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曲藝

柳葉刀:高危人群服用“神藥”阿司匹林可降低結直腸癌風險

作者:由 中國生物技術網 發表于 曲藝日期:2022-12-21

直腸癌吃阿司匹林還有用嗎

法國導演呂克·貝松說:電影不是濟世良藥,只是一片阿司匹林。但事實上,阿司匹林早已被稱作“神藥”——它在臨床上對多種病症都有著不凡表現,全球每年大約消耗掉1500億片阿司匹林。

自從1897年被合成出來後,阿司匹林的用處越來越多,從最初的解熱鎮痛消炎,到抗血栓、預防心血管疾病。至今,人們還在不斷髮現它的新功能。

柳葉刀:高危人群服用“神藥”阿司匹林可降低結直腸癌風險

研究顯示,在有遺傳傾向的高危人群中,服用阿司匹林可將結直腸癌風險減半。

《柳葉刀》近期線上發表的一篇研究文章,為阿司匹林的抗癌潛能再添新證。研究顯示,在有遺傳傾向的高危人群中,服用阿司匹林可將結直腸癌風險減半,而且這種預防效果可維持10~20年。

至此,阿司匹林“神藥”地位再添“實錘”。

新研究隨訪期長

文章顯示:每天服用600 mg阿司匹林,持續兩年,可顯著降低林奇綜合徵患者患結直腸癌的風險,並且這種保護作用至少能夠持續20年。

該成果來自一項名為CAPP2(預防息肉協同行動2)的國際多中心試驗,以林奇綜合徵患者為研究物件。

林奇綜合徵曾被稱為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很明顯,這種疾病和結直腸癌風險關聯密切。患者攜帶的MLH1、MSH2、MSH6、PMS2等基因突變,會導致DNA錯配修復缺陷。雖然在全部結直腸癌病例中,與林奇綜合徵相關的比例只有約3%~5%,但70%~90%的林奇綜合徵患者會患上結直腸癌。

“林奇綜合徵患者帶來的資料具有統計意義。”研究負責人、英國紐卡斯爾大學教授約翰·伯恩介紹,在1999年~2005年間,研究團隊在全球16個國家和地區納入了861名平均45歲的林奇綜合徵患者。

“這項研究對受試者癌症結局的隨訪超過10年,而對英語、芬蘭語和威爾士語地區的隨訪長達20年,使這項成果更有價值。”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藥事部副主任藥師石秀錦告訴《中國科學報》。

隨訪期間,阿司匹林組有9%患上了結直腸癌,安慰劑組為13%。與安慰劑組相比,阿司匹林組結直腸癌風險降低35%。考慮到林奇綜合徵患者往往會在同時出現多個原發灶,進一步統計資料顯示,出現結直腸癌原發灶的風險降低42%。

研究團隊認為,阿司匹林對癌症的預防作用需要多年後才能顯現出來,同時具有強大的遺留效應。這項試驗中,在患者開始服用阿司匹林的第五年,兩組間的癌症發病率差異才開始變得明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差異的統計學效力也越來越強。

“神藥”出身柳樹

作為醫藥史上三大經典藥物之一,這種毫不起眼的白色小藥片“出身”柳樹。

1758年的英國,瘧疾肆虐。一位牧師在咀嚼柳樹皮時發覺,其味道與對抗瘧疾的特效藥金雞納樹皮幾乎完全一樣。

儘管後來的醫學研究證明,柳樹皮中的有效物質只能起到退燒等緩解瘧疾症狀的作用,並不能真正殺死瘧原蟲,但正是這裡程碑式的咀嚼,才有了其後提煉、分離得到的水楊酸。進而,德國醫藥巨頭拜耳公司才有可能製成乙醯水楊酸,也就是人們今天熟知的阿司匹林。

隨著在臨床上的不斷應用,醫學界逐漸發現,阿司匹林還可以治療風溼痛,預防心血管疾病,降低心肌梗死和中風的發病風險,甚至對靜脈血栓、腸癌、肺癌、乳腺癌、白內障、偏頭痛、不孕症、皰疹、阿爾茨海默氏症均有防治作用。

其中,阿司匹林最為常見的一種功效就是鎮痛,尤其對慢性鈍痛效果明顯。

研究人員表示,其鎮痛機制在於,細胞膜破裂產生的“傷口”會釋放出花生四烯酸,後者在一定條件催化下將轉變為前列腺素,而前列腺素能使肌體對各種刺激產生的疼痛更敏感。阿司匹林透過阻止花生四烯酸向前列腺素的轉變,從而干擾了疼痛的“升級”。這一發現對痛覺研究和鎮痛藥的開發具有歷史性意義。

其實,早在1988年,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的研究人員就揭示了阿司匹林對結直腸癌患者的保護作用,隨後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開始探索阿司匹林的癌症預防特性。

適用人群、劑量須嚴格把控

儘管阿司匹林功能強大,但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藥劑科主任藥師袁鎖中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的第一句和強調最多的就是:“阿司匹林用處太多,不同的用處劑量不同。一定要仔細遵醫囑!”

業內有玩笑稱,如果阿司匹林再晚一點發現,可能也就不會有它的橫空出世:作用太多,不可能為其每一個適應症去做臨床試驗,從而順利透過藥審。

事實上,由於有很強的出血風險及其他不良反應,其用藥劑量和適用人群有很多限制條件。

在CAPP2成果的評論文章中,美國哈佛醫學院教授馬修·尤爾格倫和安德魯·陳認為,該成果可能也反映了老年人群在生物學效應上有所不同,反之,成年早期可能有一個預防用藥的最佳視窗,短期服用阿司匹林就能最大程度提高獲益,降低風險。

因為在著名的ASPREE(阿司匹林減少老年人事件)試驗中,7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群每天服用100 mg低劑量阿司匹林,在4。7年隨訪期間出血事件明顯更多,而且儘管對新發癌症無影響,但阿司匹林組癌症死亡率更高。而在CAPP2試驗中,患者整體更年輕,出血或其他嚴重不良事件都很少見,同時與安慰劑組相比,相關風險沒有增加。

考慮到高劑量阿司匹林可能會增加出血和胃潰瘍風險,CAPP3試驗開展了一項評估每天100 mg、300 mg和600 mg等 3種不同劑量藥物的防癌效果研究。

此外,石秀錦認為,阿司匹林對於林奇綜合徵患者以外的結直腸癌預防效果也有待研究。

並且,林奇綜合徵還與子宮、卵巢、膀胱、輸尿管、膽道等多個部位的癌症有關。而在CAPP2試驗中,有36人在隨訪期間發生了林奇綜合徵相關的其他癌症,阿司匹林與安慰劑的差異不顯著。因此,石秀錦建議,應研究將阿司匹林作為結直腸癌靶向藥物開發的可能性。

相關論文資訊: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0)303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