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俗語

寫在眼睛裡的五臟六腑的秘密

作者:由 雨水淋溼風塵 發表于 俗語日期:2021-05-17

後腦勺長眼睛是怎麼形成的

人體五臟分別有相對應的孔竅,其部分功能也透過這些孔竅而表現出來。口是脾之竅、鼻是肺之竅、舌是心之竅、耳是腎之竅,眼睛則是肝之竅。

《黃帝內經》說:“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意思是眼睛可以反映出人體各個臟腑的精氣的盛衰。整個的眼窩是精氣的表現,其中腎的精華表現在瞳孔;瞳孔外的黑睛是由肝精來決定的,因為肝開竅於目;心的表現在眼睛的血絡上;肺表現為白睛;脾的精華表現為約束整個眼系。也就是說,眼睛的好壞跟五臟六腑的精氣全都有關係。

寫在眼睛裡的五臟六腑的秘密

精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眼睛依靠精氣的充養才能發揮作用,才能夠視覺正常、神光充沛。所以,中國傳統醫學望診中的“望目”,就是透過觀察眼睛的各種情況,不但可以辨別疾病,而且還可以由此而推知人體內部五臟六腑功能的盛衰變化,具有由外推內、見微知著的重要意義。

後世醫家更在此基礎上,根據眼睛各個部位與臟腑功能的相應關係發展成為著名的“五輪學說”,並認為眼睛的各個部位及功能分屬於五臟,其中:兩眼內眥、外眥的血絡屬心,稱為“血輪”;兩眼黑睛屬肝,稱為“風輪”;兩眼白睛屬肺,稱為“氣輪”;兩眼瞳仁屬腎,稱為“水輪”;兩眼的上下眼胞屬脾,稱為“肉輪”。

寫在眼睛裡的五臟六腑的秘密

中醫講,眼睛是心的使者。心又藏神,心是神明所呆的地方,所以神散則目惑,就是一旦我們的神散了,眼睛看東西必然要老花。俗語有:花不花,四十八。這是說人一般活到了48歲的時候,眼睛就有可能會花掉,其實眼睛是否老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神散不散。

眼淚汪汪是由於肺氣不足和肝的收斂功能不足所致。眼淚汪汪在面相學裡稱為“含情眼”。這類人的肺氣不足,而肺主通調水道,肝也主水道,那麼肝肺功能虛,輸布和肅降的能力就弱,導致水氣總是壅在上面,或者水道老收不住,這種人就會總眼淚汪汪的。

寫在眼睛裡的五臟六腑的秘密

迎風流淚的屬於肝經不能收斂所致。眼睛發乾是肝血不足同時陽氣虛的象,這種人在平時的生活中很容易發脾氣,愛發無名火。眼睛外凸也是眼病。常會看到眼睛往外凸的人,這種人一般眼壓並不高,大多與飲酒過度有關,也是肝經收斂不住的象,這種人脾氣大,愛發火,比較爭強好勝,有此症狀的女性很多還會得甲亢。

眼下有厚厚的眼袋,這其實是一種水腫,眼下這個地方是小腸經所經過的,它跟三焦、小腸、腎都有關。如果這裡出了問題,基本都是因為陽氣不足化不開水,水液代謝不掉,這屬於寒邪造成的疾病。上眼皮腫是脾溼,下眼皮腫是陽虛。

寫在眼睛裡的五臟六腑的秘密

悲傷時哭泣,中醫講:“哀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人只要一悲哀,心就會顫動,心為君主之官,當君主守不住神時,臣子們就都會亂了。目又為心之使,心神一亂,眼睛就會亂,液就往上湧,導致掉眼淚。

淚流不止叫做“奪精”,還會導致“目無所見”,就是人總哭泣的話,慢慢就會哭瞎眼。其緣由就是眼睛就像湖水一樣,一定要有淚的潤澤,才會清亮動人,淚流失過多,湖水就會乾涸。

眼能夠明視萬物,辨別顏色,是賴五臟六腑精氣的滋養。如果臟腑功能失調,精氣不能充足流暢地上注入目,就會影響眼的正常功能,甚至發生眼病,下面逐一說明。

眼與肝和膽的關係

1、肝開竅於目《素問·金匱真言論》在論述五臟應四時,同氣相求,各有所歸時說:“東方青色,入通於肝,開竅於目,藏精於肝。”指出了目為肝於外界聯絡的竅道。所以,肝所受藏地精微物質,也能源源不斷地輸送至眼,使眼受到滋養,從而維持其視覺功能。 2、眼與膽的關係,肝與膽互為表裡,肝之餘氣溢入於膽,具而成精,乃為膽汁。膽汁對眼十分重要。膽汁的分泌與排洩,都要受肝的疏洩功能的影響。《靈疏 天年》說:“五十歲,肝氣始衰,肝葉始薄,膽汁始減,目始不明。“可知,膽汁減則神膏衰,瞳神遂失養護。

