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俗語

開播一小時就破紀錄,劇版《三體》配得上這萬眾期待嗎?

作者:由 紅星新聞 發表于 俗語日期:2023-01-28

我覺得你配得上啊

開播一小時就破紀錄,劇版《三體》配得上這萬眾期待嗎?

上線一小時騰訊影片站內熱度破2。5萬,成為騰訊影片開播熱度最快破2萬劇集,打破了騰訊影片劇集首日熱度值紀錄。德塔文電視劇景氣指數也一躍破2,貓眼全網實時熱度排名第一。開播不久, #三體贏麻了#、#張魯一三體造型細節#、#於和偉史強信念感#等話題均衝上微博熱搜,種種高關注度,都來自15日晚在央視和騰訊影片播出的《三體》。

開播一小時就破紀錄,劇版《三體》配得上這萬眾期待嗎?

作為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榮獲雨果獎的作品,劇版《三體》由楊磊執導,張魯一、於和偉、陳瑾、王子文、林永健、李小冉等領銜主演,早在2020年就開機,期間受到外界不小的關注。

開播一小時就破紀錄,劇版《三體》配得上這萬眾期待嗎?

高關注帶來熱度,無疑也會讓創作團隊如履薄冰:作品本身的知名度、原著粉的挑剔以及科幻作品可以想象的改編難度。

殺青3年後終於開播,劇版《三體》的成色幾何?

開播一小時就破紀錄,劇版《三體》配得上這萬眾期待嗎?

劇版《三體》從2007年講起。

兩個多月內,全球範圍內多名知名科學家離奇身亡。警方在調查後發現,這些科學家都留下了遺書,各種證據顯示沒有外力侵害的痕跡。然而,這些離奇案件的背後,卻和一個叫“科學邊界”的學術組織相關。警方和軍方都相信,科學家們自殺的真相,絕不簡單。

開播一小時就破紀錄,劇版《三體》配得上這萬眾期待嗎?

與此同時,研究奈米技術的科學家汪淼(張魯一飾)和偵查力極強的警察史強(於和偉飾)進入了聯合作戰中心,開始探尋“科學邊界”背後的神秘……

目前,《三體》在騰訊影片首播了四集,作為一部30集的劇集,這四集顯然只是開了一個頭:科學家汪淼莫名其妙進入了聯合作戰中心,在偵查力極強卻特立獨行的警官史強幫助下,開始調查“科學邊界”組織。

開播一小時就破紀錄,劇版《三體》配得上這萬眾期待嗎?

在調查中,剛去世不久的科學家楊冬的母親葉文潔(陳瑾飾)、神秘的科學家申玉菲(李小冉飾)也浮出水面。

首播的四集,較好地還原了原著中的故事。如汪淼和大史的相識、葉文潔按下按鍵求助三體人、汪淼眼中的倒計時、農場主理論、汪淼和丁儀打檯球……甚至一些對話,幾乎完全是直接“摳書“,按照原著的情節在進行。這也讓劇版《三體》獲得了不少書迷的好評,這樣的開局對這部劇集而言顯然是一件好事。

“忠於原著”“只要你按照原著拍了,就是會很好看啊”“可以說是幾乎1:1還原了”等短評成為豆瓣上幾條高讚的留言。

但作為劉慈欣曾獲得雨果獎的科幻小說,劇版《三體》對於沒有看過原著的觀眾來說還是有些燒腦。

尤其《三體》小說有強烈的哲學思辨色彩,比如在已經播出的劇集中出現的“射手理論”“農場主理論”,對於作者來說,可以用大篇幅進行闡釋,而讀者的思維也在隨著書中的內容展開想象思考,這時的節奏是慢下來的。

追劇時恰恰相反,枯燥的科學理論、形而上的哲學理論要轉化成具象的畫面,本來就極為困難,而當腦洞大開的情節一個接著一個推著觀眾走時,觀眾更加來不及反應,很容易就會陷入“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狀態,理解不了原著中的這些思考。

再加上前幾集多線索的情節推進、插敘倒敘等敘事手法的運用,一些觀眾留言“看不下去”也並不奇怪。

開播一小時就破紀錄,劇版《三體》配得上這萬眾期待嗎?

