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俗語

春秋爭霸戰爭如何從“武力制勝”轉變到“謀略制勝”?

作者:由 思考的歷史 發表于 俗語日期:2023-01-16

最該萬死怎麼形容

春秋300年間,先後發生較大的作戰行動約390多次。各次作戰的動因性質雖然不同,但從整個時期中的作戰頻率、規模及其對歷史發展的影響等各方面看,春秋是諸侯兼併、大國爭霸的戰爭時期。各國為爭奪勞動力、兵源及土地,紛紛以武力吞併弱小。

春秋爭霸戰爭如何從“武力制勝”轉變到“謀略制勝”?

春秋初期有131國,至後期時僅剩大小20餘國。兼併過程中,形成5個大國,它們不斷地為爭奪霸主地位而發動戰爭,歷史上稱之為五霸。

《孟子》等書認為五霸是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和楚莊王;《荀子》等書則認為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據史實考察,依後說為是。

從周平王東遷至五霸之首的齊桓公上臺的85年(公元前770-前685年),為春秋前期,戰爭尚少,共約56次,規模也不大,是爭霸戰爭的序幕階段。在此期間,鄭國參加並處於主角地位的戰爭,佔30%左右,因而可以說是大國爭霸前、鄭莊公圖霸的時期。

春秋爭霸戰爭如何從“武力制勝”轉變到“謀略制勝”?

從齊桓公上臺至“弭兵之會”的140年(公元前685一前546年)為春秋中期,戰爭最頻繁,共約232次,規模也較前為大,主要是齊、晉、楚、秦之間的爭霸戰爭,是爭霸戰爭的高潮階段。從“弭兵之會”至“吳越角逐”的69年(公元前545-前475年),戰爭較少。當時大國統治集團內部的奪權鬥爭日趨激烈,無力向外發動戰爭,而這時新崛起於東南地區的吳、越兩國,還在積極向北擴充套件,企圖爭霸中原,打了一些規模較大的戰爭,是爭霸戰爭的尾聲階段。

隨著戰爭的發展,指導戰爭的戰略戰術也不斷豐富與提高。

雖然從總體看,整個春秋時期,仍未能完全擺脫西周軍事思想的影響,大多數的軍事人物認為戰爭只是力的較量,把“見可而進,知難而退,軍之善政也;兼弱攻昧,武之善經也”當做信條。對實力較強的國家,採用適可而止的方針,實施有限目標的戰爭;對實力弱小的國家,則採用堅決消滅的方針,毫不留情的予以吞併。但在戰略戰術的運用上,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春秋爭霸戰爭如何從“武力制勝”轉變到“謀略制勝”?

前期的戰爭,使用兵力少,戰場地幅小,交戰雙方都傾全力於一次戰鬥,既不留後備力量,也缺少戰術機動,只要一方的隊形產生混亂,勝敗便立見分曉。所以人們的主要注意力都集中到方陣的排列,車步的協同和進攻的方法等方面;戰略上沒有明顯的變化,僅戰術運用上有些創新、發展。中期的戰爭、規模不斷擴大,時間相對延長,有時一次戰爭要在不同的地點連續進行若干次戰鬥方能決定勝敗,於是人們開始認識了戰爭全域性與區域性的關係,同時也認識了智力在戰爭中的重要作用,強調以智為先,謀定而戰。

春秋爭霸戰爭如何從“武力制勝”轉變到“謀略制勝”?

因而,主要反映智力的戰略戰術,特別是戰略方面,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後期的戰爭,雖然較少,但在總結前人經驗基礎上,與近代戰略戰術概念近似的“計”、“謀”、“策”、“權”等,成為所有戰爭指導者必修的課業;同時還出現了專司作戰指導的將軍官職;產生了具有高度抽象性與系統性的軍事理論專著。因而,不論戰略還是戰術,都有了極迅速的發展和極大的豐富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