眼與心和小腸的關係

1.心主全身血脈,脈中血液受心氣推動,迴圈全身,上輸於目,目受血養,才能維持視覺。 2.心主藏神,目為心使。因神藏於心,其外用又在於目,故眼之能視,受心主使。因此,人體臟腑精氣的盛衰,以及精神活動的狀態,均能反映於目,所以,目又為心之外竅。這一理論,也為中醫望診的“望目察神”提供了重要依據。

3.眼與小腸的關係,人食水谷,由胃腐熟,傳人小腸,小腸則進一步消化,分清別濁,其清者,包括津液和水谷之精氣,由脾轉輸全身,從而使目受到滋養。

因此,心與小腸臟腑相合,經脈相互絡屬,經氣相互流通,故小腸功能是否正常,既關係到心,也影響到眼。

眼與脾和胃的關係

1.脾輸精氣,上貫於目。脾主運化水谷,為氣血生化之源。脾虛則五臟之精氣皆失所司,不能歸明於目矣。”這就突出了眼賴脾之精氣供養的關係。

2.脾主統血,血養目竅。血液之所以運行於眼絡之中而不致外溢,還有賴於脾氣的統攝。若脾氣虛衰,失去統攝的能力,則可引起眼部的出血病症。

3.脾主肌肉,瞼能開合。脾運水谷之精,以生養肌肉。胞瞼肌肉受養則開合自如。

4.眼與胃的關係,脾胃臟腑相合,互為表裡,共為“後天之本”。胃為水穀之海,主受納、腐熟水谷,下傳小腸,其精微透過脾的運化,以供養周身。所以,李東垣《脾胃論·脾胃虛實傳變論》指出:“胃氣一虛,耳、目、口、鼻俱為之病。”由此可見胃氣於眼之重要。

眼與肺和大腸的關係

1.肺為氣主,氣和目明。由於肺朝百脈,主一身之氣,肺氣調和,氣血流暢,則臟腑功能正常,五臟六腑精陽之氣充足,皆能源源不斷地輸注入目,故目視精明。若肺氣不足,以致目失所養,則昏暗不明。

2.肺主宣降,眼絡通暢肺氣宣發,能使氣血和津液敷布全身;肺氣肅降,又能使水液下輸膀胱。肺之宣降正常,則血脈通利,目得衛氣和津液的溫煦濡養,衛外有權,且濁物下降,不得上犯,目不易病。

3.眼與大腸的關係,肺與大腸臟腑相合,互為表裡。若大腸積熱,腑氣不通,影響肺失肅降,則可導致眼部因氣、血、津液壅滯而發病。

寫在眼睛裡的五臟六腑的秘密

眼與腎和膀胱的關係

1.腎精充足,目視精明,人體之精乃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素問·上古天真論》說:“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故眼的視覺是否正常,與腎所受藏臟腑的精氣充足與否,關係至為密切。

2.腎生腦髓,目系屬腦。腦和髓異名同類,都由腎所受藏之精化生,目系連屬於腦,也就關係到腎。因此,腎精充沛,髓海豐滿,則思維靈活,目光敏銳。若腎精虧虛,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目無所見。

3.腎主津液,上潤目珠。《素問·逆調論》說:“腎者水髒,主津液。”《靈樞·五癃津液別篇》又說:“五臟六腑之津液,盡上滲於目。”如津液在目化為淚,則為目外潤澤之水;化為神水,則為眼內充養之液。

4.眼與膀胱的關係,腎與膀胱臟腑相合,互為表裡。在人體水液代謝的過程中,膀胱主要有貯藏津液,化氣行水、排洩尿液的功能。膀胱的氣化作用主要取決於腎氣的盛衰。此外,膀胱屬足太陽經,主一身之表,易遭外邪侵襲,亦常引起眼病,故不可不引起重視。

眼與三焦的關係

三焦為孤府,主通行元氣與運化水谷、疏通水道的功能,故上輸人目之精氣津液無不透過三焦。若三焦功能失常,致水谷精微之消化、吸收和輸布、排洩紊亂或發生障礙,則可引起眼部病變。實際上,眼與五臟六腑之間的關係各具特點,其密切程度雖不等同,但人體畢竟是一個有機整體,因此,臨證時不可片面強調某些臟腑的作用,而應從實際出發全面地進行觀察和分析,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

眼睛的保養方法

熨眼法 熨眼法就是用勞宮穴來熱敷眼睛。先將雙手搓熱,然後閉眼,空掌捂在眼睛上,多停留一會兒即可。每天一次,一次21遍,可以明目去風,去目瘴。如果我們長時間在電腦前工作,可採用熨眼法,這對眼睛的休整很有好處。

後眼按摩法 在我們的後腦勺正對眼睛的地方,有兩個橢圓的凹陷,這裡就是“後眼”。人為什麼會感覺到身後有人跟著呢?正是後眼在起作用,也就是我們俗話常說的“後腦勺長眼了”。我們沒事的時候應該經常地去按摩後眼這個地方。

如果後眼這裡鼓起來了,說明眼壓太高了,可以用針刺的方法輕微放血,壓力一釋放,眼睛馬上就清亮了,還可以經常按摩。按摩時的重要原則是一定要閉上眼睛。閉眼按摩可以很快使眼睛乾澀、眼花等症狀明顯地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