一部電視劇,演員的表現也少不了被議論。

從劇版《三體》的演員來看,總體上還是獲得了不少好評,如張魯一飾演的汪淼、於和偉飾演的大史以及陳瑾和王子文飾演的老年版、青年版葉文潔。

開播一小時就破紀錄,劇版《三體》配得上這萬眾期待嗎?

從眾多觀眾的評價來看,演技一貫穩定且讓人驚喜的於和偉得到了最多的關注和好評。

開播一小時就破紀錄,劇版《三體》配得上這萬眾期待嗎?

在最初公佈於和偉飾演大史時,不少原著粉其實是有意見的。因為原著中的大史身形健壯,行為不羈,行動力超強卻屢屢違反警隊紀錄。不少原著粉認為,於和偉過於瘦弱,過往的角色也是書生氣很重,恐怕很難演出大史的痞氣。

然而,當大史一露面,於和偉就讓人忘記了他和原著中人物的區別,那吊兒郎當的樣子,表情、眼神、形體,一下就有了大史那種“痞和油”的味兒。

恐怕這就是一個好演員的魅力,人物是長在他們身上的,他們一出來,往往會讓人忘記過去腦海裡的形象,一下就被重新整理了,成了於和偉的大史。

開播一小時就破紀錄,劇版《三體》配得上這萬眾期待嗎?

相比之下,王傳君扮演的科學家丁儀目前面臨較大的爭議。不少人吐槽他把一個剛剛痛失未婚妻,還面臨科學信仰崩塌的科學家演成了個神經病流浪漢。對此,製片人白一驄則在微博發文力挺:“他未婚妻剛死沒幾天,所以他不會是一個正常的科學家的狀態,他未婚妻死於物理學不存在的信仰崩塌,他的信仰也隨之崩塌。換做任何人,都不會在這個時刻正常。

開播一小時就破紀錄,劇版《三體》配得上這萬眾期待嗎?

《三體》的影視化之路一直走得磕磕碰碰。

龐大的宇宙觀、深厚的哲學思辨色彩以及科幻題材對於技術、特效等的高要求,讓這部作品的影視化改編難度極大。先一步播出的動畫版《三體》就經歷了口碑的崩塌,豆瓣評分目前已跌至4。8分,從建模、貼圖到人設、劇情,遭到全方位吐槽。

和動畫版選擇跳過小說第一部的大部分內容,直接從接近尾聲時的古箏行動進入不同,三十集的劇版《三體》主要就是圍繞第一部的內容展開。就情節來說,第一部的內容相對更加寫實,更偏懸疑性,這讓劇版《三體》避免了一上來就挑戰過高的技術難度。但第一部也並不好拍。拋開內容本身存在一定敏感性不談,從主創團隊看來,這部《三體》創作起來難點在於,原著的第一部本身就不是能夠很流暢閱讀的那種小說,“它的故事線很跳躍,幾個時空來來回回躥”。所以真正的困難,其實是在創作的開始想好它的定位。不過,主創團隊依然抱有不小的信心,“原本還有些忐忑,但經過幾個月的圍讀、調整劇本,應該會很值得期待”。

這些話語或許在某種程度上是對外釋放信心。

開播一小時就破紀錄,劇版《三體》配得上這萬眾期待嗎?

劇版《三體》於2020年年底殺青,但直到一年後才對外放出了第一支預告片。有熟悉該專案的朋友曾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三體》後期的工作量非常大,主創團隊一直在精細製作中。

劇版《三體》這次改編是否成功,目前還難下定論,大家也不妨多一點耐心,繼續往下看看。

但一個可喜的事實是,網路上不少人透過這部劇開始對粒子對撞、奈米技術、智子、相對論等感興趣,讓更多人擁抱科學,這也算是一個收穫吧。

紅星新聞記者 邱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