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俗語

一粒稻米的“旅程”「組圖」

作者:由 臺海網 發表于 俗語日期:2023-01-06

米是怎麼做的的過程

一粒稻米的“旅程”「組圖」

這是在江西省南昌縣大田農社育秧車間拍攝的流水線上的秧盤(7月20日攝)。

從一粒飽滿的種子,到鬱鬱蔥蔥的稻田,再到秋收時節滿地金黃,變身潔白如玉的大米,走上億萬百姓的餐桌,每一粒稻米都來之不易,經歷了漫長的生長,凝結了農民的辛勤汗水。

記者在7月——10月間,深入江西省南昌縣採訪,記錄下稻米從育秧、播種、生長、田管、收穫、加工等各個生產過程,在世界糧食日到來前夕,為讀者呈現一粒稻米的“旅程”。

新華社記者 永珍 攝

一粒稻米的“旅程”「組圖」

在江西省南昌縣大田農社,無人駕駛收割機在收割水稻(10月11日攝)。無人駕駛收割機裝有精準導航系統,提高了收穫精度,降低了糧食損耗。

新華社記者 永珍 攝

一粒稻米的“旅程”「組圖」

在江西省南昌縣大田農社烘乾車間,農民使用烘乾裝置將稻穀烘乾(10月11日攝)。

新華社記者 永珍 攝

一粒稻米的“旅程”「組圖」

在江西省南昌縣大田農社烘乾車間,工人展示烘乾後的稻穀(10月11日攝)。

新華社記者 永珍 攝

一粒稻米的“旅程”「組圖」

在位於江西省南昌縣的一個糧食加工工廠,脫殼機將稻穀脫殼成米(10月11日攝)。

新華社記者 永珍 攝

一粒稻米的“旅程”「組圖」

在位於江西省南昌縣的一個糧食加工工廠,工人展示加工後的大米(10月11日攝)。

新華社記者 永珍 攝

一粒稻米的“旅程”「組圖」

在位於江西省南昌縣的一個糧食加工工廠,技術人員對加工後的大米進行檢測(10月11日攝)。

新華社記者 永珍 攝

一粒稻米的“旅程”「組圖」

在位於江西省南昌縣的一個糧食加工工廠,工人將包裝好的大米出庫準備運往銷售點(10月11日攝)。

新華社記者 永珍 攝

一粒稻米的“旅程”「組圖」

在江西省南昌市一市民家中,一碗香噴噴的米飯端上了餐桌(10月13日攝)。

新華社記者 永珍 攝

一粒稻米的“旅程”「組圖」

在江西省南昌縣大田農社,農民搬運秧盤,為下階段催芽、育秧做準備(7月20日攝)。

新華社記者 永珍 攝

一粒稻米的“旅程”「組圖」

在江西省南昌縣大田農社的恆溫育秧室裡,秧苗長勢良好(7月20日攝)。

新華社記者 永珍 攝

一粒稻米的“旅程”「組圖」

在江西省南昌縣大田農社,農民手捧秧盤展示秧苗(7月20日攝)。

新華社記者 永珍 攝

一粒稻米的“旅程”「組圖」

在江西省南昌縣大田農社,無人駕駛插秧機在水田裡插秧(7月20日攝)。無人駕駛插秧機的運用,減輕了農民的勞動強度,大幅提高了插秧自動化水平和作業效率。

新華社記者 永珍 攝

一粒稻米的“旅程”「組圖」

在江西省南昌縣大田農社,水稻進入灌漿結實期。此時也是水稻最終形成產量的關鍵時期,要注意做好田間的水、肥管理以及病蟲害的防治(9月16日攝)。

新華社記者 永珍 攝

一粒稻米的“旅程”「組圖」

在江西省南昌縣大田農社,無人機在給稻田施肥(9月16日攝)。無人機施肥更加高效、精準,縮短了施肥時間,提高了肥料使用率。

新華社記者 永珍 攝

一粒稻米的“旅程”「組圖」

在江西省南昌縣大田農社,農民操控無人機為稻田施肥(9月16日攝)。

新華社記者 永珍 攝

一粒稻米的“旅程”「組圖」

在江西省南昌縣大田農社,金黃色的水稻已經成熟(10月11日攝)。

新華社記者 永珍 攝

一粒稻米的“旅程”「組圖」

在江西省南昌縣大田農社,無人駕駛收割機收割成熟的水稻(10月11日攝)。

新華社記者 永珍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