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曲藝

用影像記錄“米”字形高鐵網的每一筆畫

作者:由 正觀新聞 發表于 曲藝日期:2023-01-21

2021年9月初6是幾號

作為一個從事新聞報道十餘年的記者,常有人問我,持續關注一個領域,會覺得枯燥嗎?我的答案是:不會。尤其是當我有幸能夠用我的鏡頭記錄下歷史長河中的滄海桑田,記錄下一個個追逐夢想的身影和故事,內心的激動與興奮,幾乎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用影像記錄“米”字形高鐵網的每一筆畫

從2014年開始從事新聞攝影至今,我追隨著前輩們的腳步,努力記錄著中原大地上的新聞與故事,從秋毫之末到舉足輕重,其中,“米”字形高鐵網每一筆畫的“寫就”過程,毫無疑問是我和前輩們接力記錄的重中之重,因為這個百年大計的成長過程,折射出中原大地乃至中國的滄桑之變。

2022年濟鄭高鐵濮鄭段正式開通,鄭州東到濮陽東最快52分鐘就可到達。這不僅填補了豫東北地區高鐵空白的歷史,還意味著河南所有省轄地市實現了“市市通高鐵”——“米”字的最後“一捺”宣告完成”,美麗的中原大地上,一幅巨大的“米”字形高鐵網的壯美畫卷已經完全展開。

用影像記錄“米”字形高鐵網的每一筆畫

↑ 2022年4月29日,G55304次試驗列車駛出鄭州東站,濟鄭高鐵濮鄭段正式進入執行試驗階段。

我操作著無人機,拍下了G55304次試驗列車駛出鄭州東站的瞬間,此刻,我的心中熱血沸騰:濟(南)鄭(州)高鐵濮(陽)鄭(州)段開通運營意味著河南“米”字形高鐵網勾畫成型,以鄭州為中心,形成輻射全省17個省轄市的1小時經濟圈、連線周邊省會城市的2小時經濟圈、通達全國主要大中城市的8小時經濟圈。經過10餘年的建設,中原大地以鄭州為中心的“米”字形高鐵網由“紙上藍圖”變為“陸地通途”。

從2010年2月鄭西高鐵正式投用,到2022年6月濟鄭高鐵濮鄭段建成通車,這個“米”字形高鐵網,不僅承載著無數中原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也助力著中原經濟實現高速騰飛。

這一刻,我想起了我曾經拍過的“鐵路人”郭洪濤一家三代的故事:郭洪濤的父親郭群林駕駛的是蒸汽機車,郭洪濤是中原鐵路第一代動車組司機,駕駛過內燃機車和電力機車,如今,郭洪濤的兒子郭宇朔接過了父輩的班,也成為一名火車司機,併成為2020年首次選拔培養的動車組副司機。

“遠看是要飯的,近看是拉煤的,仔細一看原來是機務段的。”回憶起駕駛蒸汽機車的日子,今年79歲的郭群林這樣對我說。1974年,鄭州機務段開通了鄭州至武昌的線路,郭群林也開始擔當鄭州至武昌的乘務任務。“那時候的蒸汽機車連煤都要一鍬一鍬鏟進鍋爐,記著冬天跑武昌的時候,車內外溫差特別大,從車內到車外,冷熱交替,身上瞬間就溼透了。”在那個時代,鄭州跑到武昌一趟下來至少要燒9噸煤,中間過隧道時,由於蒸汽機車排出的濃煙散不出去,司機、副司機以及司爐往往都是拿溼毛巾捂著臉,等過了隧道以後再拿掉,否則臉上都是灰。

一家三代同樣都值乘從鄭州到武漢的這段路,郭群林開蒸汽機車的年代,需要十多個小時,郭洪濤駕駛電力機車時需要六個小時,如今,郭宇朔駕駛的高鐵只需要兩個多小時。這一家三代的接力見證著中原大地上鐵路的巨大變化,也見證著“ 中國速度”的迅猛發展。

2021年的除夕夜,我跟隨郭洪濤和郭宇朔共同值乘一趟鄭州開往武漢的列車。“我的父親是一名蒸汽機車司機,我作為一名動車組司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這些年來鐵路事業日新月異的變化。旅客運輸朝著更安全、更快、更便捷的方向不斷地前進。中國的高鐵已經成為國家的名片,它代表著幾代鐵路人的榮耀與自豪。”郭洪濤對我說。

用影像記錄“米”字形高鐵網的每一筆畫

↑郭洪濤(左)與郭宇朔在駕駛動車組列車(2021年2月11日攝)。

就在郭家三代人“接力”見證著“鐵路人”對於高速、快捷的鐵路建設夢想成真的鉅變時,我的前輩同事們也接力記錄著中原鐵路的滄桑鉅變,而我恰逢其時,身處其中,見證並且記錄了“米”字形高鐵網“寫就”的最後“一捺”,不勝榮焉。

用影像記錄“米”字形高鐵網的每一筆畫

↑ 拼版照片上圖:清末民初的鄭州火車站(資料照片);中圖:1956年11月2日開始使用的鄭州火車站(新華社記者徐振炎攝);下圖:2009年拍攝的鄭州火車站外景(新華社記者王頌攝)。

用影像記錄“米”字形高鐵網的每一筆畫

↑ 拼版照片左圖:1957年跨越黃河的京漢鐵路黃河大橋(新華社記者徐振炎攝);右圖:2012年12月26日,鄭州開往北京的首趟G90次高鐵列車從鄭州黃河公鐵兩用橋透過。當日,京廣高鐵全線開通運營(新華社記者朱祥攝)。

