功獲封灤城侯哪想到在真定一個照面就被燕軍小卒挑翻馬下。

活駙馬比死將軍更值錢薛祿將李駙馬活捉回營朱棣一通訓斥後將他送往北平不知是否傷勢過重李堅在被押赴北平的途中不幸去世。

活捉李堅成為薛祿飛黃騰達的起點這個之前默默無聞的小兵因功升任指揮僉事在靖難之役中表現出色一路追隨朱棣攻入南京成為帝國新一代軍人中的佼佼者後來薛祿獲封奉天靖難推誠宣力武臣、陽武侯去世後追贈鄞國公。

薛祿的騰飛還要假日時日另一名俘虜能立馬就為朱棣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他是耿炳文的左軍都督顧成。

與李堅相比顧成簡直是活化石般的存在。

顧成江都人少有膂力喜擊劍自文其身年少時行俠仗義人稱“顧花子”我覺得他很有浪子燕青的派頭。

元末大亂有人勸顧成投奔當地梟雄張士誠顧成卻認為張士誠不可成大事至正十五年他投到朱元璋麾下老朱非常喜愛這個勇武的顧花子親自將他挑選為帳前親兵並負責為他擎掌傘蓋。

從至正十六年到洪武三十年顧成經歷大小數百戰從徵陳友諒平定張士誠後他主要在西南發光發熱先後隨陳德伐蜀在傅友德賬下拜為先鋒征討雲南皆有功朱元璋賜給他龍衣金帶進封世襲指揮使。

建文元年顧成已經69歲老將軍膂力是不行了可他的經驗無人可比。得知俘獲顧成朱棣大喜過望他親自為顧成鬆綁說道“如今我能夠得到將軍這真是天意”顧成是武將對帝王家事之爭看得沒文官那麼嚴重看到朱棣禮賢下士他表示願意投降但不願領兵與舊部作戰於是朱棣把他送到北平協助世子朱高熾守城。

顧成的能力並不遜於耿炳文只是沒有個濠州籍的老爸才沒能撈到個侯爵有顧成協助北平城的防禦直接就上了一個檔次。

道衍是朱棣的總參謀長這個人不光負責戰略籌劃在戰術上他更是詭計多端。朱高熾和顧成在忙著防務的時候他也在城頭四處轉悠三角眼射出詭異的精光。

守城不是道衍的專業攻心之術是他拿手好戲。道衍在尋找李景隆大軍的薄弱之處一旦發現南軍哪裡有漏洞或縫隙他就在夜間組織敢死隊用繩子吊出城外。這些人都穿著南兵的軍服只要一落地就真假難辨他們混入敵人軍營這裡殺幾個人那裡放幾把火敵人往往折騰一夜天亮才發現打的都是自己人。

這種陰招十分有效搞得南軍日夜精神高度緊張時間一長都患上了神經衰弱戰鬥力大打折扣後來李景隆不得不把營寨後撤退營十里才能讓將士們睡個好覺。

這個三人組合各有所長剩下的問題就成了保持鬥志並且自己不要犯錯。

具體來說朱高熾在北平主要做了兩個工作安撫和激勵。

朱棣走後朱高熾就開始趕製兵器還每天在城內走訪向居民、將士們噓寒問暖。他有幹不完的工作每天只睡四個小時身邊人覺得他太拼了朱高熾回答君父還在外面冒險我做兒子的怎麼能不拼呢即使知道這是收買人心的行為也不是誰都能做到的燕王世子如此平易近人居民將士們自然深受感動。

實際指揮防務的應該是顧成他的經驗遠比朱棣還要豐富為北平城的防禦和排程發揮了重要作用。朱高熾和道衍就像當年的朱文正一樣一個是督戰隊一個是預備隊周長四十里的北平城頭到處都能看到他們忙活的身影。

形勢一度很危險在南軍猛攻下麗正門、順城門、彰義門都險些被攻破但由於李景隆軍令不嚴加上北軍將士三軍用命雖然險象環生最終都化險為夷。

在彰義門還發生了一件事根據記載南軍都督勇將瞿能父子率數千精銳騎兵猛攻銳不可當已然攻入城門內。主將李景隆因為嫉妒竟然下令瞿能停止進攻導致功虧一簣。

這個說法出自《奉天靖難記》流傳甚廣我認為並不怎麼可信。沒有記載李景隆和瞿能有什麼仇怨瞿能就算一鼓作氣攻下北平功勞最大的還是主將李景隆他不太可能因為嫉妒就進行阻止。朱棣登基後曾反覆修改靖難之役這段歷史《奉天靖難記》的記載有美化他的嫌疑真實度存疑。

這很可能和甕城有關。

元大都是劉秉忠設計的當時並沒有建造甕城。但在60年代拆除北京舊城門的時候發現了元朝的甕城說明後來還是修建了甕城。按照這個設計瞿能率領的騎兵可能衝進了彰義門的甕城被下一道城門阻擋而這時由於李景隆號令不嚴指揮不當後軍大部隊沒能緊隨瞿能衝進去。這樣瞿能和他部下就成了一支孤軍很容易被四面城牆上的弓箭手射成刺蝟這種情況下他已無法前進只能選擇撤退。

不管如何孤城北平面對李景隆數十萬大軍的猛攻巋然不動南軍一鼓作氣未能成功士氣已經受挫戰鬥陷入了相持。

一場成功的守城戰很可能逆轉整個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