用影像記錄“米”字形高鐵網的每一筆畫

↑ 拼版照片左圖:這是20世紀50年代,隴海線上鄭州火車站的貨運情況(新華社記者唐茂林攝);右圖:這是2003年8月拍攝的鄭州鐵路北站編組站(新華社記者 朱祥攝)。

跟隨著前輩們對中原鐵路的記錄腳步,2014年,我加入到對中原大地上“米”字形高鐵網如何“寫就”的記錄中來。2014年5月16日,黃河上首座四線鐵路橋——鄭焦城際鐵路黃河大橋正式啟用。3000多名鐵路職工,270分鐘,將京廣鐵路與鄭焦城際鐵路黃河大橋成功撥接。這是我作為攝影記者與中原鐵路的第一次“親密接觸”,而那一年也是我從事新聞攝影工作的起點。

用影像記錄“米”字形高鐵網的每一筆畫

↑ 2014年5月16日,在京廣鐵路與鄭焦城際鐵路黃河大橋的撥接地段,工人們在挪移廢棄的舊鋼軌。

曾經,因京廣、隴海兩條鐵路大動脈在此交會,鄭州有了“中國鐵路心臟”之稱。進入高鐵時代,2010年鄭西高鐵通車;2012年京廣高鐵通車;2016年鄭徐高鐵通車;2019年鄭阜高鐵通車;2020年鄭太高鐵通車;2022年鄭渝高鐵通車……鄭州,這座百年前“火車拉來的城市”被不斷賦予新的意義,這些新的意義也不斷督促、鞭策著我。

時至今日,我用近萬張照片試圖記錄下“米”字形高鐵網“寫就”過程中每一筆畫,力圖展示了河南這個中部大省交通發展歷程:從架樑鋪軌到聯調聯試;從焊軌車間到“動車醫院”;從峭壁“捅山工”到隧道“打冰人”——我的足跡留在了無數個新聞現場,我努力記錄下每一個關鍵節點,試圖讓我記錄的瞬間能夠還原中原大地上的這個交通偉業前進的腳步。

用影像記錄“米”字形高鐵網的每一筆畫

↑ 鄭州東站附近一處京廣、徐蘭高鐵交匯的立體樞紐(2016年9月1日攝)。

用影像記錄“米”字形高鐵網的每一筆畫

↑ 動車組列車停靠在鄭州動車段停車場等候進庫檢修(2016年9月6日攝)。

用影像記錄“米”字形高鐵網的每一筆畫

↑ 2016年9月10日,乘坐鄭徐高鐵首趟動車組列車的陳阿姨夫婦展示車票。當日,鄭州至徐州高速鐵路正式開通運營。鄭徐高鐵運營後,從鄭州到徐州行程縮短到1。5小時左右,鄭州到上海行程縮短至4小時左右。

用影像記錄“米”字形高鐵網的每一筆畫

↑ 工作人員在鄭渝高鐵河南平頂山段一處施工現場作業(2017年4月29日攝)。

用影像記錄“米”字形高鐵網的每一筆畫

↑ 2019年12月1日,在由鄭州東站至襄陽東站的G4051次列車上,鄭州客運段的工作人員在進行漢服展示表演。當日,鄭州至重慶高速鐵路鄭州至襄陽段正式開通運營,河南與鄂西北之間的高速鐵路客運通道被打通,從湖北襄陽、十堰乘高鐵至鄭州最快僅需2至3個小時,較以往大幅壓縮了4個半小時和6小時。

用影像記錄“米”字形高鐵網的每一筆畫

↑ 2020年7月25日,中鐵七局的工作人員在新建太焦鐵路太行隧道內觀察機械焊接軌道工作情況。

用影像記錄“米”字形高鐵網的每一筆畫

↑ 2020年12月12日,從太原南站開往鄭州站的D4665次列車停靠在晉城東站。當日,鄭太高鐵正式開通運營。

如今,承載著中原人民美好期待的“米”字形高鐵網已經由“紙上藍圖”變為“地上通途”,真正實現了“通四面”“走八方”,河南所有省轄地市實現了“市市通高鐵”。作為“米”字形高鐵網中心的鄭州,已形成輻射河南省17個省轄市的1小時經濟圈、高效連線周邊省會城市的2小時經濟圈、通達全國主要大中城市的8小時經濟圈。“米”字形高鐵線路還打通了國家八縱八橫高鐵網中的部分斷點,推動著全國高鐵一張網的建設程序。

與此同時,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一張流動的巨網正在織就,提供著助力民族發展的中國速度。那飛馳的高鐵,承載著砥礪前行的腳步,讓“流動的中國”更加生機勃勃,一切都充滿著朝氣和希望。

用影像記錄“米”字形高鐵網的每一筆畫

↑ 河南“米”字形高鐵樞紐中心——鄭州東站夜景(2017年8月17日攝)。

面對著這滄海桑田的變化,我希望能夠接好我的前輩們傳遞過來的記錄歷史的接力棒,我希望我鏡頭下的故事,也能隨著一條條鐵龍穿越大山、飛架大河,軌道不斷延伸,串聯起一座又一座城市;一張張照片記錄變遷、見證發展。

未來,我希望自己可以拍攝記錄下更多的“中國奇蹟”。

(來源:新華社)